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课堂练习及答案

《赤壁之战》课后练习

积累与运用

1.为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刘琮( ) 枭( )雄 会( )稽

芟( )夷 轻骑( ) 强弩( )

鲁缟( ) 更( )衣 累( )官

番( )阳 邂( )逅 蹈藉( )

2.对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此帝王之资(凭借)也

B.今肃可迎(迎接)操耳

C.邂逅(一旦、万一)不如意

D.共治(对付)曹操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五万兵难卒合

B.进住鄂县之樊口

C.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D.五万兵难卒合

4.翻译句子。

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识填空。

《________》是我国最大一部__________通史,由______等人花了19年时间编成,编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cónɡ xiāo kuài shān qí nǔ ɡǎo ɡēnɡ lěi Pó xiè jí

2.B

3.C

4.①刘备是天下的豪杰,同曹操有仇,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重用他。

②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北朝拜投降曹操呢?

③现在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像将军您就不可以。为什么这样说呢?

5.资治通鉴 编年体 司马光 鉴前世之兴衰 考当今之得失

《赤壁之战》课后练习

积累与运用

1.为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刘琮( ) 枭( )雄 会( )稽

芟( )夷 轻骑( ) 强弩( )

鲁缟( ) 更( )衣 累( )官

番( )阳 邂( )逅 蹈藉( )

2.对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此帝王之资(凭借)也

B.今肃可迎(迎接)操耳

C.邂逅(一旦、万一)不如意

D.共治(对付)曹操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五万兵难卒合

B.进住鄂县之樊口

C.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D.五万兵难卒合

4.翻译句子。

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识填空。

《________》是我国最大一部__________通史,由______等人花了19年时间编成,编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cónɡ xiāo kuài shān qí nǔ ɡǎo ɡēnɡ lěi Pó xiè jí

2.B

3.C

4.①刘备是天下的豪杰,同曹操有仇,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重用他。

②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北朝拜投降曹操呢?

③现在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像将军您就不可以。为什么这样说呢?

5.资治通鉴 编年体 司马光 鉴前世之兴衰 考当今之得失


相关内容

  •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之六 杭州市余杭实验小学 洪春幸 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调兵遣将.相持.计策.自不量力.丢盔弃甲"等词语地意思,初步尝试缩写和改编课文. 2. 认真阅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赤壁之战"的战争意义和历史 ...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 教学设计 <赤壁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的情感变化,理解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 重点.难点 重点: 1.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 结合的处境,体 ...

  • [赤壁赋]阅读练习
  • 1.第3段为何写历史人物? 第3段吊古抒怀,借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曹孟德已逝不在,抒发了人生苦短的悲怀. 2.第4段,以水.月为喻,有何作用? 以水.月为喻,借物喻理:水与月虽然有往逝.盈虚的变化,但实际上两者并没有消失.增减,所以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待这些自然现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与自己都是没有穷尽的,因 ...

  •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堂全册练习题(附答案)3
  •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 知道佛教与道教产生的时间,传入的路线及基本教义,对中国文化深远影响. 2. 了解了司马迁生平及<史记>内容特点及纪传体.领悟他的严谨治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3. 掌握兵马俑发掘情况及意义,认识它的阵势与设计原因. [课堂同步练 ...

  • [赤壁赋]同步练习及答案
  •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A.桂棹(zhào) .徘徊(huí) .B.嫠妇(lí) .水波(bō) . 和诗(hè) .船舷(xuán) .扁舟(biǎn) . 山川相缪(móu) .窈窕(yǎo tiáo) .. 冯虚御风(pínɡ ...

  • 后赤壁赋翻译及练习
  •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 ...

  •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堂全册练习题(附答案)5
  • 二.课堂回顾 1. 陶器是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形成而逐渐发明的.一方面收获的粮食多了,需要储存,另一方面植物的种子也需要保存至来年.定居生活使人们要有生活炊具. 2.红彩可能是用赭石.赤铁粉矿作颜料:黑色可能是在赭石中加入含锰的其它原料混合而成,或者用一种既含锰又含铁的矿物作颜料: 三.课堂延伸 (略) ...

  •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学案
  •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学案 学案博苑 2012-02-09 0612 5d56b7b40102dufv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学案 一.苏轼大致生平及评价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 ...

  • 宋词两首练习
  • 宋词两首练习 一.选择训练 1.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的作用理解正确的项是( ). A.交代离别时间.地点和主题,渲染气氛. B.运用比喻,使形象更加鲜明. C.运用排比增强气势. 参考答案:A 解析:这几句中没有用到排比和比喻的修辞. 2.对"执手相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