模拟试卷自考公共政策学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的决策行为。【B 】A .个人B .公共组织C .政府组织D .正式组织

2.行为科学涵盖众多的学科,其统一性在手、【B 】A .被称为理性主义的方法论B .被称为行为主义的方法论C .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方法论D .被称为民主主义的方法论 3.把公共政策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的学者是【C 】A .拉斯韦尔B .卡普兰C .伊斯顿D .戴伊

4.从分类的角度说,元政策和基本政策以外的所有政策都可以视为【B 】A .政治政策B .部门政策C .经济政策D .社会政策

5.政策系统的组成单位是【D 】A .个人B .政策主体C .政策客体D .政策行为者 6. 的任务是根据政策主体系统的需要,向其提供准确、全面、快速、可靠的政策信息。【C 】A .政策咨询系统B .政策监控系统C .信息传播系统D .政策评估系统 7.公共政策分析中运用的模型一般是【B 】A .数理模型B .理论模型C .仿真模型D .实际模型

8.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是【B 】A .实物模型B .模型C .概念模型D .原型

9.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或公共问题的是【B 】A .公共问题B .政策问题C .社会问题D .经济问题

10.可计算概率的政策问题结构是【C 】A .结构适度B .结构不良C .结构优良D .结构完美

11.政策问题得以认定以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就是确定有关【A 】A .政策目标B .政策拟订C .政策最终择定D .政策评估

12.任何政策目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几乎都建立在对一定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关怀之上,这说明公共政策目标具有【D 】A .目的的多元性B .未来的预期性C .形式的多样性D .问题的针对性 13.将公共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是【C 】A .政策目标B .政策拟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

14.政策执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D 】A .政策对象B .政策内容C .政策规划D .政策目标

15.现代意义上的评估出现在美国【B 】A .20世纪初的霍桑实验B .20世纪30年代的霍桑实验C .20世纪50年代的霍桑实验D .20世纪60年代的霍桑实验

16.公共政策评估的核心概念是【B 】A .政策产出B .政策结果C .政策影响D .政策目标 17.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是【B 】A .政策变动B .政策稳定C .政策调整D .政策创新 18.某些政策发生变动的直接原因是【C 】A .政策环境的变化B .政策资源的限制C .决策者的变动D .政策的失效或低效

19.政策学知识应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B 】A .政策拟订B .政策分析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

20.政策分析的首要目的在于【D 】A .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B .建交评估标准C .拟订政策方案D .寻找解决公共问题的适当方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公共政策学在第二个阶段上,研究重点开始转向【ACE 】A .政策执行B .政策拟订C .政策终结D .政策分析E .政策评估

22.政策系统的子系统有【ABC 】A .主体系统B .支持系统C .反馈系统D .评估系统E .客体系统 23.按照其建立过程中各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政府议程的类型可分为【ABCDE 】A .界定议程B .规划议程C .磋商议程D .循环议程E .认定议程

24.与政策学习相类似的概念还包括【ABCD 】A .政策转移B .政策移植C .政策扩散D .经验汲取E .政策借鉴

25.司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主要体现在【ABCDE 】A .裁定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与原则是否合法B .裁定公共政策的内容是否合法C .裁定公共政策的内容是否合理D .裁定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否合法E .裁定公共政策执行的方式是否符合法律程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公共政策得以形成的历史条件。 27.简述问题认定的步骤。 28.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特征。 29.简述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

26.简述公共政策得以形成的历史条件。答:公共政策学得以形成的历史条件,一些是其他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造成的,另一些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主要条件有以下四个方面:(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2)决策科学的形成;(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 27.简述问题认定的步骤。答:帕顿和沙维奇把问题认定划分为七个步骤:(1)对拟认定的问题进行初步观察。(2)勾勒出该问题的边界的轮廓。(3)搜寻事实依据。(4)列举目的和目标。(5)明确政策封套。(6)匡算政策相关者潜在的成本和收益。(7)再次审视对该问题的表述。

28.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特征。答:政策目标一般主要具有如下三大特征:(1)问题的针对性。任何政策目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几乎都是建立在对一定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关怀之上。缺少对有关问题的针对性,任何政策目标都难以立足。(2)未来的预期性。政策目标的出发点是针对有关社会问题,最终的落脚点也是要通过一定的政策行动在未来实现对有关问题的解决,因而必然存在对未来的预期性。(3)目的的多元性。任何政策问题往往都是复杂的,着眼解决某一政策问题的政策目的往往也是多元的。 29.简述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答: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的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这一路径认为,在当代中国的政策实践中,政策主体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并采用先做政策试点,即将政策进行局部实验,然后再全面推广的政策实验方式。由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关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上下互动过程,因此,我们从总体上将之称为“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它具有以下内涵:(1)政策执行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2)政策执行是一个“实验一推广”的过程。(3)政策执行是一个“执行一总结”的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的含义及其相关联系。

31.试述当代中国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 30.试述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的含义及其相关联系。答:(1)元政策。元政策,或者叫做总政策(总路线、总方针) ,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2)基本政策。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就是基本政策,又被称做基本国策、方针性政策、纲领性政策、根本政策。基本政策衍生自元政策,是元政策在某一领域或方面的延伸和具体化;同时它又是该领域或方面的元政策,对该领域或方面的具体政策起管总的、统摄的、统帅的作用。(3)部门政策。为在某一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部门政策由元政策和基本政策所决定,体现和服从于元政策和基本政策。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的区分具有相对性;部门政策又可分为若干等级层次,高一层次的部门政策相对低一层次的部门政策而言,又具有统摄作用。

31.试述当代中国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答:在当代中国,行政决策一般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这项制度把决策权主要赋予行政首长,但同时又要求行政首长应在行政领导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的基础上行使决策权,具体的行政决策程序如下:(1)法制部门的审查。中国县以上各级行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都设有专门的法制机构,它们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审查各项政策方案的合法性。(2)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据有关法律规定,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需经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决定。行政首长召集和主持这两种会议,对会议所讨论的结果和应做出的决定,行政首长拥有最终的决定权。(3)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行政首长在整个行政决策中处于核心地位,拥有最高决策权和领导权。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行政首长对有关决策有最后的决定权、签署权和发布

权。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2.1982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国家机构精简问题,邓小平做了《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讲话,提出了机构改革的政策要点。国务院据此拟制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初步方案、国务院部委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直属机构改革方案,并先后经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1982年3月) 、第23次会议(同年5月) 、第24次会议(同年8月) 审议、通过、此外,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都要通过一些政策性文件,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978年12月2日通过) ,以及党的主要领导人发表的一些重要讲话,如邓小乎南巡讲话给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重大影响。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中国公共政策中党的政策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33.A 市著名的风景区燕湖原本风景秀美,近年来由于游客太多,管理混乱,湖水已严重污染,加之附近有一棉纺厂,该棉纺厂设有污水排放管道,途经燕湖向远郊的河皇排放污水,经过燕湖的管道闸门因年久失修已有泄漏,造成了泄漏排放染色废水事故,使湖水污染更加严重,经市环保局现场勘察,采集有关水样检验、监测,证实燕湖的水质已远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附近的居民和游客对此很有意见,纷纷呼吁政府机构着手治理燕湖。你认为燕湖水质治理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呢? 为什么?

32.答:(1)当代中国的共产党组织与其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党,不如说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府。也就是说,共产党组织事实上成为一种社会公共权力,而且是各种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的领导核心。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过程,“是指以中国共产党组织为首的所有履行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的决策与执行的过程。”(2)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是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任务而规定的调整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各社会群体之间的行为依据和准则。党的政策以两种形式成为公共政策:直接的形式和间接的形式。将党的政策变成国家意志的法定程序有三种类型:第一,中共中央与国家机构联名发布政策。第二,中共中央提出政策创议,国家机构据此制定具体的政策方案。并按照法定程序通过。第三,政府决策以党提出的政策原则为依据。 33.答:我认为燕湖水质治理问题应该能进入政策议程。因为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有:(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一些问题必须充分暴露且表现得非常严重,才有可能引发社会公众和政府组织的高度关注,从而进入政策议程。(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政治权威人物对问题的察觉往往较易于建立政策议程,而专家学者的察觉则不然,必须同时也得到有关权威人物的认同和支持才能进入政策议程。(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与过程,应当说,上述两种条件都仅属一些特别的条件,它们并不能经常地发挥作用;即使能经常发挥作用,也并不是经常单独发挥作用,而必须与正常、民主和开放的问题察觉机制与过程相配合才能奏效。燕湖水质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引起了居民和游客的强烈不满;

市环保局也对此问题进行检测,证实水质确实不符合要求,该市政府应该对此严重明朗化的问题有适当的反映,而且燕湖是风景区,保护区内的水污染问题更易引起政府的重视。燕湖情况符合以上条件。

模拟试卷(二)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奠定了决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三论”不包括【D 】A .信息论B .控制论C .系统论D .相对论

2.在中国,最早引入公共政策学的高等院校不包括【D 】A .台北大学B .台湾大学C .政治大学D .东吴大学

3.邓小平常讲的“大政策”是指【B 】A .元政策B .战略C .策略D .战术

4.政府制定的社会福利政策属于【C 】A .分配性政策B .限制性政策C .再分配性政策D .调节性政策

5.政策系统的运行起点是【C 】A .政策问题的定位B .政策问题的发布C .政策问题的形成D .政策问题的制定

6.根据最高决策权属人数的多少,可将公共决策体制划分为【A 】A .首长制和委员会制B .集权制和分权制C .总统制和君主制D .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总统制

7.政治系统理论中,被认为是政策过程终点的是【A 】A .反馈B .制定C .执行D .评估 8.公共政策的现代化首要是【A 】A .决策过程的理性化B .决策过程的专业化C .决策过程的科学化D .决策过程的民主化

9.中国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遵循的决策规范是【C 】A .利益集团决定B .政府决定C .群众路线D .政党决定 10.对公共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是【B 】A .多角度分析B .边界分析C .类别分析D .层次分析

11.美国政策规划的“铁三角”主要包含【C 】A .利益集团、公民团体和政府执行局B .利益集团、议会委员会和地方政府C .利益集团、议会委员会和政府机构D .政党、议会委员会和政治执行局 12.方案评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是事前评估。所以政策方案评估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是【C 】A .事后评估B .可行性评估C .预测性评估D .效益评估 13.不属于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路径别称的是【B 】A .“自上而下”政策执行研究路径B .向后推进策略C .以政策为中心的途径D .政策制定者透视 14.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认为政策制定者的核心任务是【B 】A .设定政策执行的架构B .提供一个充分自主空间,给予基层官僚或地方执行机关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使其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立起一个适应政策执行环境的政策执行过程C .建立能够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整合性概念架构D .建立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混合型概念架构 15.要针对一项要求高中生增加职业训练时数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估,采用的评估方法是【B 】

A .指标法B .回归分析法C .实验法D .量化评估法

16.对政策运行产生直接的影响,发挥着“马路清道夫”作用的是【D 】A .公共政策制定B .公共政策执行C .公共政策评估D .公共政策监控

17.政策创新的根本动力是【B 】A .政策主体的要求B .民众诉求C .利益集团的要求D .政策本身的要求

18.政策终结中最直接、最彻底的方式是【A 】A .政策废止B .政策替代C .政策分解D .政策合并 19.很多学者认为政策制定的灵魂是【C 】A .科学B .合理C .预测D .客观

20.总遵照惯例、按照老样子来开展相关的政策分析工作或者经常受到某种解决办法的束缚。这种错误是指【B 】A .一知半解式的政策建议B .墨守成规式的政策建议C .生搬硬套式的政策建议D .脱离政治式的政策建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研究课题的选择偏向于【BDE 】A .社会取向B .伦理取向C .科学取向D .管理取向E .政府改革取向

22.公共政策的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和动荡,主要表现为【ABCD 】A .不确定性B .关联性C .动态性D .模糊性E .变异性

23.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包括【ABCDE 】A .地理自然环境B .经济环境C .政治法治环境D .社会文化环境E .国际环境 24.下列哪些因素是影响公共政策问题形成的客观因素? 【ABCE 】A .人为事件B .社会变迁C .科技变迁D .人们价值观的变化E .突发自然灾害 25.政党对公共政策的监控一般采用.【ABCDE 】A .通过政党成员选人立法机关来影响和监控公共政策的制定B .通过政党成员掌握国家权力来主导执法C .通过政党成员掌握政府权力来主导行政决策D .通过政党所掌握的社会团体达到政策监控的目标E .通过大众传媒制造社会舆论来达到政策监控的目标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已取得的成果。

27.规范最适模型以哪四项假设为基础? 28.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 29.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程序。 26.简述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已取得的成果。答:(1)现实需要是推动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强大动力。这里所说的现实需要,第一是党政领导机关决策的需要。第二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需要。(2)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现实需要,由于专门的研究和教学机构的设立以及专业的研究、教学人员的工作的开展,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现已取得丰硕的成果。①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我所用。②吸收国外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通常是研究报告,但也有进行学理探讨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教科书。③通过考察和总结当代中国公共决策实践.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决策和政策理论的指导下,对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进行重构和创新。

27.规范最适模型以哪四项假设为基础? 答:德洛尔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规范最适模型。这个模型的四项假设是:(1)最适宜的决策是一个认同理性、增加理性的过程;(2)这种过程对于在复杂的问题上形成最适宜的决策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3)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认同理性、增加理性的过程得以实现;(4)现代政府同时面对要求稳定的政策诉求与要求变革的政策诉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则以其中的一种诉求为主。

28.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答:由政策问题的含义可推知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或基本特征如下:(1)关联性与公共性。任何一个政策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政策问题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会与其他领域、地区或部门的政策问题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政策问题的公共性表现在政策问题是发生在社会公共领域,一般都影响到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大多数人,与多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它必须通过公共权力机构来加以解决。(2)客观性与主观性。任何政策问题都基于一定的客观社会现实而得以成立。但是,同时它们又都是基于人们的主观价值判断、切身感受以及分析研究和其他主动行为才得以上升到政策问题的高度,因而必然更具有主观性。(3)历史性与动态性。所谓历史性,是指公共政策问题从它的成因来看都不是突发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才会达到普遍化和严重化的程度,尤其新的公共政策问题很可能是已有政策遗留、衍生的,也可能是环境与事态的新变化所致。所谓动态性是指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

29.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程序。答:政策调整的一般程度是:(1)重新界定问题。(2)提出调整方案。(3)选择调整方案。(4)执行调整决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 31.试述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

30.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答:在评估活动中,一般常见的有以下六方面的评估内容。(1)政策成本评估。政策成本评估就是评估政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政策成本指整个政策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政策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和风险等。政策产出是政策执行的直接结果。(2)政策需求评估。政策需求评估是评估政策运作所需要的社会条件及满足社会问题的程度等问题,即评估社会组织或个体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政府采取政策来解决。政策需求评估是构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的前提和基础。(3)政策效益评估。政策效益评估就是评估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一项政策的实施效果离预期目标越近,效益越好;相反,离预期目标越远,其效益就越差。(4)政策评估过程。对政策运行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就是过程评估,它涉及政策制定过程、执行过程、调整过程的操作状况。(5)政策影响评估。政策实施对社会和公众以及政策对象产生各方面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整体影响与局部影响等。政策影响会产生两种形式的结果:一种是净结果,一种是总结果。政策影响评估的主要任务是将政策评估的净结果从观测到的总结果中分离出来,并把净结果作为政策影响评估的重点。(6)政策价值评估。通过某种方式对政策在价值上所具有的意义进行评估,就是政策价值评估。

31.试述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答:(1)从内部动力看,主要有:①政策主体的变革愿望。政策主体承担着维护和实现公共政策利益的角色和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业责任,政策主体通常要通过不断地追求政策创新来提高自身在民众中的接受度和欢迎度,巩固和加强角色的地位。因此,不论是促进公共利益还是谋求自身发展,政策主体都有一种不断推进政策创新的动力。②政策本身的要求。政策的目的和功能在于解决公共问题,而公共问题的变动性特点,必然要求政策目标、决策和执行等要素也要与时俱进地变革和创新,客观上推动了政策的创新。这种动力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对低效或失效政策的修改、调整或完善。(2)从外部动力来看,各种政策环境因素的变化,都可能成为政策创新的动力。主要有:①经济制度和体制变革是政策创新的直接动力。经济制度和体制的变革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因而随着经济制度和体制的改革,也要求公共政策的内容、形式发生相应的转变,政策创新成为一种必然。②民众诉求是政策创新的根本动力。民众的诉求实际上是利益的诉求。公共政策必然涉及对社会利益的分配,为了反映和维护自己的利益,民众必然会通过政策系统表达自己的主张,以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政策。随着经济、政治及教育文化的发展,民众的这种诉求的欲望和能力日渐增强,从而推动政策的不断创新。③地区之间竞争压力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资源和生产要素基本实现了在不同区域问的自由流动。为了吸引外部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入,政府努力加快政府创新无疑是提高所辖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占据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④参与世界竞争的需要。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而融人世界的程度决定发展的程度,封闭、保守只会被世界逐渐边缘化。因而,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政策创新活动产生的示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政策创新的重要动力。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2.到任不久的某县县委张书记,在连续听取汇报的过程中,认识到有一系列关系到全县数十万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需要党和政府拿出方法来解决,而大家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县政府财政收入水平太低。有人向张书记建议:如果将全县耕地的四分之一从种植粮食作物改为种植烟草,那么县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年后就能够增加一倍。“新官到任三把火”,这一把火点起来,就可以使现在面临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张书记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在县委常委会议上力排众议,坚持通过了立即着手把全县四分之一耕地改种烟草的决定。然而,这一决策执行的结果是,一年后县政府财政收入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约五分之一;同时给农民的利益造成很大损害。那么,在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上,张书记应该总结什么经验教训呢?

33.眼看2003年的年终将至,某省滨河县石头乡柳村和谢村农民仍然没有领到去年退耕还林补助款和粮食,农民对此十分不满。退耕还林补助款和粮食拖欠了整整一年。如果说滨河县林业局没有拨下这笔款,责任应该全在林业局。问题是,滨河县林业局局长周某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林业局早已经如数将去年两村的退耕还林补助款和粮食划拨到石头乡政府。那么,在当年退耕还林补助款和粮食即将兑现的时候,这两个村的农民为何还苦苦等候去年的补助钱粮? 原来,退耕还林的农民们拿不到应该得到的钱粮补助,是石头乡政府“越位”所致。2002年初,滨河县给石头乡下达了2500亩的退耕还林任务。石头乡主要领导为了赶进度,完成任务。违反县政府有关规定,擅自包租了推土机平田整地,并组织外村农民帮助退耕还林村的农民挖树坑。这笔支出在上级拨付的退耕还林补助钱粮中扣除。石头乡政府“包办”退耕还林事项,占用补助给失地农民的钱粮,导致2002年两个退耕还林村217户农民的2049亩退耕还林地补助钱粮无法兑现。农民王某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是个好政策,是为农民办好事;但乡上没有原原本本地执行国家政策,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结合案例,运用相关理论回答:(1)石头乡政府在执行退耕还林政策时出现了何种形式的政策执行偏差?(2)说明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偏差。

32.答:从张书记关于改种烟草的决定过程可以看出,他在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方面,缺乏正常的、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具体内容有:(1)政府没有建立社会有关问题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有关领导人也没有亲自调查研究;(2)这一重大决策虽然经过广泛的群众讨论,但没有走群众路线和集体决策路线,也没有建立政策听证程序和制度;(3)没有充分听取和吸收各方面的反映和意见,特别是农民的意见和反映。

33.答:(1)附加式政策执行。即在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人为地附加了与政策目标背离的其他内容,使政策执行超出了政策的基本要求,为谋取地方或个人利益提供方便。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既是一项放眼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着眼现在、以政府补贴的形式维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政策。但是石头乡主要领导为了赶进度,完成任务,违反县政府有关规定,擅自包租了推土机平田整地,并组织外村农村帮助挖树坑。而这笔支出在上级拨付的退耕还林补助钱粮中扣除。正是这一附加举措,导致了2002年两个退耕还林村217户农民的补助无法兑现。(2)矫正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如下:①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一收益分析;②加强公共政策的认知力度;③努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④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⑤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创新。

模拟试卷(三)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非政府组织的是【D 】A .学院B .医院C .科研机构D .监狱

2.在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以德洛尔为代表的学者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如下哪一方法作了全面批评? 【B 】A .渐进主义B .行为主义C .系统主义D .统计分析 3.政策体系中,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是【A 】A .总政策B .基本政策C .部门政策D .战略

4.安德森以政策效果为标准,将公共政策划分为【A 】A .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B .积极型政策与消极型政策C .能动型政策与被动型政策D .分配性政策与调节性政策 5.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的客体就是【B 】A .目标人群B .政策问题C .行政机关D .客体系统

6.典型的委员制国家是【D 】A .南非B .新加坡C .芬兰D .瑞士

7.从精英模型的视角所做的政策分析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总是____的政策。【C 】A .劳动人民B .工人阶级C .统治阶级D .利益集团

8.决策过程的民主化首先要在尊重本国历史传统、政治文化、旧体制等约束条件下,确定一种适合于本民族决策的民主规则。在我国,公共决策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C 】A .一党专政制B .多党合作制C .民主集中制D .三权分立制

9.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团体是【D 】A .政治人物B .政府组织C .社会团体D .政党 10.比其他所有分析方法都更具有综合性,更适合于处理结构不良的问题的是【B 】A .头脑风暴法B .假设分析C .层次分析D .边界分析

11.具体目标也称【B 】A .元目标B .次目标C .实质性目标D .基本目标

12.我们在确定政策目标时一定要切实可行。其中最关键的是政策目标要有【A 】A .可行性B .公共性C .权威性D .普遍性

13.基于持续性、规律性、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基础上的预测方法是【D 】A .理论预测B .判断预测C .演绎式预测D .外推预测 14.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构建的是【B 】A .过程模型B .互适模型C .循环模型D .博弈模型 15.重新配置政策工具和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是【C 】A .政策制定B .政策执行C .政策评估D .政策反馈 16.评估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前提是指【A 】A .政策目标B .政策方案C .价值标准D .事实标准

17.政策稳定的维持应该首先分析入手的是【A 】A .政策主体B .政策客体C .政策环境D .政策本身

18.在我国,决策权在党和政府之间的移植是政策调整的【A 】A .主体调整B .客体调整C .目标调整D .方案调整

19.知识可以重复使用且不会因为使用者多少或使用频率高低而出现任何销蚀与损耗,这是形容知识的【B 】A .共享性B .非磨损性C .不可逆性D .可传播性

20.一个政策系统复杂性的量度是【B 】A .协调性B .多样性C .系统性D .预测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公共政策制定系统的内部结构类型有【BCDE 】A .知识结构B .i 线性结构C .职能结构‘D .线性一参谋结构E .矩阵结构 2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性包括【ABDE 】A .强制性B .回应性C .超阶级性D .政治性E .权威性

23.政策网络主要可以分为【ABC 】A .利益型政策网络B .意见型政策网络C .混合型政策网络D .开放型政策网络E .公共型政策网络 24.工具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主要是【ABCD 】A .技术B .政策制定C .政策过程D .政策工具E .政策执行 25.从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与和政府的关系来分类,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可分为【ABCDE 】A .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B .事业单位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C .产业型政策研究组织D .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E .民办非企业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理性主义模型认为决策者是如何将其理性主义的决策活动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中的? 27.简述政府议程的类型。 28.简述系统模型理论认为一个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须重视的变量。 29.简述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26.理性主义模型认为决策者是如何将其理性主义的决策活动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中的? 答:这个模型在把决策者假定为理性人之后,还假定了决策者如何将其理性主义的决策活动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中:(1)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这一问题可以同其他问题相区别,或至少与其他问题相比显得更重要。(2)引导决策者做出决策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按其重要性不同而依次排列。(3)解决问题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都为决策者一一权衡。(4)决策者对可供选择的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代价与收益) 都进行了调查研究。(5)每一个选择方案及其可能出现的结查都与其他选择方案具有可比性。(6)决策者最后采用的那个方案,是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目的、价值或目标的方案。

27.简述政府议程的类型。答:(1)政府议程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分法。一是按照议程项目的新旧状况,分为旧项目和新项目。(2)二是按照其建立过程中各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可分四种阶段性类型,①界定或认定议程,②规划议程,③磋商议程,④循环议程。 28.简述系统模型理论认为一个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须重视的变量。答:一个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须重视对如下五个重要变量的把握:(1)政策的价值诉示,(2)政策资源,(3)执行者属性,(4)执行方式,(5)系统环境。

29.简述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答: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辅助决策的咨询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为社会各界提供沟通信息、集中意见并进行表达的系统功能。(2)作为政策学知识的应用者和创造者,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新的观念、理论和方法,探寻社会发展方向,推动决策者的思想与知识更新。(3)作为评估性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有关政策实践的信息,并从中不断地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改进政策的实施程序和工具,起着一种诊断社会机能和运行状态的作用。(4)作为人才成长、储备的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5)作为思想和知识传播机构,政策研究组织通过传播其思想和观点,对公众进行政策教育,使大众对公共政策有更全面、系统的了解。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31.试述立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

30.试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答:公共政策的本质决定了它的基本特征。这里说的“基本特征”,是指从“公共政策独有”和“公共政策须有”这两个角度提出的一些特征。(1)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公共政策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它的运行和有效性有赖于它的权威性。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和它的政治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公共政策的主体是社会公共权威,主体的权威性赋予了政策的权威性。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由它的强制性决定的。公共政策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国家和政府是通过强制机关或者以强制机关为后盾来贯彻其意志的。(2)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公共政策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它所表达和实现的利益,从应然层面来看具有公共性,从实然层面来看则具有偏好性。(3)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是公共政策在社会属性的层面体现出来的应然与实然的统一;而这里所说的应然与实然的统一,指的是在认识论上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公共政策内含的目标取向,使它必须至少具有两个时间维度,即从现在出发,对未来做安排。这两个维度,就赋予了公共政策在认识论上具有应然与实然的统一这一基本特征。公共政策事实上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实然(政策问题的客观实在性) 到应然(政策规划、方案择优和政策合法化) 、再到实然(通过政策执行,政策转化为现实) 的过程。因此,从过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也具有应然与实然的统一这一基本特征。(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是公共权力机关对某一社会现实问题做出的回应。这种回应与非政策性回应的基本区别,就在于后者只具有个别性,而前者则既具有个别性又具有普遍性。公共政策的普遍性使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公共政策的回应性则使它具

有变动性。 31.试述立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答:(1)以法律形式对政策进行监控。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基本的行为框架,成为对公共政策强有力的制约。(2)以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预决算安排等形式,对政策资源内容、规模、分配与方向加以监控。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反映了政府施政的基本政策方向,同时,预决算安排反映国家政策资源的配置,立法机关在听取和审议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决议对公共政策产生重要的影响,达到政策监控的目的。(3)以行使人事任免权的方式对公共政策制定者的选择产生影响。尽管不同国家的法律对政府人事任免权限的大小规定不一.但都规定了立法机关有权选择、任命及罢免政府主要领导人。政府主要领导人行使公共政策制定权,立法机关通过影响政府主要领导人间接对公共政策施加了监控的影响。(4)以诘问、质询和弹劾的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监控。一旦某项重大的公共政策在制定或实施阶段引起公众较大反响的时候,立法机关中的议员或代表就有权向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或实施者提出诘问,要求政府给予解释和说明。议员或代表对与法律严重相抵触的公共政策,往往会提出质询案,强烈要求政府做出满意的回答,否则,议员或代表就会行使罢免权.追究行政责任。对于严重的违法行为,议员或代表们往往会动用弹劾程序,迫使政府领导人辞职,有的国家如英国规定还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法机关通过诘问、质询和弹劾的方式,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或实施产生强有力的影响。(5)以提出不信任案的方式对政府所实施的政策或制定政策的高级领导人实施监控。在西方,只有实行内阁制的议会才拥有提出不信任案的权力,一旦不信任案被通过,内阁必须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这样,通过更换整个政府内阁的办法强制改变原有的政策,以达到监控政策的目的。(6)以检查、视察或组成特别调查委员会的方式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控。立法机关行使法律的监督权,有权对政策执行状况进行检查、调查,以便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政策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政府改进和完善。对有重大违法行为的活动,立法机关通常会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之类的机构,直接对公共政策实施监控。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2.红头文件摊派烟草指标2009年3月4日,湖北公安县政府下发本年度第三号文件。该文件要求全县所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公务用烟一律实行政府集中采购,还附了一份全县102家县直部门和单位公务用烟指导性计划表。按计划,这些部门和单位当年需抽2.3万多条卷烟。这份“抽烟计划”还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根据完成情况实行奖惩,甚至规定“连续两个月未完成公务用烟指导性计划任务的县直部门和单位,由县财政部门按公务用烟可供品牌均价,直接相应扣减公用经费。”文件下发后,公安县卷烟市场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县政府督办室、县监察局、县烟草局和县政府采购办等单位组成联合督办检查组,对全县一季度各乡镇政府机关及部分县直单位干部职工消费用烟情况进行了一次督办检查,主要手段是突击查烟头。从该项工作督办情况通报可见,2009年第一季度,该县26家单位因存在干部职工消费非正规渠道卷烟被扣减工作经费,总额达6万多元。据透露,通过烟头检查出的所谓非正规渠道卷烟实际上主要是湖南生产的卷烟。公安县专卖局一位负责人介绍说,湖南产的卷烟因不在湖北省烟草专卖部门提供的许可销售品种之列,在湖北境内是不能销售的,属“非正规渠道”卷烟。由于公安县与“卷烟大省”湖南接壤,周边烟草厂家较多,“非正规渠道”销售卷烟的现象屡禁不止,造成了公安县税收流失。第三号文件下达后,由于加大查处力度,公安县对“非正规渠道”购进烟的整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公安县政府以红头文件摊派烟草指标的做法,国内各大媒体和主要门户网站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5月4日,在舆论压力和上级政府的干预下,公安县政府发布了撤销该文件的决定,废止了这一“抽烟文件”。(1)试说明判断政府能力强弱的标准和决定公共政策质量的关键性要素各是什么?(2)试简述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出发,“政府能力”的定位和内涵。 33.某县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失误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徘徊在全省倒数1~3名的位置。1998年,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为了建立政绩,完成好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任务,甩掉计划生育的落后帽子,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外生育实行高额罚款。具体的罚款标准是:超生第二胎罚款2000元,超生第三胎罚款5000元,超生第四胎或更多罚款10000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县里的生育数量。考虑到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有效调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该政策还做出了罚款提成的相关规定,即罚款所得,村、镇两级各提成30%。这项政策实施两年多后,县政府调查后发现,根本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目标,超生问题仍很严重。许多人宁愿交纳高额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和第三胎,有些没钱的家庭甚至举债生育也在所不惜。似乎有很多人都觉得,交了罚款就等于购买到了计划外生育的指标,就具有了合理合法的权利,不少人甚至在未生育之前就预先把罚金交了上去。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思想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基层干部把超计划生育罚款作为了一种创收的途径,为了多来钱,对超生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还对超生予以暗中鼓励。请根据以上现象,从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影响因素。

32.答:(1)政府能否在其职责范围内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实施公共政策,是判断政府能力强弱的根本标准。决定公共政策质量的关键性要素是政府能力,自政府产生以来,政府能力一直就是判定政策优劣的重要标准。(2)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政府能力”界定为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这个定义的内涵包括如下两点:①政府能力与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第一,政府能力总是与履行特定政府职能的政府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政府职能框定了政府能力的范围和取向。第二,政府职能与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绩效等都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从而增强了政府能力概念的统摄性和解释力。②政府能力包括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层次的能力。判断政府能力的强弱在于政府能否在其职责范围内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实施公共政策。

33.答:所谓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员或组织,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被赋予执行权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关的公职人员。在当代中国,还包括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领导者和其他享有执行权的党的干部。其中执行人员是执行组织的主要元素,因而也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执行人员的利益、心理、知识和能力等因素影响着执行系统的有效运行。执行人员具有多重身份:一方面代表国家,另一方面代表本地区、本部门、本团体的利益,有时会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理解和执行公共政策。就领导者而言,不仅要有胆有识,能够及时对形势和条件做出正确估计,而且还要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正确决定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难点。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执行公共政策。任何一项政策的执行都无一例外地要与一定的社会因素发生相互作用,都要受到一定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因素可细分为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文化环境主要指政策执行系统之外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当地的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在当代群众中根深蒂固,是政策的执行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具体表现。

模拟试卷(四)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主张抛弃自由放任政策,扩大国家的经济职能,实行国家调控、干预经济体系的运行的是【A 】A .凯恩斯主义B .自由主义C .后现代主义D .渐进主义

2.公共政策学科的第二代掌门人是【A 】A .德洛尔B .拉斯韦尔C .科勒曼D .勒纳

3.经济政策的核心价值是【B 】A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B .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C .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D .防止两极分化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国会立法B .在美国政府中,所有政策必须通过立法规定C .美国国会的权力分为立法权和非立法权D .立法权是美国国会的首要权力 5.政策系统的核心是【D 】A .政策的质量B .政策制定者C .政策的适用对象D .公共权力 6.我国的最高决策权属于【D 】A .中央人民政府B .国家军事委员会C .最高人民法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7.基于中国经验的决策模型是【B 】A .精英

模型B .“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C .政治系统模型D .机构一制度模型

8.应是公共决策永恒追求的结果是【D 】A .科学化决策模型B .民主化决策模型C .专业化决策模型D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

9.政策制定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对【C 】A .问题的认知B .问题的建构C .问题的认定D .问题的形成 10.专家学者对问题的察觉必须同时也得到有关____的认同和支持才能进行政府议程。【C 】A .公民B .利益集团C .权威人物D .军事集团 11.要实现的就是最终状态公平的是【B 】A .按劳分配B .按需分配C .按人分配D .按社会地位分配 12.传统的公共政策学者强调对政策过程的阶段性划分,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C 】A .政策制定B .政策执行C .政策规划D .政策修正

13.第一代政策研究路径可被称为【B 】A .“自下而上”政策执行研究路径B .向前推进策略C .草根路径D .向后推进策略 14.“循环模型”体现的执行过程要求是【C 】A .强制性B .权威性C .开放性D .公共性 15.作为政策影响的重点是【B 】A .附加结果B .净结果C .正结果D .负结果

16.政策实验通常是【A 】A .标准化B .科学化C .民主化D .固定化 17.原政策的部分或全部终结的政策变动类型是【A 】A .断裂型B .渐变型C .完全变动型D .周期性变动

18.国家林业局从农业部分离出来,以解决更多的政策问题,体现的是政策接续类型中的【C 】A .线性接续B .政策合并C .政策分解D .政策部分终结

19.人们对公共政策的科学认识,通过政策研究而获得的学理性知识是指【A 】A .政策学知识B .原理知识C .政治学知识D .人际知识

20.根据2009年初发表的《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全球拥有智库最多的国家是【B 】A .英国B .美国C .德国D .中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在实行代议制民主的政策体制中,直接决策者可分为【BCE 】A .群体B .个人C .团体D .政党E .组织

22.政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在内部关系上是【ABC 】A .相互联系B .相互依存C .相互作用D .相互协调E .相互制约

23.确定政策目标要遵循的原则是【ABCDE 】A .实事求是B .面向未来C .系统协调D .明确具体E .伦理考量

24.政策执行的过程是【ABCDE 】A .政策制定的检验B .政策制定的完善C .政策再制定D .政策再决策E .政策提高

25.公共政策终结的对象类别有【ABCD 】A .功能B .组织C .政策D .计划E .个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 27.简述确定政策目标的价值意义。 28.简述公共政策矫正对策。

29.简述政策分析师应当具备的素质。

26.简述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答:(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3)是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 27.简述确定政策目标的价值意义。答:一般而言,确定政策目标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为如下两点:(1)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政策目标就是政策方案所要遵循的方向,如果目标不明确,政策方案也就失去了明确的方向。(2)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政策评估的最核心的标准是把方案的可能后果与政策原本的目标进行对比,或者是把政策的执行结果与政策目标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以及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何在,从而决定是修改政策方案和完善实施手段与步骤,还是调整政策目标,甚至完全废止有关政策。 28.简述公共政策矫正对策。答:(1)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一收益分析;(2)加强公共政策的认知力度;(3)努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4)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5)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创新。 29.简述政策分析师应当具备的素质。答:叶海卡·德洛尔认为,政策分析师应该具备六个方面的素质:(1)政策分析师应具有政治头脑,(2)政策分析师应当具有总体观念,(3)政策分析师应当致力于创新,(4)政策分析师应当具有洞察力,要重视对政策内容和实质的分析,(5)政策分析师应当着眼于未来,(6)政策分析师应当具有弹性的思维。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及内容。

31.试述政策创新与政策变动、政策终结、政策接续相比的不同之处。 30.试述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及内容。答:(1)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政策监控是完整的政策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政策制定活动、政策执行活动、政策评估活动和政策调整活动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不足,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为了确保政策过程各项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及时纠正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偏差,提高决策目标实现的程度,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对政策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和纠偏,这就是政策监控。(2)公共政策监控的内容:公共政策监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政策监控的主体。政策监控的主体是指从事政策监控活动的个人和组织,它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组织、大众传播媒介、利益集团和公民等主体。②政策监控的对象。从广义上讲,各级政府组织和公务员都被包括在政策监控的范围内。从狭义上讲,政策监控的对象只是指从事某一项政策过程活动的个人和组织,包括特定的政府组织和公务员。③政策监控的目的。通过政策监控,确保政策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及时纠正政策过程各个环节出现的偏差,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④政策监控的过程。政策监控是一个静态与动态结合的行动过程。 31.试述政策创新与政策变动、政策终结、政策接续相比的不同之处。答:政策创新是政策主体适应政策环境变化和需要的一种积极的政策变迁。(1)与政策变动的不同在于:政策变动既可以是积极的、正向的政策演变,又可以是消极的、负向的政策演变。而政策创新意味着一种更有价值的能更好满足政策环境新变化、新需求的政策要素组合代替了原有的政策安排。(2)与政策终结不同的是:政策创新的过程并不是原有政策消灭的过程,大多数时候是与原有政策同时并存、同时运行,即使是二者之间有冲突或矛盾。(3)与政策接续不同的是:政策创新形成的政策可能并不是原有政策问题或目标的继承和发展,而是一种全新的开始。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2.在国务院规定的关闭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和乡镇煤矿停产整顿最后期限前,某省实现了矿办小井一律关闭的目标,并关闭乡镇煤矿619处。然而,该省关闭整顿小煤矿百人督导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对照国务院提出的关井“六项标准”(吊销有关证照、炸毁井筒、拆除设施、填平场地、发布公告并在限期内尽可能恢复地表植被) ,当前关闭整顿小煤矿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具体表现为一些县、乡没有按照“六项标准”进行关闭,大部分小煤矿仅拉倒了井架、切断了电源、封平了井口,明显存在以停代关、以封代关等“假关闭”现象。经调查发现,该省经对小煤矿多次清理整顿,全省小煤矿数量由5000多座减少到现在的1700多座,这些保存下来的煤矿大多为投资规模较大、对当地财政和就业贡献较大,且“四证”(采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和营业执照) 齐全的小煤矿。如在该省公布的首批关闭的228家小煤矿中,就有139家属“四证”齐全企业。调查还发现,补偿政策不透明、补偿资金来源不明确,补偿金额未到住,也是造成部分小煤矿“假关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多年来小煤矿在政府“有水快流”思想的鼓励和引导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了大规模整改并已达标。此外,对于关闭小煤矿,基层干部面临财政减收、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农民收入减少等多重压力,而矿主们则更是持观望和侥幸心理。结合上述案例,试分析政策对象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33.为了改革和加强车辆管理工作,同时充分体现机动车所有人选择号牌的个性意愿,依据《公安部关于开展启用“二00二”式机动车号牌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安管[2002385号) ,北京、天津、杭州、深圳作为首批四个试点城市,于2002年8月12日率先启用这种新式机动车号牌。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编排车号。个性化车牌一经推出就受到有车族的欢迎,投放头一周就发出了7000多份新车牌。但由于《通知》基本上没有对车牌的编码做出限制,于是像“CHN 一001”、“USA 一911”、“IBM 一001”等被认为颇具“创意”的号码纷纷出炉,这引起了社会上的一片争议。8月22日,北京2002式机动车号牌突然暂停发放。8月23日,其他三个城市也因“系统

技术故障”暂停发放新式车牌。个性化车牌在试行十天后匆匆收场。请回答:(1)什么是政策终结?(2)结合本案例,分析政策终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2.答:公共政策执行的目的是为了影响或改变政策对象即目标人群。其功能的发挥不仅与执行主体的各个因素有关,也与政策对象对政策认同、接受和支持的程度有关。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但这种目标总要表现为对一部分人、群体或组织的利益进行分配或调整,表现为对一部分个人、群体或组织行为的指导、制约或改变。这些个体、群体和组织就是政策对象,即政策执行主体在实施政策过程中所发生影响和作用的承受者。政策对象包括政策所涉及的个人、组织和集团。这些对象受自身利益、文化心理因素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呈现出主观差异性。因此,即使政策执行者对各个政策对象所施加的政策力度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政策对象自身主观差异性的存在,所以政策效果仍存在着差异。“多年来小煤矿在政府‘有水快流’思想的鼓励和引导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了大规模整改”,这说明了文化心理因素对政府执行的影响。“对于关闭小煤矿,基层干部面临财政减性、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农民收入减少”等情况,说明了政策对象自身利益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33.答:(1)所谓公共政策终结就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政策功能、政策计划或政策组织的一种行为。(2)一般说来,导致政策终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过评估认为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已得到解决,政策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应该予以终止;二是经过评估发现政策存在的失误或局限使其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果继续执行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必须予以终止。本案例属于上述原因中的第二种。

模拟试卷(五)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拉斯韦尔在《政策科学》学中指出政策科学的哲学基础是【C 】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逻辑实证主义D .集体主义 2.公共政策学发源于【A 】A .美国B .法国C .英国D .德国

3.在中国,人大的首要职权是【A 】A .立法权B .司法权C .任免权D .监督权

4.有的国家践踏多边协议,受害国在交涉无效的情况下采取贸易报复措施,这体现了公共政策的【A 】A .管制功能B .引导功能C .调控功能D .分配功能

5.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是【C 】A .政策咨询系统B .政策监控系统C .信息传播系统D .政策评估系统

6.公共政策本质上具有阶级属性和____“二重性”,这是由政府权力、政府职能的二重性所决定的。【D 】A .自然属性B .历史属性C .客观性D .社会属性

7.规范最适模型和混合扫描模型受到的批评,归结为在____取向上模棱两可。【A 】A .价值B .现实理论C .操作方法D .思维方式 8.从根本上说,优质的公共政策以及令人满意的政策效果来源于其过程的【B 】A .专业化B .理性化C .科学化D .民主化

9.原因层次分析法也属于一种【C 】A .类比分析法B .边界分析法C .类别分析法D .多角度分析法 10.将公共政策议程分为实质性议程和象征性议程的标准是【C 】A .政策问题的性质B .政策问题的内容C .政策问题的重要程度D .政策问题的范围 11.政策目标的确定首先必须从实际的公共政策问题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意愿出发,这说明确定政策目标应遵循【B 】A .明确具体原则B .实事求是原则C .伦理考量原则D .面向未来原则

12.对政策因果关系的各种陈述是【A 】A .假定B .申辩C .法规D .论证 13.被邓小平表述为“摸着石头过河”的是【C 】A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B .“实验一推广”的过程C .“执行一总结”的过程D .政策制定的过程

14.政策执行机关自身建设具有【D 】A .强制性B .权威性C .服务性D .法制性

15.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最关键的阶段是【D 】A .制定筹划B .评估分析C .评估总结D .评估实施 16.通过质询和诘问进行政策监控的监控主体是【A 】A .立法机关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政党组织

17.政策创新的直接动力是【C 】A .民众诉求B .政策主体的变革愿望C .经济制度和体制变革D .政策本身的要求 18.根据年龄转变为根据收入确定政策受益对象的是【D 】A .线性接续B .政策合并C .政策分解D .非线性接续

19.在政策分析过程中,要对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全面考虑,这是遵循政策分析基本原则中的【B 】A .民主化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协调性原则D .多样性原则 20.政策分析师的职位应该确定在所有主要的行政机构中,靠近高层的政策决策职位。这一角色定位是由谁提出的? 【A 】A .叶海卡·德洛尔B .阿诺德·梅尔兹纳C .杰伊·沙夫里茨D .卡伦·莱恩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ACD 】A .系统性B .跳跃性C .动态性D .最优化E .稳定性 22.科珀和埃尔德对提出政策问题者的分类有【ABCD 】A .再调适者B .环境反应者C .行善者D .开拓者E .研究者 23.具体的评估标准包括【ABCDE 】A .成本B .效益C .效率D .平等E .政治可行性

24.公共政策监控过程包括【ABCD 】A .政策制定过程B .政策执行过程C .政策评估过程D .政策调整过程E .政策反馈过程 25.政策维持通常表现为____的延续。【ABC 】

A .现有政策B .政策过程C .政策系统D .政

策执行E .政策变动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公共政策过程中科学化的内涵。 27.简述危机决策和常规决策之间的互动关系。 28.重点构建和完善公共政策执行的机制有哪些?

29.简述政策分析要遵循的原则。

26.简述公共政策过程中科学化的内涵。答:(1)制定和执行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全面正确地把握政策问题的形成、政策分析、政策评估等环节,遵循科学原则和方法进行操作。(2)公共政策的逻辑过程的环节和程序是从大量决策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偏离这一政策过程的幅度越小,成功的概率就越大。(3)决策手段的自动化。从技术层面上实现决策手段自动化有助于决策过程的科学化。 27.简述危机决策和常规决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答:危机决策和常规决策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危机决策这种非例行活动的根源在于日常程序化的常规决策的具体运作的效果。危机决策中所涉及的社会危机性突发事件很多往往是由于日常的常规决策中的不公正、不民主、不及时等对社会的潜在影响所造成的。(2)危机决策可以完善常规决策。常规决策中的制度构建也必须从危机事件以及危机决策过程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与教训。因此,在日常的公共决策中,应以常规决策为主.以危机决策为辅;要采取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以在源头上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可能;要在非常规应急决策中制定行之有效、有的放矢的危机应对计划,并及时总结,以修正和调整常规决策,做到标本兼治。 28.重点构建和完善公共政策执行的机制有哪些? 答:(1)公共政策信息沟通机制。这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①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信息网络和政府上网工程。②优化政策信息传播和反馈渠道,加大政策信息及时披露力度。(2)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3)公共政策的激励、责任与监督机制。①激励机制。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级别和工龄限制,引入功绩制,激发公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学地规范晋升制,创新职务晋升要求,重视优秀人才和有突出贡献者的晋升,发挥破格晋升的突出作用。②责任追究机制。应当使政策执行的责任明晰.增强执行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意识。③监督机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对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地跟踪评估和监督。

29.简述政策分析要遵循的原则。答:有一些对任何政策分析过程都有效用的基本原则是必须遵循的。这些原则有:(1)民主化原则;(2)系统性原则;(3)协调性原则;(4)多样性原则;(5)分合原则;(6)预测性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

31.试述政策接续与政策维持、政策调整、政策终结和政策创新的不同之处。

30.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答:政策评估作为政策运行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政策过程中发挥着以下六方面的作用。(1)政策评估是获取政策运行可靠和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2)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到某一阶段时,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价值方面的变化,需要对政策进行适应性调整,帮助决定政策“是否应该继续、改善、扩展或缩减”。通过政策评估活动.为政策调整提出政策接续、政策革新、政策终结建议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3)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政策结果是怎样的.不能仅凭人们的主观判断,必须重在客观现实,通过评估活动计算出政策产出,明确政策的优势与缺陷.检测政策对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衡量政策结果使人们的行为和态度发生变化的程度。(4)政策评估是重新配置政策工具和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由于原有工具和资源已经配置,只有通过政策评估才能明确哪些工具和资源配置是合理的、有效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这样,就有必要根据问题紧迫程度和价值认识程度,重新配置工具和资源,满足政策主体对工具和资源的需要。(5)政策评估是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有的政策评估的目的是使政策评估活动营造政府、公民、大众传播媒介与投资者之间融洽的环境氛围,给政策评估对象提供一个交流信息与发表建议的场所。显然,这样的政策评估重心在于处理评估主体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使政策评估成为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以便提高政策的认同度.加快政策的执行速度。(6)政策评估是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要保证。公共管理活动既需要依赖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手段来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多层次的分析,使决策与执行活动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扬民主,听取专家与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使政策结果体现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

31.试述政策接续与政策维持、政策调整、政策终结和政策创新的不同之处。答:(1)与政策维持强调保持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稳定不同,政策接续强调的是欲解决的政策问题和政策目标的延续。其过程伴随新旧政策的更替;政策系统和过程可能不同,但只要政策目标不变或具有连续性,都是„种政策接续。(2)政策接续与政策调整的不同在于:政策凋整是政策适应环境变化对政策本身进行的变革,不会伴随新政策的产生;而政策接续强调的是政策变革前后的连续性,这种变革既包括调整式的变革,也包括以新政策替代旧政策的变革。(3)政策接续与政策终结(即政策的废除或终止) 不同,政策接续过程是新政策扬弃旧政策的过程,如同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IH政策) 到羽化为成虫(新政策) 的过程。二者虽然形态不一样,但其实质是„样的。在现实中,政策接续是政策变动的重要形式和途径,而政策终结是非常少见的。(4)政策接续与政策创新也有诸多差异,如政策接续是已有政策问题或目标的继承,而政策创新是政策问题的界定和政策目标的重新确立。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2.目前,中国政府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即充分挖掘西部广阔地区的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再加上引进东部先进的技术和科技人才,从而使中国西部落后地区努力赶上东部沿海开发地带。近年来已有许多大学生开进西部,原来贫瘠的土地开始充满希望。中国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试运用公共政策的本质观来解释此战略。

33.价值取向|评估指标体系。经济效益取向|A——重大刑事案发生率;B ——刑事案件破案率;C ——人群的平均犯罪率;D ——盗窃案发生率;E ——假释犯再犯率;F ——治安投资的成本;主观性福利取向|G——公民的安全感。公平性取向|没有专门设立。(1)上述图表利用的是哪种评估体系?(2)简述上述指标体系的针对对象和作用。(3)简述政策指标的含义以及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

32.答: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在于它是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这一本质蕴含于公共权力机关为着具有公共性、阶级性或自利性的政策目标而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的行为中。(1)关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来源于由民众结成的社会,来源于人民的同意和授权,其合法性在于政府满足民众需求、实现公共利益的程度。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来自它处理的问题是大多数民众的问题,即以民众问题为取向。公共政策符合公共利益的程度是衡量公共政策的正当性的根本标准。我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党和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东部带动西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2)关于公共政策的偏好性。政策过程对政策主体来说始终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政策问题的认定、政策方案的择定、政策工具的配置、政策的实施以及怎样进行政策评估等,所有的环节和功能活动的安排都是政策主体选择的结果。而每个选择都体现着政策主体的偏好。“政策选择和制定政策是与国家的广泛目标相一致的。由于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必须确定一个价值的优先次序。”任何一项具体的政策都必须预设重点,政策重点的预设体现的就是政府的偏好性。在共同富裕这一公共政策下,面对西部落后、东部相对发达的现实,于是中国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挖掘西部资源、引进东部资源。这既体现了公共政府的偏好性,叉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本质: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

33.答:(1)是一个利用指标法设计的治安政策评估指标体系。(2)上述指标体系并没有专门针对某一个利益群体的利益,而是针对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所设计的,因此没有专门设立公平性指标。上述指标体系的作用在于,可以此政策指标体系为依据,来逐项评估一个时期的治安政策的效果。(3)政策指标是~种将公共统计数值用于评估公共政策的一种衡量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利用公共部门的统计结果设立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指标体系来制定或调整公共政策。政策指标体系一般应包含三种类型的价值取向。①经济效益取向。在评估的指标体系设置中,应该考虑设置包含经济效益取向的评估指标。凡是能以币值形式表示的经济效益指标多属此类指标,最具代表性的是某一政策的成本效益之比。经济效益指标所反映的数字相对而言是

比较客观和科学的。②主观性的福利取向。在评估的指标体系设置中,同样应考虑设置包含主观性的福利取向的评估指标。主观性福利指标是衡量公民对于某一政策满意程度的评估指标。主观性的福利指标强调的是人民的感受或情绪。因此主观性福利指标的测量和获得须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而不可能以成本一效益分析来估算某一政策的净效益。③公平性取向。公共政策还必须考虑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这种公平性在政策指标上的反映往往是公共政策对弱势群体所提供的帮助。一项政策若仅仅追求总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公平性,则往往成为不可行的政策。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的决策行为。【B 】A .个人B .公共组织C .政府组织D .正式组织

2.行为科学涵盖众多的学科,其统一性在手、【B 】A .被称为理性主义的方法论B .被称为行为主义的方法论C .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方法论D .被称为民主主义的方法论 3.把公共政策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的学者是【C 】A .拉斯韦尔B .卡普兰C .伊斯顿D .戴伊

4.从分类的角度说,元政策和基本政策以外的所有政策都可以视为【B 】A .政治政策B .部门政策C .经济政策D .社会政策

5.政策系统的组成单位是【D 】A .个人B .政策主体C .政策客体D .政策行为者 6. 的任务是根据政策主体系统的需要,向其提供准确、全面、快速、可靠的政策信息。【C 】A .政策咨询系统B .政策监控系统C .信息传播系统D .政策评估系统 7.公共政策分析中运用的模型一般是【B 】A .数理模型B .理论模型C .仿真模型D .实际模型

8.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是【B 】A .实物模型B .模型C .概念模型D .原型

9.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或公共问题的是【B 】A .公共问题B .政策问题C .社会问题D .经济问题

10.可计算概率的政策问题结构是【C 】A .结构适度B .结构不良C .结构优良D .结构完美

11.政策问题得以认定以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就是确定有关【A 】A .政策目标B .政策拟订C .政策最终择定D .政策评估

12.任何政策目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几乎都建立在对一定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关怀之上,这说明公共政策目标具有【D 】A .目的的多元性B .未来的预期性C .形式的多样性D .问题的针对性 13.将公共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是【C 】A .政策目标B .政策拟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

14.政策执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D 】A .政策对象B .政策内容C .政策规划D .政策目标

15.现代意义上的评估出现在美国【B 】A .20世纪初的霍桑实验B .20世纪30年代的霍桑实验C .20世纪50年代的霍桑实验D .20世纪60年代的霍桑实验

16.公共政策评估的核心概念是【B 】A .政策产出B .政策结果C .政策影响D .政策目标 17.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是【B 】A .政策变动B .政策稳定C .政策调整D .政策创新 18.某些政策发生变动的直接原因是【C 】A .政策环境的变化B .政策资源的限制C .决策者的变动D .政策的失效或低效

19.政策学知识应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B 】A .政策拟订B .政策分析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

20.政策分析的首要目的在于【D 】A .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B .建交评估标准C .拟订政策方案D .寻找解决公共问题的适当方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公共政策学在第二个阶段上,研究重点开始转向【ACE 】A .政策执行B .政策拟订C .政策终结D .政策分析E .政策评估

22.政策系统的子系统有【ABC 】A .主体系统B .支持系统C .反馈系统D .评估系统E .客体系统 23.按照其建立过程中各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政府议程的类型可分为【ABCDE 】A .界定议程B .规划议程C .磋商议程D .循环议程E .认定议程

24.与政策学习相类似的概念还包括【ABCD 】A .政策转移B .政策移植C .政策扩散D .经验汲取E .政策借鉴

25.司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主要体现在【ABCDE 】A .裁定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与原则是否合法B .裁定公共政策的内容是否合法C .裁定公共政策的内容是否合理D .裁定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否合法E .裁定公共政策执行的方式是否符合法律程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公共政策得以形成的历史条件。 27.简述问题认定的步骤。 28.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特征。 29.简述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

26.简述公共政策得以形成的历史条件。答:公共政策学得以形成的历史条件,一些是其他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造成的,另一些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主要条件有以下四个方面:(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2)决策科学的形成;(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 27.简述问题认定的步骤。答:帕顿和沙维奇把问题认定划分为七个步骤:(1)对拟认定的问题进行初步观察。(2)勾勒出该问题的边界的轮廓。(3)搜寻事实依据。(4)列举目的和目标。(5)明确政策封套。(6)匡算政策相关者潜在的成本和收益。(7)再次审视对该问题的表述。

28.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特征。答:政策目标一般主要具有如下三大特征:(1)问题的针对性。任何政策目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几乎都是建立在对一定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关怀之上。缺少对有关问题的针对性,任何政策目标都难以立足。(2)未来的预期性。政策目标的出发点是针对有关社会问题,最终的落脚点也是要通过一定的政策行动在未来实现对有关问题的解决,因而必然存在对未来的预期性。(3)目的的多元性。任何政策问题往往都是复杂的,着眼解决某一政策问题的政策目的往往也是多元的。 29.简述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答: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的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这一路径认为,在当代中国的政策实践中,政策主体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并采用先做政策试点,即将政策进行局部实验,然后再全面推广的政策实验方式。由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关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上下互动过程,因此,我们从总体上将之称为“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它具有以下内涵:(1)政策执行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2)政策执行是一个“实验一推广”的过程。(3)政策执行是一个“执行一总结”的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的含义及其相关联系。

31.试述当代中国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 30.试述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的含义及其相关联系。答:(1)元政策。元政策,或者叫做总政策(总路线、总方针) ,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2)基本政策。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就是基本政策,又被称做基本国策、方针性政策、纲领性政策、根本政策。基本政策衍生自元政策,是元政策在某一领域或方面的延伸和具体化;同时它又是该领域或方面的元政策,对该领域或方面的具体政策起管总的、统摄的、统帅的作用。(3)部门政策。为在某一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部门政策由元政策和基本政策所决定,体现和服从于元政策和基本政策。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的区分具有相对性;部门政策又可分为若干等级层次,高一层次的部门政策相对低一层次的部门政策而言,又具有统摄作用。

31.试述当代中国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答:在当代中国,行政决策一般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这项制度把决策权主要赋予行政首长,但同时又要求行政首长应在行政领导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的基础上行使决策权,具体的行政决策程序如下:(1)法制部门的审查。中国县以上各级行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都设有专门的法制机构,它们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审查各项政策方案的合法性。(2)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据有关法律规定,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需经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决定。行政首长召集和主持这两种会议,对会议所讨论的结果和应做出的决定,行政首长拥有最终的决定权。(3)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行政首长在整个行政决策中处于核心地位,拥有最高决策权和领导权。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行政首长对有关决策有最后的决定权、签署权和发布

权。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2.1982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国家机构精简问题,邓小平做了《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讲话,提出了机构改革的政策要点。国务院据此拟制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初步方案、国务院部委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直属机构改革方案,并先后经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1982年3月) 、第23次会议(同年5月) 、第24次会议(同年8月) 审议、通过、此外,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都要通过一些政策性文件,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978年12月2日通过) ,以及党的主要领导人发表的一些重要讲话,如邓小乎南巡讲话给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重大影响。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中国公共政策中党的政策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33.A 市著名的风景区燕湖原本风景秀美,近年来由于游客太多,管理混乱,湖水已严重污染,加之附近有一棉纺厂,该棉纺厂设有污水排放管道,途经燕湖向远郊的河皇排放污水,经过燕湖的管道闸门因年久失修已有泄漏,造成了泄漏排放染色废水事故,使湖水污染更加严重,经市环保局现场勘察,采集有关水样检验、监测,证实燕湖的水质已远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附近的居民和游客对此很有意见,纷纷呼吁政府机构着手治理燕湖。你认为燕湖水质治理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呢? 为什么?

32.答:(1)当代中国的共产党组织与其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党,不如说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府。也就是说,共产党组织事实上成为一种社会公共权力,而且是各种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的领导核心。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过程,“是指以中国共产党组织为首的所有履行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的决策与执行的过程。”(2)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是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任务而规定的调整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各社会群体之间的行为依据和准则。党的政策以两种形式成为公共政策:直接的形式和间接的形式。将党的政策变成国家意志的法定程序有三种类型:第一,中共中央与国家机构联名发布政策。第二,中共中央提出政策创议,国家机构据此制定具体的政策方案。并按照法定程序通过。第三,政府决策以党提出的政策原则为依据。 33.答:我认为燕湖水质治理问题应该能进入政策议程。因为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有:(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一些问题必须充分暴露且表现得非常严重,才有可能引发社会公众和政府组织的高度关注,从而进入政策议程。(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政治权威人物对问题的察觉往往较易于建立政策议程,而专家学者的察觉则不然,必须同时也得到有关权威人物的认同和支持才能进入政策议程。(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与过程,应当说,上述两种条件都仅属一些特别的条件,它们并不能经常地发挥作用;即使能经常发挥作用,也并不是经常单独发挥作用,而必须与正常、民主和开放的问题察觉机制与过程相配合才能奏效。燕湖水质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引起了居民和游客的强烈不满;

市环保局也对此问题进行检测,证实水质确实不符合要求,该市政府应该对此严重明朗化的问题有适当的反映,而且燕湖是风景区,保护区内的水污染问题更易引起政府的重视。燕湖情况符合以上条件。

模拟试卷(二)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奠定了决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三论”不包括【D 】A .信息论B .控制论C .系统论D .相对论

2.在中国,最早引入公共政策学的高等院校不包括【D 】A .台北大学B .台湾大学C .政治大学D .东吴大学

3.邓小平常讲的“大政策”是指【B 】A .元政策B .战略C .策略D .战术

4.政府制定的社会福利政策属于【C 】A .分配性政策B .限制性政策C .再分配性政策D .调节性政策

5.政策系统的运行起点是【C 】A .政策问题的定位B .政策问题的发布C .政策问题的形成D .政策问题的制定

6.根据最高决策权属人数的多少,可将公共决策体制划分为【A 】A .首长制和委员会制B .集权制和分权制C .总统制和君主制D .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总统制

7.政治系统理论中,被认为是政策过程终点的是【A 】A .反馈B .制定C .执行D .评估 8.公共政策的现代化首要是【A 】A .决策过程的理性化B .决策过程的专业化C .决策过程的科学化D .决策过程的民主化

9.中国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遵循的决策规范是【C 】A .利益集团决定B .政府决定C .群众路线D .政党决定 10.对公共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是【B 】A .多角度分析B .边界分析C .类别分析D .层次分析

11.美国政策规划的“铁三角”主要包含【C 】A .利益集团、公民团体和政府执行局B .利益集团、议会委员会和地方政府C .利益集团、议会委员会和政府机构D .政党、议会委员会和政治执行局 12.方案评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是事前评估。所以政策方案评估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是【C 】A .事后评估B .可行性评估C .预测性评估D .效益评估 13.不属于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路径别称的是【B 】A .“自上而下”政策执行研究路径B .向后推进策略C .以政策为中心的途径D .政策制定者透视 14.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认为政策制定者的核心任务是【B 】A .设定政策执行的架构B .提供一个充分自主空间,给予基层官僚或地方执行机关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使其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立起一个适应政策执行环境的政策执行过程C .建立能够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整合性概念架构D .建立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混合型概念架构 15.要针对一项要求高中生增加职业训练时数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估,采用的评估方法是【B 】

A .指标法B .回归分析法C .实验法D .量化评估法

16.对政策运行产生直接的影响,发挥着“马路清道夫”作用的是【D 】A .公共政策制定B .公共政策执行C .公共政策评估D .公共政策监控

17.政策创新的根本动力是【B 】A .政策主体的要求B .民众诉求C .利益集团的要求D .政策本身的要求

18.政策终结中最直接、最彻底的方式是【A 】A .政策废止B .政策替代C .政策分解D .政策合并 19.很多学者认为政策制定的灵魂是【C 】A .科学B .合理C .预测D .客观

20.总遵照惯例、按照老样子来开展相关的政策分析工作或者经常受到某种解决办法的束缚。这种错误是指【B 】A .一知半解式的政策建议B .墨守成规式的政策建议C .生搬硬套式的政策建议D .脱离政治式的政策建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研究课题的选择偏向于【BDE 】A .社会取向B .伦理取向C .科学取向D .管理取向E .政府改革取向

22.公共政策的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和动荡,主要表现为【ABCD 】A .不确定性B .关联性C .动态性D .模糊性E .变异性

23.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包括【ABCDE 】A .地理自然环境B .经济环境C .政治法治环境D .社会文化环境E .国际环境 24.下列哪些因素是影响公共政策问题形成的客观因素? 【ABCE 】A .人为事件B .社会变迁C .科技变迁D .人们价值观的变化E .突发自然灾害 25.政党对公共政策的监控一般采用.【ABCDE 】A .通过政党成员选人立法机关来影响和监控公共政策的制定B .通过政党成员掌握国家权力来主导执法C .通过政党成员掌握政府权力来主导行政决策D .通过政党所掌握的社会团体达到政策监控的目标E .通过大众传媒制造社会舆论来达到政策监控的目标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已取得的成果。

27.规范最适模型以哪四项假设为基础? 28.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 29.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程序。 26.简述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已取得的成果。答:(1)现实需要是推动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强大动力。这里所说的现实需要,第一是党政领导机关决策的需要。第二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需要。(2)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现实需要,由于专门的研究和教学机构的设立以及专业的研究、教学人员的工作的开展,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现已取得丰硕的成果。①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我所用。②吸收国外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通常是研究报告,但也有进行学理探讨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教科书。③通过考察和总结当代中国公共决策实践.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决策和政策理论的指导下,对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进行重构和创新。

27.规范最适模型以哪四项假设为基础? 答:德洛尔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规范最适模型。这个模型的四项假设是:(1)最适宜的决策是一个认同理性、增加理性的过程;(2)这种过程对于在复杂的问题上形成最适宜的决策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3)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认同理性、增加理性的过程得以实现;(4)现代政府同时面对要求稳定的政策诉求与要求变革的政策诉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则以其中的一种诉求为主。

28.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答:由政策问题的含义可推知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或基本特征如下:(1)关联性与公共性。任何一个政策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政策问题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会与其他领域、地区或部门的政策问题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政策问题的公共性表现在政策问题是发生在社会公共领域,一般都影响到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大多数人,与多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它必须通过公共权力机构来加以解决。(2)客观性与主观性。任何政策问题都基于一定的客观社会现实而得以成立。但是,同时它们又都是基于人们的主观价值判断、切身感受以及分析研究和其他主动行为才得以上升到政策问题的高度,因而必然更具有主观性。(3)历史性与动态性。所谓历史性,是指公共政策问题从它的成因来看都不是突发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才会达到普遍化和严重化的程度,尤其新的公共政策问题很可能是已有政策遗留、衍生的,也可能是环境与事态的新变化所致。所谓动态性是指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

29.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程序。答:政策调整的一般程度是:(1)重新界定问题。(2)提出调整方案。(3)选择调整方案。(4)执行调整决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 31.试述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

30.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答:在评估活动中,一般常见的有以下六方面的评估内容。(1)政策成本评估。政策成本评估就是评估政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政策成本指整个政策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政策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和风险等。政策产出是政策执行的直接结果。(2)政策需求评估。政策需求评估是评估政策运作所需要的社会条件及满足社会问题的程度等问题,即评估社会组织或个体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政府采取政策来解决。政策需求评估是构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的前提和基础。(3)政策效益评估。政策效益评估就是评估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一项政策的实施效果离预期目标越近,效益越好;相反,离预期目标越远,其效益就越差。(4)政策评估过程。对政策运行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就是过程评估,它涉及政策制定过程、执行过程、调整过程的操作状况。(5)政策影响评估。政策实施对社会和公众以及政策对象产生各方面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整体影响与局部影响等。政策影响会产生两种形式的结果:一种是净结果,一种是总结果。政策影响评估的主要任务是将政策评估的净结果从观测到的总结果中分离出来,并把净结果作为政策影响评估的重点。(6)政策价值评估。通过某种方式对政策在价值上所具有的意义进行评估,就是政策价值评估。

31.试述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答:(1)从内部动力看,主要有:①政策主体的变革愿望。政策主体承担着维护和实现公共政策利益的角色和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业责任,政策主体通常要通过不断地追求政策创新来提高自身在民众中的接受度和欢迎度,巩固和加强角色的地位。因此,不论是促进公共利益还是谋求自身发展,政策主体都有一种不断推进政策创新的动力。②政策本身的要求。政策的目的和功能在于解决公共问题,而公共问题的变动性特点,必然要求政策目标、决策和执行等要素也要与时俱进地变革和创新,客观上推动了政策的创新。这种动力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对低效或失效政策的修改、调整或完善。(2)从外部动力来看,各种政策环境因素的变化,都可能成为政策创新的动力。主要有:①经济制度和体制变革是政策创新的直接动力。经济制度和体制的变革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因而随着经济制度和体制的改革,也要求公共政策的内容、形式发生相应的转变,政策创新成为一种必然。②民众诉求是政策创新的根本动力。民众的诉求实际上是利益的诉求。公共政策必然涉及对社会利益的分配,为了反映和维护自己的利益,民众必然会通过政策系统表达自己的主张,以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政策。随着经济、政治及教育文化的发展,民众的这种诉求的欲望和能力日渐增强,从而推动政策的不断创新。③地区之间竞争压力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资源和生产要素基本实现了在不同区域问的自由流动。为了吸引外部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入,政府努力加快政府创新无疑是提高所辖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占据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④参与世界竞争的需要。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而融人世界的程度决定发展的程度,封闭、保守只会被世界逐渐边缘化。因而,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政策创新活动产生的示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政策创新的重要动力。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2.到任不久的某县县委张书记,在连续听取汇报的过程中,认识到有一系列关系到全县数十万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需要党和政府拿出方法来解决,而大家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县政府财政收入水平太低。有人向张书记建议:如果将全县耕地的四分之一从种植粮食作物改为种植烟草,那么县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年后就能够增加一倍。“新官到任三把火”,这一把火点起来,就可以使现在面临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张书记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在县委常委会议上力排众议,坚持通过了立即着手把全县四分之一耕地改种烟草的决定。然而,这一决策执行的结果是,一年后县政府财政收入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约五分之一;同时给农民的利益造成很大损害。那么,在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上,张书记应该总结什么经验教训呢?

33.眼看2003年的年终将至,某省滨河县石头乡柳村和谢村农民仍然没有领到去年退耕还林补助款和粮食,农民对此十分不满。退耕还林补助款和粮食拖欠了整整一年。如果说滨河县林业局没有拨下这笔款,责任应该全在林业局。问题是,滨河县林业局局长周某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林业局早已经如数将去年两村的退耕还林补助款和粮食划拨到石头乡政府。那么,在当年退耕还林补助款和粮食即将兑现的时候,这两个村的农民为何还苦苦等候去年的补助钱粮? 原来,退耕还林的农民们拿不到应该得到的钱粮补助,是石头乡政府“越位”所致。2002年初,滨河县给石头乡下达了2500亩的退耕还林任务。石头乡主要领导为了赶进度,完成任务。违反县政府有关规定,擅自包租了推土机平田整地,并组织外村农民帮助退耕还林村的农民挖树坑。这笔支出在上级拨付的退耕还林补助钱粮中扣除。石头乡政府“包办”退耕还林事项,占用补助给失地农民的钱粮,导致2002年两个退耕还林村217户农民的2049亩退耕还林地补助钱粮无法兑现。农民王某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是个好政策,是为农民办好事;但乡上没有原原本本地执行国家政策,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结合案例,运用相关理论回答:(1)石头乡政府在执行退耕还林政策时出现了何种形式的政策执行偏差?(2)说明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偏差。

32.答:从张书记关于改种烟草的决定过程可以看出,他在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方面,缺乏正常的、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具体内容有:(1)政府没有建立社会有关问题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有关领导人也没有亲自调查研究;(2)这一重大决策虽然经过广泛的群众讨论,但没有走群众路线和集体决策路线,也没有建立政策听证程序和制度;(3)没有充分听取和吸收各方面的反映和意见,特别是农民的意见和反映。

33.答:(1)附加式政策执行。即在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人为地附加了与政策目标背离的其他内容,使政策执行超出了政策的基本要求,为谋取地方或个人利益提供方便。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既是一项放眼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着眼现在、以政府补贴的形式维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政策。但是石头乡主要领导为了赶进度,完成任务,违反县政府有关规定,擅自包租了推土机平田整地,并组织外村农村帮助挖树坑。而这笔支出在上级拨付的退耕还林补助钱粮中扣除。正是这一附加举措,导致了2002年两个退耕还林村217户农民的补助无法兑现。(2)矫正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如下:①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一收益分析;②加强公共政策的认知力度;③努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④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⑤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创新。

模拟试卷(三)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非政府组织的是【D 】A .学院B .医院C .科研机构D .监狱

2.在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以德洛尔为代表的学者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如下哪一方法作了全面批评? 【B 】A .渐进主义B .行为主义C .系统主义D .统计分析 3.政策体系中,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是【A 】A .总政策B .基本政策C .部门政策D .战略

4.安德森以政策效果为标准,将公共政策划分为【A 】A .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B .积极型政策与消极型政策C .能动型政策与被动型政策D .分配性政策与调节性政策 5.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的客体就是【B 】A .目标人群B .政策问题C .行政机关D .客体系统

6.典型的委员制国家是【D 】A .南非B .新加坡C .芬兰D .瑞士

7.从精英模型的视角所做的政策分析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总是____的政策。【C 】A .劳动人民B .工人阶级C .统治阶级D .利益集团

8.决策过程的民主化首先要在尊重本国历史传统、政治文化、旧体制等约束条件下,确定一种适合于本民族决策的民主规则。在我国,公共决策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C 】A .一党专政制B .多党合作制C .民主集中制D .三权分立制

9.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团体是【D 】A .政治人物B .政府组织C .社会团体D .政党 10.比其他所有分析方法都更具有综合性,更适合于处理结构不良的问题的是【B 】A .头脑风暴法B .假设分析C .层次分析D .边界分析

11.具体目标也称【B 】A .元目标B .次目标C .实质性目标D .基本目标

12.我们在确定政策目标时一定要切实可行。其中最关键的是政策目标要有【A 】A .可行性B .公共性C .权威性D .普遍性

13.基于持续性、规律性、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基础上的预测方法是【D 】A .理论预测B .判断预测C .演绎式预测D .外推预测 14.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构建的是【B 】A .过程模型B .互适模型C .循环模型D .博弈模型 15.重新配置政策工具和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是【C 】A .政策制定B .政策执行C .政策评估D .政策反馈 16.评估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前提是指【A 】A .政策目标B .政策方案C .价值标准D .事实标准

17.政策稳定的维持应该首先分析入手的是【A 】A .政策主体B .政策客体C .政策环境D .政策本身

18.在我国,决策权在党和政府之间的移植是政策调整的【A 】A .主体调整B .客体调整C .目标调整D .方案调整

19.知识可以重复使用且不会因为使用者多少或使用频率高低而出现任何销蚀与损耗,这是形容知识的【B 】A .共享性B .非磨损性C .不可逆性D .可传播性

20.一个政策系统复杂性的量度是【B 】A .协调性B .多样性C .系统性D .预测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公共政策制定系统的内部结构类型有【BCDE 】A .知识结构B .i 线性结构C .职能结构‘D .线性一参谋结构E .矩阵结构 2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性包括【ABDE 】A .强制性B .回应性C .超阶级性D .政治性E .权威性

23.政策网络主要可以分为【ABC 】A .利益型政策网络B .意见型政策网络C .混合型政策网络D .开放型政策网络E .公共型政策网络 24.工具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主要是【ABCD 】A .技术B .政策制定C .政策过程D .政策工具E .政策执行 25.从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与和政府的关系来分类,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可分为【ABCDE 】A .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B .事业单位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C .产业型政策研究组织D .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E .民办非企业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理性主义模型认为决策者是如何将其理性主义的决策活动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中的? 27.简述政府议程的类型。 28.简述系统模型理论认为一个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须重视的变量。 29.简述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26.理性主义模型认为决策者是如何将其理性主义的决策活动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中的? 答:这个模型在把决策者假定为理性人之后,还假定了决策者如何将其理性主义的决策活动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中:(1)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这一问题可以同其他问题相区别,或至少与其他问题相比显得更重要。(2)引导决策者做出决策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按其重要性不同而依次排列。(3)解决问题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都为决策者一一权衡。(4)决策者对可供选择的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代价与收益) 都进行了调查研究。(5)每一个选择方案及其可能出现的结查都与其他选择方案具有可比性。(6)决策者最后采用的那个方案,是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目的、价值或目标的方案。

27.简述政府议程的类型。答:(1)政府议程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分法。一是按照议程项目的新旧状况,分为旧项目和新项目。(2)二是按照其建立过程中各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可分四种阶段性类型,①界定或认定议程,②规划议程,③磋商议程,④循环议程。 28.简述系统模型理论认为一个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须重视的变量。答:一个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须重视对如下五个重要变量的把握:(1)政策的价值诉示,(2)政策资源,(3)执行者属性,(4)执行方式,(5)系统环境。

29.简述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答: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辅助决策的咨询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为社会各界提供沟通信息、集中意见并进行表达的系统功能。(2)作为政策学知识的应用者和创造者,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新的观念、理论和方法,探寻社会发展方向,推动决策者的思想与知识更新。(3)作为评估性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有关政策实践的信息,并从中不断地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改进政策的实施程序和工具,起着一种诊断社会机能和运行状态的作用。(4)作为人才成长、储备的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5)作为思想和知识传播机构,政策研究组织通过传播其思想和观点,对公众进行政策教育,使大众对公共政策有更全面、系统的了解。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31.试述立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

30.试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答:公共政策的本质决定了它的基本特征。这里说的“基本特征”,是指从“公共政策独有”和“公共政策须有”这两个角度提出的一些特征。(1)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公共政策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它的运行和有效性有赖于它的权威性。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和它的政治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公共政策的主体是社会公共权威,主体的权威性赋予了政策的权威性。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由它的强制性决定的。公共政策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国家和政府是通过强制机关或者以强制机关为后盾来贯彻其意志的。(2)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公共政策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它所表达和实现的利益,从应然层面来看具有公共性,从实然层面来看则具有偏好性。(3)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是公共政策在社会属性的层面体现出来的应然与实然的统一;而这里所说的应然与实然的统一,指的是在认识论上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公共政策内含的目标取向,使它必须至少具有两个时间维度,即从现在出发,对未来做安排。这两个维度,就赋予了公共政策在认识论上具有应然与实然的统一这一基本特征。公共政策事实上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实然(政策问题的客观实在性) 到应然(政策规划、方案择优和政策合法化) 、再到实然(通过政策执行,政策转化为现实) 的过程。因此,从过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也具有应然与实然的统一这一基本特征。(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是公共权力机关对某一社会现实问题做出的回应。这种回应与非政策性回应的基本区别,就在于后者只具有个别性,而前者则既具有个别性又具有普遍性。公共政策的普遍性使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公共政策的回应性则使它具

有变动性。 31.试述立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答:(1)以法律形式对政策进行监控。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基本的行为框架,成为对公共政策强有力的制约。(2)以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预决算安排等形式,对政策资源内容、规模、分配与方向加以监控。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反映了政府施政的基本政策方向,同时,预决算安排反映国家政策资源的配置,立法机关在听取和审议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决议对公共政策产生重要的影响,达到政策监控的目的。(3)以行使人事任免权的方式对公共政策制定者的选择产生影响。尽管不同国家的法律对政府人事任免权限的大小规定不一.但都规定了立法机关有权选择、任命及罢免政府主要领导人。政府主要领导人行使公共政策制定权,立法机关通过影响政府主要领导人间接对公共政策施加了监控的影响。(4)以诘问、质询和弹劾的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监控。一旦某项重大的公共政策在制定或实施阶段引起公众较大反响的时候,立法机关中的议员或代表就有权向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或实施者提出诘问,要求政府给予解释和说明。议员或代表对与法律严重相抵触的公共政策,往往会提出质询案,强烈要求政府做出满意的回答,否则,议员或代表就会行使罢免权.追究行政责任。对于严重的违法行为,议员或代表们往往会动用弹劾程序,迫使政府领导人辞职,有的国家如英国规定还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法机关通过诘问、质询和弹劾的方式,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或实施产生强有力的影响。(5)以提出不信任案的方式对政府所实施的政策或制定政策的高级领导人实施监控。在西方,只有实行内阁制的议会才拥有提出不信任案的权力,一旦不信任案被通过,内阁必须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这样,通过更换整个政府内阁的办法强制改变原有的政策,以达到监控政策的目的。(6)以检查、视察或组成特别调查委员会的方式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控。立法机关行使法律的监督权,有权对政策执行状况进行检查、调查,以便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政策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政府改进和完善。对有重大违法行为的活动,立法机关通常会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之类的机构,直接对公共政策实施监控。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2.红头文件摊派烟草指标2009年3月4日,湖北公安县政府下发本年度第三号文件。该文件要求全县所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公务用烟一律实行政府集中采购,还附了一份全县102家县直部门和单位公务用烟指导性计划表。按计划,这些部门和单位当年需抽2.3万多条卷烟。这份“抽烟计划”还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根据完成情况实行奖惩,甚至规定“连续两个月未完成公务用烟指导性计划任务的县直部门和单位,由县财政部门按公务用烟可供品牌均价,直接相应扣减公用经费。”文件下发后,公安县卷烟市场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县政府督办室、县监察局、县烟草局和县政府采购办等单位组成联合督办检查组,对全县一季度各乡镇政府机关及部分县直单位干部职工消费用烟情况进行了一次督办检查,主要手段是突击查烟头。从该项工作督办情况通报可见,2009年第一季度,该县26家单位因存在干部职工消费非正规渠道卷烟被扣减工作经费,总额达6万多元。据透露,通过烟头检查出的所谓非正规渠道卷烟实际上主要是湖南生产的卷烟。公安县专卖局一位负责人介绍说,湖南产的卷烟因不在湖北省烟草专卖部门提供的许可销售品种之列,在湖北境内是不能销售的,属“非正规渠道”卷烟。由于公安县与“卷烟大省”湖南接壤,周边烟草厂家较多,“非正规渠道”销售卷烟的现象屡禁不止,造成了公安县税收流失。第三号文件下达后,由于加大查处力度,公安县对“非正规渠道”购进烟的整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公安县政府以红头文件摊派烟草指标的做法,国内各大媒体和主要门户网站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5月4日,在舆论压力和上级政府的干预下,公安县政府发布了撤销该文件的决定,废止了这一“抽烟文件”。(1)试说明判断政府能力强弱的标准和决定公共政策质量的关键性要素各是什么?(2)试简述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出发,“政府能力”的定位和内涵。 33.某县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失误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徘徊在全省倒数1~3名的位置。1998年,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为了建立政绩,完成好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任务,甩掉计划生育的落后帽子,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外生育实行高额罚款。具体的罚款标准是:超生第二胎罚款2000元,超生第三胎罚款5000元,超生第四胎或更多罚款10000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县里的生育数量。考虑到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有效调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该政策还做出了罚款提成的相关规定,即罚款所得,村、镇两级各提成30%。这项政策实施两年多后,县政府调查后发现,根本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目标,超生问题仍很严重。许多人宁愿交纳高额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和第三胎,有些没钱的家庭甚至举债生育也在所不惜。似乎有很多人都觉得,交了罚款就等于购买到了计划外生育的指标,就具有了合理合法的权利,不少人甚至在未生育之前就预先把罚金交了上去。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思想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基层干部把超计划生育罚款作为了一种创收的途径,为了多来钱,对超生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还对超生予以暗中鼓励。请根据以上现象,从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影响因素。

32.答:(1)政府能否在其职责范围内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实施公共政策,是判断政府能力强弱的根本标准。决定公共政策质量的关键性要素是政府能力,自政府产生以来,政府能力一直就是判定政策优劣的重要标准。(2)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政府能力”界定为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这个定义的内涵包括如下两点:①政府能力与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第一,政府能力总是与履行特定政府职能的政府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政府职能框定了政府能力的范围和取向。第二,政府职能与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绩效等都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从而增强了政府能力概念的统摄性和解释力。②政府能力包括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层次的能力。判断政府能力的强弱在于政府能否在其职责范围内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实施公共政策。

33.答:所谓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员或组织,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被赋予执行权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关的公职人员。在当代中国,还包括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领导者和其他享有执行权的党的干部。其中执行人员是执行组织的主要元素,因而也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执行人员的利益、心理、知识和能力等因素影响着执行系统的有效运行。执行人员具有多重身份:一方面代表国家,另一方面代表本地区、本部门、本团体的利益,有时会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理解和执行公共政策。就领导者而言,不仅要有胆有识,能够及时对形势和条件做出正确估计,而且还要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正确决定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难点。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执行公共政策。任何一项政策的执行都无一例外地要与一定的社会因素发生相互作用,都要受到一定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因素可细分为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文化环境主要指政策执行系统之外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当地的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在当代群众中根深蒂固,是政策的执行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具体表现。

模拟试卷(四)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主张抛弃自由放任政策,扩大国家的经济职能,实行国家调控、干预经济体系的运行的是【A 】A .凯恩斯主义B .自由主义C .后现代主义D .渐进主义

2.公共政策学科的第二代掌门人是【A 】A .德洛尔B .拉斯韦尔C .科勒曼D .勒纳

3.经济政策的核心价值是【B 】A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B .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C .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D .防止两极分化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国会立法B .在美国政府中,所有政策必须通过立法规定C .美国国会的权力分为立法权和非立法权D .立法权是美国国会的首要权力 5.政策系统的核心是【D 】A .政策的质量B .政策制定者C .政策的适用对象D .公共权力 6.我国的最高决策权属于【D 】A .中央人民政府B .国家军事委员会C .最高人民法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7.基于中国经验的决策模型是【B 】A .精英

模型B .“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C .政治系统模型D .机构一制度模型

8.应是公共决策永恒追求的结果是【D 】A .科学化决策模型B .民主化决策模型C .专业化决策模型D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

9.政策制定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对【C 】A .问题的认知B .问题的建构C .问题的认定D .问题的形成 10.专家学者对问题的察觉必须同时也得到有关____的认同和支持才能进行政府议程。【C 】A .公民B .利益集团C .权威人物D .军事集团 11.要实现的就是最终状态公平的是【B 】A .按劳分配B .按需分配C .按人分配D .按社会地位分配 12.传统的公共政策学者强调对政策过程的阶段性划分,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C 】A .政策制定B .政策执行C .政策规划D .政策修正

13.第一代政策研究路径可被称为【B 】A .“自下而上”政策执行研究路径B .向前推进策略C .草根路径D .向后推进策略 14.“循环模型”体现的执行过程要求是【C 】A .强制性B .权威性C .开放性D .公共性 15.作为政策影响的重点是【B 】A .附加结果B .净结果C .正结果D .负结果

16.政策实验通常是【A 】A .标准化B .科学化C .民主化D .固定化 17.原政策的部分或全部终结的政策变动类型是【A 】A .断裂型B .渐变型C .完全变动型D .周期性变动

18.国家林业局从农业部分离出来,以解决更多的政策问题,体现的是政策接续类型中的【C 】A .线性接续B .政策合并C .政策分解D .政策部分终结

19.人们对公共政策的科学认识,通过政策研究而获得的学理性知识是指【A 】A .政策学知识B .原理知识C .政治学知识D .人际知识

20.根据2009年初发表的《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全球拥有智库最多的国家是【B 】A .英国B .美国C .德国D .中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在实行代议制民主的政策体制中,直接决策者可分为【BCE 】A .群体B .个人C .团体D .政党E .组织

22.政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在内部关系上是【ABC 】A .相互联系B .相互依存C .相互作用D .相互协调E .相互制约

23.确定政策目标要遵循的原则是【ABCDE 】A .实事求是B .面向未来C .系统协调D .明确具体E .伦理考量

24.政策执行的过程是【ABCDE 】A .政策制定的检验B .政策制定的完善C .政策再制定D .政策再决策E .政策提高

25.公共政策终结的对象类别有【ABCD 】A .功能B .组织C .政策D .计划E .个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 27.简述确定政策目标的价值意义。 28.简述公共政策矫正对策。

29.简述政策分析师应当具备的素质。

26.简述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答:(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3)是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 27.简述确定政策目标的价值意义。答:一般而言,确定政策目标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为如下两点:(1)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政策目标就是政策方案所要遵循的方向,如果目标不明确,政策方案也就失去了明确的方向。(2)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政策评估的最核心的标准是把方案的可能后果与政策原本的目标进行对比,或者是把政策的执行结果与政策目标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以及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何在,从而决定是修改政策方案和完善实施手段与步骤,还是调整政策目标,甚至完全废止有关政策。 28.简述公共政策矫正对策。答:(1)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一收益分析;(2)加强公共政策的认知力度;(3)努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4)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5)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创新。 29.简述政策分析师应当具备的素质。答:叶海卡·德洛尔认为,政策分析师应该具备六个方面的素质:(1)政策分析师应具有政治头脑,(2)政策分析师应当具有总体观念,(3)政策分析师应当致力于创新,(4)政策分析师应当具有洞察力,要重视对政策内容和实质的分析,(5)政策分析师应当着眼于未来,(6)政策分析师应当具有弹性的思维。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及内容。

31.试述政策创新与政策变动、政策终结、政策接续相比的不同之处。 30.试述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及内容。答:(1)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政策监控是完整的政策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政策制定活动、政策执行活动、政策评估活动和政策调整活动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不足,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为了确保政策过程各项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及时纠正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偏差,提高决策目标实现的程度,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对政策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和纠偏,这就是政策监控。(2)公共政策监控的内容:公共政策监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政策监控的主体。政策监控的主体是指从事政策监控活动的个人和组织,它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组织、大众传播媒介、利益集团和公民等主体。②政策监控的对象。从广义上讲,各级政府组织和公务员都被包括在政策监控的范围内。从狭义上讲,政策监控的对象只是指从事某一项政策过程活动的个人和组织,包括特定的政府组织和公务员。③政策监控的目的。通过政策监控,确保政策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及时纠正政策过程各个环节出现的偏差,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④政策监控的过程。政策监控是一个静态与动态结合的行动过程。 31.试述政策创新与政策变动、政策终结、政策接续相比的不同之处。答:政策创新是政策主体适应政策环境变化和需要的一种积极的政策变迁。(1)与政策变动的不同在于:政策变动既可以是积极的、正向的政策演变,又可以是消极的、负向的政策演变。而政策创新意味着一种更有价值的能更好满足政策环境新变化、新需求的政策要素组合代替了原有的政策安排。(2)与政策终结不同的是:政策创新的过程并不是原有政策消灭的过程,大多数时候是与原有政策同时并存、同时运行,即使是二者之间有冲突或矛盾。(3)与政策接续不同的是:政策创新形成的政策可能并不是原有政策问题或目标的继承和发展,而是一种全新的开始。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2.在国务院规定的关闭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和乡镇煤矿停产整顿最后期限前,某省实现了矿办小井一律关闭的目标,并关闭乡镇煤矿619处。然而,该省关闭整顿小煤矿百人督导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对照国务院提出的关井“六项标准”(吊销有关证照、炸毁井筒、拆除设施、填平场地、发布公告并在限期内尽可能恢复地表植被) ,当前关闭整顿小煤矿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具体表现为一些县、乡没有按照“六项标准”进行关闭,大部分小煤矿仅拉倒了井架、切断了电源、封平了井口,明显存在以停代关、以封代关等“假关闭”现象。经调查发现,该省经对小煤矿多次清理整顿,全省小煤矿数量由5000多座减少到现在的1700多座,这些保存下来的煤矿大多为投资规模较大、对当地财政和就业贡献较大,且“四证”(采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和营业执照) 齐全的小煤矿。如在该省公布的首批关闭的228家小煤矿中,就有139家属“四证”齐全企业。调查还发现,补偿政策不透明、补偿资金来源不明确,补偿金额未到住,也是造成部分小煤矿“假关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多年来小煤矿在政府“有水快流”思想的鼓励和引导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了大规模整改并已达标。此外,对于关闭小煤矿,基层干部面临财政减收、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农民收入减少等多重压力,而矿主们则更是持观望和侥幸心理。结合上述案例,试分析政策对象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33.为了改革和加强车辆管理工作,同时充分体现机动车所有人选择号牌的个性意愿,依据《公安部关于开展启用“二00二”式机动车号牌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安管[2002385号) ,北京、天津、杭州、深圳作为首批四个试点城市,于2002年8月12日率先启用这种新式机动车号牌。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编排车号。个性化车牌一经推出就受到有车族的欢迎,投放头一周就发出了7000多份新车牌。但由于《通知》基本上没有对车牌的编码做出限制,于是像“CHN 一001”、“USA 一911”、“IBM 一001”等被认为颇具“创意”的号码纷纷出炉,这引起了社会上的一片争议。8月22日,北京2002式机动车号牌突然暂停发放。8月23日,其他三个城市也因“系统

技术故障”暂停发放新式车牌。个性化车牌在试行十天后匆匆收场。请回答:(1)什么是政策终结?(2)结合本案例,分析政策终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2.答:公共政策执行的目的是为了影响或改变政策对象即目标人群。其功能的发挥不仅与执行主体的各个因素有关,也与政策对象对政策认同、接受和支持的程度有关。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但这种目标总要表现为对一部分人、群体或组织的利益进行分配或调整,表现为对一部分个人、群体或组织行为的指导、制约或改变。这些个体、群体和组织就是政策对象,即政策执行主体在实施政策过程中所发生影响和作用的承受者。政策对象包括政策所涉及的个人、组织和集团。这些对象受自身利益、文化心理因素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呈现出主观差异性。因此,即使政策执行者对各个政策对象所施加的政策力度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政策对象自身主观差异性的存在,所以政策效果仍存在着差异。“多年来小煤矿在政府‘有水快流’思想的鼓励和引导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了大规模整改”,这说明了文化心理因素对政府执行的影响。“对于关闭小煤矿,基层干部面临财政减性、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农民收入减少”等情况,说明了政策对象自身利益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33.答:(1)所谓公共政策终结就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政策功能、政策计划或政策组织的一种行为。(2)一般说来,导致政策终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过评估认为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已得到解决,政策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应该予以终止;二是经过评估发现政策存在的失误或局限使其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果继续执行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必须予以终止。本案例属于上述原因中的第二种。

模拟试卷(五)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拉斯韦尔在《政策科学》学中指出政策科学的哲学基础是【C 】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逻辑实证主义D .集体主义 2.公共政策学发源于【A 】A .美国B .法国C .英国D .德国

3.在中国,人大的首要职权是【A 】A .立法权B .司法权C .任免权D .监督权

4.有的国家践踏多边协议,受害国在交涉无效的情况下采取贸易报复措施,这体现了公共政策的【A 】A .管制功能B .引导功能C .调控功能D .分配功能

5.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是【C 】A .政策咨询系统B .政策监控系统C .信息传播系统D .政策评估系统

6.公共政策本质上具有阶级属性和____“二重性”,这是由政府权力、政府职能的二重性所决定的。【D 】A .自然属性B .历史属性C .客观性D .社会属性

7.规范最适模型和混合扫描模型受到的批评,归结为在____取向上模棱两可。【A 】A .价值B .现实理论C .操作方法D .思维方式 8.从根本上说,优质的公共政策以及令人满意的政策效果来源于其过程的【B 】A .专业化B .理性化C .科学化D .民主化

9.原因层次分析法也属于一种【C 】A .类比分析法B .边界分析法C .类别分析法D .多角度分析法 10.将公共政策议程分为实质性议程和象征性议程的标准是【C 】A .政策问题的性质B .政策问题的内容C .政策问题的重要程度D .政策问题的范围 11.政策目标的确定首先必须从实际的公共政策问题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意愿出发,这说明确定政策目标应遵循【B 】A .明确具体原则B .实事求是原则C .伦理考量原则D .面向未来原则

12.对政策因果关系的各种陈述是【A 】A .假定B .申辩C .法规D .论证 13.被邓小平表述为“摸着石头过河”的是【C 】A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B .“实验一推广”的过程C .“执行一总结”的过程D .政策制定的过程

14.政策执行机关自身建设具有【D 】A .强制性B .权威性C .服务性D .法制性

15.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最关键的阶段是【D 】A .制定筹划B .评估分析C .评估总结D .评估实施 16.通过质询和诘问进行政策监控的监控主体是【A 】A .立法机关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政党组织

17.政策创新的直接动力是【C 】A .民众诉求B .政策主体的变革愿望C .经济制度和体制变革D .政策本身的要求 18.根据年龄转变为根据收入确定政策受益对象的是【D 】A .线性接续B .政策合并C .政策分解D .非线性接续

19.在政策分析过程中,要对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全面考虑,这是遵循政策分析基本原则中的【B 】A .民主化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协调性原则D .多样性原则 20.政策分析师的职位应该确定在所有主要的行政机构中,靠近高层的政策决策职位。这一角色定位是由谁提出的? 【A 】A .叶海卡·德洛尔B .阿诺德·梅尔兹纳C .杰伊·沙夫里茨D .卡伦·莱恩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ACD 】A .系统性B .跳跃性C .动态性D .最优化E .稳定性 22.科珀和埃尔德对提出政策问题者的分类有【ABCD 】A .再调适者B .环境反应者C .行善者D .开拓者E .研究者 23.具体的评估标准包括【ABCDE 】A .成本B .效益C .效率D .平等E .政治可行性

24.公共政策监控过程包括【ABCD 】A .政策制定过程B .政策执行过程C .政策评估过程D .政策调整过程E .政策反馈过程 25.政策维持通常表现为____的延续。【ABC 】

A .现有政策B .政策过程C .政策系统D .政

策执行E .政策变动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公共政策过程中科学化的内涵。 27.简述危机决策和常规决策之间的互动关系。 28.重点构建和完善公共政策执行的机制有哪些?

29.简述政策分析要遵循的原则。

26.简述公共政策过程中科学化的内涵。答:(1)制定和执行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全面正确地把握政策问题的形成、政策分析、政策评估等环节,遵循科学原则和方法进行操作。(2)公共政策的逻辑过程的环节和程序是从大量决策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偏离这一政策过程的幅度越小,成功的概率就越大。(3)决策手段的自动化。从技术层面上实现决策手段自动化有助于决策过程的科学化。 27.简述危机决策和常规决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答:危机决策和常规决策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危机决策这种非例行活动的根源在于日常程序化的常规决策的具体运作的效果。危机决策中所涉及的社会危机性突发事件很多往往是由于日常的常规决策中的不公正、不民主、不及时等对社会的潜在影响所造成的。(2)危机决策可以完善常规决策。常规决策中的制度构建也必须从危机事件以及危机决策过程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与教训。因此,在日常的公共决策中,应以常规决策为主.以危机决策为辅;要采取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以在源头上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可能;要在非常规应急决策中制定行之有效、有的放矢的危机应对计划,并及时总结,以修正和调整常规决策,做到标本兼治。 28.重点构建和完善公共政策执行的机制有哪些? 答:(1)公共政策信息沟通机制。这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①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信息网络和政府上网工程。②优化政策信息传播和反馈渠道,加大政策信息及时披露力度。(2)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3)公共政策的激励、责任与监督机制。①激励机制。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级别和工龄限制,引入功绩制,激发公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学地规范晋升制,创新职务晋升要求,重视优秀人才和有突出贡献者的晋升,发挥破格晋升的突出作用。②责任追究机制。应当使政策执行的责任明晰.增强执行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意识。③监督机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对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地跟踪评估和监督。

29.简述政策分析要遵循的原则。答:有一些对任何政策分析过程都有效用的基本原则是必须遵循的。这些原则有:(1)民主化原则;(2)系统性原则;(3)协调性原则;(4)多样性原则;(5)分合原则;(6)预测性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

31.试述政策接续与政策维持、政策调整、政策终结和政策创新的不同之处。

30.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答:政策评估作为政策运行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政策过程中发挥着以下六方面的作用。(1)政策评估是获取政策运行可靠和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2)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到某一阶段时,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价值方面的变化,需要对政策进行适应性调整,帮助决定政策“是否应该继续、改善、扩展或缩减”。通过政策评估活动.为政策调整提出政策接续、政策革新、政策终结建议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3)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政策结果是怎样的.不能仅凭人们的主观判断,必须重在客观现实,通过评估活动计算出政策产出,明确政策的优势与缺陷.检测政策对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衡量政策结果使人们的行为和态度发生变化的程度。(4)政策评估是重新配置政策工具和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由于原有工具和资源已经配置,只有通过政策评估才能明确哪些工具和资源配置是合理的、有效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这样,就有必要根据问题紧迫程度和价值认识程度,重新配置工具和资源,满足政策主体对工具和资源的需要。(5)政策评估是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有的政策评估的目的是使政策评估活动营造政府、公民、大众传播媒介与投资者之间融洽的环境氛围,给政策评估对象提供一个交流信息与发表建议的场所。显然,这样的政策评估重心在于处理评估主体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使政策评估成为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以便提高政策的认同度.加快政策的执行速度。(6)政策评估是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要保证。公共管理活动既需要依赖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手段来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多层次的分析,使决策与执行活动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扬民主,听取专家与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使政策结果体现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

31.试述政策接续与政策维持、政策调整、政策终结和政策创新的不同之处。答:(1)与政策维持强调保持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稳定不同,政策接续强调的是欲解决的政策问题和政策目标的延续。其过程伴随新旧政策的更替;政策系统和过程可能不同,但只要政策目标不变或具有连续性,都是„种政策接续。(2)政策接续与政策调整的不同在于:政策凋整是政策适应环境变化对政策本身进行的变革,不会伴随新政策的产生;而政策接续强调的是政策变革前后的连续性,这种变革既包括调整式的变革,也包括以新政策替代旧政策的变革。(3)政策接续与政策终结(即政策的废除或终止) 不同,政策接续过程是新政策扬弃旧政策的过程,如同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IH政策) 到羽化为成虫(新政策) 的过程。二者虽然形态不一样,但其实质是„样的。在现实中,政策接续是政策变动的重要形式和途径,而政策终结是非常少见的。(4)政策接续与政策创新也有诸多差异,如政策接续是已有政策问题或目标的继承,而政策创新是政策问题的界定和政策目标的重新确立。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2.目前,中国政府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即充分挖掘西部广阔地区的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再加上引进东部先进的技术和科技人才,从而使中国西部落后地区努力赶上东部沿海开发地带。近年来已有许多大学生开进西部,原来贫瘠的土地开始充满希望。中国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试运用公共政策的本质观来解释此战略。

33.价值取向|评估指标体系。经济效益取向|A——重大刑事案发生率;B ——刑事案件破案率;C ——人群的平均犯罪率;D ——盗窃案发生率;E ——假释犯再犯率;F ——治安投资的成本;主观性福利取向|G——公民的安全感。公平性取向|没有专门设立。(1)上述图表利用的是哪种评估体系?(2)简述上述指标体系的针对对象和作用。(3)简述政策指标的含义以及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

32.答: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在于它是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这一本质蕴含于公共权力机关为着具有公共性、阶级性或自利性的政策目标而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的行为中。(1)关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来源于由民众结成的社会,来源于人民的同意和授权,其合法性在于政府满足民众需求、实现公共利益的程度。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来自它处理的问题是大多数民众的问题,即以民众问题为取向。公共政策符合公共利益的程度是衡量公共政策的正当性的根本标准。我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党和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东部带动西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2)关于公共政策的偏好性。政策过程对政策主体来说始终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政策问题的认定、政策方案的择定、政策工具的配置、政策的实施以及怎样进行政策评估等,所有的环节和功能活动的安排都是政策主体选择的结果。而每个选择都体现着政策主体的偏好。“政策选择和制定政策是与国家的广泛目标相一致的。由于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必须确定一个价值的优先次序。”任何一项具体的政策都必须预设重点,政策重点的预设体现的就是政府的偏好性。在共同富裕这一公共政策下,面对西部落后、东部相对发达的现实,于是中国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挖掘西部资源、引进东部资源。这既体现了公共政府的偏好性,叉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本质: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

33.答:(1)是一个利用指标法设计的治安政策评估指标体系。(2)上述指标体系并没有专门针对某一个利益群体的利益,而是针对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所设计的,因此没有专门设立公平性指标。上述指标体系的作用在于,可以此政策指标体系为依据,来逐项评估一个时期的治安政策的效果。(3)政策指标是~种将公共统计数值用于评估公共政策的一种衡量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利用公共部门的统计结果设立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指标体系来制定或调整公共政策。政策指标体系一般应包含三种类型的价值取向。①经济效益取向。在评估的指标体系设置中,应该考虑设置包含经济效益取向的评估指标。凡是能以币值形式表示的经济效益指标多属此类指标,最具代表性的是某一政策的成本效益之比。经济效益指标所反映的数字相对而言是

比较客观和科学的。②主观性的福利取向。在评估的指标体系设置中,同样应考虑设置包含主观性的福利取向的评估指标。主观性福利指标是衡量公民对于某一政策满意程度的评估指标。主观性的福利指标强调的是人民的感受或情绪。因此主观性福利指标的测量和获得须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而不可能以成本一效益分析来估算某一政策的净效益。③公平性取向。公共政策还必须考虑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这种公平性在政策指标上的反映往往是公共政策对弱势群体所提供的帮助。一项政策若仅仅追求总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公平性,则往往成为不可行的政策。


相关内容

  • 自考公共关系案例2009年4月真题试卷
  • 全国2009年4月自考 公共关系案例试题 课程代码:03294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非营利性组织 2. 政府公共关系 3. 行动公众 4. 内部公共关系 5. 社区关系 6. 市场渗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7. 公共关系案例分 ...

  • 2014财务管理学自考试卷及答案
  • 财务管理学 25 题目 企业流动资产的组成项目有 A存货 B货币资金 C长期投资D 应收账款 E机器设备 26 企业固定资产价值周转的特点有 A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分散性 B固定资产投资回收具有集中性 C 固定资产占用形态具有变动性 D 使用中固定资产的价值双重存在 E 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分别进 ...

  • 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模拟题二
  • 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模拟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资产转移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提出的. A .亚当·斯密 B .莫尔顿 C .普鲁克 D .凯恩斯 2. 强调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的理论是 A .资产管理理论 B .负债管理理论 C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D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3. 货币的 ...

  • 国际经济学 自考 试卷 27183
  • 2011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7183国际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 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比较优势论的提出者是( ) A.李嘉图 B.斯密 C.俄林 D.魁奈 2.在GATT 的8轮谈判中,首次包含非关 ...

  • 自学考试自我鉴定范文
  • 几年来,我一边认真工作,一边刻苦学习。没有因为考试的紧张而放松对工作的要求,也没有因为工作的繁忙而放弃自学考试。白天,我在学校踏实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辅导困难学生,精心批改作业,每年两个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工作都出色地完成。夜晚,我在灯下伏案苦读,依据考纲要求逐章学习和理解。临靠前一个月,我合理分 ...

  • ★全国各地2016年自考时间安排(自学考试时间)
  • 正保网校推荐:2016年自考一次保过课程!!点击免费查看>> 全国各地2016年自考时间安排(自学考试时间) 1月全国各地2016年1月自考时间安排(自学考试时间)查看详情 4月全国各地2016年4月自考时间安排(自学考试时间)查看详情 7月全国各地2016年7月自考时间安排(自学考试时 ...

  • 自考生的自我鉴定
  •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自学考试,使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不断的提高自己,同时培养了自己不断进取的精神。它所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证书,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学习的方法,这一切都让我终生受益。它考验了我的意志和耐力,给了我永不言弃的做人理念和事实求是的工作态度,给了我足够的信心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挑战 ...

  • 自考毕业生自我鉴定表
  • 工作单位就写:**同志在本单位任职什么职位,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表现优秀。能够积极完成上司交办的任务。与同事能够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勤奋好学,评为优秀职员的光荣称号。==,只要是好的,都可以写的。写完一定得+盖你们单位的章。这是重点。没有章,去交表格,人家拒收的。毕业生鉴定表的自我鉴定:本人在校期间 ...

  • 河北自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招生简章
  • 河北自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招生简章 只考7科 一年毕业 一.考核内容及评定标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工程实际密切相关,在专业设置中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为了使考生真正掌握专业课所学的内容,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专业课程必须参加由省管理中心组织的培训与考核.专业课 ...

  • 甘肃省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座位号通知单打印入口
  • >>甘肃省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座位号通知单打印入口<< 考生在完成网上报名后,要不定期到网上了解自学考试信息,于考前10日内登录报名网自行打印考试座号通知单. 提示:全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实行网上报名,考生可选择教师资格专业进行课程报考.兰州市.张掖市教师资格证&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