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哲学论]中的"世界"

作者:崔宜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5年03期

   西方现代哲学的两大流派,即分析哲学和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分野有若干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逻辑”的态度有根本差异。两派都是从对其共有的近代哲学传统的批判出发,但批判之所向却很不相同。分析哲学反对的是传统的本体论哲学,认为哲学应放弃这些无意义的形上学问题,而以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有意义的问题为对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以逻辑来保证其意义的一贯性和明晰性。这里,逻辑问题被突出了出来,成为根本的、甚至唯一的哲学问题。

   相反,人本主义哲学恰恰是以反“逻辑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他们认为,西方哲学和整个西方文明的危机,皆源自于这个错误的逻辑中心主义。因为,人、人的生存、世界的存在意义这些更为重要、根本的问题才是哲学的对象,这些又不是理性所能把握、逻辑所能通达的问题。可见,西方现代哲学的两大流派的对立,其一个重要方面就体现在逻辑的问题上。

   有趣的是,维特根斯坦却独树一帜,即张扬逻辑主义,并被分析哲学流派奉为大师;同时又坚持形上学意义的存在,被认为具有神秘主义倾向。一般地看,这种逻辑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并存是非常矛盾的东西,因而遭人讥笑、如罗素等人。但如果摒弃某一流派的成见而深入地去看维特根斯坦,则这个矛盾并非只是个简单的错误,它实际上含蕴着一些深刻的哲学问题,并且是维特根斯坦哲学思考的独特性和深刻性的表现。下面就以早期著作《逻辑哲学论》为本来分析维特根斯坦的“世界”观。

   “哲学不是理论,而是活动。”(《逻辑哲学论》4·112。郭英译,商务62年版。下同)这是维特根斯坦关于哲学是什么的最直接的回答。显然,这种对哲学本质的理解与西方哲学传统有重大差异。“哲学是理论”是传统的观念,对哲学之于世界的关系采取的是一种认识论的取向。维特根斯坦把哲学当作“活动”,对哲学之于世界的关系采取的是一种实践论的取向。认识论的取向其前提是,已有一个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世界存在着,哲学无非是对客观对象世界的某种理论认识。实践论的取向则否认了这个前提,认为世界只是通过哲学这种理论活动才现实地呈示出来。因此,这种取向上的转变鲜明而集中地体现

   在“世界”观的转变上。这对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十分重要,因为“世界”观的转变必然导致有关哲学的对象、问题和任务的一系列的转变。

   对维特根斯坦来说,“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它是这样的。”(6·44,着重号原有)“怎样的”和“这样的”之区分就是取向上的区分。“怎样的”是对世界的认识论取向所产生的问题,“这样的”是对世界的实践论取向所产生的问题。这两种取向是如此地不同,对于认识论取向来说,“世界是这样的”不是一个问题,与根本成为不了“问题”;对于实践论取向来说,“世界是怎样的,这对于更高者来说是完全漠不相关的。”(6·432)也就是说,这不是个哲学问题。所谓“世界是这样的”,意谓着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从永恒观点来直观世界,就是把它当作有限的整体来直观。把世界当作有限整体的感觉是神秘的感觉。”(6·45)在西方传统中,从永恒的观点把世界当作有限整体来直观只是上帝才具有的能力,因而不是哲学的对象,而是哲学的界限。康德哲学的认论就是以这条边界为重要基础的。在现代分析哲学中十分重要的“经验直观”,也坚决拒绝着此类非“实在”的永恒观点及整体观点。维特根斯坦却把这种直观从上帝那儿剥夺过来给了人,并认为这才是哲学的最高问题,因为这种直观是一种不可理解的“神秘的感觉”。用康德的话来说,尽管我们不能理解那些超越的东西,但如果我们能理解它的不可理解性,这也就是哲学的最高使命了(参见《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的最后一节)。同样,对维特根斯坦来说,这个不可理解的、给人以神秘的世界是怎么来的,即这个作为有限整体被直观的世界是如何可能的,正是关键所在。

   这个世界首先是逻辑的世界。“逻辑充满着世界;世界的界限也是逻辑的界限。”(5·61)具体地说,“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物的总和。”(1·1)“对于物来说,重要的是它可以成为原子事实的构成部分。”(2·011)世界的基本构成因素不是物,而是物与物的之间现实地处在某种关系中的事实,这是维特根斯坦的独特观点,也是他的“世界”观的基石。有意思的是,对中国人来说,“物者,事也”,正是基本的传统观念;而对西方哲学传统而言,这却违背了基本的常识。此间消息,倒是大耐寻味的。但这不是说维特根斯坦靠拢了中国传统,相反,在他新的哲学基石上树立的还是西方建筑。事实是物与物之间现实地处在某种关系中,哪一种关系呢?逻辑关系。逻辑“命题是对原子事实的一种描述。”(4·023)所以“在逻辑空间中的事实就是世界。”(1·13)这是一个可以思考、可以言说,但没有意义的世界。

   至此,维特根斯坦与分析哲学有共同的立场,即逻辑是对世界唯一恰当的理论描述方式。但接下去在“意义”问题上马上就有了重大差异。分析哲学只承认命题的意义,关心的是如何由逻辑和经验来保证命题的意义。而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本身应该具有意义。“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在世界中一切东西都如本来面目,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实际上所发生的。其中没有任何价值,──如果它有价值的话,它就没有价值了。如果有一个具有价值的价值,则它必定在一切所发生的事情之外,必定在实在之外。因为一切所发生的和实在的都是偶然的。供它成为非偶然的东西,不可能在世界之中,否则它又将是偶然的了。它必须在世界之外。”(6·41)这里,他肯定了世界本身的意义,肯定了只是在事实之外才存在着价值,唯这样的意义、价值才使弥散在逻辑空间中只具有偶然性的事实具有了非偶然性。(“任何一个事实都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一切其它的则始终如此。”1·21)可见,尽管维特根斯坦与分析哲学有同样的逻辑主义立场,但在意义问题上,倒是和人本主义哲学息息相通,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世界由事实构成,事实可用逻辑来描述,但世界的意义、价值和必然性、即使世界成为世界的东西却在世界之外。如果联系到西方哲学中的二元论对立的传统,从过去的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到现代的分析哲学和人本主义哲学的价值与事实的二元对立,显然能看到维特根斯坦力图调合这种对立,给出一个统一的世界的努力。他用“我”为中介来统一这个截然两橛的世界。

   “我就是我的世界。”(5·63)“世界的生活是一致的。”(5·621)人们反复指出,这儿的“我”很有唯我论的意味。维特根斯坦也确实这样说了,“实际上唯我论所指的东西是完全正确的,只是它不能说出来,而只能表明出来。”(5·62)确实,“说”与“表明”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传统唯我论是从“我”逻辑地推出整个世界的存在;维特根斯坦认为0我”之前,已有在逻辑空间中的事实存在着,“我”与此无关,有关的则是使世界成为世界的价值。而能说的只是事实、逻辑层面的东西;所以,这个在价值、意义层面的“我”无法说出来,只能表明出来。其次,传统唯我论的“我”是被现代哲学所摒弃的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其“我的世界”是封闭的、某种有限个体的心理空间而已,故“我”与“你”是截然隔绝、无法沟能的,我的世界和你的世界无法证明为同一世界,维特根斯坦的世界首先是逻辑的世界,逻辑对一切人都有效,这个世界对一切人都以同一种方式存在、是同一个世界,这也就是说,“说”与“表明”的不同,也是世界的存在前提分别为心理空间与逻辑空间的不同。

   但维特根斯坦的世界又确实是唯我论的,即“我”是“这个”世界存在的最高根据。在他看来,一个仅仅是弥散在逻辑空间中的事实世界只是“这个”世界存在的可能性,使可能的事实世界成为具有意义、价值的“这个”世界的只能是人、即自我──形上学的主体。也就是说,只有“我”──在世界之外的形上学主体,才能给予这个无意义的事实世界以意义、价值和必然性,使之成为一个现实的“这样的”世界。那么,“我”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这里,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界限”说。首先,“我”在世界之外,否则我就做不到这一点。“在世界上,哪里可以指出一个形而上学的主体?”(5·633)其次,“我”又在世界之内,否则我也做不到这一点,这就是“主体不属于世界,而是世界的一种界限。”(5·632)界限,在维特根斯坦哲学中是个意味深长、乃至有点神秘的概念。从可理解的意义上说,界限就是自我,就是形上学主体。“哲学上的自我不是人,人体或心理学上所说的人的灵魂,而是形而上学的主体,是界限──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5·641)这意味着,自我-形上学主体是逻辑空间的事实世界转化为“这样的”现实世界的唯一中介。在逻辑空间中只有偶然性的事实,没有自我、没有意义和价值。那么,无论多少偶然性的事实堆积在一起,其总和仍然是事实,而不是现实的世界,它仅仅构成现实世界的可能性。那么,一个现实的世界就是自我以逻辑空间中的事实世界为对象,赋予其意义、价值和必然性,也就是给出世界的界限,使之对“我”生成为主体的世界,“这样的”现实世界。从不可理解的意义上说,形上学的主体从何处获得意义、价值和必然性,又怎样作为“界限”使得界限之内的逻辑空间中的事实点化为“有限的整体世界”,或者使无价值可言的逻辑空间变为有价值的“这样的”世界的等等。当然,维特根斯坦是谦逊的,他也认为神秘的是“世界是这样的”。现在的问题是,经他解释什么世界是这样的以后,神秘的“世界”变成了神秘的“界限”。但不能说他只是绕了个无谓的圈子,起码在他所做的工作中可以包含下这样的思想:对于每个人来说,你必须为自己建构一个世界,你在什么程度上作为主体而生活着,你的生活才是你的世界,你的主体性就在什么程度上构成一个现实世界的界限,这个“这样的”世界就是你的。因此,尽管你和我拥有同一个作为可能性的事实世界,但你的“这样的”世界可能完全不同于我的“这样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又确实是唯我论的。

   综上所述,维特根斯坦的“世界”观的主要特点就是努力调和事实和价值的二元分裂,以给出一个统一的世界。很难说他做到了这一点,但其中也确实有某些新颖而深刻的东西,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作者:崔宜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5年03期

   西方现代哲学的两大流派,即分析哲学和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分野有若干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逻辑”的态度有根本差异。两派都是从对其共有的近代哲学传统的批判出发,但批判之所向却很不相同。分析哲学反对的是传统的本体论哲学,认为哲学应放弃这些无意义的形上学问题,而以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有意义的问题为对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以逻辑来保证其意义的一贯性和明晰性。这里,逻辑问题被突出了出来,成为根本的、甚至唯一的哲学问题。

   相反,人本主义哲学恰恰是以反“逻辑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他们认为,西方哲学和整个西方文明的危机,皆源自于这个错误的逻辑中心主义。因为,人、人的生存、世界的存在意义这些更为重要、根本的问题才是哲学的对象,这些又不是理性所能把握、逻辑所能通达的问题。可见,西方现代哲学的两大流派的对立,其一个重要方面就体现在逻辑的问题上。

   有趣的是,维特根斯坦却独树一帜,即张扬逻辑主义,并被分析哲学流派奉为大师;同时又坚持形上学意义的存在,被认为具有神秘主义倾向。一般地看,这种逻辑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并存是非常矛盾的东西,因而遭人讥笑、如罗素等人。但如果摒弃某一流派的成见而深入地去看维特根斯坦,则这个矛盾并非只是个简单的错误,它实际上含蕴着一些深刻的哲学问题,并且是维特根斯坦哲学思考的独特性和深刻性的表现。下面就以早期著作《逻辑哲学论》为本来分析维特根斯坦的“世界”观。

   “哲学不是理论,而是活动。”(《逻辑哲学论》4·112。郭英译,商务62年版。下同)这是维特根斯坦关于哲学是什么的最直接的回答。显然,这种对哲学本质的理解与西方哲学传统有重大差异。“哲学是理论”是传统的观念,对哲学之于世界的关系采取的是一种认识论的取向。维特根斯坦把哲学当作“活动”,对哲学之于世界的关系采取的是一种实践论的取向。认识论的取向其前提是,已有一个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世界存在着,哲学无非是对客观对象世界的某种理论认识。实践论的取向则否认了这个前提,认为世界只是通过哲学这种理论活动才现实地呈示出来。因此,这种取向上的转变鲜明而集中地体现

   在“世界”观的转变上。这对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十分重要,因为“世界”观的转变必然导致有关哲学的对象、问题和任务的一系列的转变。

   对维特根斯坦来说,“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它是这样的。”(6·44,着重号原有)“怎样的”和“这样的”之区分就是取向上的区分。“怎样的”是对世界的认识论取向所产生的问题,“这样的”是对世界的实践论取向所产生的问题。这两种取向是如此地不同,对于认识论取向来说,“世界是这样的”不是一个问题,与根本成为不了“问题”;对于实践论取向来说,“世界是怎样的,这对于更高者来说是完全漠不相关的。”(6·432)也就是说,这不是个哲学问题。所谓“世界是这样的”,意谓着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从永恒观点来直观世界,就是把它当作有限的整体来直观。把世界当作有限整体的感觉是神秘的感觉。”(6·45)在西方传统中,从永恒的观点把世界当作有限整体来直观只是上帝才具有的能力,因而不是哲学的对象,而是哲学的界限。康德哲学的认论就是以这条边界为重要基础的。在现代分析哲学中十分重要的“经验直观”,也坚决拒绝着此类非“实在”的永恒观点及整体观点。维特根斯坦却把这种直观从上帝那儿剥夺过来给了人,并认为这才是哲学的最高问题,因为这种直观是一种不可理解的“神秘的感觉”。用康德的话来说,尽管我们不能理解那些超越的东西,但如果我们能理解它的不可理解性,这也就是哲学的最高使命了(参见《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的最后一节)。同样,对维特根斯坦来说,这个不可理解的、给人以神秘的世界是怎么来的,即这个作为有限整体被直观的世界是如何可能的,正是关键所在。

   这个世界首先是逻辑的世界。“逻辑充满着世界;世界的界限也是逻辑的界限。”(5·61)具体地说,“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物的总和。”(1·1)“对于物来说,重要的是它可以成为原子事实的构成部分。”(2·011)世界的基本构成因素不是物,而是物与物的之间现实地处在某种关系中的事实,这是维特根斯坦的独特观点,也是他的“世界”观的基石。有意思的是,对中国人来说,“物者,事也”,正是基本的传统观念;而对西方哲学传统而言,这却违背了基本的常识。此间消息,倒是大耐寻味的。但这不是说维特根斯坦靠拢了中国传统,相反,在他新的哲学基石上树立的还是西方建筑。事实是物与物之间现实地处在某种关系中,哪一种关系呢?逻辑关系。逻辑“命题是对原子事实的一种描述。”(4·023)所以“在逻辑空间中的事实就是世界。”(1·13)这是一个可以思考、可以言说,但没有意义的世界。

   至此,维特根斯坦与分析哲学有共同的立场,即逻辑是对世界唯一恰当的理论描述方式。但接下去在“意义”问题上马上就有了重大差异。分析哲学只承认命题的意义,关心的是如何由逻辑和经验来保证命题的意义。而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本身应该具有意义。“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在世界中一切东西都如本来面目,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实际上所发生的。其中没有任何价值,──如果它有价值的话,它就没有价值了。如果有一个具有价值的价值,则它必定在一切所发生的事情之外,必定在实在之外。因为一切所发生的和实在的都是偶然的。供它成为非偶然的东西,不可能在世界之中,否则它又将是偶然的了。它必须在世界之外。”(6·41)这里,他肯定了世界本身的意义,肯定了只是在事实之外才存在着价值,唯这样的意义、价值才使弥散在逻辑空间中只具有偶然性的事实具有了非偶然性。(“任何一个事实都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一切其它的则始终如此。”1·21)可见,尽管维特根斯坦与分析哲学有同样的逻辑主义立场,但在意义问题上,倒是和人本主义哲学息息相通,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世界由事实构成,事实可用逻辑来描述,但世界的意义、价值和必然性、即使世界成为世界的东西却在世界之外。如果联系到西方哲学中的二元论对立的传统,从过去的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到现代的分析哲学和人本主义哲学的价值与事实的二元对立,显然能看到维特根斯坦力图调合这种对立,给出一个统一的世界的努力。他用“我”为中介来统一这个截然两橛的世界。

   “我就是我的世界。”(5·63)“世界的生活是一致的。”(5·621)人们反复指出,这儿的“我”很有唯我论的意味。维特根斯坦也确实这样说了,“实际上唯我论所指的东西是完全正确的,只是它不能说出来,而只能表明出来。”(5·62)确实,“说”与“表明”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传统唯我论是从“我”逻辑地推出整个世界的存在;维特根斯坦认为0我”之前,已有在逻辑空间中的事实存在着,“我”与此无关,有关的则是使世界成为世界的价值。而能说的只是事实、逻辑层面的东西;所以,这个在价值、意义层面的“我”无法说出来,只能表明出来。其次,传统唯我论的“我”是被现代哲学所摒弃的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其“我的世界”是封闭的、某种有限个体的心理空间而已,故“我”与“你”是截然隔绝、无法沟能的,我的世界和你的世界无法证明为同一世界,维特根斯坦的世界首先是逻辑的世界,逻辑对一切人都有效,这个世界对一切人都以同一种方式存在、是同一个世界,这也就是说,“说”与“表明”的不同,也是世界的存在前提分别为心理空间与逻辑空间的不同。

   但维特根斯坦的世界又确实是唯我论的,即“我”是“这个”世界存在的最高根据。在他看来,一个仅仅是弥散在逻辑空间中的事实世界只是“这个”世界存在的可能性,使可能的事实世界成为具有意义、价值的“这个”世界的只能是人、即自我──形上学的主体。也就是说,只有“我”──在世界之外的形上学主体,才能给予这个无意义的事实世界以意义、价值和必然性,使之成为一个现实的“这样的”世界。那么,“我”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这里,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界限”说。首先,“我”在世界之外,否则我就做不到这一点。“在世界上,哪里可以指出一个形而上学的主体?”(5·633)其次,“我”又在世界之内,否则我也做不到这一点,这就是“主体不属于世界,而是世界的一种界限。”(5·632)界限,在维特根斯坦哲学中是个意味深长、乃至有点神秘的概念。从可理解的意义上说,界限就是自我,就是形上学主体。“哲学上的自我不是人,人体或心理学上所说的人的灵魂,而是形而上学的主体,是界限──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5·641)这意味着,自我-形上学主体是逻辑空间的事实世界转化为“这样的”现实世界的唯一中介。在逻辑空间中只有偶然性的事实,没有自我、没有意义和价值。那么,无论多少偶然性的事实堆积在一起,其总和仍然是事实,而不是现实的世界,它仅仅构成现实世界的可能性。那么,一个现实的世界就是自我以逻辑空间中的事实世界为对象,赋予其意义、价值和必然性,也就是给出世界的界限,使之对“我”生成为主体的世界,“这样的”现实世界。从不可理解的意义上说,形上学的主体从何处获得意义、价值和必然性,又怎样作为“界限”使得界限之内的逻辑空间中的事实点化为“有限的整体世界”,或者使无价值可言的逻辑空间变为有价值的“这样的”世界的等等。当然,维特根斯坦是谦逊的,他也认为神秘的是“世界是这样的”。现在的问题是,经他解释什么世界是这样的以后,神秘的“世界”变成了神秘的“界限”。但不能说他只是绕了个无谓的圈子,起码在他所做的工作中可以包含下这样的思想:对于每个人来说,你必须为自己建构一个世界,你在什么程度上作为主体而生活着,你的生活才是你的世界,你的主体性就在什么程度上构成一个现实世界的界限,这个“这样的”世界就是你的。因此,尽管你和我拥有同一个作为可能性的事实世界,但你的“这样的”世界可能完全不同于我的“这样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又确实是唯我论的。

   综上所述,维特根斯坦的“世界”观的主要特点就是努力调和事实和价值的二元分裂,以给出一个统一的世界。很难说他做到了这一点,但其中也确实有某些新颖而深刻的东西,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关内容

  • 中世纪经院哲学对科学传承的贡献
  • 作 者:余章宝/唐文佩 内容提要: 中世纪向来被认为是科学发展的空白期.实际上,经院哲学内部唯实论和唯名论两种具有相互张力的思想构成了近代科学的思想生态.唯实论继承了柏拉图的唯理主义,重视那个看不见的.经验现象背后的本质的.理性的世界,认为认识这个世界是需要运用理智而不是感官,特别是需要数学.由于对 ...

  • 西方哲学十五讲-第十五讲黑格尔
  • 第十五讲 精神的探险旅行实体即主体 世界的逻辑结构哲学全书 辩证法 1806年10月,正值德法耶拿大战,黑格尔携带着<精神现象学>手稿离开了耶拿.后来在给友人的信中,黑格尔写道:我见到了拿破仑这位"马背上的世界精神".而此时此刻,黑格尔心中怀抱的远大理想则是成为哲学中 ...

  •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范畴体系论纲
  • 第12卷第3期2011年9月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 ol. 12No. 3 Sep. 2011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范畴体系的框架 1. 范畴与 ...

  •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应该关怀所处时代人类发展的根本问题.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人类生存境况的根本性变化问题,经济全球化引发的不同群体.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交流与合作问题,社会发展中的公平.正义与效率问题,恐怖主义与战争威胁问题,信仰的多样化.道德标 ...

  • 中华哲学的"一分为三"原理
  • 谬论:看问题要"辩证"(这里加引号的辩证说的是教科书上的辩证法)的看.全面的看,要"一分为二"的看,既要看到问题的这一面,又要看到问题的那一面.所以,对XXX 看法不能太偏激了,不能只看它的坏处而不看它的好处. 正论:看问题首先要"一分为三" ...

  •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李晓燕 笛卡尔曾说过:知识好比是大树,哲学是树根,科学则是树枝. 海德格尔认为"科学的基础是哲学",并强调"这一点适合于任何一门科学".而马克思则在肯定了科学于历史变革中的推进作用的同时指出了只有哲学才是批判现实世界的"思想 ...

  •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及笔记
  • 康德哲学思想初探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及笔记 摘要 本文通过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阅读与思考,尽量在浩瀚如烟海的哲学长河中得到著名的康德的思想的冰山一角,并以此指导我自己的人生成长. 关键词 认识 逻辑 宇宙知识 正文 康德的生命几乎横跨了整个18世纪.在他成年岁月中 ...

  • 否定的辩证法与批判理论的逻辑终结_阿多诺_否定的辩证法_解读
  • 2010年第2期 (总第187期)学 习 与 探 索Study&Exploration No.2,2010 Serial.No.187 否定的辩证法与批判理论的逻辑终结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解读 仰 海 () :,.体系化的特征,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这种同一性.体系化的哲学 ...

  •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两种视角_与俞吾金先生商榷
  • <探索>2008年第4期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两种视角 ---与俞吾金先生商榷 黄斌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重庆沙坪坝400030) 摘 要:恩格斯并未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 俞吾金对恩格斯的批评是不公允的.观察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有两个视角:一种是本体论的视角, 是以思维与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