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意境说"和"典型论"的异同

中国与西方的理论家们都不约而同地对艺术美之奥妙,作了深入的、长期的探索,其结晶就是意境说与典型论。这正是意境说与典璎论最根本的相同之处。然而。由于中西不同的社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学艺术实践的丰厚之土壤,使得这种共同探索的结晶闪现出璀灿夺目的迥异色彩。意境说与典型论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主观与客观

主观与客观,情与景,这是构成文学艺术之“二原质”。任何成功的艺术形象,都是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情与景的妙合无垠。无论是典型还是意境,它们都必须两者兼有,苟缺其一,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但是,典型与意境绝对不是一码事。典型论与意境说最基本的特征与区别是典型论偏重于客观,意境说偏重于主观;典型论注重于客观形象的再现,意境说注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西方从具有商业性与宗教性的社会产生了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摹仿再现的叙事文学传统.典型论即产生于这一传统,而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是典型论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这些因素决定了典型论这一最基本的特征——偏重于客观生活的再现。典型论反对作家自己跑进作品里去没完没了地抒发议论.而主张倾向应当从作品形象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与典型论相反,意境说偏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这种特征是被从具有宗法性与农业性的中国古代社会产生出来的以表现为特征的抒情文学传统所决定的.并受影响于儒家学派的文学起源论——“物感说”。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意境说在偏重于主观情感抒发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客观形象的描绘。两者的本质区别仅在于描绘形象之目的不同.典型论追求的目的是描绘客观形象;意境说的目的是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

二、人物与境物

形象性是文学艺术的根本特征,作为中西文艺审美核心的意境说与典型论,当然都要求描绘出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但两者有所偏重。意境的形象偏重于描绘境物,典型的形象偏重于描绘人物。这种差别主要是中西不同的文学艺术实践造成的。西方的叙事文学传统主要是摹仿人物的行动.中国的抒情文学传统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情感。行动必须由人物形象来体现,而情感主要通过境物形象来抒发。另外,西方的叙事文学以悲剧和史诗为主。中国的抒情文学主要以短小诗章为主.这种不同的艺术类型。也是形成意境说与典型论这一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的典型论从萌芽到成熟,一直是与人物形象相始终的。当然.典型论也要求写境物,但写境物主要是为了衬托人物形象。而意境说偏重于境物形象地描绘。虽然中国古代文学里也写人物形象,但是这些人物形象多半属于诗人抒发情感的媒介。它不同于西方写人物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本身,是为了塑造人物典型。事实上,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大量的还是景物形象地描绘。当然,许多作品描写的还不是纯景物。而是人物情感活动的空间,其中既有景又有人。这种为表达人物情感而描绘出来的境物与人物组成的空间。就是古代理论家所说的“境”或“境界”。而这种“境”,正是意境说所注重描绘的形象。

三、求美与求真

文学艺术都讲真善美的统一,典型论与意境说同样如此。但是,两者所体现的真善美的统一是有差异、有偏重的。一般说来,典型说偏重于真,意境说偏重于美。这又是它们的—个重要特征与区别。西方典型论偏重于真实,有这么几个特点:其一是强调严格地摹写现实,强调细节的逼真,要求典型人物的一颦一笑,头上的帽子、手上的道具,甚至“脸上的雀斑”。都必须与真的丝毫不差。其二是作品描写——无论是情节、结构、时问与空问、人物的性格一都必须符 合逻辑.符合情理。意境说虽然也讲真,要求要写真感情、真景物,但是,它 对于真的要求却不像典型论那般严格,特别是对于细节的真实.它与典型论大不一样。意境说注重的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注重的是内在的情感,注重的是神似.而对于外在形象的 细节真实却并不十分注意,甚至反对细节过于真实。因为太注意细节真实就会“画者谨发『面易貌”。中国的意境说偏重于美,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其一是着意追求内在的情感.神韵 之美,而不求外在的酷似;其二是中国艺术不讲究时间、空间、结构层次透视等方面的符合

必然律与自然性。常常打破时空限制.不按自然本身的规律去描绘。相传王维作画“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

四、酝酿感悟与分析综合

典型论有一整套典型化的方法。即观察体验——分析综合——典型的诞生。意境说也基本上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观察体验——酝酿积蓄——意境从感悟中诞生。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因此。无论是西方艺术里典型人物的塑造还是中国艺术中审美意境的寻求,都离不开对于客观生活的观察与体验。但是它们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却是很不相同的。典型论是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意境说则不像西方作家那样有条有理地分析综合。而是在酝酿积蓄中感悟,从灵感闪现中捕捉到艺术意境的。中西美学理论是“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唏阳而异品”。典型论与意境说正是鲜明地体现出中西美学理论这种既同又异的状况。我们应该从其相异之处。把握住它们各自的本质特征;从其相同之处,探索到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共同规律。贡献于我们的美学理论研究与文艺创作。

中国与西方的理论家们都不约而同地对艺术美之奥妙,作了深入的、长期的探索,其结晶就是意境说与典型论。这正是意境说与典璎论最根本的相同之处。然而。由于中西不同的社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学艺术实践的丰厚之土壤,使得这种共同探索的结晶闪现出璀灿夺目的迥异色彩。意境说与典型论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主观与客观

主观与客观,情与景,这是构成文学艺术之“二原质”。任何成功的艺术形象,都是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情与景的妙合无垠。无论是典型还是意境,它们都必须两者兼有,苟缺其一,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但是,典型与意境绝对不是一码事。典型论与意境说最基本的特征与区别是典型论偏重于客观,意境说偏重于主观;典型论注重于客观形象的再现,意境说注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西方从具有商业性与宗教性的社会产生了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摹仿再现的叙事文学传统.典型论即产生于这一传统,而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是典型论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这些因素决定了典型论这一最基本的特征——偏重于客观生活的再现。典型论反对作家自己跑进作品里去没完没了地抒发议论.而主张倾向应当从作品形象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与典型论相反,意境说偏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这种特征是被从具有宗法性与农业性的中国古代社会产生出来的以表现为特征的抒情文学传统所决定的.并受影响于儒家学派的文学起源论——“物感说”。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意境说在偏重于主观情感抒发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客观形象的描绘。两者的本质区别仅在于描绘形象之目的不同.典型论追求的目的是描绘客观形象;意境说的目的是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

二、人物与境物

形象性是文学艺术的根本特征,作为中西文艺审美核心的意境说与典型论,当然都要求描绘出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但两者有所偏重。意境的形象偏重于描绘境物,典型的形象偏重于描绘人物。这种差别主要是中西不同的文学艺术实践造成的。西方的叙事文学传统主要是摹仿人物的行动.中国的抒情文学传统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情感。行动必须由人物形象来体现,而情感主要通过境物形象来抒发。另外,西方的叙事文学以悲剧和史诗为主。中国的抒情文学主要以短小诗章为主.这种不同的艺术类型。也是形成意境说与典型论这一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的典型论从萌芽到成熟,一直是与人物形象相始终的。当然.典型论也要求写境物,但写境物主要是为了衬托人物形象。而意境说偏重于境物形象地描绘。虽然中国古代文学里也写人物形象,但是这些人物形象多半属于诗人抒发情感的媒介。它不同于西方写人物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本身,是为了塑造人物典型。事实上,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大量的还是景物形象地描绘。当然,许多作品描写的还不是纯景物。而是人物情感活动的空间,其中既有景又有人。这种为表达人物情感而描绘出来的境物与人物组成的空间。就是古代理论家所说的“境”或“境界”。而这种“境”,正是意境说所注重描绘的形象。

三、求美与求真

文学艺术都讲真善美的统一,典型论与意境说同样如此。但是,两者所体现的真善美的统一是有差异、有偏重的。一般说来,典型说偏重于真,意境说偏重于美。这又是它们的—个重要特征与区别。西方典型论偏重于真实,有这么几个特点:其一是强调严格地摹写现实,强调细节的逼真,要求典型人物的一颦一笑,头上的帽子、手上的道具,甚至“脸上的雀斑”。都必须与真的丝毫不差。其二是作品描写——无论是情节、结构、时问与空问、人物的性格一都必须符 合逻辑.符合情理。意境说虽然也讲真,要求要写真感情、真景物,但是,它 对于真的要求却不像典型论那般严格,特别是对于细节的真实.它与典型论大不一样。意境说注重的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注重的是内在的情感,注重的是神似.而对于外在形象的 细节真实却并不十分注意,甚至反对细节过于真实。因为太注意细节真实就会“画者谨发『面易貌”。中国的意境说偏重于美,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其一是着意追求内在的情感.神韵 之美,而不求外在的酷似;其二是中国艺术不讲究时间、空间、结构层次透视等方面的符合

必然律与自然性。常常打破时空限制.不按自然本身的规律去描绘。相传王维作画“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

四、酝酿感悟与分析综合

典型论有一整套典型化的方法。即观察体验——分析综合——典型的诞生。意境说也基本上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观察体验——酝酿积蓄——意境从感悟中诞生。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因此。无论是西方艺术里典型人物的塑造还是中国艺术中审美意境的寻求,都离不开对于客观生活的观察与体验。但是它们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却是很不相同的。典型论是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意境说则不像西方作家那样有条有理地分析综合。而是在酝酿积蓄中感悟,从灵感闪现中捕捉到艺术意境的。中西美学理论是“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唏阳而异品”。典型论与意境说正是鲜明地体现出中西美学理论这种既同又异的状况。我们应该从其相异之处。把握住它们各自的本质特征;从其相同之处,探索到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共同规律。贡献于我们的美学理论研究与文艺创作。


相关内容

  •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毕业论文工作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 毕业论文的写作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凡未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论文不合格者,不得毕业. 2. 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坚决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论文中凡引用他人著述或学术成 ...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例
  • 语言类(语言学方向)毕业论文选题 一.古代汉语 1.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 2.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 3.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 4.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 5.假借字与通假字 6.古今字 ...

  • 新!中文系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中文系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注:1.这些题目只是选题参考,最终的论文题目有待同学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2.希望同学们在选题时尽可能地避免与其他同学选题雷同,如果出现雷同情况,选题结果公布后,涉及雷同选题的同学要及时与指导老师协商,及时变更选题;3.各班由学习委员负责,在选题公布的一周 ...

  • 竹笛与长笛异同浅析!
  • 长笛与竹笛首先发音原理是一样,都属于边棱振动!在音色上竹笛音色较之长笛要明亮,长笛略微暗淡,其中两个原因三个:一是竹笛有笛膜辅助发音:竹笛的音域较之长笛处在比较高的位置"如C调长笛的最低音是小字1组的C而C调竹笛的最低音是小字1组的G:另一个是材料的差别.长笛的音色更接近箫的音色,但又较之 ...

  • 浅析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 浅析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摘 要:儿歌和儿童诗,统称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中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 文学样式.二者不管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与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上 都有密切的关联.而时下两者常被混淆,有的把儿童诗当做儿歌,有的把儿歌当 成儿童诗.因此,笔者从现代汉语.传统诗学两个不同的领域交叉研究儿 ...

  •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意境之美 2. 中国画人物画的笔墨之韵 3. 八大山人笔墨研究及对现代花鸟创作的影响 4. 浅谈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美术的运用 5. 论意境美在苏轼绘画中的表现与研究 6. 石涛"一画论"的精神内涵 7. 浅谈中国 ...

  •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分析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分析<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 2 对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研究 3 On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A Comparative Study on Fitzgerald a ...

  •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集
  •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本 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集 一.外国文学方向 1.不朽的艺术形象--堂吉诃德的悲剧性与喜剧性探微 2.论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面性 3.<红与黑>的心理描写艺术探析 4.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谈英雄形象的塑造 5.论易卜生戏剧的现代性 6.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内心世界 ...

  •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2005年07月12日 方秀英 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内含如何拟定写作提纲) 如何突出毕业论文的学术性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的门类,学术论文则是最为常见的学术文体.学术论文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凭借,是反映学术成果.传递学术信息的工具.可以说,"学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