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与思路

浅论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与思路

1、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力度也明显加大。但由于城市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道路交通设施供应远不能满足交通需求。由此引起的城市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据统计资料表明,大城市机动车年增长率在10%以上,个别年份增长率达20%以上,自行车平均年增长率在10%以上。随着车辆的增长,城市交通量亦迅速增长。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表现为:普遍出现交通拥挤和堵塞,交通事故不断增多等。职工上下班乘车拥挤和出行时间延长,由于城市交通形势,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2、市政道路特色设计方面

2.1反映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危机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全球性文化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并突出特色,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塑造城市形

象应利用好城市的自然条件,尊重城市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这样既经济又可创造地方特色。

2.2反映功能特色

市政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如深圳深南大道是深圳市最繁华的交通主干道深南路的延伸段,经过深圳市政府的近十几年的合理规划与开发,逐步形成以华侨城旅游为主线,深圳中心区为重点的旅游交通新干线。

3、市政道路功能与分类

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交通性道路主要是满足交通要求,道路上车流量较高,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较大,一般适用于城市区域之间的较长距离的交通转移:自行车的地位相对较低,行驶受一些限制,流量也不会太大;另外,对人行道要求相对较低。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的布置形式,若设置非机动车道则与人行道同高设置。

市政生活性道路的交通特点是:目的性、相关性的出行和到达的交通量占主体,道路上行人较多,一般以上下班交通为主,也包含一定规模的购物娱乐等生活出行,它更多考虑人的需要,故必须考虑公

交优先,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而且自行车流量相对较大,生活性道路的总体特征是人车同样优先,需要较宽裕的人行道及相对较好的步行环境。考虑交通安全需要人车分离,干道级的道路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通状况路边停车,行人可采用平面过街(人行横道),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商业性道路,道路两侧商业发达,或间隔拥有多处大型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对道路的通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商业性道路应给行人提供充足的步行空间,考虑人群的安全、购物环境及交通目的,机动车道不应太多,一般为双向四车道,需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并与车站结合开辟行人过街横道,同时人车之间应有较宽隔离,自行车也应与人群隔离,减少干扰,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景观性道路,又称园林景观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道路。通常绿化率不小于4O%,总宽度应较宽,部分主干道或次干道

才具有此特性。景观性道路以行人的休闲、休憩和布置绿化为主,人行道要求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非对称布置;车行道应与行人之间有较宽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保留白行车同时对其行驶区域给予一定限制。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布置形式。

4、市政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4.1交通性道路

交通功能性设施要以为车行交通服务为主,路灯、护栏、候车廊及人行天桥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快,突出使用功能。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位应有一定的提前量,以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提前了解前面的路况条件及管理要求。

4.2生活性街道

由于此类街道人车混杂,交通情况非常复杂,所以设施规划设计要细致入微。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路面,更有效地组织交通街道的停车需求较多。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尤为重要。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要手段。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以换取居民更多的活动空间。

(1)将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成蛇形或锯齿形,迫使进入的车辆降车速,也使外来车辆因线路曲折不愿进入而达到控制车流的目的同时曲线形道路对居民而言,其趣味性更强,景观更丰富。

(2)在道路的边缘或中间左右交错种植树木,产生不易进入的

氛围,以减少不必要车辆的驶入。同时,道路上种植的树木改善了道路景色,美化了居住区的环境。

(3)在道路交叉处将道路设计成凹凸状,将路面部分地抬高或低.使车辆驶过时产生振动感,给驾驶者以警示。在确保车辆可以通过的前提下,间断性地缩小车行道的宽度成不易通过的视觉效果。

(4)在道路铺设上采用不同颜色和材质的材料,在视觉上形成印驼峰、印象槽化岛,既为了引起驾驶者的注意减速行驶,也使生活性的道路更富趣味。通过在交叉口设置斜路障,路端上设置通行路障来限制车辆转弯和前行。

(5)在居住区入口或道路交叉口设置形象的交通标志传达限速和转等交通信息。住宅地区的支路系统,行人对道路安全、舒适的需求置于首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出了灵活的道路网络,活泼、多的断面形式,创造了宜人、友好的交通空间。更重要的是居住区内的路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成为人们交流的场所。

5、城市市政道路量观的设计

在城市空间功能和环境功能设计中,我们应依据城市整体规划。譬如某路沿线现有公园绿地和其他开放空间,比如广场等形成路沿线

城市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体系。广场进口及绿化用地景致前后呼应,道路交叉口空间宽阔,视线通畅使车辆进入路口时就感觉非常舒适,整个交叉口既同广场景色融为一体,交通组织又分工明确。在道路设计中我们将两边设计为微地形绿化、绿化安全带,铺草坪及低矮灌木,体现大绿化效果,并结合景观水道把沿途桥梁设计为轻型桁架拱桥,同时为了使景观更加美丽我们把同此路相邻的某景观水道上也同样计成了轻型桁架拱桥,使之对景相互呼应。其桥杆采用汉白玉材料,照明灯的采用都和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并根据沿途公园的特色和风格。把景观设计结合起来,以达到借景我用的目的。在铁路立交口,我们结合两边地形和现有建物进行景观设计,主要利用绿化微地形手法,创虚实对比分明,高低错落有致的环境、绿化场,并对立交桥泵站的建筑造型,以及立交本身的杆立面进行了立面景观改造设计,使立交桥绿、建筑景观融为一体,空间氛围更加宜人,使人体会到一种舒适、幽雅为一体的花园式境界。

6、结束语

城市市政道路规划设计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城市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目标、设想与当前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使其落实到地面上成为具体化。如果没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工作,城市交通规划得再合理、再科学、再切合实际,也不会顺利地实现。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表现为交通拥挤和堵塞,交通事故不断增多,车速急剧下降和交

通环境恶化,城市交通问题是现代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决,原有的设计理念及规范已渐渐的不适应这个时代,我们的设计工作者也应有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对现有的城市道路设计状况做出思考和研究,以期使设计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已趋于必然。

浅论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与思路

1、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力度也明显加大。但由于城市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道路交通设施供应远不能满足交通需求。由此引起的城市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据统计资料表明,大城市机动车年增长率在10%以上,个别年份增长率达20%以上,自行车平均年增长率在10%以上。随着车辆的增长,城市交通量亦迅速增长。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表现为:普遍出现交通拥挤和堵塞,交通事故不断增多等。职工上下班乘车拥挤和出行时间延长,由于城市交通形势,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2、市政道路特色设计方面

2.1反映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危机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全球性文化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并突出特色,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塑造城市形

象应利用好城市的自然条件,尊重城市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这样既经济又可创造地方特色。

2.2反映功能特色

市政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如深圳深南大道是深圳市最繁华的交通主干道深南路的延伸段,经过深圳市政府的近十几年的合理规划与开发,逐步形成以华侨城旅游为主线,深圳中心区为重点的旅游交通新干线。

3、市政道路功能与分类

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交通性道路主要是满足交通要求,道路上车流量较高,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较大,一般适用于城市区域之间的较长距离的交通转移:自行车的地位相对较低,行驶受一些限制,流量也不会太大;另外,对人行道要求相对较低。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的布置形式,若设置非机动车道则与人行道同高设置。

市政生活性道路的交通特点是:目的性、相关性的出行和到达的交通量占主体,道路上行人较多,一般以上下班交通为主,也包含一定规模的购物娱乐等生活出行,它更多考虑人的需要,故必须考虑公

交优先,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而且自行车流量相对较大,生活性道路的总体特征是人车同样优先,需要较宽裕的人行道及相对较好的步行环境。考虑交通安全需要人车分离,干道级的道路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通状况路边停车,行人可采用平面过街(人行横道),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商业性道路,道路两侧商业发达,或间隔拥有多处大型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对道路的通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商业性道路应给行人提供充足的步行空间,考虑人群的安全、购物环境及交通目的,机动车道不应太多,一般为双向四车道,需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并与车站结合开辟行人过街横道,同时人车之间应有较宽隔离,自行车也应与人群隔离,减少干扰,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景观性道路,又称园林景观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道路。通常绿化率不小于4O%,总宽度应较宽,部分主干道或次干道

才具有此特性。景观性道路以行人的休闲、休憩和布置绿化为主,人行道要求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非对称布置;车行道应与行人之间有较宽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保留白行车同时对其行驶区域给予一定限制。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布置形式。

4、市政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4.1交通性道路

交通功能性设施要以为车行交通服务为主,路灯、护栏、候车廊及人行天桥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快,突出使用功能。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位应有一定的提前量,以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提前了解前面的路况条件及管理要求。

4.2生活性街道

由于此类街道人车混杂,交通情况非常复杂,所以设施规划设计要细致入微。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路面,更有效地组织交通街道的停车需求较多。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尤为重要。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要手段。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以换取居民更多的活动空间。

(1)将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成蛇形或锯齿形,迫使进入的车辆降车速,也使外来车辆因线路曲折不愿进入而达到控制车流的目的同时曲线形道路对居民而言,其趣味性更强,景观更丰富。

(2)在道路的边缘或中间左右交错种植树木,产生不易进入的

氛围,以减少不必要车辆的驶入。同时,道路上种植的树木改善了道路景色,美化了居住区的环境。

(3)在道路交叉处将道路设计成凹凸状,将路面部分地抬高或低.使车辆驶过时产生振动感,给驾驶者以警示。在确保车辆可以通过的前提下,间断性地缩小车行道的宽度成不易通过的视觉效果。

(4)在道路铺设上采用不同颜色和材质的材料,在视觉上形成印驼峰、印象槽化岛,既为了引起驾驶者的注意减速行驶,也使生活性的道路更富趣味。通过在交叉口设置斜路障,路端上设置通行路障来限制车辆转弯和前行。

(5)在居住区入口或道路交叉口设置形象的交通标志传达限速和转等交通信息。住宅地区的支路系统,行人对道路安全、舒适的需求置于首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出了灵活的道路网络,活泼、多的断面形式,创造了宜人、友好的交通空间。更重要的是居住区内的路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成为人们交流的场所。

5、城市市政道路量观的设计

在城市空间功能和环境功能设计中,我们应依据城市整体规划。譬如某路沿线现有公园绿地和其他开放空间,比如广场等形成路沿线

城市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体系。广场进口及绿化用地景致前后呼应,道路交叉口空间宽阔,视线通畅使车辆进入路口时就感觉非常舒适,整个交叉口既同广场景色融为一体,交通组织又分工明确。在道路设计中我们将两边设计为微地形绿化、绿化安全带,铺草坪及低矮灌木,体现大绿化效果,并结合景观水道把沿途桥梁设计为轻型桁架拱桥,同时为了使景观更加美丽我们把同此路相邻的某景观水道上也同样计成了轻型桁架拱桥,使之对景相互呼应。其桥杆采用汉白玉材料,照明灯的采用都和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并根据沿途公园的特色和风格。把景观设计结合起来,以达到借景我用的目的。在铁路立交口,我们结合两边地形和现有建物进行景观设计,主要利用绿化微地形手法,创虚实对比分明,高低错落有致的环境、绿化场,并对立交桥泵站的建筑造型,以及立交本身的杆立面进行了立面景观改造设计,使立交桥绿、建筑景观融为一体,空间氛围更加宜人,使人体会到一种舒适、幽雅为一体的花园式境界。

6、结束语

城市市政道路规划设计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城市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目标、设想与当前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使其落实到地面上成为具体化。如果没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工作,城市交通规划得再合理、再科学、再切合实际,也不会顺利地实现。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表现为交通拥挤和堵塞,交通事故不断增多,车速急剧下降和交

通环境恶化,城市交通问题是现代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决,原有的设计理念及规范已渐渐的不适应这个时代,我们的设计工作者也应有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对现有的城市道路设计状况做出思考和研究,以期使设计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已趋于必然。


相关内容

  • 5市政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标准
  • 附件5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 市政工程施工 专业教学标准 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 编 目 录 一. 市政工程施工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4 入学要求„„„„„„„„„„„„„„„„„„„„„„„„„„„4 学习年限„„„„„„„„„„„„„ ...

  •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思路_以永定河生态新区为例
  • 第31卷第17期2015年9月 中国给水排水 CHINA WATER&WASTEWATERVol.31No.17Sep.2015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思路:以永定河生态新区为例 赵志勇,莫 铠,向文艳 (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032) 对北京永定河生态新区暴雨径流 ...

  • 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_吴海俊
  • 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 Key Points in Urban Roadway Design 吴海俊1,胡松2,朱胜跃1,段铁铮1 (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100082:2.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WU Hai-jun 1, HU Song 2, ZHU Shen ...

  •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研究
  •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研究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研究 □ 云南和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朱琳 摘要:本文从缺少施工部署措施等方面研究了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诸多常见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提出了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有效策略,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 ...

  • 一级建造师复习经验
  • 整个过程基本就是书本读厚---书本都薄---前后贯通----做题 一般而言,新考生如果保证4个月,每天有4-5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并且学习能力还可以的话,一次性通过4门还是有希望的.当然这只是一种大概估算,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同.而就此说来,根据每个人学习能力的不同,各种工作经验.见识的影响适当增减时间 ...

  • 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
  • 鄂尔多斯市博远城市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技术规程 (试行) 概念: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任务:满足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直接对建设项目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并为下一层次建筑.园林和 ...

  •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
  • 城市交通第94第l期2011年1月 ●文章编号:1672.5328(2011)01.0040.07 UrbanTransportofChina,voLg,No.J.January201J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 ImprovementandPracticeinUrbanTraffi ...

  • 解读[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 解读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2015/7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现状与问题 第二部分编制目的.原则和依据第三部分编制要求第四部分编制内容第五部分编制成果 第一部分现状与问题 (一)特点(二)现状(三)问题 (一)特点 管廊是统筹建设管理地下管线 ...

  • 广州市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的思路
  • 第1期(总第144期)2010年2月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No.1(Serial No.144) Feb. 2010 广州市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的思路 李昀涛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60) 摘要:探讨了广州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建设过程与存在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