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
1.两( )三( ) ( )无( )( ) ( )无( )( ) ( )无( )( )
2.从“阿吉拉姆”这个亲切、美好的的称呼中,我读懂了:
3.写一段话
有人〃〃〃有人〃〃〃有人〃〃〃更有〃〃〃〃〃〃
1.两(面)三(刀) (别 )无(所 )( 求) (一)无(所 )(有 ) (身 )无(分 )(文 )
2.从“阿吉拉姆”这个亲切、美好的的称呼中,我读懂了:
藏族人对藏戏十分热爱。
3.写一段话
有人〃〃〃有人〃〃〃有人〃〃〃更有〃〃〃〃〃〃
有人坐在椅子上和别人聊天,有人在兴奋地玩着荡秋千,有人则在跑道上一圈一圈地奔跑着,更有人在桌子上写家庭作业。
一、根据下面的面具,填空。
半黑半白,这是 巫女的面具,象征 两面三刀 的性格。
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这是 村民老人的面具,以示 朴实敦厚 。
青面獠牙,这是妖魔 的面具,以示 压抑和恐怖 。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这是文章开头的句子,运用排比 反问的修辞手法,这三个句子概括了藏戏的三个特点,它们分别是 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是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
一、填空题
1、藏戏的开山鼻祖是( )。
2、藏戏的表现形式是( )。
3、藏戏表演的内容是( )、(
(劝人修善)。
4、藏戏用( )、( )乐器伴奏。
二、选择题
1、藏戏靠( )形式推动剧情发展
A、说唱形式;B、唱的形式;C、解说和说唱的形式
2、藏戏表演的程序是( )
A、开场+正戏;B、开场+正戏+结尾;C、正戏
3、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更突出、性格更鲜明的形式(
A、动作;B、面具;C、说唱 )、)
三、判断题
1、藏戏,又称“阿吉拉姆”。( )
2、藏戏中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面具形状,颜色不同。( )
3、唐东杰布是为了修路而组成藏戏班子。( )
4、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
5、村民老人的面具用白布或黄布缝制,以示朴实敦厚。(
6、藏戏艺人站立而唱,观众席地而听。( )
7、藏戏艺人动作丰富多彩,唱腔一样。( )、
8、藏戏演出,时间不定,随心所欲。( )
四、连线题
浙江 越剧
四川 黄梅戏
广东 粤剧
江苏 二人转
河北 川剧 )
河南 昆曲
安徽 评剧
山西 晋剧
黑龙江 豫剧
五、简答题
藏戏是怎么形成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叙述
1.理解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1)藏戏艺人的腔调、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解释丰富多彩)
(2)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藏戏的开山鼻祖。(解释开山鼻祖)
2.想一想,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藏戏都有哪些面具。
8.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请问,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怎么形成的呢?归纳作答。
三、课文理解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关于藏戏的哪些内容?
2、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藏戏的形成与特色。
3、比较一下《北京的春节》与《藏戏》在写法上的异同。 成为
二、我能给下列各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A.hōng B.hòng )
2.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狂野,有人献出钱财… ( A.qè B. chè )
3.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A.bēi B.bèi )
4.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罕,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A.zhāi B. zāi )
5..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A.bó B.bá)
6.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A.liào B. liáo)
三、我能用课文的词语填空。
( )的歌声 ( )的容貌
( )的舞姿 ( )的唱腔
( )的激流 ( )的江水
( )的百姓 ( )的牛皮船 ( )的七位姑娘 ( )地旋转
四、我能找出下列各句子的错误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1.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危严。( )
2.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揉顺。( )
3.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其故事讲起吧。( )
4.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烘堂大笑。( )
五、我能根据描述准确地写出词语。
1. 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
2.吃掉。( )
3.由着自己的心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4.清爽而新鲜。( )
5.恐惧、害怕。( )
6.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
7.姿态柔软而美好。( )
8.称赞不止。( )
《藏戏》
1.两( )三( ) ( )无( )( ) ( )无( )( ) ( )无( )( )
2.从“阿吉拉姆”这个亲切、美好的的称呼中,我读懂了:
3.写一段话
有人〃〃〃有人〃〃〃有人〃〃〃更有〃〃〃〃〃〃
1.两(面)三(刀) (别 )无(所 )( 求) (一)无(所 )(有 ) (身 )无(分 )(文 )
2.从“阿吉拉姆”这个亲切、美好的的称呼中,我读懂了:
藏族人对藏戏十分热爱。
3.写一段话
有人〃〃〃有人〃〃〃有人〃〃〃更有〃〃〃〃〃〃
有人坐在椅子上和别人聊天,有人在兴奋地玩着荡秋千,有人则在跑道上一圈一圈地奔跑着,更有人在桌子上写家庭作业。
一、根据下面的面具,填空。
半黑半白,这是 巫女的面具,象征 两面三刀 的性格。
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这是 村民老人的面具,以示 朴实敦厚 。
青面獠牙,这是妖魔 的面具,以示 压抑和恐怖 。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这是文章开头的句子,运用排比 反问的修辞手法,这三个句子概括了藏戏的三个特点,它们分别是 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是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
一、填空题
1、藏戏的开山鼻祖是( )。
2、藏戏的表现形式是( )。
3、藏戏表演的内容是( )、(
(劝人修善)。
4、藏戏用( )、( )乐器伴奏。
二、选择题
1、藏戏靠( )形式推动剧情发展
A、说唱形式;B、唱的形式;C、解说和说唱的形式
2、藏戏表演的程序是( )
A、开场+正戏;B、开场+正戏+结尾;C、正戏
3、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更突出、性格更鲜明的形式(
A、动作;B、面具;C、说唱 )、)
三、判断题
1、藏戏,又称“阿吉拉姆”。( )
2、藏戏中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面具形状,颜色不同。( )
3、唐东杰布是为了修路而组成藏戏班子。( )
4、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
5、村民老人的面具用白布或黄布缝制,以示朴实敦厚。(
6、藏戏艺人站立而唱,观众席地而听。( )
7、藏戏艺人动作丰富多彩,唱腔一样。( )、
8、藏戏演出,时间不定,随心所欲。( )
四、连线题
浙江 越剧
四川 黄梅戏
广东 粤剧
江苏 二人转
河北 川剧 )
河南 昆曲
安徽 评剧
山西 晋剧
黑龙江 豫剧
五、简答题
藏戏是怎么形成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叙述
1.理解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1)藏戏艺人的腔调、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解释丰富多彩)
(2)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藏戏的开山鼻祖。(解释开山鼻祖)
2.想一想,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藏戏都有哪些面具。
8.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请问,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怎么形成的呢?归纳作答。
三、课文理解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关于藏戏的哪些内容?
2、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藏戏的形成与特色。
3、比较一下《北京的春节》与《藏戏》在写法上的异同。 成为
二、我能给下列各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A.hōng B.hòng )
2.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狂野,有人献出钱财… ( A.qè B. chè )
3.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A.bēi B.bèi )
4.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罕,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A.zhāi B. zāi )
5..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A.bó B.bá)
6.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A.liào B. liáo)
三、我能用课文的词语填空。
( )的歌声 ( )的容貌
( )的舞姿 ( )的唱腔
( )的激流 ( )的江水
( )的百姓 ( )的牛皮船 ( )的七位姑娘 ( )地旋转
四、我能找出下列各句子的错误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1.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危严。( )
2.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揉顺。( )
3.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其故事讲起吧。( )
4.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烘堂大笑。( )
五、我能根据描述准确地写出词语。
1. 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
2.吃掉。( )
3.由着自己的心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4.清爽而新鲜。( )
5.恐惧、害怕。( )
6.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
7.姿态柔软而美好。( )
8.称赞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