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原野放歌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原野放歌 教学设计

9 敕勒歌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敕勒歌》。

2、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有数不清的美丽景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参观雄伟壮观的北国风光。

2、利用多媒体或教学挂图,展示北国风光。(教师板书诗题:敕勒歌)

(二)通读全诗,把握诗境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古诗。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意

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当日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引导学生读注释,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见”(同“现”),露出的意思。

学生质疑,讨论诗意。

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③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

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4、感情诵读古诗。

这首古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

想想,我们应该怎样朗诵这首诗。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宏大的气势。

5、当堂背诵这首古诗。

10 静默草原

【学习目标】

1、体味草原美在无言,美在静默,体会作者对于水草的自由想象和感受。

2、通过人的感受来写草原的辽阔这一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体味草原的静默之美,领会作者的自由想象和感受。

难点:通过人的感受来写草原的辽阔。

【学习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北朝民歌《敕勒歌》,想必大家对于草原的辽阔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我们再一起随着蒙古作家鲍尔吉·原野走进草原,感受草原。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研读课文:

1、朗读课文。(可老师范读,也可学生朗读,还可自由朗读。)

2、整体感知文章:

①找出全文中最关键的句子。

明确: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

②这是一篇赞美草原的文章,作者如何开篇谋局?

作者没有直接地正面去写草原,而是写草原给人的一种心理效果,和城市人,和观赏景物的心理习惯相对照。直截了当地宣告,要想观看丰富多彩的景观:“草原没有。”蒙古牧人,眯着眼睛要看的,不是有形的景观,而是“苍茫”,而“苍茫”是无形的,所以,作者说:“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引出下文。 ③为何说“草原首先带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

因为它太广阔了,无遮无拦,因而首先带给人以自由感;但是,无边无际的空间,全部是大自然,任何人的创造痕迹,和大自然空间相比,都好像不存在一样,在旷远天地的面前,人只会觉得自己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产生一种局促感、不自由感。

④文章为何以“静默草原”为题?

草原的美不可看,只可感受。它的美不在可视、可听之中,而在沉思,不是一般的思考,而是久久地、默默地沉思。

3、品味精妙语言:(可按学习小组进行质疑、探究)

①“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以人在此产生的异样感,突出这一非同一般的辽阔。其辽阔无边的单一和强大,给人震撼、震摄。“惊慌”既包含了下文的不自由感、局促感,还包含了被其震撼、震摄后产生的心理慌乱,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甚至是稍许的害怕。“难免”强调了这一感受的普遍性,同样是突出了这一辽远的非同一般。

②“他们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间哪一样东西,而是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 “苍茫”当然不能“装填”,这里说的只是一种感受,希望更多一点感受这辽远大草原的苍茫感。实际上表现了蒙古牧人对自己大草原的喜爱,这样的一种感受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③“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这两句分别表现了草原的什么特点?

第一句,表现了草原强大单一的辽阔。使人觉得唯有浩瀚自然的存在,所以,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退隐了,只剩下天地人,自然,在旷远天地的面前,人只会觉得自己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第二句从反面赞颂大自然的伟大。人的一切作为,不管是抗争,还是悲痛,都奈何大自然不得。

④“远方的小溪载着云杉的树影拥挤而来时,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当我在草原上,不知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仔细品味“我”对草原特殊的情感。

此处以草原人的欣赏的眼光来写草原。烈马牛羊是草原的象征,母牛在水草丰美的小溪边饮水,烈马在青草满坡处休憩,是典型的草原风光。作者把自己想像为母牛。烈马,以自己的口唇、面颊触抚草原美丽的水草,与草原肌肤相亲,这就是“我”对草原特殊的情感表达。

4、小结:

这是一篇赞美草原的文章。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草原的特点,而是通过写人的感受来写,而且是草原人特有的感受来写。写出了草原之美,不在可见的美色,不在可听的美声,美不在城市人的景观,美不在美丽的语言,美在无言,美在静默,美在草原放牧者在静默中对于水草自由的想像和感受。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1-3题。

2、预习《草原散章》,体会和本文的不同之处。

比较·探究

边塞诗歌四首

凉州词

【学习目标】

1、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译文”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多诵读,体味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3、收集一些自己能读懂的古诗,增加语文积累。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步骤】

一、简介《凉州词》。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二、分析这首诗。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杨柳”是双关语,既是音乐的曲调,又是现实的杨柳。“怨”和“杨柳”联系在一起,既是《折杨柳》的曲子中有哀怨(本来是离别的哀怨,引申为思乡的哀怨),又是埋怨杨柳不发青。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是对大自然的无可奈何,又是对自己征戍命运的。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显然不是客观的事实,玉门关外,也有春夏秋冬,但是在戍边的战士感觉中,这个荒寒的地方是没有春天的。

三、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从军行

【学习目标】

想像诗歌创设的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中豪迈的英雄气概。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步骤】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王昌龄的《从军行》一共有七首。均是表现戍边战士的愁苦。诗歌显得悲中有壮,而且是相当悲壮,相当雄浑,为何我们单单挑第四首呢?请大家仔细揣摩。

二、细细咀嚼,体味意境

第一、二句写出了形势的危急。“青海”地区,是唐代经常与吐蕃作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及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战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一方面,背景是昏暗的。长云,指横在天际的云,把雪山都遮敝,因而天色就比较昏暗了。就在这样的背景上,战士所在的地方,又是孤城,又是被围困的,不但远离中原,而且远离玉门关,可见其形势是如何凶险了。

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纵观全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三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觉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本诗在抒写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使得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这首诗歌最突出之处。

三、 反复诵读,背诵这首诗歌。

使至塞上

【学习目标】

1、深人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争取做到学以致用。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学习重点】

熟读、背诵这首诗。

【学习难点】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步骤】

(一)整体感知,仔细品味。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单车,一辆车,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队;征蓬,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长河,黄河;候骑,骑马的侦察兵;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抵,值,相当;浑,简直;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教师出示辅助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王维《使至塞上》,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本诗是出塞途中所作。

(二)理解诗的意境、内容。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关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直”和“圆”构造出的画面,有一种无限开阔的空间,一种苍凉宏大的视野。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意思是,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三)小结。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况。

2.理解诗歌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

3.理解作品中千古传诵句子的哲理。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步骤】

一、 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二、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全诗。

三、边读边分析。

诗起首四句写野外雪景。“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即”写出惊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颖,想像奇丽,描写别致,形象优美。用“梨花开”喻雪,传神地表现了雪的皎洁、鲜润、明丽和飞动。形象鲜明,极富动态感和立体感。着以“千树万树”四字,更使风雪奇寒呈现出无边的春意。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接下来四句写室内苦寒。“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由帐外转入帐内,点点雪花飘落进来,浸湿罗幕;穿着狐裘盖着锦衾也不觉暖,奇寒难忍。而将军都护这样的勇猛边将,也是“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铁甲也冷得穿不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以上描绘了“瀚海雪景图”,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酒宴散,送客出辕门。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 “寒”字来。

最后四句写分手的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不舍。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交织于胸。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

四、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诗从描绘边塞风雪严寒中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

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雪是贯穿全诗的线索。写送别既表现出真挚的情谊,又显得豪放磊落,毫无悲愁惨淡之感。

草原散章

【学习目标】

(1)仔细体味作者笔下草原的“柔美”。

(2) 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想像的精致。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笔下草原的“柔美”。

难点: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精致的想像。

【学习时数】

2课时。

【学习步骤】

一、导入:

大家在学习了原野的《静默草原》后,草原人对草原独有的感受一定让你记忆忧新。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福建的女作家楚楚她又是如何看待草原的!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在你们已经预习过的前提下,再把文章仔细阅读一遍,思考一个问题:同样是写草原,这篇文章在内容上和《静默草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两篇文章都是写草原,都写出了草原辽阔,无边无际这一特点,但又有不同。前一篇突出写了草原苍茫辽阔的特点以及由此而生的种种独特的感受,其中的不自由感、局促感、单一感显得比较独特,总的来说是讲草原的壮阔雄浑的美。而本文分不同章节,分别写了草原上的鲜丽的胖草、柔顺的矮云、可人的笑花、绮丽的薄虹、温柔的小水、朴素的长歌”,突出了草原的鲜亮、温馨、柔和的美。

三、细细品味,反复咀嚼(按学习小组进行语言探究)

在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大家找出自己认为最妙处,并说说理由。按学习小组进行探究。例:

1、仔细体会加点词语所调动的想像。如:

那是一种灵醒的绿,一种每个毛孔都会出油的绿,一种恣情率性、肆无忌惮的绿,一种看一眼就会让人心旌摇荡的绿,一种整个生命都跃跃欲试地要从绿色中挣脱出来的绿。

用“灵醒”一词,包含亮丽、鲜活、醒豁、灵动,有生命活力的感觉,既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刺激想像,还有拟人化的想像成分。全句中既有从生机活跃、生命活力的角度想像的,如“生命跃跃欲试”“挣脱”;又有从最自由的个性行为去想像的,如:“恣情率性”;既有从五官刺激的角度想像的,如:“毛孔出油”;又有从感官转到心理感觉去想像,如:“心旌摇荡”。

2、仔细体会想像的精致。如:

①它们自由得就像思想一样,东奔西跑,变化无常。

②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全惹笑了。

③虹是大地和天空之间的软桥,云和草地是桥下的流水,人和牛羊是水中的石头。 ④小水虽小,但明净如眸,周遭绿草如睫,正是‘毛眼睛’的眼波盈盈流转。 比喻成套,想像精致。想像精致指要具体而微,特征鲜明。人的思想是最不可抑制的了,用来比喻变化自由的云再贴切不过了,再加上“东奔西跑,变化无常”

的特征细说,这就是想像的精致。用一个笑话引起满堂哄笑比喻一大片的花一刹那全开放,这样明显的表象特征关联是非常具体传神的。最后一句,把睫毛都画了出,又加上年轻漂亮姑娘长睫毛大眼睛的毛毛眼,这就是精致的想像。

3、仔细体会加点词语的新颖独特,生动传神。如:

①它们就是要花着自己的花,叶着自己的叶,美着自己的美。

②它们是大自然自己的花,是大自然亲自生下来的,属于“哺乳植物”,而不是人工用种子栽培出来的“卵生植物”,更不是移植、嫁接出来的“试管植物”。 ③草原上的花长得小鼻小眼小耳朵的小模样,成堆成片地簇拥在一起,让人错以为他们总是在眯眯笑着,羞涩淑女的抿着嘴笑不露齿;阳刚豪爽的朗声大笑,有风的时候更是笑得前仰后合、花植枝乱颤。”

例①“花着自己的花,叶着自己的叶,美着自己的美”是词类的活用、变异。把一个双重动宾结构的词组给予压缩,显得干脆、有力、简结、工整、新鲜,还有了一份坚决的不容置疑的力量。

例句②运用较少见的修辞手法——仿拟(也叫仿词)。即模仿现成的语言形式,临时置换其中的部分成分,使其以新鲜的面目出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风趣的享受。如将“哺乳动物”仿拟为“哺乳植物”,又再顺延仿拟为“卵生植物”“试管植物”,因有前后文的阐述,读者完全能领会。

例句③比喻、拟人的用语别致传神。

四、小结:

所谓的“文如其人”在这两篇同为写草原的文章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静默草原》中的草原,是一个在草原长大的彪悍的蒙古男人的眼中、心中的辽阔苍茫的草原,它是壮美的;而《草原散章》中的草原,是一个在南方女子眼中的鲜亮、温馨的草原,它是柔美的。

五、作业:

1、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三。

2、本文编入课本时,删去了“瘦菇”一节(见八年级上册《伴你学语文》第五单元“比较感悟”的“轻松一刻”部分),试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分析、品味“瘦菇”这段文字。

拓展阅读

高原,我的中国色 悟沙

教学设计要点

可根据前面几课的教学情况,从“阅读练习·探究”及以下问题中,选择若干,组织学生研讨、交流:

一、通读《高原,我的中国色》和《悟沙》,说说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意思?你对作家笔下的黄土高原和黄沙有怎样的感受?

二、朗读《高原,我的中国色》,谈谈它多用短句的表达效果。

三、就《高原,我的中国色》中“我”的象征意蕴、《悟沙》中关于黄沙的抒情性议论所包含的哲思,展开讨论。

四、本单元课文写的都是北中国,总的说,境界(或背景)都很开阔,但美的内涵各不相同,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也各有特色。请选择其中几篇诗文,就某一方面谈谈它们的异同。

第五单元 原野放歌 教学设计

9 敕勒歌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敕勒歌》。

2、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有数不清的美丽景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参观雄伟壮观的北国风光。

2、利用多媒体或教学挂图,展示北国风光。(教师板书诗题:敕勒歌)

(二)通读全诗,把握诗境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古诗。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意

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当日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引导学生读注释,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见”(同“现”),露出的意思。

学生质疑,讨论诗意。

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③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

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4、感情诵读古诗。

这首古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

想想,我们应该怎样朗诵这首诗。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宏大的气势。

5、当堂背诵这首古诗。

10 静默草原

【学习目标】

1、体味草原美在无言,美在静默,体会作者对于水草的自由想象和感受。

2、通过人的感受来写草原的辽阔这一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体味草原的静默之美,领会作者的自由想象和感受。

难点:通过人的感受来写草原的辽阔。

【学习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北朝民歌《敕勒歌》,想必大家对于草原的辽阔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我们再一起随着蒙古作家鲍尔吉·原野走进草原,感受草原。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研读课文:

1、朗读课文。(可老师范读,也可学生朗读,还可自由朗读。)

2、整体感知文章:

①找出全文中最关键的句子。

明确: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

②这是一篇赞美草原的文章,作者如何开篇谋局?

作者没有直接地正面去写草原,而是写草原给人的一种心理效果,和城市人,和观赏景物的心理习惯相对照。直截了当地宣告,要想观看丰富多彩的景观:“草原没有。”蒙古牧人,眯着眼睛要看的,不是有形的景观,而是“苍茫”,而“苍茫”是无形的,所以,作者说:“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引出下文。 ③为何说“草原首先带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

因为它太广阔了,无遮无拦,因而首先带给人以自由感;但是,无边无际的空间,全部是大自然,任何人的创造痕迹,和大自然空间相比,都好像不存在一样,在旷远天地的面前,人只会觉得自己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产生一种局促感、不自由感。

④文章为何以“静默草原”为题?

草原的美不可看,只可感受。它的美不在可视、可听之中,而在沉思,不是一般的思考,而是久久地、默默地沉思。

3、品味精妙语言:(可按学习小组进行质疑、探究)

①“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以人在此产生的异样感,突出这一非同一般的辽阔。其辽阔无边的单一和强大,给人震撼、震摄。“惊慌”既包含了下文的不自由感、局促感,还包含了被其震撼、震摄后产生的心理慌乱,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甚至是稍许的害怕。“难免”强调了这一感受的普遍性,同样是突出了这一辽远的非同一般。

②“他们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间哪一样东西,而是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 “苍茫”当然不能“装填”,这里说的只是一种感受,希望更多一点感受这辽远大草原的苍茫感。实际上表现了蒙古牧人对自己大草原的喜爱,这样的一种感受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③“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这两句分别表现了草原的什么特点?

第一句,表现了草原强大单一的辽阔。使人觉得唯有浩瀚自然的存在,所以,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退隐了,只剩下天地人,自然,在旷远天地的面前,人只会觉得自己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第二句从反面赞颂大自然的伟大。人的一切作为,不管是抗争,还是悲痛,都奈何大自然不得。

④“远方的小溪载着云杉的树影拥挤而来时,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当我在草原上,不知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仔细品味“我”对草原特殊的情感。

此处以草原人的欣赏的眼光来写草原。烈马牛羊是草原的象征,母牛在水草丰美的小溪边饮水,烈马在青草满坡处休憩,是典型的草原风光。作者把自己想像为母牛。烈马,以自己的口唇、面颊触抚草原美丽的水草,与草原肌肤相亲,这就是“我”对草原特殊的情感表达。

4、小结:

这是一篇赞美草原的文章。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草原的特点,而是通过写人的感受来写,而且是草原人特有的感受来写。写出了草原之美,不在可见的美色,不在可听的美声,美不在城市人的景观,美不在美丽的语言,美在无言,美在静默,美在草原放牧者在静默中对于水草自由的想像和感受。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1-3题。

2、预习《草原散章》,体会和本文的不同之处。

比较·探究

边塞诗歌四首

凉州词

【学习目标】

1、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译文”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多诵读,体味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3、收集一些自己能读懂的古诗,增加语文积累。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步骤】

一、简介《凉州词》。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二、分析这首诗。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杨柳”是双关语,既是音乐的曲调,又是现实的杨柳。“怨”和“杨柳”联系在一起,既是《折杨柳》的曲子中有哀怨(本来是离别的哀怨,引申为思乡的哀怨),又是埋怨杨柳不发青。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是对大自然的无可奈何,又是对自己征戍命运的。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显然不是客观的事实,玉门关外,也有春夏秋冬,但是在戍边的战士感觉中,这个荒寒的地方是没有春天的。

三、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从军行

【学习目标】

想像诗歌创设的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中豪迈的英雄气概。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步骤】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王昌龄的《从军行》一共有七首。均是表现戍边战士的愁苦。诗歌显得悲中有壮,而且是相当悲壮,相当雄浑,为何我们单单挑第四首呢?请大家仔细揣摩。

二、细细咀嚼,体味意境

第一、二句写出了形势的危急。“青海”地区,是唐代经常与吐蕃作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及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战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一方面,背景是昏暗的。长云,指横在天际的云,把雪山都遮敝,因而天色就比较昏暗了。就在这样的背景上,战士所在的地方,又是孤城,又是被围困的,不但远离中原,而且远离玉门关,可见其形势是如何凶险了。

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纵观全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三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觉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本诗在抒写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使得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这首诗歌最突出之处。

三、 反复诵读,背诵这首诗歌。

使至塞上

【学习目标】

1、深人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争取做到学以致用。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学习重点】

熟读、背诵这首诗。

【学习难点】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步骤】

(一)整体感知,仔细品味。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单车,一辆车,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队;征蓬,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长河,黄河;候骑,骑马的侦察兵;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抵,值,相当;浑,简直;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教师出示辅助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王维《使至塞上》,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本诗是出塞途中所作。

(二)理解诗的意境、内容。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关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直”和“圆”构造出的画面,有一种无限开阔的空间,一种苍凉宏大的视野。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意思是,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三)小结。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况。

2.理解诗歌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

3.理解作品中千古传诵句子的哲理。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步骤】

一、 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二、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全诗。

三、边读边分析。

诗起首四句写野外雪景。“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即”写出惊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颖,想像奇丽,描写别致,形象优美。用“梨花开”喻雪,传神地表现了雪的皎洁、鲜润、明丽和飞动。形象鲜明,极富动态感和立体感。着以“千树万树”四字,更使风雪奇寒呈现出无边的春意。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接下来四句写室内苦寒。“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由帐外转入帐内,点点雪花飘落进来,浸湿罗幕;穿着狐裘盖着锦衾也不觉暖,奇寒难忍。而将军都护这样的勇猛边将,也是“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铁甲也冷得穿不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以上描绘了“瀚海雪景图”,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酒宴散,送客出辕门。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 “寒”字来。

最后四句写分手的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不舍。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交织于胸。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

四、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诗从描绘边塞风雪严寒中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

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雪是贯穿全诗的线索。写送别既表现出真挚的情谊,又显得豪放磊落,毫无悲愁惨淡之感。

草原散章

【学习目标】

(1)仔细体味作者笔下草原的“柔美”。

(2) 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想像的精致。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笔下草原的“柔美”。

难点: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精致的想像。

【学习时数】

2课时。

【学习步骤】

一、导入:

大家在学习了原野的《静默草原》后,草原人对草原独有的感受一定让你记忆忧新。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福建的女作家楚楚她又是如何看待草原的!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在你们已经预习过的前提下,再把文章仔细阅读一遍,思考一个问题:同样是写草原,这篇文章在内容上和《静默草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两篇文章都是写草原,都写出了草原辽阔,无边无际这一特点,但又有不同。前一篇突出写了草原苍茫辽阔的特点以及由此而生的种种独特的感受,其中的不自由感、局促感、单一感显得比较独特,总的来说是讲草原的壮阔雄浑的美。而本文分不同章节,分别写了草原上的鲜丽的胖草、柔顺的矮云、可人的笑花、绮丽的薄虹、温柔的小水、朴素的长歌”,突出了草原的鲜亮、温馨、柔和的美。

三、细细品味,反复咀嚼(按学习小组进行语言探究)

在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大家找出自己认为最妙处,并说说理由。按学习小组进行探究。例:

1、仔细体会加点词语所调动的想像。如:

那是一种灵醒的绿,一种每个毛孔都会出油的绿,一种恣情率性、肆无忌惮的绿,一种看一眼就会让人心旌摇荡的绿,一种整个生命都跃跃欲试地要从绿色中挣脱出来的绿。

用“灵醒”一词,包含亮丽、鲜活、醒豁、灵动,有生命活力的感觉,既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刺激想像,还有拟人化的想像成分。全句中既有从生机活跃、生命活力的角度想像的,如“生命跃跃欲试”“挣脱”;又有从最自由的个性行为去想像的,如:“恣情率性”;既有从五官刺激的角度想像的,如:“毛孔出油”;又有从感官转到心理感觉去想像,如:“心旌摇荡”。

2、仔细体会想像的精致。如:

①它们自由得就像思想一样,东奔西跑,变化无常。

②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全惹笑了。

③虹是大地和天空之间的软桥,云和草地是桥下的流水,人和牛羊是水中的石头。 ④小水虽小,但明净如眸,周遭绿草如睫,正是‘毛眼睛’的眼波盈盈流转。 比喻成套,想像精致。想像精致指要具体而微,特征鲜明。人的思想是最不可抑制的了,用来比喻变化自由的云再贴切不过了,再加上“东奔西跑,变化无常”

的特征细说,这就是想像的精致。用一个笑话引起满堂哄笑比喻一大片的花一刹那全开放,这样明显的表象特征关联是非常具体传神的。最后一句,把睫毛都画了出,又加上年轻漂亮姑娘长睫毛大眼睛的毛毛眼,这就是精致的想像。

3、仔细体会加点词语的新颖独特,生动传神。如:

①它们就是要花着自己的花,叶着自己的叶,美着自己的美。

②它们是大自然自己的花,是大自然亲自生下来的,属于“哺乳植物”,而不是人工用种子栽培出来的“卵生植物”,更不是移植、嫁接出来的“试管植物”。 ③草原上的花长得小鼻小眼小耳朵的小模样,成堆成片地簇拥在一起,让人错以为他们总是在眯眯笑着,羞涩淑女的抿着嘴笑不露齿;阳刚豪爽的朗声大笑,有风的时候更是笑得前仰后合、花植枝乱颤。”

例①“花着自己的花,叶着自己的叶,美着自己的美”是词类的活用、变异。把一个双重动宾结构的词组给予压缩,显得干脆、有力、简结、工整、新鲜,还有了一份坚决的不容置疑的力量。

例句②运用较少见的修辞手法——仿拟(也叫仿词)。即模仿现成的语言形式,临时置换其中的部分成分,使其以新鲜的面目出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风趣的享受。如将“哺乳动物”仿拟为“哺乳植物”,又再顺延仿拟为“卵生植物”“试管植物”,因有前后文的阐述,读者完全能领会。

例句③比喻、拟人的用语别致传神。

四、小结:

所谓的“文如其人”在这两篇同为写草原的文章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静默草原》中的草原,是一个在草原长大的彪悍的蒙古男人的眼中、心中的辽阔苍茫的草原,它是壮美的;而《草原散章》中的草原,是一个在南方女子眼中的鲜亮、温馨的草原,它是柔美的。

五、作业:

1、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三。

2、本文编入课本时,删去了“瘦菇”一节(见八年级上册《伴你学语文》第五单元“比较感悟”的“轻松一刻”部分),试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分析、品味“瘦菇”这段文字。

拓展阅读

高原,我的中国色 悟沙

教学设计要点

可根据前面几课的教学情况,从“阅读练习·探究”及以下问题中,选择若干,组织学生研讨、交流:

一、通读《高原,我的中国色》和《悟沙》,说说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意思?你对作家笔下的黄土高原和黄沙有怎样的感受?

二、朗读《高原,我的中国色》,谈谈它多用短句的表达效果。

三、就《高原,我的中国色》中“我”的象征意蕴、《悟沙》中关于黄沙的抒情性议论所包含的哲思,展开讨论。

四、本单元课文写的都是北中国,总的说,境界(或背景)都很开阔,但美的内涵各不相同,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也各有特色。请选择其中几篇诗文,就某一方面谈谈它们的异同。


相关内容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树立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 ...

  • 一单元西部风情
  •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历史上曾经有过鼎 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 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又一次成为世人关 注的焦点.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西部去感受那里 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的建 设吧! 关于抒情散文 一.散文的含义及特点: 散文是一种文学载体,他是 ...

  • [优秀作文]青春的放歌
  • 青春是清晨原野上最晶莹的露珠,是人生道路上最绚丽的扉页. 青春,我们多梦:青春,我们潇洒:青春,我们多愁善感.青春我们懂得了坚强,多梦的青春更加精彩:潇洒的青春,我们无拘无束.情感飞扬.遗留在风中的笑声是我们青春的畅想. 多梦的青春,迷恋安徒生的童话.梦中的自己是那经历磨难.美丽动人的公主:梦中的自 ...

  • 第二单元母亲河放歌
  • 第二单元 母亲河放歌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们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 教学目的: 1.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 ...

  • 四年级传统文化[巴山蜀水]教案
  • 第三单元名胜佳境 长江 2巴山蜀水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上游诗.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长江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在长江的上游,是美丽的"天府之国"--四川省和重庆市,古称"巴蜀之地".历代文人写下了大量的赞美三峡的诗词,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下. 二. ...

  • [北大荒的秋天]集体备课
  •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复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转"这个多音字的朗读. 3.在诵读感悟中体会北大荒秋天的景色迷人.物产丰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北大荒秋天的景 ...

  • 三上小作2: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 模仿段式写话-<北大荒的秋天>小练笔教学设计 [原文再现]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北大荒的秋天>第四自 ...

  • 北大荒的秋天说课稿
  • 北大荒的秋天 三年级 一.教材分析: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文章共有六个自然段.语言优美,构段方式很是独特. 二.设计理 ...

  • 牧童教学设计
  • 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2个认识的字.理解"弄.蓑衣.卧"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