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析论_刘欢

探讨与争鸣

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析论

要:唯物史观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思想的文化源

头。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深刻意蕴集中体现在:人民是中国梦的承载主体、追梦主体、理想主体、创造主体、受

益主体。高扬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需要路径的优化、制度的保障。焕发人民历史主动精神、弘扬人民改革创新精神、增强民族文化活力、建立公平公正制度、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国梦;人民主体性;唯物史观;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7-0040-04

近年来,中国梦成为众多学者积极研究的对象。学界主要

对中国梦的内涵、实现路径作了阐释,并从不同学科层面对其进行了丰富与拓展。相关研究取得的进展很快,但鲜有学者从其人民主体性的角度进行阐述。从解析中国梦自身这一系统工程的角度考量,其人民主体性问题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子系统,对于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具有难以替代的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使其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运用,有必要对其历史渊源、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进行梳理和思考。

一、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哲学基础与文化源头

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有多个层面的历史渊源。唯物史观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文化源头。这些思想都可以作为中国梦人民主体性多维度的注释,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梦涂上一抹底色。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哲学基础。

“人”理解人民主体性,首先要从理解开始。从古典哲学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到基督教将神的地位置于人之上,再到文艺复

“人”。古典哲学与兴时期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都没有离开过

政治学的命题都是围绕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及自然

的关系展开。但是,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没有正确理解人的本,“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质

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

[1]133”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认为,通过直观的形式就

可以理解事物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单个的抽象的人。他把现实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活。人的主体性就在于人通过实践获得自我超越性,在改变现实的同时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及思维的产物。由此,人赋予自身区别于动物的创造性,同时赋予自然以人的目的性。

马克思是从个人的主体性、群体的主体性、类的主体性三个方面论述主体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群体的主体性表现为人民主体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人民主体性思想几乎贯穿马克思、恩格斯所有

。“人民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一个核心概念,从《马文本之中

‘人民’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到50卷中,出现二字达千次之

[2]”多。可见他们对人民的关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主要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三个角度论述。从世界观

角度出发,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实践主体(创造主体);从价值观角度出发,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价值主体(受益主体);从方法论角度出发,认为人民是历史的目标实现主体。首先,对于历史创造者这一重大历史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发展的永恒主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大多数人,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的天才人物、英雄意志,也不是客观唯

:“对社会心主义者认为的上帝等别的客观意志。马克思指出

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

[3]196”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历史不过在中写道

[3]295”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价值主体。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主体不是

神,不是君主及少数英雄等,而是大多数普通人。最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主体的目标只能靠人民自己实现,并提出人民主体性发挥的极致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正如马恩在《共:“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产党宣言》里陈述的

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思想的文化源“民本”头。中国自古就有着深厚的思想,这些思想分布于先秦

[4]

———“人”,理解为对客观事物被动的、无所作为的直观的主体

:“人的本质者、感受者。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指出

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系的总和

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

[1]136”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所塑造的,同时人又在创造、确证自己本质的对象性活动中,创造社会生

“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软实力问题研究”(2014-GH-754);2014年河南师范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研究”(YW201408)的阶段性成果。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作者简介:刘欢(1986-),女,河南邓州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性问题、主体性哲学。

2015.7

探讨与争鸣

到明清不同思想流派的经典文献中。夏启废禅让建立家天下,

“有夏服天命”宣扬的天命观。但其儿子太康即位后就沉迷游,《尚书·五子之歌》乐,不理朝政,结果被放逐。是时讽之:“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曰这是关于民本思想的第一次呐喊。夏商继亡,西周汲取前两朝政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德”治教训,提出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敬天、敬宗、保民,即要求统治者恭行天命,

尊崇天帝与祖宗的教诲,爱护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左传·文公十三年》这是较早阐述系列重民贵民的思想记

:“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阐载

,《诗经·大述了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

“宜民宜人”雅》记载过的观点。孔子继承周公保民、惠民的思“庶民””:“百姓足,君“富民“教民”想,提出的主张。孔子说

(《论语·颜渊》)指出民众是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国家的经济基础。孔子又说

)把民众看做是国家的军事基础。孔子还”(《论语·子路》矣。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说认为民众是国家的

。《孟子·尽心章句下》政治基础更是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荀子·君道》:“君人者,爱民而之,君为轻”的至理名言讲

“兼相爱,交相利””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墨子提倡“君者,民之心也;民者,的爱民思想。汉唐时期,董仲舒提出

。指君之体也。心之所好,体必安之;君之所好,民必从之”“心”“体”和的关系一样,是相互关联的。出君和民的关系好比

《贞观政要》李世民在中提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的观《明夷待访录·原臣》点。清代黄宗羲在中表达了“为天下,非

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的以天下万民为念的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民主体性思想的重要文化源头,为当代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二、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科学内涵

人民主体性是指人民作为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自主地位。人民主体性突出表现为人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焕发人民主体性、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是由精神动力

:“思想本身根本不能的属人性特点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

[3]320”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承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承认精神动力在社会历史中的主导作用。因为只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才能充分焕发人民群众在一切社会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性和创造性。习近平同志指出

”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讲来自人民,人民既是中国梦的承载主体,又是中国梦的创造主体;既是中国梦的追梦主体,又是中国梦的受益主体。缺失了人民对中国梦的自觉追求和积极践行,中国梦将永远是空中楼阁,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1.人民是中国梦的承载主体。“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梦的集合,承载着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国家强盛,人民才有安

[5]14

。“中全和尊严;国家发展,人民才有追逐梦想的机遇和舞台

国梦”可以有国家、民族层面上的宏大叙事,也可以有个人层面上的细致入微。它既饱含着一个历经磨难的民族和国家对于复兴的渴望,也关乎每一个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平同志曾指出

[5]13”标。强国终究是为了富民,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让全体中国人共享发展的成果,强国也就失去了意义。不管中国梦有多宏大,它的承载者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实现中国梦,不是建构于个人梦想的让位和牺牲,而是统一于每个人朝着梦想不断努力的过程。

2.人民是中国梦的追梦主体。人民是中国梦的追梦主体,从追梦的人数来看,我国有十几亿人民都在共同追梦。改革开放以来,3亿多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在夜露日晒中追梦,每年几百万应往届毕业生也分布在各个行业中积极地追梦,更有不少人在国外发挥才智努力追梦。从中国人民追梦的时间来看,民族复兴之梦已经追了173年,再追30余年才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高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之梦、共产主义之梦,还需要几代、几十代人的持续追逐。实践无止境,追梦无止境。从追梦的范围来看,不论是个人梦、家族梦还是民族梦、国家梦,其追梦主体都是人民。只有充分发挥人民主体性、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实现中国梦这个大家之梦。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每个追梦人都应增强主人翁意识,立足岗位和自身实际勇于追梦,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

3.人民是中国梦的理想主体。人民是中国梦的理想主体,“人民幸福”《理想国》凝聚着的美好期盼。柏拉图在其一书中描:“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述道

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因为,我们认”与西方世界对乌托为在一个这样的城邦最有可能找到正义。

邦的追求一样,在中国民间社会、政治思潮中,对和谐共处、人人幸福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历来存在。最早的中国梦是老子的“无为梦”《道德经》:“小国寡民,使有。老子在第八十章中说。”“甘其食,美其服,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

,孔子在《礼记·礼。其次是孔子的“大同梦”其居,乐其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运》说此外,还有近代振兴中华之

梦、现代人民解放之梦、当代民族复兴之梦。这些梦都是人民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人民都是其理想主体。人民在中国梦理想主体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梦想的合理规划上。梦想是由一个个细微的理想汇集而成的,因此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人民会自主发挥选择性和规划性,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梦,规划梦的实现进度。

4.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主体。首先,中国梦的实践主体是人民,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创造了丰厚的经济财富和政治财富,为中国梦的实现积累

:“改革开放中许许多了必需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同志曾说过

[7]

“农村改革中的”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

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

[6]

”同时,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又为精神文化生产提国的指导。

供了创作源泉。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民生活是最生动、最丰

2015.

7

[8]

探讨与争鸣

,“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富、最基本的东西[9]。的唯一的源泉”

其次,人民还是中国梦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主体。改革开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指导方针,激发了蕴藏于人民中

的创造潜能,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造出了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树立了良好的价值目标和道德精神风尚。

最后,人民是创新劳动的主体。实现美好生活,缔造中国梦,必须坚持创新。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灵魂。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了开创美好未来、改变国家命运必须依靠的强大力量。世界各国都希望通过激励创新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说,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可持续发展、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都离不开创新。把握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网络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自主权和主动权。近年来,通过人民的创新劳动,中国在实现现代技术高峰的征程中不断谱写出了新的华章:神

,蛟龙入海刷新了“中国深度”,高九飞天展示了“中国精度”

“中国跨度”铁、超级计算机等彰显了等等。以上这些正是中国

梦人民主体性的真实写照。

5.人民是中国梦的受益主体。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只有人民是生产活动的受益主体才能使其意识到自己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如果人民虽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但生产成果又归另外的主体来享用,那么人民的创造主体地位就只:“耕地只有带来收益的才是能是空中楼阁。正如黑格尔所说

耕地。所以谁使用耕地,谁就是整块地的所有人。如果就对象”本身承认另一个所有权,这是空洞的抽象。

[10]

人奋斗、努力钻研、艰苦创业的历史主动精神。有了这种精神,

中国道路必然愈走愈宽,中华民族最终必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

2.弘扬人民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

[11]”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在当代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核心价值。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

:“改革保证。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改革开放中每一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

[12]。实践和智慧”弘扬人民改革创新精神、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

氛围,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实现的重要路径。沿海特区高速发展

的经验证明: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人民就会心情舒畅,奋发向上,斗志昂扬。因此,要激发创业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弘扬干事创业之风、改革创新之风,使创业者有平台,干事者有舞台;“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要

。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3.增强民族文化活力。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实现需要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的不断夯实。增强民族文化活力和人民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才能增强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中国梦的宣传和解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力。习近平强调

[14]”观念紧密结合起来。人民的文化创造活力是文化生产力的根本,只有最大限度地解放文化生产力,民族文化活力才能获

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激活人民文化创造活力,才能为人民积极、主动地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辟无限广阔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新进步、新局面的取得,离不开文化体制改革的扎实推进。正如习近平所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4.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机制。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实现,必须充分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这种活力和创造力的激发,仅仅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释放出来的物质利益刺激是不行的,仅仅依靠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释放的精神动力也是不行的,还需要建立公平公正制度。只有通过一定的制度保障,使每一个人都能真正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才会高涨,中国梦才能如期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努力营造出

[15]”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力。公平正义的失衡会使基层百姓看不到奋斗的希望,影响其主体性

的发挥。只有落实公平正义原则,才能激发大多数中国人民奋发有为的激情,凝聚大多数中国人民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5.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人民主体的核心领,“人民主体”导力量。离开了党的核心领导就失去了方向,就

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合力。因此,我们党应该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当好领导角色,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满意为标准。他强调

”,“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去

[13]

[13]

所以,人民作

“中国梦”为实现的创造主体,不仅体现在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

造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上,更应该体现在人民对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成果的享有之上。实现伟大中国梦不是一句空洞抽象的口号,而是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生存、发展的空间,使每一个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每一个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人人参与其中的中国梦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其在根本上是为了每一个实践着的鲜活的人民主体。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在最大限度上让人民充分享有物质和精神利益。

三、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实现路径

高扬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需要路径的优化、制度的保障。焕发人民历史主动精神,弘扬人民改革创新精神,增强民族文化活力,建立公平公正制度,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实现路径。

1.焕发人民历史主动精神。“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激励人民开辟未来、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战略思想。人类的璀璨理想,都离不开胼手胝足、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实现路径之一是要焕发人民历史主动精神,把实现中国梦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精神世界是一个潜力无穷、没有边界的世界。中国梦要从理想变为现实就要把启发人民奋斗的精神力量作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金色桥梁。人人都有首创精神。激发人

2015.7

探讨与争鸣

”的成效和变化。

利益是凝聚力量的核心,只有在实现中国

梦的过程中获得切实的利益,人民群众才会以主人翁的姿态投

[16]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33.

[7]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367.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82.[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860.[10][.北京:商务印书馆,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

1979:68.[11]施芝鸿.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解放思想[N].人

民日报,2013-03-04(07).[12]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朝着十八大指引

N].人民日报,2013-01-02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

(01).

[13]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

N].人民日报,2012-12-12(01).放不止步[[1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N].人民日报,2014-01-01(01).[15]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N].人民日报,2014-01-01(02).上来[[16]张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

.人民日报,2013-01-23廉建设引向深入[N]

(01).

【责任编辑:闫生金】

入到中国梦的建设上来。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

位,保障人民切身利益,否则就会失去执政的根基。习近平在:“实现中华民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为政清廉才族伟大复兴的

[15]

”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因此,要不断加强

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的建设,紧密联系群众,始终

做好人民的公仆;关注民生、提升民主,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尊重人民、贴近人民、依靠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切实保障人民的权利和权益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12.[2]邱仁富.强化人民主体性,克服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危机[J]

(4).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9.[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9:53.[5]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6][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上接第39页)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

参考文献:

[1]高鸿钧.先秦和秦朝法治的现代醒思[J].中国法学,

2003,(5).——对中国法家思[2]王人博.一个最低限度的法治概念—

J].法学论坛,2003,(1).想的现代阐释[[3]JosephRaz.TheAuthorityofLaw:EssaysonLawandMo-rality[M].OxfordUniversityPress,1979:214-218.[4]高鸿钧.法治:理念与制度[M].中国政法大学,

2002:183.[5]BrianZ.Tamanaha.Ontheruleoflaw:history,politics,

theory[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4:91.[6]郑永流.法治四章[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98-112.[7]邵建东.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法治国家”——德国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

(5).

[8]章太炎.国故论衡[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15.

[9]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216.

[10]高亨.商君书注译[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70.

【责任编辑:张亚茹】

“赏罚”法家之法治却彻底剥离了道德的要求,并且以的手

段消灭了民间社会的家族伦理道德。法家所行告奸之法破坏了家族亲人之间的伦理秩序,一旦家族中的亲情与信任被消灭,民间社会的基本道德秩序也会随之淡薄。其消灭民间社会的道德伦常,目的是使百姓成为没有价值判断的耕战机器,易于为君主所役使。在今天的法治建设中,我们应该同时注意对民间社会道德秩序的重建,重新思考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道德秩序的建立并不仅仅是公民教育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制度问题。好的制度应该能为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奠定基础,反之,坏的制度却能瓦解社会中的道德秩序。

最后,法家的法治思想也有值得今天借鉴之处。就法“法治”家法治思想的正面意义而言,法家之观念对于政治

的认识采取了一种冷峻而深刻的态度,其对于人性的描述也颇有见地,对于官吏的管理与控制的研究更是入木三分。比如,法家将人性恶的假设运用于吏治,尤其是在控制官员的权力上面。法家强调利用人性的自利性,通过权力的划分使权力之间产生相互制衡的作用,来实现君主对官员:“夫置丞立监者,的控制。商鞅对此说得十分明白,他说

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故恃丞监而治者,仅存之治也。通数者则不然,别其势,难其

“别其势,难其道”)所谓”(《商君书·禁使》道。就是通过权力的分工与相互制衡来起到官员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

2015.

7

探讨与争鸣

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析论

要:唯物史观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思想的文化源

头。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深刻意蕴集中体现在:人民是中国梦的承载主体、追梦主体、理想主体、创造主体、受

益主体。高扬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需要路径的优化、制度的保障。焕发人民历史主动精神、弘扬人民改革创新精神、增强民族文化活力、建立公平公正制度、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国梦;人民主体性;唯物史观;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7-0040-04

近年来,中国梦成为众多学者积极研究的对象。学界主要

对中国梦的内涵、实现路径作了阐释,并从不同学科层面对其进行了丰富与拓展。相关研究取得的进展很快,但鲜有学者从其人民主体性的角度进行阐述。从解析中国梦自身这一系统工程的角度考量,其人民主体性问题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子系统,对于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具有难以替代的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使其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运用,有必要对其历史渊源、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进行梳理和思考。

一、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哲学基础与文化源头

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有多个层面的历史渊源。唯物史观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文化源头。这些思想都可以作为中国梦人民主体性多维度的注释,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梦涂上一抹底色。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哲学基础。

“人”理解人民主体性,首先要从理解开始。从古典哲学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到基督教将神的地位置于人之上,再到文艺复

“人”。古典哲学与兴时期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都没有离开过

政治学的命题都是围绕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及自然

的关系展开。但是,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没有正确理解人的本,“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质

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

[1]133”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认为,通过直观的形式就

可以理解事物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单个的抽象的人。他把现实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活。人的主体性就在于人通过实践获得自我超越性,在改变现实的同时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及思维的产物。由此,人赋予自身区别于动物的创造性,同时赋予自然以人的目的性。

马克思是从个人的主体性、群体的主体性、类的主体性三个方面论述主体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群体的主体性表现为人民主体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人民主体性思想几乎贯穿马克思、恩格斯所有

。“人民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一个核心概念,从《马文本之中

‘人民’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到50卷中,出现二字达千次之

[2]”多。可见他们对人民的关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主要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三个角度论述。从世界观

角度出发,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实践主体(创造主体);从价值观角度出发,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价值主体(受益主体);从方法论角度出发,认为人民是历史的目标实现主体。首先,对于历史创造者这一重大历史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发展的永恒主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大多数人,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的天才人物、英雄意志,也不是客观唯

:“对社会心主义者认为的上帝等别的客观意志。马克思指出

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

[3]196”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历史不过在中写道

[3]295”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价值主体。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主体不是

神,不是君主及少数英雄等,而是大多数普通人。最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主体的目标只能靠人民自己实现,并提出人民主体性发挥的极致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正如马恩在《共:“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产党宣言》里陈述的

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思想的文化源“民本”头。中国自古就有着深厚的思想,这些思想分布于先秦

[4]

———“人”,理解为对客观事物被动的、无所作为的直观的主体

:“人的本质者、感受者。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指出

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系的总和

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

[1]136”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所塑造的,同时人又在创造、确证自己本质的对象性活动中,创造社会生

“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软实力问题研究”(2014-GH-754);2014年河南师范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研究”(YW201408)的阶段性成果。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作者简介:刘欢(1986-),女,河南邓州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性问题、主体性哲学。

2015.7

探讨与争鸣

到明清不同思想流派的经典文献中。夏启废禅让建立家天下,

“有夏服天命”宣扬的天命观。但其儿子太康即位后就沉迷游,《尚书·五子之歌》乐,不理朝政,结果被放逐。是时讽之:“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曰这是关于民本思想的第一次呐喊。夏商继亡,西周汲取前两朝政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德”治教训,提出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敬天、敬宗、保民,即要求统治者恭行天命,

尊崇天帝与祖宗的教诲,爱护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左传·文公十三年》这是较早阐述系列重民贵民的思想记

:“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阐载

,《诗经·大述了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

“宜民宜人”雅》记载过的观点。孔子继承周公保民、惠民的思“庶民””:“百姓足,君“富民“教民”想,提出的主张。孔子说

(《论语·颜渊》)指出民众是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国家的经济基础。孔子又说

)把民众看做是国家的军事基础。孔子还”(《论语·子路》矣。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说认为民众是国家的

。《孟子·尽心章句下》政治基础更是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荀子·君道》:“君人者,爱民而之,君为轻”的至理名言讲

“兼相爱,交相利””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墨子提倡“君者,民之心也;民者,的爱民思想。汉唐时期,董仲舒提出

。指君之体也。心之所好,体必安之;君之所好,民必从之”“心”“体”和的关系一样,是相互关联的。出君和民的关系好比

《贞观政要》李世民在中提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的观《明夷待访录·原臣》点。清代黄宗羲在中表达了“为天下,非

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的以天下万民为念的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民主体性思想的重要文化源头,为当代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二、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科学内涵

人民主体性是指人民作为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自主地位。人民主体性突出表现为人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焕发人民主体性、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是由精神动力

:“思想本身根本不能的属人性特点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

[3]320”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承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承认精神动力在社会历史中的主导作用。因为只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才能充分焕发人民群众在一切社会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性和创造性。习近平同志指出

”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讲来自人民,人民既是中国梦的承载主体,又是中国梦的创造主体;既是中国梦的追梦主体,又是中国梦的受益主体。缺失了人民对中国梦的自觉追求和积极践行,中国梦将永远是空中楼阁,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1.人民是中国梦的承载主体。“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梦的集合,承载着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国家强盛,人民才有安

[5]14

。“中全和尊严;国家发展,人民才有追逐梦想的机遇和舞台

国梦”可以有国家、民族层面上的宏大叙事,也可以有个人层面上的细致入微。它既饱含着一个历经磨难的民族和国家对于复兴的渴望,也关乎每一个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平同志曾指出

[5]13”标。强国终究是为了富民,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让全体中国人共享发展的成果,强国也就失去了意义。不管中国梦有多宏大,它的承载者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实现中国梦,不是建构于个人梦想的让位和牺牲,而是统一于每个人朝着梦想不断努力的过程。

2.人民是中国梦的追梦主体。人民是中国梦的追梦主体,从追梦的人数来看,我国有十几亿人民都在共同追梦。改革开放以来,3亿多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在夜露日晒中追梦,每年几百万应往届毕业生也分布在各个行业中积极地追梦,更有不少人在国外发挥才智努力追梦。从中国人民追梦的时间来看,民族复兴之梦已经追了173年,再追30余年才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高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之梦、共产主义之梦,还需要几代、几十代人的持续追逐。实践无止境,追梦无止境。从追梦的范围来看,不论是个人梦、家族梦还是民族梦、国家梦,其追梦主体都是人民。只有充分发挥人民主体性、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实现中国梦这个大家之梦。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每个追梦人都应增强主人翁意识,立足岗位和自身实际勇于追梦,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

3.人民是中国梦的理想主体。人民是中国梦的理想主体,“人民幸福”《理想国》凝聚着的美好期盼。柏拉图在其一书中描:“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述道

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因为,我们认”与西方世界对乌托为在一个这样的城邦最有可能找到正义。

邦的追求一样,在中国民间社会、政治思潮中,对和谐共处、人人幸福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历来存在。最早的中国梦是老子的“无为梦”《道德经》:“小国寡民,使有。老子在第八十章中说。”“甘其食,美其服,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

,孔子在《礼记·礼。其次是孔子的“大同梦”其居,乐其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运》说此外,还有近代振兴中华之

梦、现代人民解放之梦、当代民族复兴之梦。这些梦都是人民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人民都是其理想主体。人民在中国梦理想主体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梦想的合理规划上。梦想是由一个个细微的理想汇集而成的,因此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人民会自主发挥选择性和规划性,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梦,规划梦的实现进度。

4.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主体。首先,中国梦的实践主体是人民,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创造了丰厚的经济财富和政治财富,为中国梦的实现积累

:“改革开放中许许多了必需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同志曾说过

[7]

“农村改革中的”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

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

[6]

”同时,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又为精神文化生产提国的指导。

供了创作源泉。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民生活是最生动、最丰

2015.

7

[8]

探讨与争鸣

,“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富、最基本的东西[9]。的唯一的源泉”

其次,人民还是中国梦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主体。改革开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指导方针,激发了蕴藏于人民中

的创造潜能,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造出了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树立了良好的价值目标和道德精神风尚。

最后,人民是创新劳动的主体。实现美好生活,缔造中国梦,必须坚持创新。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灵魂。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了开创美好未来、改变国家命运必须依靠的强大力量。世界各国都希望通过激励创新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说,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可持续发展、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都离不开创新。把握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网络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自主权和主动权。近年来,通过人民的创新劳动,中国在实现现代技术高峰的征程中不断谱写出了新的华章:神

,蛟龙入海刷新了“中国深度”,高九飞天展示了“中国精度”

“中国跨度”铁、超级计算机等彰显了等等。以上这些正是中国

梦人民主体性的真实写照。

5.人民是中国梦的受益主体。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只有人民是生产活动的受益主体才能使其意识到自己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如果人民虽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但生产成果又归另外的主体来享用,那么人民的创造主体地位就只:“耕地只有带来收益的才是能是空中楼阁。正如黑格尔所说

耕地。所以谁使用耕地,谁就是整块地的所有人。如果就对象”本身承认另一个所有权,这是空洞的抽象。

[10]

人奋斗、努力钻研、艰苦创业的历史主动精神。有了这种精神,

中国道路必然愈走愈宽,中华民族最终必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

2.弘扬人民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

[11]”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在当代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核心价值。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

:“改革保证。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改革开放中每一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

[12]。实践和智慧”弘扬人民改革创新精神、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

氛围,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实现的重要路径。沿海特区高速发展

的经验证明: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人民就会心情舒畅,奋发向上,斗志昂扬。因此,要激发创业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弘扬干事创业之风、改革创新之风,使创业者有平台,干事者有舞台;“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要

。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3.增强民族文化活力。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实现需要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的不断夯实。增强民族文化活力和人民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才能增强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中国梦的宣传和解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力。习近平强调

[14]”观念紧密结合起来。人民的文化创造活力是文化生产力的根本,只有最大限度地解放文化生产力,民族文化活力才能获

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激活人民文化创造活力,才能为人民积极、主动地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辟无限广阔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新进步、新局面的取得,离不开文化体制改革的扎实推进。正如习近平所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4.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机制。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实现,必须充分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这种活力和创造力的激发,仅仅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释放出来的物质利益刺激是不行的,仅仅依靠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释放的精神动力也是不行的,还需要建立公平公正制度。只有通过一定的制度保障,使每一个人都能真正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才会高涨,中国梦才能如期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努力营造出

[15]”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力。公平正义的失衡会使基层百姓看不到奋斗的希望,影响其主体性

的发挥。只有落实公平正义原则,才能激发大多数中国人民奋发有为的激情,凝聚大多数中国人民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5.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人民主体的核心领,“人民主体”导力量。离开了党的核心领导就失去了方向,就

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合力。因此,我们党应该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当好领导角色,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满意为标准。他强调

”,“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去

[13]

[13]

所以,人民作

“中国梦”为实现的创造主体,不仅体现在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

造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上,更应该体现在人民对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成果的享有之上。实现伟大中国梦不是一句空洞抽象的口号,而是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生存、发展的空间,使每一个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每一个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人人参与其中的中国梦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其在根本上是为了每一个实践着的鲜活的人民主体。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在最大限度上让人民充分享有物质和精神利益。

三、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实现路径

高扬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需要路径的优化、制度的保障。焕发人民历史主动精神,弘扬人民改革创新精神,增强民族文化活力,建立公平公正制度,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是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实现路径。

1.焕发人民历史主动精神。“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激励人民开辟未来、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战略思想。人类的璀璨理想,都离不开胼手胝足、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中国梦人民主体性的实现路径之一是要焕发人民历史主动精神,把实现中国梦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精神世界是一个潜力无穷、没有边界的世界。中国梦要从理想变为现实就要把启发人民奋斗的精神力量作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金色桥梁。人人都有首创精神。激发人

2015.7

探讨与争鸣

”的成效和变化。

利益是凝聚力量的核心,只有在实现中国

梦的过程中获得切实的利益,人民群众才会以主人翁的姿态投

[16]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33.

[7]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367.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82.[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860.[10][.北京:商务印书馆,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

1979:68.[11]施芝鸿.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解放思想[N].人

民日报,2013-03-04(07).[12]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朝着十八大指引

N].人民日报,2013-01-02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

(01).

[13]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

N].人民日报,2012-12-12(01).放不止步[[1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N].人民日报,2014-01-01(01).[15]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N].人民日报,2014-01-01(02).上来[[16]张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

.人民日报,2013-01-23廉建设引向深入[N]

(01).

【责任编辑:闫生金】

入到中国梦的建设上来。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

位,保障人民切身利益,否则就会失去执政的根基。习近平在:“实现中华民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为政清廉才族伟大复兴的

[15]

”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因此,要不断加强

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的建设,紧密联系群众,始终

做好人民的公仆;关注民生、提升民主,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尊重人民、贴近人民、依靠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切实保障人民的权利和权益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12.[2]邱仁富.强化人民主体性,克服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危机[J]

(4).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9.[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9:53.[5]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6][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上接第39页)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

参考文献:

[1]高鸿钧.先秦和秦朝法治的现代醒思[J].中国法学,

2003,(5).——对中国法家思[2]王人博.一个最低限度的法治概念—

J].法学论坛,2003,(1).想的现代阐释[[3]JosephRaz.TheAuthorityofLaw:EssaysonLawandMo-rality[M].OxfordUniversityPress,1979:214-218.[4]高鸿钧.法治:理念与制度[M].中国政法大学,

2002:183.[5]BrianZ.Tamanaha.Ontheruleoflaw:history,politics,

theory[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4:91.[6]郑永流.法治四章[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98-112.[7]邵建东.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法治国家”——德国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

(5).

[8]章太炎.国故论衡[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15.

[9]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216.

[10]高亨.商君书注译[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70.

【责任编辑:张亚茹】

“赏罚”法家之法治却彻底剥离了道德的要求,并且以的手

段消灭了民间社会的家族伦理道德。法家所行告奸之法破坏了家族亲人之间的伦理秩序,一旦家族中的亲情与信任被消灭,民间社会的基本道德秩序也会随之淡薄。其消灭民间社会的道德伦常,目的是使百姓成为没有价值判断的耕战机器,易于为君主所役使。在今天的法治建设中,我们应该同时注意对民间社会道德秩序的重建,重新思考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道德秩序的建立并不仅仅是公民教育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制度问题。好的制度应该能为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奠定基础,反之,坏的制度却能瓦解社会中的道德秩序。

最后,法家的法治思想也有值得今天借鉴之处。就法“法治”家法治思想的正面意义而言,法家之观念对于政治

的认识采取了一种冷峻而深刻的态度,其对于人性的描述也颇有见地,对于官吏的管理与控制的研究更是入木三分。比如,法家将人性恶的假设运用于吏治,尤其是在控制官员的权力上面。法家强调利用人性的自利性,通过权力的划分使权力之间产生相互制衡的作用,来实现君主对官员:“夫置丞立监者,的控制。商鞅对此说得十分明白,他说

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故恃丞监而治者,仅存之治也。通数者则不然,别其势,难其

“别其势,难其道”)所谓”(《商君书·禁使》道。就是通过权力的分工与相互制衡来起到官员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

2015.

7


相关内容

  • [亚洲雄风]背后的人与事
  •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演唱的歌曲<亚洲雄风>曾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亿万国人对那个已逝年代的声音记忆. "最神圣的一次创作" 先有曲后有词 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第11届亚运会)举办前,组委会 ...

  • 这就是[中国好声音]
  • "我刘欢长成这样子."歌手刘欢忽地一下摘掉帽子,从导师席上站了起来,他泛红的眼睛里隐约透着亮光,"我刘欢长成这样子,也在中国流行歌坛唱了快30年!"全场沸腾了,谁都没想到,素来稳重的刘欢,会以自嘲的方式来鼓励一位对容貌自卑的女学员. 这是<中国好声音&g ...

  • 中国好声音
  • 栏目简介: <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源于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于2012年7月13日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 ...

  • 故事比赛主持词
  • 合:亲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刘欢乐:在这金桔飘香,草色微黄的初冬时节,我们快乐家庭俱乐部迎来了第一届讲故事比赛。 董一家:参加今天讲故事比赛的小朋友可多了。 徐一航:有我们以前经常在一起玩的小朋友。 徐子羡:也有刚刚加入我们快乐家庭俱乐部的新朋友。 王霖杰:我们的大家庭人气 ...

  • 初冬季节的主持词
  • 合:亲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刘欢乐:在这金桔飘香,草色微黄的初冬时节,我们快乐家庭俱乐部迎来了第一届讲故事比赛。 董一家:参加今天讲故事比赛的小朋友可多了。 徐一航:有我们以前经常在一起玩的小朋友。 徐子羡:也有刚刚加入我们快乐家庭俱乐部的新朋友。 王霖杰:我们的大家庭人气 ...

  • ["纯粹"觅得"好声音"]阅读答案
  • "纯粹"觅得"好声音"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的选秀文化 ...

  • 刘姓男孩取名
  • 刘姓男孩取名 刘姓(liú) 刘姓来历:刘姓有三个来源:一是尧的后代刘累,他的子孙以他的名为姓:二是周朝有个大夫住在刘地,他以地名为姓:三是北魏时,部分少数民族改姓刘. 历史名人:刘姓是现在中国的第四大姓.历史上刘姓的名人有:建立了西汉的刘邦:建立了东汉的刘秀:清代的小说家刘鹗,他写了<老残游 ...

  • 2013刘姓取名方案
  • 2013刘姓取名 刘姓(liú) 刘姓来历:刘姓有三个来源:一是尧的后代刘累,他的子孙以他的名为姓:二是周朝有个大夫住在刘地,他以地名为姓:三是北魏时,部分少数民族改姓刘. 历史名人:刘姓是现在中国的第四大姓.历史上刘姓的名人有:建立了西汉的刘邦:建立了东汉的刘秀:清代的小说家刘鹗,他写了<老 ...

  • 2012中国明星出场费_大陆明星出场费
  • 2012中国明星出场费 大陆明星出场费 2012年最新 大陆明星出场费: 一线:(25-40万)韩红,刘欢,孙楠,田震,刀郎,宋祖英; 二线:(15-30万)崔健,孙悦,扑树,赵微,陆毅,斯琴格日乐,杨坤,陈坤,臧天朔,林依轮,杨玉莹,汤灿,韦唯民族歌手:谭晶,董文华.张也,陈思思,彭丽媛,闫维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