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双城记_对革命的态度

2010年第1期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33期

No. 1. 2010 Journal ofFuya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 Sum No. 133

论《双城记》对革命的态度

王子墨*

(暨南大学07级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广东广州 510632)

摘要:狄更斯的《双城记》突出描绘了法国大革命前期的图景。狄更斯对大革命的态度可以说是复杂的,一方

面他同情人民,认同革命必将到来;另一方面他又对革命场面做出种种恐怖描写,进而表现出他对革命的反思与否

定。虽然对革命的态度前后反差很大,然而却有内在一致性,即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对革命的认识层面的偏

差。本文试图梳理作者态度变化的脉络,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双城记;狄更斯;革命;人道主义

中图分类号: I10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4310(2010)01-0077-04

正如《双城记》开头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

是最坏的时候……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

节。”[1]作者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变化,总的来说,

是封建社会矛盾累积到高峰将要崩溃的预兆,同时

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作

者选择了两个典型的城市即伦敦和巴黎作为一组

关照对象。伦敦是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首都,巴黎

是封建国家法国的首都。但是作者并没有在对比

中抬高伦敦,贬低巴黎,作者对伦敦也有着深刻的

不满:“在英国,并没有值得国民那么夸耀的安宁秩

序。持械打劫和拦路抢掠,每夜都发生在首都之

内;家家户户都接到警告:没有把家具移送到安全

堆栈里去就不要离开城市。”这可以看出,狄更斯身

上有着浓烈的批判气息和跨越阶级的人道主义精

神。这种精神不是简单的以社会性质而转移,反映

到作品里,就能看出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的矛盾态

度:一方面认为“(法国)异常顺利地走着下坡路”,

非革命不可;同时又对革命中的过激表现表示痛

斥。《双城记》的革命态度也体现了狄更斯独立的

作家人格,他不是单纯地鼓吹革命或开历史倒车拥

护王权,他有着独立的价值追求,即资本主义的人

道主义,同时也由于他对革命认识层面的偏差,以

至于他对大革命的态度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

一、同情人民,认同革命的必然性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各类社会矛盾激化到极点

的总爆发,有其历史必然性,狄更斯是肯定这点的。

在《双城记》里,作者暴露了法国社会的种种黑暗,

“她(指法国)在基督教牧师领导之下,自得其乐,而

且有了这样的业绩:判令斩断一个青年的双手,用

钳子拔掉他的舌头,然后烧毁他的还活着的躯体,

因为他看见离他五六十码之处有一队修道士在泥

路上有幸

而不曾在雨中下跪致敬。”读来令人不

而栗。还有许多地方作者写了法国贵族统治的糜

烂,“陆军军官没有军科学识,海军将校不知道船

舰,文官不懂政治,无耻的教士们……过着更为纵

欲的生活”。厄弗里蒙地候爵兄弟为了发泄兽欲,

随意奸污一个农家少妇,并杀死她一家四口。为了

毁灭罪证,不惜制造冤狱,陷害梅尼特医生。作者

痛斥这些贵族,从心底里认为这样的法国社会是没

有前途的,革命的发生有必然性。狄更斯没有违背

现实,描绘了贵族草菅人命、压迫人民的图景,所以

在作品的前期读者所体会的确实是对贵族乃至社

会、政治制度的深深反感。

在大革命之前,法国是一个“极其无能且不公

正,以致统治机构吱吱嘎嘎地陷于停顿状态的国

家。正是这种停顿状态,使野心勃勃、心怀不满的

资产阶级有机会成功地夺得政权”,“1720至1789

年间总的物价水平上涨了65%,而农产品的价格远

远落后……城市中的工匠也心怀不满,因为他们的

工资在上述数十年间仅上升了22%”,同时,国家的

赋税也集中到第三等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身上,

“第三等级包括其他所有的人———2000多万农民、

约400万城市商人和工匠……向教会交纳农产品什

一税,向贵族交纳各种封建税,向国家交纳田赋、所

·77·

*收稿日期: 2009-11-12

作者简介:王子墨(1988-),暨南大学07级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学生。

得税、人头税和其他各种税”[2]。狄更斯的描写基

本符合当时的法国现实,同枯躁的数据相比,狄更

斯更注重对法国贫民具体情状描写,比如红酒洒

落,城市贫民舔食地表坑洼中的红酒;同时对贵族

对贫民的欺压也描写得具体深刻,贵族的车撞死孩

子,随意丢两几个硬币便扬长而去。作者无疑对贫

民寄予同情,对残忍跋扈的贵族予以批判,正如作

品的描写,作者认同革命发生的必然性,“总有一天

那种酒(血)也会留在街心石上,染红许多地的吧”。

二、残酷的革命者形象

虽然狄更斯笔下的贵族各有特点,埃弗瑞蒙德

侯爵残忍暴戾,同时也有代尔那那样善良、体现人

道主义色彩的理想化贵族形象。同样的,在革命者

中有得伐日这样敢于反抗同时又具备领导才能的

革命领袖,也有凶残、滥杀无辜的得伐日太太。虽

然作者认同革命,但是他对革命者的描写也并非是

高大全,一身正气的形象。

在对革命中心酒铺的描写中,处处显示出阴森

恐怖的景象,“除了刑具和武器外,并没有任何表示

繁荣的事物;刀斧匠的刀斧是锋利而光亮的,铁匠

的铁锤是沉重的,造枪匠的存货是杀气腾腾的”。

作者将这些贫民比作野兽,“在把人民当作兽类似

猎捕着的氛围中,还是有些野兽想到穷极翻身的

可能性”。作者不仅描绘他们的

“憔悴”,更突出了

他们的“狰狞”,所有这一切,都为后来埋下伏笔。

作者的创作态度并不是直来直去的,贫民只有贫穷

与可怜,作者挖掘了他们身上的兽性、破坏性,作者

的眼光是驳杂宽广的,挖掘人性也是复杂多样的,

这也正是《双城记》伟大的地方。

历史上许多被压迫者往往能爆发出更大的破

坏力,比如隋末朱粲,本是农民出身,苦于暴政起

义,然而却大肆吃人,甚至说:“肉之美者无过于人,

但使他国有人,何忧于馁!”[3]令人发指。明末张献

忠,虽然是农民起义领袖,却大肆屠戮,尤其是四

川,“四川经张献忠之乱,孑遗者百无一二”[4]。这

种受压迫者的强大破坏力不仅古往今来不绝于史,

而且中外还有共通之处。狄更斯敏锐地把握到了

这一点,他塑造了一个流氓无产者的形象———得伐

日太太。她精明强悍,出场便显示出一种阴森与镇

定:

面容庄严,体格壮健,而且态度非常镇定……

当她的丈夫进来的时候,她仍然用左手托着右手肘

剔牙齿,并不说话,只是轻轻地咳了一声。这一声

咳嗽,连带着在牙签之上的那阴险的黑眉毛的微微

一扬,暗示给她的丈夫:在他走过去的时候应该留

意周围的情形,看看铺子里的顾客,因为其中有了

突如其来的新客人。

得伐日太太一出场便显示了她警觉、阴森、城

府的特点。随着事态的发展,她逐渐成为革命中的

活跃人物,在革命中崭露头角。然而作者却不断地

渲染得伐日太太阴森的一面,比如下面一段对话:

“你努力工作呀,太太,”挨近她的一个男人说。

“是的,”得伐日太太回答,“我有很多东西要

做。”

“你做些什么,太太?”

“许多。”

“例如———”

“例如,”得伐日太太镇静地回答,“尸衣。”

得伐日太太的语言简练,往往就几个字,却暗

藏锋芒,令人感到恐惧。还有一些描写突出了她凶

狠的性格,“她的眼睛发出闪光,她打了一个结子,

好像绞死一个敌人似的”。革命爆发之后,得伐日

太太灵魂深处狂暴的一面更是完全爆发了出来,当

得伐日回家说起巨贪孚龙还活着,“得伐日太太立

刻挂起她的短刀……复仇,怪声喊叫,而且挥舞着

她的武器……妇女们却是使勇者也一见心寒的”。

得伐日太太父亲、哥哥、姐姐都死于厄弗里蒙

特侯爵兄弟手下,导致她对贵族有着刻骨深仇,这

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后期却发展得不受控制,甚

至站出来陷害梅尼特医生,陷入滥杀无辜的境地,

嗜血成性。这样的角色作者没有把她作正面人物

处理,作者没有因为同情革命就作公式化处理,他

深刻

地刻画了得伐日太太的灵魂深处美与恶的交

替,并且最终让恶的一面成了主导,令读者对其既

感恐惧又痛恨,在读者心中甚

至产生了革命的负面

评价。正像有些学者说的,得伐日太太的刻画,正

是体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得伐日太太作为一个受压迫的下层妇女,应

该作为正面人物出现,而且在她现实复仇计划后应

该有一个很好的结局。但作者却用大量笔墨去描

写她的凶狠、可怕、冷酷无情以及为了复仇不惜殃

及无辜的变态心理,她的死使人感受到这是她应有

的下场。在这一点上,狄更斯通过她反映了一种非

人性的行为,体现的是残酷的复仇和暴力,通过她

的结局更加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反对暴力的人道主

义思想。”[5]

除了得伐日太太的典型外,作者还塑造了革命

群众,他们没有独特的脸谱,只是群像描写,这些群

像往往发出同样的声音,同样的暴力,让人加深了

对革命的恐惧,当孚龙被拖出来的时候,“这时似乎

有一阵呼声,布满全城,‘把他拖出来!把他拖到灯

柱上’”。之后“女人们随时都在尖声乱叫,男人们

严厉主张要用草塞在他的嘴里塞死他”。在处死他

之后,“不久之后他的头就在一根长矛尖上,嘴里塞

·78·

满了草,圣安东尼们看着这光景跳舞了”。简直是

一幅群魔乱舞的景象,革命固然是残酷与血腥的,

但是作者将其作恐怖化处理,一类人的兽性爆发,

已经模糊了作者单纯“支持”或“反对”革命的倾向。

即使是成立了代表“正义”、“公平”的法庭,革命群

众依然滥杀无辜,显出一种失控的状态,比如代尔

那与狱卒的一段对话:

“我不至于未经审判,没有任何申诉方法,就被

埋在那里吧?”

“你去看吧。但是,那又怎样呢?从前,别的许

多人曾经同样被埋在更坏的监狱里。”

这里就看出了所谓法庭的虚伪性,判处死刑带

有极大的随意性,甚至未经审判便可处决。作者在

这些革命者形象的刻画中寄寓了自己的批判态度,

在同情革命的大前提下,作者对革命的方式、行为

有自己审慎的态度。

三、革命过程中的态度转变

在革命过程中,作者的态度就不再那么含糊

了,更倾向于暴露革命的血腥与暴力,甚至有一些

反革命的思想,比如下面几段描写:

(监狱)其中拥塞着许多男女犯人。女的都坐

在一张长桌旁边,看书、写字、编织、缝纫和刺绣;男

的大多数都站在椅子背后,或者在房间里荡来荡去

……

他(指代尔那)的虚幻的长途旅行此刻达到了

极度虚幻:他们全体立刻站起来迎接他,温文尔雅,

雍容华贵。

种种优雅礼貌是这样离奇地被监狱的阴惨气

氛所笼罩,这样怪诞地变为不伦不类……

这使他发呆了。那狱卒和他站在一处,别的几

个狱卒在他左右走动,都只是照常执行职务的样

子,然而,显得这样异常粗犷,对比着他们面前的那

些忧愁母亲们和妙

龄女儿们———对比着那些年轻

貌美的男女幽灵们———以至恍惚觉得一切常情常

理被颠倒到了极度……

以上被关押在监狱的贵族描写,显示出贵族们

不仅在监狱中不改风度,还很有闲情逸致,甚至有

些视死如归,颇有点“牢囚锋镝取次过,依然不废我

弦歌”的意思,通过对那些“彬彬有礼”的贵族,凸显

出监狱外革命群众的疯狂与丑陋。作者在这里把

同情倾向了那些贵族。有些学者对这种“歪曲革命

者、美化贵族”的处理办法提出异议,认为是“对劳

动者身上所蕴藏的极为可贵的革命精神,却抱着本

能的敌对态度”,“他们害怕政治斗争,拒绝一切革

命行动,力图用局部的改良办法,作为社会改革的

基础,以此来缓和社会矛盾”,“十八世纪法国资产

阶级革命不仅狄更斯无法正确评价,即使十七世纪

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也有许多糊涂看法”[6]。

历史上的大革命并不如狄更斯描写的那样,呈

革命群众一边倒的景象。就如小说中的攻占巴士

底狱,革命群众有98人死亡,巴士底狱仅仅死亡6

名卫士,一位司令官和若干官员[7]。只是革命群众

将死去官员的头挑在枪尖上,造成了恐怖气氛,以

致令人产生感情上的反感。狄更斯一方面描写革

命群众“他们仰起面孔,长发翻飞在脑后,那容貌

的残酷可怕,可以说是胜过最野蛮人所戴的最野蛮

的面具。……他们的可怕的面孔上全是血和汗,全

因为叫喊而歪斜着,全因为兽性勃发和缺乏睡眠而

鼓着眼睛……凡是未曾化为野蛮的人看见这种眼

睛,大概都会愿意少活二十年,用一枝很准确的枪

来使他们僵掉”,同时也承认那是“铁腕专制者和暴

虐者的血流下来了”。狄更斯在描写这些疯狂、血

腥的革命同时,也赋予了一定合理性,他写道:“在

日暮时候,听说那刚被搞掉的人的女婿,另一人民

公敌,已经由五百骑兵押送到巴黎来了。”于是“圣

安东尼又在怒血沸腾中跳着叫着了”。这从一方面

体现了当时革命的艰巨性,时时有被颠覆的危险。

同时他也说道“只有复仇……才能够唤醒圣安东

尼”,也表明他对当时革命的一种认可,群众的疯狂

更是一种对过去苦难的复仇。

狄更斯曾说:“我认为国内(指英国,当时狄更

斯住在国外—笔者)没有爆发火焰,而暗中燃起的

不满情绪越发觉得可怕,我们所发生的情况,非常

使我记起法国的第一次革命前夜的那种情绪,并可

能从任何最不关紧要的事故中引起突然的爆

发。”[8]狄更斯“反对革命”,更像是反对一种革命的

情绪。这个情绪就是“大革命爆发之后,整个社会

处于无秩序、无规范和非理性的状态,长期积淀在

下层民众内心深处的非理性因素,比如仇恨、不平

愤懑和嫉妒,得到激发和肆意的宣泄”,“数百名圣

安东尼街区的贫民们在街头疯狂地扭着卡曼纽拉

舞;复仇者的枪尖上挑着血淋淋的人头和人心,周

围有欢呼雀跃的人群;辘辘的囚车颠簸地穿行在大

街上,今天63人、明天52人地把囚徒送上断头台,

那里面有老人孩子、有姑娘和小伙子、有贵族也有

农民,有有罪的、但多数是无辜的”[9],狄更斯最为

反对的就是这种滥杀无辜。无论是贵族对人民的

迫害、还是人民对贵族的报复,凡是种种巧立名目

施加的暴力,都是狄更斯反对的对象,进而他对整

个大革命都陷入了一种否定。他一方面认可革命,

认为革命到来有其必然性;当革命真的来临,出现

了恐怖的状况,他又转入否定革命,前后贯穿他全

部态度的思想红线就是资本主义人道主义。

四、结语:革命认识的层面

·79·

狄更斯对革命的态度从起初的认同到后期的

反对,表面上看起来反差很大,其中却有统一的评

价标准,即反对暴力、滥杀无辜,提倡人道主义,提

倡爱。在小说中作者树立一对相反的形象:埃弗瑞

蒙德侯爵、得伐日太太和革命群众,他们代表人性

恶的一面;梅尼特医生、代尔那、卡尔登,他们代表

人性善的一面。这两面阵容都既有贵族又有贫民,

一边滥杀无辜,另一边敢于为了他人牺牲自己,反

差十分巨大。狄更斯把阶级斗争的暴力革命理解

成了善恶对立,他既不反对贵族政治,也没有对群

众的民主斗争的实质给予肯定,他没有揭露大革命

爆发的深刻原因,只是简单用“贫穷”、“饥饿”、“遭

受迫害”加以概括,他也对大革命之后宣布的《人权

宣言》视而不见。总的来说,是因为狄更斯的对革

命的认识层面还不够高。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显得

模糊,他痛恨的是扩大化,无论是贵族还是贫民的

恶,他都反对将之扩大化。在整部小说开头,他将

伦敦和巴黎并举,分别加以针砭,或许在他看来,封

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制度性缺陷都可以忽略,

他所敏感的是制度内部失衡,是社会恶的一面得到

扩张。他忽略制度性的本质差异,比如他写伦敦:

有时绞杀一长串各色刑事犯,有时在星期六吊

死一个在星期二捉住的打家劫舍者;有时在新门监

狱之前烧死十多个当天被捕的人;有时在威斯敏士

特大厦门前焚毁小册子;今天处决一个凶恶的谋杀

犯,明天处决一个抢去农民小孩六辨士的凄惨小

贼。

这些描写与大

革命中处决何其相似,同样是狄

更斯否定的对象。然而狄更斯却没有明确分别处

决一个“抢去农民小孩六辨士的凄惨小贼”和旧贵

族的区别,他不注意在制度上法国大革命打破国家

机器的壮举,他将批判的目光定格在了革命中的暴

力与血腥。

这也直接导致了狄更斯对革命的态度

的转变。这是作家的良知与人道主义精神对大革

命的一种反思。

参考文献:

[1] [英]狄更斯.双城记[M].罗稷南译,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 1983.

本文所引用内容及翻译人名均选自本书,为行文方便,

不再一一标出。

[2]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梁

赤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 [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4] [民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 1977.

[5]申红.从《双城记》的人物形象看狄更斯人道主义

的局限性[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2008, (13).

[6]金嗣峰.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与狄更斯的《双城记》

[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1).

[7][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M].北京:世界图

书出版公司, 2009.

[8][苏联]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M].北京:人民

文学出版社, 1959.

[9]梁旭东.艺术家的良知与法国大革命———对《双城

记》人道主义题旨的辨析[J].宁波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Attitude towardsRevolution ofA Tale ofTwo C ities

WANG Zi-mo

(07 class, Base of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Jinan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Guangdong)

Abstract:Dickens'A Tale ofTwo Cities depicted thewhole picture of the great revolution in France. Dickens held a compli-

cated attitude towards the great relation. On the one hand he sympathized the common people and recognized the coming of revolution;

on the other hand he described the revolution in a horrifyingway and showed his reflections on and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it. Al-

though his attitudes towards the revolution were fairly different, the two attitudeswere consistent intrinsically, reflectingDickens'hu-

manistic ideas and his erroneous understanding of revolu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find out the paths of change of the authors' atti-

tudes and offer some explanations of this change.

Key words:A Tale ofTwo Cities;Dickens;Revolution; Humanism

2010年第1期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33期

No. 1. 2010 Journal ofFuya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 Sum No. 133

论《双城记》对革命的态度

王子墨*

(暨南大学07级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广东广州 510632)

摘要:狄更斯的《双城记》突出描绘了法国大革命前期的图景。狄更斯对大革命的态度可以说是复杂的,一方

面他同情人民,认同革命必将到来;另一方面他又对革命场面做出种种恐怖描写,进而表现出他对革命的反思与否

定。虽然对革命的态度前后反差很大,然而却有内在一致性,即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对革命的认识层面的偏

差。本文试图梳理作者态度变化的脉络,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双城记;狄更斯;革命;人道主义

中图分类号: I10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4310(2010)01-0077-04

正如《双城记》开头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

是最坏的时候……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

节。”[1]作者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变化,总的来说,

是封建社会矛盾累积到高峰将要崩溃的预兆,同时

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作

者选择了两个典型的城市即伦敦和巴黎作为一组

关照对象。伦敦是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首都,巴黎

是封建国家法国的首都。但是作者并没有在对比

中抬高伦敦,贬低巴黎,作者对伦敦也有着深刻的

不满:“在英国,并没有值得国民那么夸耀的安宁秩

序。持械打劫和拦路抢掠,每夜都发生在首都之

内;家家户户都接到警告:没有把家具移送到安全

堆栈里去就不要离开城市。”这可以看出,狄更斯身

上有着浓烈的批判气息和跨越阶级的人道主义精

神。这种精神不是简单的以社会性质而转移,反映

到作品里,就能看出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的矛盾态

度:一方面认为“(法国)异常顺利地走着下坡路”,

非革命不可;同时又对革命中的过激表现表示痛

斥。《双城记》的革命态度也体现了狄更斯独立的

作家人格,他不是单纯地鼓吹革命或开历史倒车拥

护王权,他有着独立的价值追求,即资本主义的人

道主义,同时也由于他对革命认识层面的偏差,以

至于他对大革命的态度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

一、同情人民,认同革命的必然性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各类社会矛盾激化到极点

的总爆发,有其历史必然性,狄更斯是肯定这点的。

在《双城记》里,作者暴露了法国社会的种种黑暗,

“她(指法国)在基督教牧师领导之下,自得其乐,而

且有了这样的业绩:判令斩断一个青年的双手,用

钳子拔掉他的舌头,然后烧毁他的还活着的躯体,

因为他看见离他五六十码之处有一队修道士在泥

路上有幸

而不曾在雨中下跪致敬。”读来令人不

而栗。还有许多地方作者写了法国贵族统治的糜

烂,“陆军军官没有军科学识,海军将校不知道船

舰,文官不懂政治,无耻的教士们……过着更为纵

欲的生活”。厄弗里蒙地候爵兄弟为了发泄兽欲,

随意奸污一个农家少妇,并杀死她一家四口。为了

毁灭罪证,不惜制造冤狱,陷害梅尼特医生。作者

痛斥这些贵族,从心底里认为这样的法国社会是没

有前途的,革命的发生有必然性。狄更斯没有违背

现实,描绘了贵族草菅人命、压迫人民的图景,所以

在作品的前期读者所体会的确实是对贵族乃至社

会、政治制度的深深反感。

在大革命之前,法国是一个“极其无能且不公

正,以致统治机构吱吱嘎嘎地陷于停顿状态的国

家。正是这种停顿状态,使野心勃勃、心怀不满的

资产阶级有机会成功地夺得政权”,“1720至1789

年间总的物价水平上涨了65%,而农产品的价格远

远落后……城市中的工匠也心怀不满,因为他们的

工资在上述数十年间仅上升了22%”,同时,国家的

赋税也集中到第三等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身上,

“第三等级包括其他所有的人———2000多万农民、

约400万城市商人和工匠……向教会交纳农产品什

一税,向贵族交纳各种封建税,向国家交纳田赋、所

·77·

*收稿日期: 2009-11-12

作者简介:王子墨(1988-),暨南大学07级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学生。

得税、人头税和其他各种税”[2]。狄更斯的描写基

本符合当时的法国现实,同枯躁的数据相比,狄更

斯更注重对法国贫民具体情状描写,比如红酒洒

落,城市贫民舔食地表坑洼中的红酒;同时对贵族

对贫民的欺压也描写得具体深刻,贵族的车撞死孩

子,随意丢两几个硬币便扬长而去。作者无疑对贫

民寄予同情,对残忍跋扈的贵族予以批判,正如作

品的描写,作者认同革命发生的必然性,“总有一天

那种酒(血)也会留在街心石上,染红许多地的吧”。

二、残酷的革命者形象

虽然狄更斯笔下的贵族各有特点,埃弗瑞蒙德

侯爵残忍暴戾,同时也有代尔那那样善良、体现人

道主义色彩的理想化贵族形象。同样的,在革命者

中有得伐日这样敢于反抗同时又具备领导才能的

革命领袖,也有凶残、滥杀无辜的得伐日太太。虽

然作者认同革命,但是他对革命者的描写也并非是

高大全,一身正气的形象。

在对革命中心酒铺的描写中,处处显示出阴森

恐怖的景象,“除了刑具和武器外,并没有任何表示

繁荣的事物;刀斧匠的刀斧是锋利而光亮的,铁匠

的铁锤是沉重的,造枪匠的存货是杀气腾腾的”。

作者将这些贫民比作野兽,“在把人民当作兽类似

猎捕着的氛围中,还是有些野兽想到穷极翻身的

可能性”。作者不仅描绘他们的

“憔悴”,更突出了

他们的“狰狞”,所有这一切,都为后来埋下伏笔。

作者的创作态度并不是直来直去的,贫民只有贫穷

与可怜,作者挖掘了他们身上的兽性、破坏性,作者

的眼光是驳杂宽广的,挖掘人性也是复杂多样的,

这也正是《双城记》伟大的地方。

历史上许多被压迫者往往能爆发出更大的破

坏力,比如隋末朱粲,本是农民出身,苦于暴政起

义,然而却大肆吃人,甚至说:“肉之美者无过于人,

但使他国有人,何忧于馁!”[3]令人发指。明末张献

忠,虽然是农民起义领袖,却大肆屠戮,尤其是四

川,“四川经张献忠之乱,孑遗者百无一二”[4]。这

种受压迫者的强大破坏力不仅古往今来不绝于史,

而且中外还有共通之处。狄更斯敏锐地把握到了

这一点,他塑造了一个流氓无产者的形象———得伐

日太太。她精明强悍,出场便显示出一种阴森与镇

定:

面容庄严,体格壮健,而且态度非常镇定……

当她的丈夫进来的时候,她仍然用左手托着右手肘

剔牙齿,并不说话,只是轻轻地咳了一声。这一声

咳嗽,连带着在牙签之上的那阴险的黑眉毛的微微

一扬,暗示给她的丈夫:在他走过去的时候应该留

意周围的情形,看看铺子里的顾客,因为其中有了

突如其来的新客人。

得伐日太太一出场便显示了她警觉、阴森、城

府的特点。随着事态的发展,她逐渐成为革命中的

活跃人物,在革命中崭露头角。然而作者却不断地

渲染得伐日太太阴森的一面,比如下面一段对话:

“你努力工作呀,太太,”挨近她的一个男人说。

“是的,”得伐日太太回答,“我有很多东西要

做。”

“你做些什么,太太?”

“许多。”

“例如———”

“例如,”得伐日太太镇静地回答,“尸衣。”

得伐日太太的语言简练,往往就几个字,却暗

藏锋芒,令人感到恐惧。还有一些描写突出了她凶

狠的性格,“她的眼睛发出闪光,她打了一个结子,

好像绞死一个敌人似的”。革命爆发之后,得伐日

太太灵魂深处狂暴的一面更是完全爆发了出来,当

得伐日回家说起巨贪孚龙还活着,“得伐日太太立

刻挂起她的短刀……复仇,怪声喊叫,而且挥舞着

她的武器……妇女们却是使勇者也一见心寒的”。

得伐日太太父亲、哥哥、姐姐都死于厄弗里蒙

特侯爵兄弟手下,导致她对贵族有着刻骨深仇,这

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后期却发展得不受控制,甚

至站出来陷害梅尼特医生,陷入滥杀无辜的境地,

嗜血成性。这样的角色作者没有把她作正面人物

处理,作者没有因为同情革命就作公式化处理,他

深刻

地刻画了得伐日太太的灵魂深处美与恶的交

替,并且最终让恶的一面成了主导,令读者对其既

感恐惧又痛恨,在读者心中甚

至产生了革命的负面

评价。正像有些学者说的,得伐日太太的刻画,正

是体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得伐日太太作为一个受压迫的下层妇女,应

该作为正面人物出现,而且在她现实复仇计划后应

该有一个很好的结局。但作者却用大量笔墨去描

写她的凶狠、可怕、冷酷无情以及为了复仇不惜殃

及无辜的变态心理,她的死使人感受到这是她应有

的下场。在这一点上,狄更斯通过她反映了一种非

人性的行为,体现的是残酷的复仇和暴力,通过她

的结局更加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反对暴力的人道主

义思想。”[5]

除了得伐日太太的典型外,作者还塑造了革命

群众,他们没有独特的脸谱,只是群像描写,这些群

像往往发出同样的声音,同样的暴力,让人加深了

对革命的恐惧,当孚龙被拖出来的时候,“这时似乎

有一阵呼声,布满全城,‘把他拖出来!把他拖到灯

柱上’”。之后“女人们随时都在尖声乱叫,男人们

严厉主张要用草塞在他的嘴里塞死他”。在处死他

之后,“不久之后他的头就在一根长矛尖上,嘴里塞

·78·

满了草,圣安东尼们看着这光景跳舞了”。简直是

一幅群魔乱舞的景象,革命固然是残酷与血腥的,

但是作者将其作恐怖化处理,一类人的兽性爆发,

已经模糊了作者单纯“支持”或“反对”革命的倾向。

即使是成立了代表“正义”、“公平”的法庭,革命群

众依然滥杀无辜,显出一种失控的状态,比如代尔

那与狱卒的一段对话:

“我不至于未经审判,没有任何申诉方法,就被

埋在那里吧?”

“你去看吧。但是,那又怎样呢?从前,别的许

多人曾经同样被埋在更坏的监狱里。”

这里就看出了所谓法庭的虚伪性,判处死刑带

有极大的随意性,甚至未经审判便可处决。作者在

这些革命者形象的刻画中寄寓了自己的批判态度,

在同情革命的大前提下,作者对革命的方式、行为

有自己审慎的态度。

三、革命过程中的态度转变

在革命过程中,作者的态度就不再那么含糊

了,更倾向于暴露革命的血腥与暴力,甚至有一些

反革命的思想,比如下面几段描写:

(监狱)其中拥塞着许多男女犯人。女的都坐

在一张长桌旁边,看书、写字、编织、缝纫和刺绣;男

的大多数都站在椅子背后,或者在房间里荡来荡去

……

他(指代尔那)的虚幻的长途旅行此刻达到了

极度虚幻:他们全体立刻站起来迎接他,温文尔雅,

雍容华贵。

种种优雅礼貌是这样离奇地被监狱的阴惨气

氛所笼罩,这样怪诞地变为不伦不类……

这使他发呆了。那狱卒和他站在一处,别的几

个狱卒在他左右走动,都只是照常执行职务的样

子,然而,显得这样异常粗犷,对比着他们面前的那

些忧愁母亲们和妙

龄女儿们———对比着那些年轻

貌美的男女幽灵们———以至恍惚觉得一切常情常

理被颠倒到了极度……

以上被关押在监狱的贵族描写,显示出贵族们

不仅在监狱中不改风度,还很有闲情逸致,甚至有

些视死如归,颇有点“牢囚锋镝取次过,依然不废我

弦歌”的意思,通过对那些“彬彬有礼”的贵族,凸显

出监狱外革命群众的疯狂与丑陋。作者在这里把

同情倾向了那些贵族。有些学者对这种“歪曲革命

者、美化贵族”的处理办法提出异议,认为是“对劳

动者身上所蕴藏的极为可贵的革命精神,却抱着本

能的敌对态度”,“他们害怕政治斗争,拒绝一切革

命行动,力图用局部的改良办法,作为社会改革的

基础,以此来缓和社会矛盾”,“十八世纪法国资产

阶级革命不仅狄更斯无法正确评价,即使十七世纪

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也有许多糊涂看法”[6]。

历史上的大革命并不如狄更斯描写的那样,呈

革命群众一边倒的景象。就如小说中的攻占巴士

底狱,革命群众有98人死亡,巴士底狱仅仅死亡6

名卫士,一位司令官和若干官员[7]。只是革命群众

将死去官员的头挑在枪尖上,造成了恐怖气氛,以

致令人产生感情上的反感。狄更斯一方面描写革

命群众“他们仰起面孔,长发翻飞在脑后,那容貌

的残酷可怕,可以说是胜过最野蛮人所戴的最野蛮

的面具。……他们的可怕的面孔上全是血和汗,全

因为叫喊而歪斜着,全因为兽性勃发和缺乏睡眠而

鼓着眼睛……凡是未曾化为野蛮的人看见这种眼

睛,大概都会愿意少活二十年,用一枝很准确的枪

来使他们僵掉”,同时也承认那是“铁腕专制者和暴

虐者的血流下来了”。狄更斯在描写这些疯狂、血

腥的革命同时,也赋予了一定合理性,他写道:“在

日暮时候,听说那刚被搞掉的人的女婿,另一人民

公敌,已经由五百骑兵押送到巴黎来了。”于是“圣

安东尼又在怒血沸腾中跳着叫着了”。这从一方面

体现了当时革命的艰巨性,时时有被颠覆的危险。

同时他也说道“只有复仇……才能够唤醒圣安东

尼”,也表明他对当时革命的一种认可,群众的疯狂

更是一种对过去苦难的复仇。

狄更斯曾说:“我认为国内(指英国,当时狄更

斯住在国外—笔者)没有爆发火焰,而暗中燃起的

不满情绪越发觉得可怕,我们所发生的情况,非常

使我记起法国的第一次革命前夜的那种情绪,并可

能从任何最不关紧要的事故中引起突然的爆

发。”[8]狄更斯“反对革命”,更像是反对一种革命的

情绪。这个情绪就是“大革命爆发之后,整个社会

处于无秩序、无规范和非理性的状态,长期积淀在

下层民众内心深处的非理性因素,比如仇恨、不平

愤懑和嫉妒,得到激发和肆意的宣泄”,“数百名圣

安东尼街区的贫民们在街头疯狂地扭着卡曼纽拉

舞;复仇者的枪尖上挑着血淋淋的人头和人心,周

围有欢呼雀跃的人群;辘辘的囚车颠簸地穿行在大

街上,今天63人、明天52人地把囚徒送上断头台,

那里面有老人孩子、有姑娘和小伙子、有贵族也有

农民,有有罪的、但多数是无辜的”[9],狄更斯最为

反对的就是这种滥杀无辜。无论是贵族对人民的

迫害、还是人民对贵族的报复,凡是种种巧立名目

施加的暴力,都是狄更斯反对的对象,进而他对整

个大革命都陷入了一种否定。他一方面认可革命,

认为革命到来有其必然性;当革命真的来临,出现

了恐怖的状况,他又转入否定革命,前后贯穿他全

部态度的思想红线就是资本主义人道主义。

四、结语:革命认识的层面

·79·

狄更斯对革命的态度从起初的认同到后期的

反对,表面上看起来反差很大,其中却有统一的评

价标准,即反对暴力、滥杀无辜,提倡人道主义,提

倡爱。在小说中作者树立一对相反的形象:埃弗瑞

蒙德侯爵、得伐日太太和革命群众,他们代表人性

恶的一面;梅尼特医生、代尔那、卡尔登,他们代表

人性善的一面。这两面阵容都既有贵族又有贫民,

一边滥杀无辜,另一边敢于为了他人牺牲自己,反

差十分巨大。狄更斯把阶级斗争的暴力革命理解

成了善恶对立,他既不反对贵族政治,也没有对群

众的民主斗争的实质给予肯定,他没有揭露大革命

爆发的深刻原因,只是简单用“贫穷”、“饥饿”、“遭

受迫害”加以概括,他也对大革命之后宣布的《人权

宣言》视而不见。总的来说,是因为狄更斯的对革

命的认识层面还不够高。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显得

模糊,他痛恨的是扩大化,无论是贵族还是贫民的

恶,他都反对将之扩大化。在整部小说开头,他将

伦敦和巴黎并举,分别加以针砭,或许在他看来,封

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制度性缺陷都可以忽略,

他所敏感的是制度内部失衡,是社会恶的一面得到

扩张。他忽略制度性的本质差异,比如他写伦敦:

有时绞杀一长串各色刑事犯,有时在星期六吊

死一个在星期二捉住的打家劫舍者;有时在新门监

狱之前烧死十多个当天被捕的人;有时在威斯敏士

特大厦门前焚毁小册子;今天处决一个凶恶的谋杀

犯,明天处决一个抢去农民小孩六辨士的凄惨小

贼。

这些描写与大

革命中处决何其相似,同样是狄

更斯否定的对象。然而狄更斯却没有明确分别处

决一个“抢去农民小孩六辨士的凄惨小贼”和旧贵

族的区别,他不注意在制度上法国大革命打破国家

机器的壮举,他将批判的目光定格在了革命中的暴

力与血腥。

这也直接导致了狄更斯对革命的态度

的转变。这是作家的良知与人道主义精神对大革

命的一种反思。

参考文献:

[1] [英]狄更斯.双城记[M].罗稷南译,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 1983.

本文所引用内容及翻译人名均选自本书,为行文方便,

不再一一标出。

[2]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梁

赤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 [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4] [民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 1977.

[5]申红.从《双城记》的人物形象看狄更斯人道主义

的局限性[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2008, (13).

[6]金嗣峰.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与狄更斯的《双城记》

[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1).

[7][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M].北京:世界图

书出版公司, 2009.

[8][苏联]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M].北京:人民

文学出版社, 1959.

[9]梁旭东.艺术家的良知与法国大革命———对《双城

记》人道主义题旨的辨析[J].宁波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Attitude towardsRevolution ofA Tale ofTwo C ities

WANG Zi-mo

(07 class, Base of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Jinan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Guangdong)

Abstract:Dickens'A Tale ofTwo Cities depicted thewhole picture of the great revolution in France. Dickens held a compli-

cated attitude towards the great relation. On the one hand he sympathized the common people and recognized the coming of revolution;

on the other hand he described the revolution in a horrifyingway and showed his reflections on and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it. Al-

though his attitudes towards the revolution were fairly different, the two attitudeswere consistent intrinsically, reflectingDickens'hu-

manistic ideas and his erroneous understanding of revolu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find out the paths of change of the authors' atti-

tudes and offer some explanations of this change.

Key words:A Tale ofTwo Cities;Dickens;Revolution; Humanism


相关内容

  • 双城记仁爱精神
  • Evrémonde family.摘要:狄更斯的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淋漓尽致的揭露了当时腐朽社会的阶级矛盾及社会昏暗.在他所描述的三类人物即"贫民社会"的压榨者."以暴抗暴"的革命者和"备受伤害"的仁爱者中,狄更斯为我们极力宣扬了他的 ...

  • [双城记]读后感
  • 2005-4-6 <双城记>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早在创作<双城记>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对法国大革命极为关注,反复研读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和其他学者的有关著作.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浓厚兴趣发端于对当时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的社会危机的担忧.1854年底,他 ...

  • 解读[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 解读<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摘 要:以法国大革命和18世纪最后几十年的英国社会为背景, 狄更斯笔下的<双城记>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揭露了封建贵族的恶行,揭示了封建压迫对人性的残害,真实地反映了尖锐的阶级对立和激烈的阶级斗争,既同情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又反对暴力革命.他 ...

  • 分析[双城记]中的人物冲突
  • 摘要:<双城记>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该小说于1859年写成,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旨在分析不同阶层之间的一系列人物冲突.善良博爱的曼奈特医生与残酷的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的冲突.达内,一个高尚的年轻人,与封建家族的冲突.最激烈的要数人民群众与封建 ...

  • 外国文学史(下)复习资料全
  •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课堂笔记·史上最全复习资料,贡献给大家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法国文学:相关知识: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著有<人间喜剧>.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理解(分为哪三类.场景.基本内容)?构思:巴尔扎克立志用小 ...

  • 评狄更斯的[双城记](人道主义精神)
  •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 业 论 文 评狄更斯的<双城记>(人道主义精神) 学生姓名 何琳玉 学 号 [1**********]18 类 型 网 络 教 育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层 次 专升本 指导教师 肖伟胜 日 期 2015年10月6日 目录 摘要--------------- ...

  •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 第一章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一,填空题 1,欧洲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是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2,希腊文学的历史从古时代开始,发展到公元前 2 世纪,大致可以分为 四 个时期. 3, 古代希腊文学第一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2世纪)的主要成就有两类,即 神话 和 史诗 . 4,希腊神话包括两大部分,即 神的 ...

  • 人道主义精神在小说_双城记_中的体现
  • 摘要:<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揭示了封建压迫对人性的残害,真实地反映了尖锐的阶级对立和激烈的阶级斗争,揭露了封建贵族的恶行.狄更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既同情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又反对暴力革命.他把希望寄托于开明的统治者进行一些改革,提倡用仁爱和宽恕的精神来化解仇恨,缓和阶级矛盾 ...

  •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摘 要:作为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是其思想的核心,这种思想通过他的小说<双城记>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体现出来.狄更斯看到了社会的激烈矛盾,但又反对以暴力革命来解决.他既反对封建贵族对农民的迫害,也反对革命胜利后革命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