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

实践教学报告册

(2015—2016第二学期)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学院:_______

专业:_______

班级:_______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2016.4

批阅人: 时间:

一、课程说明

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为16个学时,课堂理论学时4个,实践教学学时12个。实践教学学时由学生课余时间自行组织活动,填写完成本实践报告册。

二、实践报告册说明

1、本实践报告册必须双面打印,手写完成;

2、必须体现自己真实的思考和情感,严禁抄袭或从网上下载;

3、字体工整、清晰,语言流畅。

4、班长交作业时需提供本班学生名单一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

行动。保障财政对农业投入,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 善农业保险制度,引导带动更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建设。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要加快通硬化路、通客车。抓紧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 级,两年内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 43.4%。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增强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扶贫脱贫是硬任 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十三五规划

第四篇 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十八章 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十九章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第二十章 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一章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关系势必面临严峻的考验。

选前两岸气氛不寻常

的确,在这次台湾大选前,两岸关系显示出非常不寻常的气氛,这在前几次的选举中,都很难找到前例,谨举几个现象来说明:

第一、美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对选后台海情势发展表达忧虑”的现象。四位美国前任国防部长,1月11日受邀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一项论坛上表达对东亚情势看法时,都不约而同对台海局势发展表达忧虑。白宫前亚太事务资深主任葛林1月12日在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 )发言时则说,华府将试着让大陆不要太早,或在不了解台北新政府真正政策前挑起危机,当然也会试着传递不要让大陆有理由改变对台政策的信号给台北。

上面几位是卸任官员,他们说话通常比较直白,但如果现任官员也表态,就非比寻常。 1月14日,美国国务院正式宣布,副国务卿布林肯将前往北京,会晤对象包括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而前国务卿伯恩斯(W. Bums) 则将访台,会面对象是蔡英文。这些被称为“预防性外交”的展开,透露出美国对两岸新局走向的担忧与关切。

如果再加上前一日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罗玆(B. Rhodes) 强调:“我们支持良好的两岸关系,也不认为升高紧张对任何一方有利”,几乎可以确定,自1996年台湾直选总统以来,这次是美国对两岸关系可能的变局,最忧虑的一次。

第二、对比过去台湾选举,中国大陆这次表现相对冷静与克制,更让外界感觉深不可测。从下面的例子可以清晰看出,面对台湾大选引发的统独问题,北京已经改用“理性以待”来取代过去“感性回应”的处理方式。

首先,像1996年的导弹事件、2000年朱镕基在全国“两会”上强硬发言的做法,在2008年之后即不再出现。其次,中共领导人的“针对性讲话”也越来越少,除了2015年3月“两会”期间,习近平曾说过,失去“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发展恐会“地动天摇”。但之后,即使再有类似主题的提及,中共领导人就只在强调,不再恐吓。去年11月举行的“习马会”,习近平的语气就放缓很多。

即使民进党高层,在这次投票前也表示,对大陆对台湾大选的“友善”与“谨慎”,他们感觉到了。

那么,处在美国的“忧心”与大陆的“谨慎”情况下,蔡英文未来四年的任期,两岸

关系会出现什么变化?

答覆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厘清“蔡英文将如何回应美国的关注”以及“蔡英文将如何与中国大陆进行沟通”的疑惑,才能评估。

美国的“忧心”,实际上就是,形式上美国对两岸都表示“不希望看到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但在实质上,美国“希望台北了解不要给北京有理由改变对台政策”。以蔡英文选前的谈话判断,她已强烈暗示不会寻求法理台独,但仍会借用“中华民国”外壳,以模糊的立场宣称与大陆维持现状,并进行和平对话,以契合美国的“一中政策”。

北京当然不会同意台北这样的做法,但是美国会不会给台湾压力,就要取决于中美之间,美国在反恐、中东、朝鲜、金融以及经贸问题上,是否更需要中国的支持与配合。如果这一点成立,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就可能在美国压力下,修正到更符合北京期待的方向。但这个论点如果不成立,华府不会使力,只能说,蔡的政策仍将原地踏步,两岸关系将面临挑战。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美国因素为前提,在两岸之间,蔡英文又将如何与北京进行“沟通”?

北京目前的“谨慎”,就是观察、等待,这也符合葛林所说的“大陆不要太早或不了解台北新政府真正政策前挑起危机”的建议。北京其实已经听闻,蔡英文曾在选前改口,像“九二共识变成选项之一”就是个例子。但高票当选后,她是否会思考调整两岸政策,就出现了变数。当然,蔡英文两岸政策不可能一夕全改,就算调整,也需到5月20日就职演说时,才能清楚看到。

两岸将陷入“冷和平”状态的可能性最大。但正如前面所分析,“冷和平”是根据目前岛内政局变化和国际因素所做的一种预测,未来出现的概率较大,但也并非确然。如果蔡英文采取与大陆相向而行的两岸政策,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就会维持和平;倘若蔡英文采取与大陆对抗的“法理台独”政策,两

岸将会出现“冷战”,甚至军事冲突。

11

12

13

14

15

《形势与政策》

实践教学报告册

(2015—2016第二学期)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学院:_______

专业:_______

班级:_______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2016.4

批阅人: 时间:

一、课程说明

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为16个学时,课堂理论学时4个,实践教学学时12个。实践教学学时由学生课余时间自行组织活动,填写完成本实践报告册。

二、实践报告册说明

1、本实践报告册必须双面打印,手写完成;

2、必须体现自己真实的思考和情感,严禁抄袭或从网上下载;

3、字体工整、清晰,语言流畅。

4、班长交作业时需提供本班学生名单一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

行动。保障财政对农业投入,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 善农业保险制度,引导带动更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建设。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要加快通硬化路、通客车。抓紧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 级,两年内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 43.4%。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增强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扶贫脱贫是硬任 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十三五规划

第四篇 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十八章 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十九章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第二十章 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一章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关系势必面临严峻的考验。

选前两岸气氛不寻常

的确,在这次台湾大选前,两岸关系显示出非常不寻常的气氛,这在前几次的选举中,都很难找到前例,谨举几个现象来说明:

第一、美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对选后台海情势发展表达忧虑”的现象。四位美国前任国防部长,1月11日受邀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一项论坛上表达对东亚情势看法时,都不约而同对台海局势发展表达忧虑。白宫前亚太事务资深主任葛林1月12日在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 )发言时则说,华府将试着让大陆不要太早,或在不了解台北新政府真正政策前挑起危机,当然也会试着传递不要让大陆有理由改变对台政策的信号给台北。

上面几位是卸任官员,他们说话通常比较直白,但如果现任官员也表态,就非比寻常。 1月14日,美国国务院正式宣布,副国务卿布林肯将前往北京,会晤对象包括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而前国务卿伯恩斯(W. Bums) 则将访台,会面对象是蔡英文。这些被称为“预防性外交”的展开,透露出美国对两岸新局走向的担忧与关切。

如果再加上前一日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罗玆(B. Rhodes) 强调:“我们支持良好的两岸关系,也不认为升高紧张对任何一方有利”,几乎可以确定,自1996年台湾直选总统以来,这次是美国对两岸关系可能的变局,最忧虑的一次。

第二、对比过去台湾选举,中国大陆这次表现相对冷静与克制,更让外界感觉深不可测。从下面的例子可以清晰看出,面对台湾大选引发的统独问题,北京已经改用“理性以待”来取代过去“感性回应”的处理方式。

首先,像1996年的导弹事件、2000年朱镕基在全国“两会”上强硬发言的做法,在2008年之后即不再出现。其次,中共领导人的“针对性讲话”也越来越少,除了2015年3月“两会”期间,习近平曾说过,失去“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发展恐会“地动天摇”。但之后,即使再有类似主题的提及,中共领导人就只在强调,不再恐吓。去年11月举行的“习马会”,习近平的语气就放缓很多。

即使民进党高层,在这次投票前也表示,对大陆对台湾大选的“友善”与“谨慎”,他们感觉到了。

那么,处在美国的“忧心”与大陆的“谨慎”情况下,蔡英文未来四年的任期,两岸

关系会出现什么变化?

答覆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厘清“蔡英文将如何回应美国的关注”以及“蔡英文将如何与中国大陆进行沟通”的疑惑,才能评估。

美国的“忧心”,实际上就是,形式上美国对两岸都表示“不希望看到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但在实质上,美国“希望台北了解不要给北京有理由改变对台政策”。以蔡英文选前的谈话判断,她已强烈暗示不会寻求法理台独,但仍会借用“中华民国”外壳,以模糊的立场宣称与大陆维持现状,并进行和平对话,以契合美国的“一中政策”。

北京当然不会同意台北这样的做法,但是美国会不会给台湾压力,就要取决于中美之间,美国在反恐、中东、朝鲜、金融以及经贸问题上,是否更需要中国的支持与配合。如果这一点成立,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就可能在美国压力下,修正到更符合北京期待的方向。但这个论点如果不成立,华府不会使力,只能说,蔡的政策仍将原地踏步,两岸关系将面临挑战。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美国因素为前提,在两岸之间,蔡英文又将如何与北京进行“沟通”?

北京目前的“谨慎”,就是观察、等待,这也符合葛林所说的“大陆不要太早或不了解台北新政府真正政策前挑起危机”的建议。北京其实已经听闻,蔡英文曾在选前改口,像“九二共识变成选项之一”就是个例子。但高票当选后,她是否会思考调整两岸政策,就出现了变数。当然,蔡英文两岸政策不可能一夕全改,就算调整,也需到5月20日就职演说时,才能清楚看到。

两岸将陷入“冷和平”状态的可能性最大。但正如前面所分析,“冷和平”是根据目前岛内政局变化和国际因素所做的一种预测,未来出现的概率较大,但也并非确然。如果蔡英文采取与大陆相向而行的两岸政策,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就会维持和平;倘若蔡英文采取与大陆对抗的“法理台独”政策,两

岸将会出现“冷战”,甚至军事冲突。

11

12

13

14

15


相关内容

  • 关于新形势下信教群众工作的思考
  • 黄志辉 2011-08-12 15:53文章来源:宗教研究中心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信教群众众多.做好新形势下信教群众工作,是宗教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做 ...

  • 2011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格式
  • 2010-2011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08-1 任课教师: 姓名:* * * 学号:* * * 成 绩 Xxxxxxx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 ...

  • 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
  • 国际战略思想是一个国家国际战略政策的总纲,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侧重于对国际关系的研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它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它告 ...

  • 领导干部强化大局意识的三个维度
  • 曾宪奎 2016年11月03日08:42    来源:人民论坛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1103/c40531-28831032.html 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是当前阶段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局的必然要求.强化大局意识,应以增进政治意识为基础 ...

  • 深化_形势与政策_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 第2卷第4期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年12月Vol.2 No.4 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Dec.2002 Ξ 深化"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李少奇, 郑 ...

  • 大国和谐观后感
  • 大国和谐 电气2011-1 陈婷 [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分析全球化的理论指南,该理论认为,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以及各民族的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资本主义在开创世界历史方面功不可没,但是终将灭亡;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趋势不可逆转,但具体道路是多样的;世界历史的最终趋势 ...

  •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社会科学部 社会科学部承担着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工作任务。学院领导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改工作,指导社会科学部教师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尤其是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提高全校教师整体素质,对大学 生的思想政治教 ...

  • 中华之崛起与中国梦形势与政策论文
  • 中华之崛起与中国梦 导言: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民族复兴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前提.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总书记定义"中国梦"[1]--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 ...

  • 学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人教版][学案]
  • 第3 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学习目标]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整体感知] 列宁的伟大贡献 ①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一个政党) ②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一个国家) ③巩固苏维埃政权: 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