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案例回眸】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新学期,我新接了一个毕业班,应该说,这个班级的整体素质不错,有级部第一的学霸,有各科竞赛的尖子,有文艺新秀,有体育明星,私心里我是很高兴的。

  在第一节班会课上,我用锐利的目光扫过全体学生,看到了一双熠熠有神的眼睛,狡黠中透着智慧。“哼,小样儿,我阅人无数,想在我面前抖擞精神,还嫩着点儿。”我在心里说。凭我多年班主任经验,我敢肯定,这个学生一定是在原班级不受宠,想引起我的注意呢。我暂且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这是考验这个学生最好的办法。

  果然,开学后两周,有一天校车司机因为有点事到站时间晚了三分钟,值日领导已提前通知到各站点,应该说对学生上学不会造成影响。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那个有着狡黠目光的学生,我们暂且叫他小晨吧,居然不听同学的劝告,从家里推出摩托车,没戴头盔,风驰电掣般驶向学校,最让人后怕的是,后座上居然还带着一个同学。校门口值日的副校长吓坏了,请到办公室好一番教育,小晨居然不以为然;送到校长那里,校长苦口婆心,从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的危害到自身安全足足教育了一节课,保证书也写了,摩托车也交给家长了,最后他又转回到我手里。最无可奈何的是,第二天他居然又大模大样地骑着摩托车来上学了,成为全校的谈资。我一个小班主任,自然也没有好的办法,但我有两个优点,一是细心,二是有耐心。我就琢磨,他为什么敢骑摩托车上学呢?难道他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于是,我调查他以前的同学,跟他的家长取得联系。其实原因很简单:小晨生活在一个留守儿童家庭里,父亲在外地开大货车,一两个月才回来一次,母亲在集市上摆小摊,与姥爷住在一起,而小晨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爷爷奶奶又宠爱有加,养成了小晨跋扈的性格。其实他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骑摩托车,家人不仅不阻止,反而有时让他开着摩托车去接外出归来的父亲。

  这样的结局是我始料未及的,让家长配合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方法。我把小晨的妈妈请到学校里来,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她,但令人失望的是,由于母子二人长期不在一起生活,隔阂和埋怨成为交谈的主题。小晨嫌妈妈从未给他做过一顿饭,拒绝接受妈妈的任何意见。事情陷入了僵局,小晨执意要骑摩托车,但答应上学期间不骑,周末我可管不了他。

  好在我有足够的耐心,有一天我找他做一次思想交流,他由最初的不动声色到嬉皮笑脸,我始终如一,严肃而又认真,竭力保持和蔼可亲。一个好机会降临了,我受市师训处邀请为青年班主任做一次培训,在培训中,我把小晨的故事当作案例让老师进行探讨,人多果然力量大,年轻的老师给了我很好的建议,譬如说,了解他的喜好,从兴趣入手让他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还有人说,从他的父亲入手,让父亲的阳刚之气感染他;跟爷爷奶奶做工作,改变他的行为……

  我不知道哪个方法更合适,但我决定每个方法都试一下。所以我依然每天找他谈话,内容不仅涉及交通安全,我还和他谈手机游戏,谈父母养育儿女的不易,谈他妈妈如何节俭,谈他实验课上的优秀表现……

  虽然他仍然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但是摩托车再也没有骑到学校里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毕业季也到了,我在课余仍然找他谈话,他的成绩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差,最后考上了市里的一所职校。但从此我没再看到他骑摩托车的身影。

  【案例分析】

  该案例是我接手的一个特殊孩子的教育问题。从表面来看,这是小晨交通法律意识淡薄,知法不守法,懂法不识法,在明知法律不允许未成年人骑摩托车的情况下公然骑摩托车上学。究其深层原因,这是家长的骄纵所致。家长明明知道孩子骑摩托车是违法的,不仅不阻止,反而支持甚至纵容,导致孩子表现欲望暴涨,认为同龄人不敢做的事我敢做,从而满足其表现欲。另外,留守儿童家庭的特殊性,初中学生的逆反性,代沟都成为事件的导火索。从学校层面来讲,对于这类学生关注度不高,导致其经常做一些出格的事,而教育者仅仅治标,要求学生不犯骑摩托车的错误即可,未从根本上解决其做错事的心理根源。

  综上分析,对于学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学生,教师都要给予关心,爱护,明了学生的内心所想,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尾声】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暑假里,接到小晨的短信:老师,谢谢您对我的教育,您说的道理其实我都懂,我知道自己错了,我真想还回到您的班级里再跟着您念书,谢谢您,老师。以前我不懂事,暑假里,我打过工,挣钱真不容易,我知道了父母的不易,和妈妈也和好了,真的谢谢您。

  就在那一刻,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灿烂明媚,让阴霾的心霎时晴朗起来。我终于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只要细心、耐心,有一颗爱心,即使是最不起眼的狗尾巴草,我们也能倾听到花开的声音。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无疑是解决学校教育难题最好的方法。

  亲爱的教师朋友们,当我们漫步在教育的百花园里,当我们看到满园的姹紫嫣红,当我们闻到扑鼻的清香,千万不要忘记,俯下身来,静静地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路玉广.试谈班主任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几点做法[J].中华少年,2015(24).

  [2]钟红萍.安全管理案例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8):121.

  【案例回眸】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新学期,我新接了一个毕业班,应该说,这个班级的整体素质不错,有级部第一的学霸,有各科竞赛的尖子,有文艺新秀,有体育明星,私心里我是很高兴的。

  在第一节班会课上,我用锐利的目光扫过全体学生,看到了一双熠熠有神的眼睛,狡黠中透着智慧。“哼,小样儿,我阅人无数,想在我面前抖擞精神,还嫩着点儿。”我在心里说。凭我多年班主任经验,我敢肯定,这个学生一定是在原班级不受宠,想引起我的注意呢。我暂且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这是考验这个学生最好的办法。

  果然,开学后两周,有一天校车司机因为有点事到站时间晚了三分钟,值日领导已提前通知到各站点,应该说对学生上学不会造成影响。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那个有着狡黠目光的学生,我们暂且叫他小晨吧,居然不听同学的劝告,从家里推出摩托车,没戴头盔,风驰电掣般驶向学校,最让人后怕的是,后座上居然还带着一个同学。校门口值日的副校长吓坏了,请到办公室好一番教育,小晨居然不以为然;送到校长那里,校长苦口婆心,从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的危害到自身安全足足教育了一节课,保证书也写了,摩托车也交给家长了,最后他又转回到我手里。最无可奈何的是,第二天他居然又大模大样地骑着摩托车来上学了,成为全校的谈资。我一个小班主任,自然也没有好的办法,但我有两个优点,一是细心,二是有耐心。我就琢磨,他为什么敢骑摩托车上学呢?难道他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于是,我调查他以前的同学,跟他的家长取得联系。其实原因很简单:小晨生活在一个留守儿童家庭里,父亲在外地开大货车,一两个月才回来一次,母亲在集市上摆小摊,与姥爷住在一起,而小晨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爷爷奶奶又宠爱有加,养成了小晨跋扈的性格。其实他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骑摩托车,家人不仅不阻止,反而有时让他开着摩托车去接外出归来的父亲。

  这样的结局是我始料未及的,让家长配合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方法。我把小晨的妈妈请到学校里来,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她,但令人失望的是,由于母子二人长期不在一起生活,隔阂和埋怨成为交谈的主题。小晨嫌妈妈从未给他做过一顿饭,拒绝接受妈妈的任何意见。事情陷入了僵局,小晨执意要骑摩托车,但答应上学期间不骑,周末我可管不了他。

  好在我有足够的耐心,有一天我找他做一次思想交流,他由最初的不动声色到嬉皮笑脸,我始终如一,严肃而又认真,竭力保持和蔼可亲。一个好机会降临了,我受市师训处邀请为青年班主任做一次培训,在培训中,我把小晨的故事当作案例让老师进行探讨,人多果然力量大,年轻的老师给了我很好的建议,譬如说,了解他的喜好,从兴趣入手让他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还有人说,从他的父亲入手,让父亲的阳刚之气感染他;跟爷爷奶奶做工作,改变他的行为……

  我不知道哪个方法更合适,但我决定每个方法都试一下。所以我依然每天找他谈话,内容不仅涉及交通安全,我还和他谈手机游戏,谈父母养育儿女的不易,谈他妈妈如何节俭,谈他实验课上的优秀表现……

  虽然他仍然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但是摩托车再也没有骑到学校里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毕业季也到了,我在课余仍然找他谈话,他的成绩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差,最后考上了市里的一所职校。但从此我没再看到他骑摩托车的身影。

  【案例分析】

  该案例是我接手的一个特殊孩子的教育问题。从表面来看,这是小晨交通法律意识淡薄,知法不守法,懂法不识法,在明知法律不允许未成年人骑摩托车的情况下公然骑摩托车上学。究其深层原因,这是家长的骄纵所致。家长明明知道孩子骑摩托车是违法的,不仅不阻止,反而支持甚至纵容,导致孩子表现欲望暴涨,认为同龄人不敢做的事我敢做,从而满足其表现欲。另外,留守儿童家庭的特殊性,初中学生的逆反性,代沟都成为事件的导火索。从学校层面来讲,对于这类学生关注度不高,导致其经常做一些出格的事,而教育者仅仅治标,要求学生不犯骑摩托车的错误即可,未从根本上解决其做错事的心理根源。

  综上分析,对于学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学生,教师都要给予关心,爱护,明了学生的内心所想,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尾声】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暑假里,接到小晨的短信:老师,谢谢您对我的教育,您说的道理其实我都懂,我知道自己错了,我真想还回到您的班级里再跟着您念书,谢谢您,老师。以前我不懂事,暑假里,我打过工,挣钱真不容易,我知道了父母的不易,和妈妈也和好了,真的谢谢您。

  就在那一刻,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灿烂明媚,让阴霾的心霎时晴朗起来。我终于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只要细心、耐心,有一颗爱心,即使是最不起眼的狗尾巴草,我们也能倾听到花开的声音。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无疑是解决学校教育难题最好的方法。

  亲爱的教师朋友们,当我们漫步在教育的百花园里,当我们看到满园的姹紫嫣红,当我们闻到扑鼻的清香,千万不要忘记,俯下身来,静静地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路玉广.试谈班主任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几点做法[J].中华少年,2015(24).

  [2]钟红萍.安全管理案例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8):121.


相关内容

  • 倾听花开的声音
  • 倾听花开的声音 谢宁宁 "花开花落寂无声",这话不知谁说的,我想,那他一定是没有戴上心灵的耳朵. 教小学整10年了,大部分都是教中高年段,今年这是第二次当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虽然能把大孩子教得很好,但是面对这一群小鸟似的叽叽喳喳的孩子,我突然不知道用怎样的方法管理这些不懂事的孩子 ...

  •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我喜欢独处,我独爱于春暖花开的时候,便寻一个好去处,静静的倾听,倾听花开的声音.在纷繁多变的红尘中,在世俗的枷锁中,我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寻瞬间的永恒,甩掉所有的思绪,让大自然的美丽,来化解自己心灵的疲倦,从中得到那瞬间的快乐.昙花的生命短暂的代表,她的辉煌只是匆匆 ...

  • 蚌埠市中考满分作文-09安徽省蚌埠市中考满分作文
  • 09安徽省蚌埠市中考满分作文 我喜欢独处,我独爱于春暖花开的时候,寻得一个好去处,静静的倾听,倾听花开的声音. 在纷繁多变的红尘中,在世俗的枷锁中,我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找寻瞬间的永恒,甩掉所有的思绪,让大自然的美丽,来化解自己心灵的疲惫,从中得到那瞬间的快乐. 昙花是生命短暂的代表,她的辉煌只是匆 ...

  • 倾听花落的声音
  • 倾听花落的声音 有人说,花代表着一种爱情,比如,红红的玫瑰,那淡淡的馨香就像恋人的眼睛,在绚烂的季节,喜欢那淡雅而又简约的一瞬间:花开是一种情怀,花落是一种心情,聆听花开又花落,缘来缘去,不知谁在谁梦中,这是一种境界. 不记得记忆中有多少缤纷的花落,那些被风吹起飘荡在空中又散落一地的花片,仿佛是一首 ...

  • 倾听的声音
  • [篇一:倾听秋的声音] 秋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漫步而来.她的降临带来了一种美妙的音乐--秋的声音.秋的声音美妙多姿,每一种音律都像一个鲜灵的小精灵,蕴含着生命的奥秘.让我们一起去倾听秋的声音,感受它不同的韵味. 倾听秋的声音--"刷刷",大树抖动着双臂.一片片黄叶像蝴蝶般翩翩起舞, ...

  •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开头
  • 1."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大自然的美妙音律绝对是一首百听不厌的优美乐曲. 3.夏天的傍晚,我听见草丛中有一只青蛙呱呱的叫起来,我正想去抓哪只青蛙的时候,它一跳就跳到了水里,"噗"的一声,青蛙不见了,开始下雨了,雷声响了一声,闪电马上出现. 4.在喧 ...

  • 幼儿演讲稿
  • 倾听花开的声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倾听花开的声音". 花开有一个过程,它在得到充足的温度.阳光.水分后,到了花期,有时会在一刹那间蓦地开放,有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打苞,慢慢舒展她的身体,直到一片一片完全绽开她的花瓣.幼儿也一样, ...

  • 学会倾听作文800字
  • 第一篇:用心倾听 倾听,或许是一件很难学的事情,也或许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在于你拿什么去倾听.是用耳朵听吗?还是用心去倾听他人. 3岁的我,只懂得咿咿呀呀地说,大人们说话一快,我就一个劲的摇头,更不要说倾听了.每当别人对我说的时间长了,我就开始坐立不安,手舞足蹈起来.当时我就觉得他们的两片嘴唇一张一 ...

  • 少先队方案
  • 红领巾心愿发布主题队会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队会,了解长辈对自己寄托的希望,付出的关爱,学会以感恩:引导少先队员挖掘自己成长中.队日活动中的真实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诉说美好向往,倾诉成长烦恼,表达成长需求,通过"许一个心愿"."发一条微博".&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