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京夫子庙旅游文化现象的思考
[摘 要]文化的变化受制于文化环境,这一环境包括文化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自然等。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影响文化的变迁。南京夫子庙文化作为一种历史产物,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一样都处在变化之中。有些是渐变,身在其中慢慢可以感觉到,还有些变化是显著的。随着时间、社会、经济的变化,南京夫子庙地区已经成为南京市对外的一个窗口旅游景点。其旅游文化目标是“庙市合一”的文化特征:即形成文化艺术与生活艺术特色相结合的儒家文化的现代演绎版;形成一个琴、棋、书、画、茶、衣、饰、鸟、虫、鱼、兽诸文化相融合的儒家文化与儒商相结合江南文化典型。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在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健词]夫子庙 旅游文化 庙市合一
历史上以纪念孔子为主题的夫子庙在南京曾共有三处。一处在今天的市政府大院内;另一处在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朝天官;本文所说的南京夫子庙代表的是秦淮河一带。南京夫子庙是一个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
一夫子庙的成因由来
夫子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公元337年,丞相王导“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的建议下,设立太学,在当时是最高学府,也就是学宫。到了南朝萧梁时,因为“侯景之乱”而毁。后经修复,依然作为教育地。隋兵南下时,再次遭到毁坏,至唐代复建委县学。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宋仁宗在原学宫基础上修建了孔庙,遮就是最早的“夫子庙”。南宋建炎年间夫子庙遭兵火毁坏,至绍兴九年1139年重建为健康府学,并于乾道四年1168年建科举考场贡院。明初为国学(国子监),清朝改为江宁、上元两县的县学。清成丰年间,夫子庙再次遭到战火毁坏。直至同治八年(1869年),两江总督李鸿章命人重建。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城进行大屠杀,是由于当时孔庙挂着一幅日本侵略中国的形势图尔遭到日军焚毁。至此,夫子庙已经虚有其名,而实无其庙了。
现在的夫子庙是1984年重建的,采用了前庙后学的形式。即孔庙在前,学宫在后,后来设立的贡院被布置在学宫的东侧。无论是学宫、江南贡院还是大成殿,在现代都失去了它最初的作用。学官的明德堂是士子们每月朔、望日朝圣孔子之后,集中听训导师讲圣教和上喻即伦理和政府法令,以培养学子忠君爱国思想的场所。而江南贡院,始建于乾道四年11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后,将乡试、会试集中在这里。到明成祖永乐年间开始重新兴建,明成祖迁都北京,
这里仍作为南都乡试所在地。到清代,江南贡院正式命名,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占地7万多平方米,共有号舍20644年,每次考试可容纳2万多人。1905年废科举后,贡院开锁闲置无用。1918年开始拆除贡院,开辟为市场。江南公元作为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的场所,是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建立而兴建,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而冷落。
如今夫子庙作为南京市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向中外推出。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它与周围的商业区同盛共衰,几起几落,形成了学宫、孔庙与市场、俗文化(秦淮民风民俗)的共存,高雅的儒家文化与通俗的市井文化、商业文化相互兼容,形成了南京夫子庙“庙市合一”的格局的文化。这一格局的设想无可厚非,但实施的结果在今天看来有很多问题,我们在此做个探讨。
二 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思考存在的问题
2005年自寒假,我跟三位同学一起设计过一个调查,每人随机访问30位街上游人,共访问了120位游人。其中:外地游客89位(含13位外国游客),南京本地居民28位。有3个没有完成问卷。问题其一就是“你对于南京夫子庙的认识和最深的感觉是什么?”。得到的答案中词汇出现频率高低次序为:热闹、人多、雨花石、小吃、流行、东西便宜等等。只有34位游人提到了六朝古都、孔夫子。在回答“你认为夫子庙跟其他旅游景点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吗,如果有,区别在哪儿?”时。有72位人认为区别不大,半数是“说不清楚区别在哪儿”。虽然这次调查的结果有很多值得确凿的地方,但管中窥豹,还是可以看到如今的南京的夫子庙,至少在旅游文化的现状上存在一些问题。在旅游文化的传承上人们否认了它的独特性,在传统儒家文化认知上也是影响了了。
十里秦淮夫子庙自古以来就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繁华之地,历史上这里人文荟萃、商贾云集、名胜遍布、馆阁林立;加上秦淮过往船帆,交通便利,以致艺人、乞丐等三教九流常常云集此地。成为旧时代市民社会与市民消费的缩影。明代时期夫子庙达到最盛,明王朝把这里选作城市中心街区。这里还是江南科举考试的中心。至今江南贡院的宏大规模仍可以明示出当时的辉煌。同时明王朝末年这里还流传了很多有争议的故事。当时江南名妓云集朱雀桥下,不少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整天里歌舞升平丝弦不断,一旦书生们考场失意,可随时被化解在六朝金粉的温柔之乡。这样一来,既避免了知识分子云集可能引发的政治动乱,又为首都的经济带来可观收入。这可以是中国古代都城上建设史中颇为成功的一个文化设计。
封建王朝的科举制度注定了官场与文坛的血缘关系,这一交错自然在夫子庙地区得到反应。达官贵人、将相王侯少不了灯红酒绿、醉生梦死、寻欢作乐,文人雅士们在琴棋书画之余也不免诗酒风流、寻花问柳。这一官场、文坛的交汇造就夫子庙地区当年的畸形繁华,所谓“六朝金粉”、“脂粉秦淮”,数不清的风流韵
事浓缩沉淀下来。除了《桃花扇》与《秦淮八艳》等戏剧文字,还存下了具体的“桃叶渡”和“媚香楼”,让游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遥想当年。
不管历史上是存心设计还是自然形成,当历史烟云走过,在今天看来,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文化积淀在今天看来都很难看见了。
问题一 民俗文化的发展不够
古今并存的民风民俗为夫子庙地区增添了新鲜感与神秘感。根据风景审美心理学派的见解:人类普遍的心理倾向于易解特性风景,同时又对神秘特性风景感兴趣。所谓神秘特性,可以表现为具体的自然与人造景点,也可以表现为非物化的精神产品与舞台或野外活动。
对人文景观而言,必备条件是具备民族性、独创性、艺术性并要求兼顾传统与时代特征。夫子庙地区不仅以物化的古建筑遗留或仿古建筑营造出以上条件,而且该地区的各项活动也具备上述条件。由传统演化而来的节日游艺活动与“春游秦淮”、“夜泊秦淮”等应时游艺活动的开发给旅景点自身的单薄、可玩而不可赏的缺陷予以弥补。更为难得的是,百米之内,有历史上的官场、文坛、花街柳巷,还有市井街巷、古代商贾文化的留存。早在东晋时期就形成商业街市,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延续下来。大成殿两侧的东西市场富有古市井气息,既庄重古朴。
在夫子庙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有:
(一)秦淮画舫,画舫,俗称花船或灯船,与东晋司马氏偏安江左有关。在当时中原的贵门豪族,把北方的车与南方的船融为一体,构成画舫,供其游乐。南京有民谣“五月五,划龙舟,过端午”,与其他各地不同的是秦淮龙舟竞赛不是比其速,而是赛其美。每年农历三月开始,秦淮
对于南京夫子庙旅游文化现象的思考
[摘 要]文化的变化受制于文化环境,这一环境包括文化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自然等。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影响文化的变迁。南京夫子庙文化作为一种历史产物,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一样都处在变化之中。有些是渐变,身在其中慢慢可以感觉到,还有些变化是显著的。随着时间、社会、经济的变化,南京夫子庙地区已经成为南京市对外的一个窗口旅游景点。其旅游文化目标是“庙市合一”的文化特征:即形成文化艺术与生活艺术特色相结合的儒家文化的现代演绎版;形成一个琴、棋、书、画、茶、衣、饰、鸟、虫、鱼、兽诸文化相融合的儒家文化与儒商相结合江南文化典型。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在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健词]夫子庙 旅游文化 庙市合一
历史上以纪念孔子为主题的夫子庙在南京曾共有三处。一处在今天的市政府大院内;另一处在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朝天官;本文所说的南京夫子庙代表的是秦淮河一带。南京夫子庙是一个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
一夫子庙的成因由来
夫子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公元337年,丞相王导“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的建议下,设立太学,在当时是最高学府,也就是学宫。到了南朝萧梁时,因为“侯景之乱”而毁。后经修复,依然作为教育地。隋兵南下时,再次遭到毁坏,至唐代复建委县学。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宋仁宗在原学宫基础上修建了孔庙,遮就是最早的“夫子庙”。南宋建炎年间夫子庙遭兵火毁坏,至绍兴九年1139年重建为健康府学,并于乾道四年1168年建科举考场贡院。明初为国学(国子监),清朝改为江宁、上元两县的县学。清成丰年间,夫子庙再次遭到战火毁坏。直至同治八年(1869年),两江总督李鸿章命人重建。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城进行大屠杀,是由于当时孔庙挂着一幅日本侵略中国的形势图尔遭到日军焚毁。至此,夫子庙已经虚有其名,而实无其庙了。
现在的夫子庙是1984年重建的,采用了前庙后学的形式。即孔庙在前,学宫在后,后来设立的贡院被布置在学宫的东侧。无论是学宫、江南贡院还是大成殿,在现代都失去了它最初的作用。学官的明德堂是士子们每月朔、望日朝圣孔子之后,集中听训导师讲圣教和上喻即伦理和政府法令,以培养学子忠君爱国思想的场所。而江南贡院,始建于乾道四年11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后,将乡试、会试集中在这里。到明成祖永乐年间开始重新兴建,明成祖迁都北京,
这里仍作为南都乡试所在地。到清代,江南贡院正式命名,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占地7万多平方米,共有号舍20644年,每次考试可容纳2万多人。1905年废科举后,贡院开锁闲置无用。1918年开始拆除贡院,开辟为市场。江南公元作为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的场所,是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建立而兴建,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而冷落。
如今夫子庙作为南京市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向中外推出。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它与周围的商业区同盛共衰,几起几落,形成了学宫、孔庙与市场、俗文化(秦淮民风民俗)的共存,高雅的儒家文化与通俗的市井文化、商业文化相互兼容,形成了南京夫子庙“庙市合一”的格局的文化。这一格局的设想无可厚非,但实施的结果在今天看来有很多问题,我们在此做个探讨。
二 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思考存在的问题
2005年自寒假,我跟三位同学一起设计过一个调查,每人随机访问30位街上游人,共访问了120位游人。其中:外地游客89位(含13位外国游客),南京本地居民28位。有3个没有完成问卷。问题其一就是“你对于南京夫子庙的认识和最深的感觉是什么?”。得到的答案中词汇出现频率高低次序为:热闹、人多、雨花石、小吃、流行、东西便宜等等。只有34位游人提到了六朝古都、孔夫子。在回答“你认为夫子庙跟其他旅游景点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吗,如果有,区别在哪儿?”时。有72位人认为区别不大,半数是“说不清楚区别在哪儿”。虽然这次调查的结果有很多值得确凿的地方,但管中窥豹,还是可以看到如今的南京的夫子庙,至少在旅游文化的现状上存在一些问题。在旅游文化的传承上人们否认了它的独特性,在传统儒家文化认知上也是影响了了。
十里秦淮夫子庙自古以来就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繁华之地,历史上这里人文荟萃、商贾云集、名胜遍布、馆阁林立;加上秦淮过往船帆,交通便利,以致艺人、乞丐等三教九流常常云集此地。成为旧时代市民社会与市民消费的缩影。明代时期夫子庙达到最盛,明王朝把这里选作城市中心街区。这里还是江南科举考试的中心。至今江南贡院的宏大规模仍可以明示出当时的辉煌。同时明王朝末年这里还流传了很多有争议的故事。当时江南名妓云集朱雀桥下,不少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整天里歌舞升平丝弦不断,一旦书生们考场失意,可随时被化解在六朝金粉的温柔之乡。这样一来,既避免了知识分子云集可能引发的政治动乱,又为首都的经济带来可观收入。这可以是中国古代都城上建设史中颇为成功的一个文化设计。
封建王朝的科举制度注定了官场与文坛的血缘关系,这一交错自然在夫子庙地区得到反应。达官贵人、将相王侯少不了灯红酒绿、醉生梦死、寻欢作乐,文人雅士们在琴棋书画之余也不免诗酒风流、寻花问柳。这一官场、文坛的交汇造就夫子庙地区当年的畸形繁华,所谓“六朝金粉”、“脂粉秦淮”,数不清的风流韵
事浓缩沉淀下来。除了《桃花扇》与《秦淮八艳》等戏剧文字,还存下了具体的“桃叶渡”和“媚香楼”,让游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遥想当年。
不管历史上是存心设计还是自然形成,当历史烟云走过,在今天看来,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文化积淀在今天看来都很难看见了。
问题一 民俗文化的发展不够
古今并存的民风民俗为夫子庙地区增添了新鲜感与神秘感。根据风景审美心理学派的见解:人类普遍的心理倾向于易解特性风景,同时又对神秘特性风景感兴趣。所谓神秘特性,可以表现为具体的自然与人造景点,也可以表现为非物化的精神产品与舞台或野外活动。
对人文景观而言,必备条件是具备民族性、独创性、艺术性并要求兼顾传统与时代特征。夫子庙地区不仅以物化的古建筑遗留或仿古建筑营造出以上条件,而且该地区的各项活动也具备上述条件。由传统演化而来的节日游艺活动与“春游秦淮”、“夜泊秦淮”等应时游艺活动的开发给旅景点自身的单薄、可玩而不可赏的缺陷予以弥补。更为难得的是,百米之内,有历史上的官场、文坛、花街柳巷,还有市井街巷、古代商贾文化的留存。早在东晋时期就形成商业街市,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延续下来。大成殿两侧的东西市场富有古市井气息,既庄重古朴。
在夫子庙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有:
(一)秦淮画舫,画舫,俗称花船或灯船,与东晋司马氏偏安江左有关。在当时中原的贵门豪族,把北方的车与南方的船融为一体,构成画舫,供其游乐。南京有民谣“五月五,划龙舟,过端午”,与其他各地不同的是秦淮龙舟竞赛不是比其速,而是赛其美。每年农历三月开始,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