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考15篇文言文复习讲义

中考必考16篇文言文复习讲义

(一)论语十则

重要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子:

先生,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

家、教育家。

二、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

2、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第5个)通智,明智,智慧

三、成语

选文中的成语: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择善而从 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课文内容理解:

①选文中讲学习方法的句子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讲学习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③讲学习态度的句子依次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

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讲思想道德修养的句子依次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

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五、练习:

1、 试归纳《论语》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其它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习方法: 默而识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理解性默写

1、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早就有了精辟的

论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

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3、《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

知乎!”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八则》中的哪句话作答?*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

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

表示;

7、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是知也;

8、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

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六、开放性试题

1、本文中有许多地方谈到了修身做人,你认为对你启发最大的是哪一点,请谈一谈。

2、在你的学习中,你是否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本文中所谈的某一种学习方法,说

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示例:我在学习上经常自觉地运用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我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论语》一书记录了两千多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读了这八则以后,你一

定收获不小吧!怎么样,也试着编一则吧!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修身做

人均可,但尽量要经典些。

我说:有书不读非君子,骄傲自满真小人。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

看法。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二)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二、课文主要内容

故事的开端 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

故事的发展 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与淳朴的社会风尚)

故事的结局 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缤纷。)

(3)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

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何以见得? (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

(7)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

B、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8)为什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也为下

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0)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

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

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四、拓展

世外桃源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场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国四大古典名

著中,各有一处这样的所谓

“世外桃源”,请一一列举出来,并说说都是何人所居。

诸葛亮所居住的南阳;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贾宝玉及众姐妹住的大观园;孙悟空住的

花果山等。

(三)陋室铭

一、文学常识: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

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

传世佳作。选自《全唐文》。陋室,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

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二、主要内容:

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从山水

写起)

2、本文开头用类比方法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描写环境

清幽宁静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

鸿儒,往来无白丁);描写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调素琴、阅金经);列举

古人实例,证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引孔子的话

回应:(惟吾德馨)含蓄作结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3、提问:经过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作者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作者采用了类比的表现手法,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

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它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

那么我的陋室不也如此吗?除此之外,似乎还隐含着自己的远大志向,要做一个像

他们一样的人。(类比 隐含 立志-----高远)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作者对官僚士大夫阶层不以国事为念、只顾寻欢作乐的腐败生活鄙弃、对官府公事

厌倦

5、 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表现了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答:“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如何看待作者的道德情操?(《陋室铭》)

作者的道德情操是“惟吾德馨”。在今天,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

(四)爱莲说

一、文学常识: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时

人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

霁月”。他的诗文多抒怀之作。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

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

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二、主要内容:

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花?从哪些方面描写,表现了莲花哪

些品格?(答:比作君子。

描写句子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生长环境: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洁净而又庄重)形体外观香

气: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品性: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

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2、课文除了写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 还写了菊和牡丹。 分别比

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3、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的用意是什么呢?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

其他花呢?

用作陪衬。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作者赞美莲,其实是

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

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

这三种花分别代表了三种人处世的态度:莲----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不慕名利,洁身

自好 菊----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志向高洁,隐居避世 牡丹花---富贵者:

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行文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

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

言志。

练习:

①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赋予莲象征意义。其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

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

炫耀自己的句子是(濯清涟而不妖 ),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

句子是(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美好资质的句子是(香远益清 亭亭净

植)。

②本文自始至终采用衬托写法,用__菊花____________、_牡丹______衬托______莲

_______,从而表现了作者_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逐富贵、趋炎附

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5. 说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言外之意:追逐富贵、趋炎附势已经形成了恶浊的

社会夫风气

6.“莲,花之君子者也。”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与恶浊势力同流合污,正直大度,鄙薄名利,不炫耀自

己,等等

7《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

三种:隐逸的人生观;贪图富贵的人生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观

8、作者认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与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9、你喜欢哪一种花?它寄托了你怎么样的志趣?简要谈一谈。

正月梅花凌寒开 二月杏花满枝头 三月桃花映绿水 四月蔷薇满篱台 五月榴花红

似火 六月荷花洒池塘

七月凤仙展奇葩 八月桂花遍地开 九月菊花竞怒放 十月芙蓉千般态 冬月水仙凌

波开 腊月腊梅报春来

(五)三峡

一、文学常识: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是我国

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二、主要内容:

1、作者描绘三峡的美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山、水)

2、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最能体现三峡山特点的词语有哪些,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表现了三峡山怎样的特点?

“两岸连山,„„曦月”关键词:连、无阙、重、叠、隐、蔽 修辞: 互文、 特点:山高岭连,遮天蔽日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

①季节顺序; ②由旺到枯

4、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关键词。

夏:襄、阻绝、疾

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险(水势迅急凶猛)

春冬:素、绿、清、影、清荣峻茂(景色秀丽奇绝)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趣

秋:寒、肃、凄、哀

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悲(萧瑟凄凉)

5、同样是写水,作者所用的表现一样吗?你能说一说吗?

夏——层层铺展——险 春冬——动静结合——趣 秋——侧面描写——悲(“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由水的暴溢说明水势的迅急凶猛,再运用对比的方式拿“乘奔御风不以疾”与水势浩大,流速迅猛的夏水比较))

(春冬水涸之季,下滩之水雪浪飞溅,此为“素湍”;水清流缓可谓“绿潭”。“素”“绿”色彩相同,“湍”与“潭”一动一静。岩崖、云朵、蓝天、于碧水中可见,令人有无限遐想。更以“清荣峻茂”四字状物,水清、树荣、草茂互相辉映,大自然充满生机,表现出三峡美景的 “良多趣味”。)

(“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并不点出“秋”字,而是以一个“霜晨”又以“寒”、“肃”二字渲染,三峡秋景遂变成清寒之景,给人带来的心情也是凄凉之情。作者不再写山、写水,而写猿鸣,以此来烘托萧瑟的秋景,写出人们身处此时此地的伤感。)

6、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运用引用的修辞,借渔者的悲歌来表现人们的感伤心情

(六)记承天寺夜游

一、节奏: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主要内容

1、文章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①“元丰六年„„相与步于中庭(叙述)②“„„盖竹柏影也”(描写)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议论)

2、、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

4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

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5、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6、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

7、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资料补充:

才华横溢的苏轼:

文----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曾巩、王安石; 词---- 苏辛:(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诗----苏黄:苏轼 黄庭坚; 书画----宋四家: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附加练习

1、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我国 民间有“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说法,其中的“三父子”是本文的作者 苏轼,其弟苏辙、其父苏洵

2、阅读理解。 ①作者在本文中描写月下空明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句中的“闲人”两字,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闲人”二字可看出作者用惋惜无人赏月来暗讽那些汲汲于富贵功名的世俗中人,同时也把自己政治失意后的

孤高情怀寄托其中,表现一种随缘自适,潇洒自如的人生态度。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你对这句话有怎样的理解?

作者当时被贬官,有职无事,是个闲人,虽被贬,却能从随处可见的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如此充满

诗情画意好文,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5、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

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

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

6、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请在文中找出与此意义相近的一句。 (念无与为乐者。)

(七)马 说

一、文学常识

韩愈 (768~824)字退之,南阳 (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

二、主要内容:

1、第一节:伯乐知马 (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第二节:不知马,害了马(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节:太不知马(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2、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④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⑥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明确:其真不知马也。)

3、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4、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

5、《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首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伯乐不常有”以致千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现实,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接着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

6、小结:本文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谴责了“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韩愈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来写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

附加练习

1.阅读理解。

(1)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人才比作千里马,把 愚妄无知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 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2)开头点明千里马与伯乐的依赖关系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①段中的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②段中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指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4)③段中的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并扬言天

下无马,生动地揭露了统治者的愚妄无知。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

2. 当今社会怎样做才能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文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和千里马二者中,你认为哪个更重要?结合现实说说你的理由?

4、本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能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 ( 赤兔马主人是关羽,的卢马主人是刘备)

(八)送东阳马生序

一、文学常识: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 “宋濂、刘基、高启”合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二、课文内容

1、本文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例进行述作者求学的?

作者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分别叙述他的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和学习的毅力。一是借书。家贫无书,作者通过借书、抄书来顽强学习。二是求教。既写先生严肃认真不茍言笑,又写自己虚心谦恭、认真讨教。三是负籍远游。写环境恶劣,自己受冻的苦状;又写自己缊袍敝衣,“无鲜肥滋味之享”。综合以上,在艰苦的学习条件下,作者勤奋学习、意志坚定、毅力非凡,是因为“中有足乐者”。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高度概括回答即可)(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4、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5、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附加练习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 (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手指不可曲伸;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师名人与游;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作者是从哪四个方面写出自己求学的艰难的?(各用四个字概括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致书之难、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

3、 用横线勾画出文中的一处对比,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对比,突出作者成年后求学的艰难、勤奋及其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

4、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当代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学习态度。(主要从勤学的角度回答)

5、你如何看待文中“乡之先达”的教学方法?(赞成或反对都可以。但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如:(正面)需要这样的严格的老师,因为严师出高徒(反面)这样的教学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业。)

6、写出有关“勤学”的诗句和事例

勤学诗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勤学事例:唐朝李白铁杵磨成针 西汉匡衡凿壁偷光 战国时代孟柯改过勤学

补充有关勤学的名人名言: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九)小石潭记

一、文学常识

柳宗元是唐代一位著名作家,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主要内容:

1、脉络: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写作思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2、第一段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2)发现小石潭的过程用了几个动词来表现?这些动词起到什么时候作用?

行——闻——伐——取——下——见(先闻水声,后见潭水)为下文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3)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一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用大的事物比喻小的事物,写出潭底石的千姿百态。)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边景物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的四面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树盖着藤,藤缠着树,迎风摇动,相互连缀,参差不齐,摆来飘去.

(5)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

发现小潭: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 移步换景的写法

3、第二自然段

(1)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怎样写游鱼,突出游鱼什么特点? 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特点:轻快、敏捷、自由、活泼)表现出作者欢快愉悦的心情。

(3)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运用侧面描写。

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

侧面描写水的清澄 动静结合特写镜头

4、第三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溪身形容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把溪水形容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把岸势形容像犬牙参差不齐。

(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岸势 犬牙差互——参差不齐

5、第四自然段。

(1)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6、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点是怎么体现的?

重点提出四种景物:石、水、鱼、树。

①水—清。“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采用比喻的修辞,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写出了清脆的流水声。“水尤清冽”正面写出了水清“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侧面写出了水清。

②石岸参差不齐— 奇。“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四个“为”字短语形象地写出了石的千奇百怪。

③树——美。“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蒙络摇缀”这四个字,精确的刻画了树的美。

④鱼——乐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怡然”的“俶尔”“翕忽”写出了鱼的情态— “乐”。

7、写法:

(1)“动”与“静”: ①游鱼的“怡然不动”及“俶尔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 ②小溪。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溪水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2)文中的“对比”和“烘托”:①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显出鱼的活泼。②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3)文中的“景”与“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 情于景,情景交融。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反衬出作者压抑心情,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4)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第一段采用 “移步换形”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具有动态的画面感。第二段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描出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

(5)“正面描写 ”与“侧面描写 ”

三、小结被弃的小石潭:寂寥凄清——被贬的柳宗元:忧伤愤懑 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附加练习

1、文中写鱼儿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什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把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醉翁亭下欧阳修吟诗饮酒;小石潭上柳宗元记文抒情

3、小石潭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以其境过清,作者记之而去。这种以实景抒凄情的写法和陶渊明借桃花源抒自己政治理想的写法谁更能打动你?说说你的看法。(《桃花源记》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意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批判和否定。而柳宗元只是述己之情而已。)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和其源。”此句写出了潭水的源头之神秘莫测,结合作者当时被贬的处境来说说作者这样写有着怎么样的寄寓?(暗示自己的人生境遇、前途和未来,正如这“不可知其源”的源头一样茫然、遥远)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小石潭的秀丽景色却使作者产生如此旷世凄情,是什么造成的?假如现在让你去观赏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你会作何感想? 答: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心境,是点睛之笔;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造成的;我会以观赏时的心情决定感想,或喜或悲。

(十)岳阳楼记

一、常识: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二、主要内容

1、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叙述重修岳阳楼和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岳阳楼的京观及迁客骚人的情怀。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板书 叙事 写景 抒怀)

2、、研读第一段

(1)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简述重修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概括重修盛况: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点明作记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2)文中哪个词点出滕子京的身份? 哪些句子写出他的政绩? (谪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唐贤今人”吟咏岳阳楼的“诗赋”:(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 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 研读第二段

(1)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景色?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

本段写在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的雄伟远景。①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浩淼: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②时间上表现景物的千变万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作者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作用?

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疑问和感慨。引出下文的“景”之异和“情”之异。

4、三、四段,体味“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怀:

(1)这两段写景部分,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来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情感?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第3段: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行”“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第4段:太阳是“景明”,水是“波澜不惊,一碧万顷“;鸟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花草是 “郁郁青青”。突出春天的美好。“长烟一空、一碧万顷”突出浩大的气势。“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动静结合

(2)迁客骚人在观赏不同的景色时。他们的情感如何?

春和景明:喜--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喜洋洋者矣。霪雨霏霏: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

(3)迁客骚人在观赏不同的景色时,感情有如此大的反差?为什么?

不具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5、第五段,品“古仁人之心”

(1)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 “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的悲喜是和民生疾苦和国家命运相关的。

(3)作者借古仁人表现了怎样的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三、拓展延伸

1、回望中华几千年历史,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的人物数不胜数。你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明朝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屈原:路漫漫其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儒家学说: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清朝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孙中山:天下为公 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有关本文的对联创作: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书写岳阳楼。 ——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自托胸臆,范仲淹再绘洞庭湖抒发抱负。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 春和景明画,霪雨阴风图

名楼风范照千古,忧乐情怀启后人 —— 居庙堂当忧其民,处江湖应思其君 上联:要学仁人志士 下联:莫做迁客骚人。横联:为国为民

附加练习

1. 阅读理解。

(1)作者在本文中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文中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括迁客骚人览物而“喜”的句子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喜洋洋者矣;概括迁客骚人览物而“悲”的句子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阐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本文第一段的“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与第五段阐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遥相呼应;

第二段描述了岳阳楼之大观后,用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对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引出览物而悲和喜的描述;接着议论抒情,在与古仁人之心的类比中卒章显志。

2. 第二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第五段中的“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字各指什么内容?

前者指“迁客骚人因不同景物引发的“悲”和“喜”心情,后者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情

3、结尾“微斯人,吾与谁归?”的慨叹与《爱莲说》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慨,二者有何区别?

范仲淹:一、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二、含蓄地表达了自己

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周敦颐只是表达了对知音甚少的感慨,范仲淹则是慨叹忧国忧民的人太少。

十一、醉翁亭记

1、《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5、判断句 “„„者„„也”

第一段:

1、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

2、作者怎样引出主角醉翁亭的?

“环滁皆山也”先写大环境,概括地写出滁州的地理特征;接着以视觉角度:俯——仰 空间角度:远——近 外——内 的变换层层推进 (鸟瞰镜头,从上空看到滁州城全景——环滁皆山,接着镜头移向局部——西南诸峰 琅玡山,再由俯视转仰视——酿泉“泻”出,醉翁亭“临于泉上”。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引出主景醉翁亭)

3、关于亭的来历,作者是怎样交待的? 作亭者——名之者——醉翁雅号的由来(命名之意)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如何理解?此句的作用是什么?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饮酒只是内心快乐的一种外在表现,不是因为饮酒而快乐,而是内心领会到山水的乐趣要通过饮酒表现出来,醉翁的情趣在于山水之乐。前半句是全文核心句,这两句将景与情直接联系在一起。

第二段:本段写的是什么? (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

2、怎么描写的?(①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②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③“乐亦无穷”的原因:“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3.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之景时抓住什么来写?

早晚:抓住“明”“晦”变化;四季:抓住春花、夏木、秋风霜、冬水石等景物来写,更富表现力。

第三段:

1、本段写的什么?(滁人、宾客、太守游山饮宴场景)

2、本段共四句话,一句话是一幅图画,给每幅图起名字。(滁人游图 太守宴图 众宾欢图 太守醉图)

3、滁人游图中共写了哪几种人?太守宴图中有哪些佳肴?众宾靠什么欢?太守醉图中,太守的神态怎样?

①负者、行者、伛偻、提携;②山肴野蔌;③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第四段:

1、本段点出了三种“乐”,分别是什么? 这些乐中谁的乐境界最高?为什么?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禽鸟只知道自然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在人去山空后才乐;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是以他们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太守既能与民同醉同乐,又能在醉后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这些人和事。

2、此段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衬托: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3、纵观全文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包含哪些方面?

明确: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二是“宴酣之乐”,就地取材“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其乐”,自己虽被贬滁州,但经过自己的努力,使滁州百姓

安居乐业,纵情山水,作者为他们的安乐而感到快乐,为经过自己的励精图治达到政通人和的地步而感到快乐。这是一种“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总结:本文中心思想把握两点:①作者借山水之乐排遣内心的郁闷 ②表现“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附加练习:

(1)第一段写醉翁亭的地理环境,引出人和事。其中描写琅琊山的是望之蔚然而深秀,描写酿泉的是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描写醉翁亭的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点明主要人物、事件和“醉翁”由来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高,故自号醉翁也。交代全文核心命意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将“醉”与“乐”融为一体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第二段写山中景色和出游之乐。其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描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第三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 众宾欢、太守醉

(4)第四段日暮醉归,从滁人游写到太守宴 ,进而写到太守之乐,并用太守之乐其乐点明全文主旨。

(5)“醉”字和“乐”字在文问森中多次出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请概括说出本文中的三种“乐”,并作简要分析。

答:一是“山水之乐”,“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二是“宴酣之乐”,就地取材,非丝非竹,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以游人之乐为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6)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十二)出师表(节选)

一、文学常识:诸葛亮 ,三国蜀汉人,字孔明, 政治家、军事家。本文是作者出师伐魏,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二、

主要内容:

1、结构:

提出“广开言路”(前提)、“严明赏罚”(关键)、“亲贤远佞”(核心)三项建议(1—5段)

表达作者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6—7段) 点明全篇主旨。(8—9段)

2、讨论问题:

第一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危急存亡之秋”?(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4)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5)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 意在激发刘禅继父之志和启示他学先帝用人之明。)

第二自然段:提出:“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1)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 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2)如何具体执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提出怎样的劝诫 ( 陟罚藏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4)“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宫中”“府中”) 第三、四自然段: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1)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 郭攸之、费讳、董允等。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第五自然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1)本段的中心句是? 第一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帝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 (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 (反面):亲小人,远贤臣。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 第一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帝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 亲贤臣,远小人。) 小结: 分析形势: 先帝崩殂 天下三分 益州疲惫

提出建议: 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第6自然段:追述身世 以身许国 自叙本志

(1)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第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5)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6)自述身世的目的:(①感激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②指出创业艰难,劝勉后主发愤图强,复兴汉室)

第7自然段: 创业艰难 夙夜忧叹 请命北伐

(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哪些句子表明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补充:追述托孤之事,意在交代这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是说明这次出师的思想基础;“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是这次出师的后方条件;“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

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直言出师,切入本题。

第8-9自然段:表明忠贞 分述职责 诹善纳雅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照应上段哪一句?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2)“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照应上段哪一句?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照应上段哪一句? 开张圣听

(4)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第9段: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

总结: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其理由是:

(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3)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结尾部分,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

附加练习:

1、诸葛亮在“表”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用文中的“报先帝,忠陛下”来概括。

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三项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核心是亲贤远佞,关键是严明赏罚,前提是广开言路。)

3、表中由进言转而自叙生平,历数先帝之殊遇,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其目的是表达对先帝的受恩感激之情,以此打动后主,最终接受其进言。 (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大事,表达了诸葛亮的“北定中原”坚强意志和受恩感激之情。)

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

5、理解记忆:

(1)、赏罚同一标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广开言路);②严明赏罚;③亲贤臣,远小人( 亲贤远佞) 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3)、分析形势:① 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②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4)作者志趣(无意功名、淡泊名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先后汉兴衰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出师目标(“大事”、政治愿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8)三顾茅庐(追随先帝驱驰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达感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0)、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

(11)、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扩展:

1、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

①封建社会推崇:刘汉为正统、受知遇而尽忠的一代忠臣典型 ②今天我们可看作为事业、为人民的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

2、从《出师表》中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为报刘备三顾草庐知遇之恩,出山效命;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患难与共,刘备临终托

孤,他受命以来,早晚忧叹, 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陛下的职责而鞠躬尽瘁,可见他是个感恩图报的人。

②准确掌握天下三分的形势,能客观地分析有利不利条件,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

亲贤远佞等。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人

3、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②为了汉室之隆)

4、你觉得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 “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意义?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又有什么借鉴意义?

①无论是国家干部的选拔,还是公司人员的任用,只有知人善任,任人为贤,才能使国家强盛,公司持续发展。“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 ②目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已加入WTO,更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严明赏罚),领导干部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广开言路),激励先进,惩治腐败,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相关诸葛亮的故事: 三顾茅庐 三气周瑜 病死五丈原 六出祁山 七擒孟获 摆设八阵图 空城计 草船借箭 借东风

6、诸葛亮名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赞颂《出师表》诗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

(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文学常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提倡“仁政”、“王道”,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曾以所学游说诸侯,但不为所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作《孟子》七篇,计261章。《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二、主要内容

(一)课文第一段

1、这段提到古代几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六个,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3、列举了6位名人的故事,是不是太多了?

不多。因为①他们都有同样的经历;②排比的句式使文章显得很有气势;③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充分的论据。

4、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欧阳修两岁丧父笃而成才;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

5、在记叙完六人的事件后,作者又转入议论,那么作者在这段中议论的观点是什么? 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

(二)课文第二段

1、这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什么道理?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 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

2、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主旨所在。

补充: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无论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附加练习: 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从而论证了生于忧患;然后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证了死于安乐,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六位历史人物在艰苦的磨练中被举用并成就了非凡业绩的事例?

答:从他们都经受了艰苦磨练从而成就了大业的事实归纳出“天将降大任于是如也”的结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3. 请从现实生活中列举典型事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看法。 事例:(生于忧患)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打败了吴国。

微软公司原总裁比尔·盖茨的一句名言是“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死于安乐) 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 历代的王朝衰败

(十四)鱼我所欲也

一、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二、主要内容:

结构:

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第一层(1-2句)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第二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第一自然段:

1、开篇作者是怎么引出中心论点的?(用“舍鱼而取熊掌”的比喻引出题旨:舍生取

义)

2、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3、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提出中心论点后,作者又是怎样论述“生死”问题与“义”发生矛盾的?

①先从正面论述“义重于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有所不辟也。)②再从反面论述了“不义重于死”(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

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③又以有些人的不贪生,不避患来再次突出“义”重于“生”(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④最后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只是“贤者能勿丧耳”(是故所欲

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第二自然段:

1、本段中,作者举了哪两个事例,分别是怎样来论证观点的?

用“乞人不受嗟来之食”、“万钟虽好也不受之”两个事例,分别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及反面强调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的。

2、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孟子认为不辩礼仪而接受万钟是因为:(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

总结:

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2、孟子认为人的本心是什么? 向善之心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4、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对举 向与今天比较等)

拓展:

1、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

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

示,请简要谈谈。

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

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6、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

人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辨礼义,要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要保持善良的天性,见利忘义,苟且偷生的行径是不可取的。

附加练习:

1、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的作用何在?

比喻。这样写通俗易懂,并由此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哪句名言?古人的看法对我们的有什么启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能见利忘义,要做舍生取义之人。(宁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

补充典故:(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3)陶渊明不为五

斗米折腰。)

3、文章表现了孟子怎么样的人生态度?

“义”重要,在“生”、“利”、“义”的抉择面前,宁愿放弃生与利而取义,把义置于“利”、“生”之上的人生态度。

(舍生取义)----就是文章的观点

4、 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失其本心)

(十五)曹刿论战

一、文学常识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词语:

(1)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肉食者鄙 ②又何间焉 ③牺牲玉帛 ④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例如: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例如: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5)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三、主要内容:

1、文章的线索: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结构: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①(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②(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32字,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①(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②(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3、语段分析

第一段:

(1)战前曹刿的身分怎样?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①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 “位卑未敢忘忧国” ②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在此借指有权位的人。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中可见他怎样的品质?(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4)“何以战”引出对战争条件的分析,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5)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为什么认为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小结:本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第二段:

战争过程中,曹刿与庄公表现如何,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①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 ,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②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下视其辙,登轼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他懂得把握有利的时机,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第三段:

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①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②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4、关于人物塑造

(1)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鲁庄公: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亡,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四、拓展延伸,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附加练习

1、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对本文作了精辟的分析:“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

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疲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

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例,却同时说的是战略防御的原则。”其中“取信于民”是指鲁庄公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彼 竭我盈”是指齐人三鼓之时,因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辙乱旗糜”是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发现的。

2. 曹刿认为弱国怎样才能战胜强国?

答: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后发制人

3.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一》,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纳,接受。

2、《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

二、成语

1、门庭若市:形容家里人来人往,热闹得跟市集一样。意思是门前和庭院里如同集市。文中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客众多,非常热闹。

三、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标题中的“讽”是动词,讽喻的意思,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谏”是名词,指批评意见。

全文共4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课文先介绍邹忌的身材、相貌,肯定他是一个美男子,作为他自美和被别人赞美的基础。下面便分别向妻、妾、客提出“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想通过第三者的鉴定,来验证自己“美”到什么程度。而妻、妾、客的回答,都肯定了邹忌比徐公美,直到他亲眼见到徐公,才“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既然远不如徐公美,为什么人家却说自己比徐公美呢?显然有各自的原因,使他们没有勇气说出事实的真相。三人的回答,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明显不同。妻的回答多了“君美甚”三个字,表示了妻子的偏爱之情,用的是反问句,表示一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口气。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然用反问句,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客人的回答不仅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而且不用强烈的反问语气,只是平淡地肯定邹忌美于徐公,只表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邹忌经过冷静思考,悟出了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并准备以此为喻去讽谏齐王。

第二部分(第2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讽谏的内容分为两层。第一层,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第二层,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些都与邹忌的处境相同。在这里,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这种比喻的说理方法,非常贴切,尽情尽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部分(第3、4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先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决心,然后分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精练含蓄,意味深长。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最后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写出了邹忌讽谏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从全文看,第一部分的叙事是第二部分设喻说理的前提,第二部分是设喻说理本身,第三部分则是第二部分的必然发展和结果。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结构严谨。此外,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文章主旨: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国家只有兴利除弊,才能富强。

回答下列问题。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4、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开放性试题

1、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答: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即可。

示例1: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示例2: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2、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答:建议:开张圣听(“咨诹善道”或“察纳雅言”)

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言委婉。

3、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答: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②善于思考,有反思 习惯与自省的能力。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4、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

答: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答对其中一方面即可)

5、纳谏除弊有何现实意义?

答:从领导者来讲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有清醒的头脑。从劝谏者来说要讲究方式方法,用便于接受的语言进行劝谏。

九、关于本文的对联

①邹忌设喻讽谏以小见大 威王悬赏纳言战胜于朝

②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 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

③思君王治乱邹忌推己及人勇纳谏 谋社稷安危威王虚怀若谷勤纳言

④只知偏信言路窄 善于兼听眼界宽

⑤勤思方知言中弊 善想才晓智叟不智

中考必考16篇文言文复习讲义

(一)论语十则

重要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子:

先生,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

家、教育家。

二、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

2、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第5个)通智,明智,智慧

三、成语

选文中的成语: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择善而从 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课文内容理解:

①选文中讲学习方法的句子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讲学习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③讲学习态度的句子依次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

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讲思想道德修养的句子依次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

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五、练习:

1、 试归纳《论语》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其它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习方法: 默而识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理解性默写

1、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早就有了精辟的

论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

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3、《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

知乎!”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八则》中的哪句话作答?*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

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

表示;

7、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是知也;

8、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

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六、开放性试题

1、本文中有许多地方谈到了修身做人,你认为对你启发最大的是哪一点,请谈一谈。

2、在你的学习中,你是否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本文中所谈的某一种学习方法,说

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示例:我在学习上经常自觉地运用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我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论语》一书记录了两千多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读了这八则以后,你一

定收获不小吧!怎么样,也试着编一则吧!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修身做

人均可,但尽量要经典些。

我说:有书不读非君子,骄傲自满真小人。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

看法。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二)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二、课文主要内容

故事的开端 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

故事的发展 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与淳朴的社会风尚)

故事的结局 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缤纷。)

(3)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

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何以见得? (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

(7)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

B、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8)为什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也为下

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0)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

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

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四、拓展

世外桃源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场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国四大古典名

著中,各有一处这样的所谓

“世外桃源”,请一一列举出来,并说说都是何人所居。

诸葛亮所居住的南阳;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贾宝玉及众姐妹住的大观园;孙悟空住的

花果山等。

(三)陋室铭

一、文学常识: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

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

传世佳作。选自《全唐文》。陋室,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

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二、主要内容:

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从山水

写起)

2、本文开头用类比方法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描写环境

清幽宁静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

鸿儒,往来无白丁);描写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调素琴、阅金经);列举

古人实例,证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引孔子的话

回应:(惟吾德馨)含蓄作结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3、提问:经过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作者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作者采用了类比的表现手法,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

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它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

那么我的陋室不也如此吗?除此之外,似乎还隐含着自己的远大志向,要做一个像

他们一样的人。(类比 隐含 立志-----高远)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作者对官僚士大夫阶层不以国事为念、只顾寻欢作乐的腐败生活鄙弃、对官府公事

厌倦

5、 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表现了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答:“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如何看待作者的道德情操?(《陋室铭》)

作者的道德情操是“惟吾德馨”。在今天,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

(四)爱莲说

一、文学常识: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时

人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

霁月”。他的诗文多抒怀之作。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

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

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二、主要内容:

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花?从哪些方面描写,表现了莲花哪

些品格?(答:比作君子。

描写句子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生长环境: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洁净而又庄重)形体外观香

气: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品性: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

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2、课文除了写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 还写了菊和牡丹。 分别比

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3、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的用意是什么呢?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

其他花呢?

用作陪衬。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作者赞美莲,其实是

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

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

这三种花分别代表了三种人处世的态度:莲----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不慕名利,洁身

自好 菊----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志向高洁,隐居避世 牡丹花---富贵者:

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行文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

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

言志。

练习:

①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赋予莲象征意义。其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

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

炫耀自己的句子是(濯清涟而不妖 ),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

句子是(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美好资质的句子是(香远益清 亭亭净

植)。

②本文自始至终采用衬托写法,用__菊花____________、_牡丹______衬托______莲

_______,从而表现了作者_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逐富贵、趋炎附

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5. 说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言外之意:追逐富贵、趋炎附势已经形成了恶浊的

社会夫风气

6.“莲,花之君子者也。”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与恶浊势力同流合污,正直大度,鄙薄名利,不炫耀自

己,等等

7《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

三种:隐逸的人生观;贪图富贵的人生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观

8、作者认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与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9、你喜欢哪一种花?它寄托了你怎么样的志趣?简要谈一谈。

正月梅花凌寒开 二月杏花满枝头 三月桃花映绿水 四月蔷薇满篱台 五月榴花红

似火 六月荷花洒池塘

七月凤仙展奇葩 八月桂花遍地开 九月菊花竞怒放 十月芙蓉千般态 冬月水仙凌

波开 腊月腊梅报春来

(五)三峡

一、文学常识: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是我国

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二、主要内容:

1、作者描绘三峡的美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山、水)

2、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最能体现三峡山特点的词语有哪些,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表现了三峡山怎样的特点?

“两岸连山,„„曦月”关键词:连、无阙、重、叠、隐、蔽 修辞: 互文、 特点:山高岭连,遮天蔽日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

①季节顺序; ②由旺到枯

4、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关键词。

夏:襄、阻绝、疾

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险(水势迅急凶猛)

春冬:素、绿、清、影、清荣峻茂(景色秀丽奇绝)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趣

秋:寒、肃、凄、哀

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悲(萧瑟凄凉)

5、同样是写水,作者所用的表现一样吗?你能说一说吗?

夏——层层铺展——险 春冬——动静结合——趣 秋——侧面描写——悲(“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由水的暴溢说明水势的迅急凶猛,再运用对比的方式拿“乘奔御风不以疾”与水势浩大,流速迅猛的夏水比较))

(春冬水涸之季,下滩之水雪浪飞溅,此为“素湍”;水清流缓可谓“绿潭”。“素”“绿”色彩相同,“湍”与“潭”一动一静。岩崖、云朵、蓝天、于碧水中可见,令人有无限遐想。更以“清荣峻茂”四字状物,水清、树荣、草茂互相辉映,大自然充满生机,表现出三峡美景的 “良多趣味”。)

(“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并不点出“秋”字,而是以一个“霜晨”又以“寒”、“肃”二字渲染,三峡秋景遂变成清寒之景,给人带来的心情也是凄凉之情。作者不再写山、写水,而写猿鸣,以此来烘托萧瑟的秋景,写出人们身处此时此地的伤感。)

6、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运用引用的修辞,借渔者的悲歌来表现人们的感伤心情

(六)记承天寺夜游

一、节奏: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主要内容

1、文章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①“元丰六年„„相与步于中庭(叙述)②“„„盖竹柏影也”(描写)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议论)

2、、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

4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

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5、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6、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

7、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资料补充:

才华横溢的苏轼:

文----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曾巩、王安石; 词---- 苏辛:(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诗----苏黄:苏轼 黄庭坚; 书画----宋四家: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附加练习

1、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我国 民间有“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说法,其中的“三父子”是本文的作者 苏轼,其弟苏辙、其父苏洵

2、阅读理解。 ①作者在本文中描写月下空明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句中的“闲人”两字,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闲人”二字可看出作者用惋惜无人赏月来暗讽那些汲汲于富贵功名的世俗中人,同时也把自己政治失意后的

孤高情怀寄托其中,表现一种随缘自适,潇洒自如的人生态度。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你对这句话有怎样的理解?

作者当时被贬官,有职无事,是个闲人,虽被贬,却能从随处可见的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如此充满

诗情画意好文,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5、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

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

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

6、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请在文中找出与此意义相近的一句。 (念无与为乐者。)

(七)马 说

一、文学常识

韩愈 (768~824)字退之,南阳 (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

二、主要内容:

1、第一节:伯乐知马 (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第二节:不知马,害了马(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节:太不知马(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2、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④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⑥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明确:其真不知马也。)

3、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4、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

5、《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首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伯乐不常有”以致千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现实,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接着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

6、小结:本文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谴责了“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韩愈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来写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

附加练习

1.阅读理解。

(1)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人才比作千里马,把 愚妄无知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 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2)开头点明千里马与伯乐的依赖关系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①段中的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②段中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指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4)③段中的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并扬言天

下无马,生动地揭露了统治者的愚妄无知。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

2. 当今社会怎样做才能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文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和千里马二者中,你认为哪个更重要?结合现实说说你的理由?

4、本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能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 ( 赤兔马主人是关羽,的卢马主人是刘备)

(八)送东阳马生序

一、文学常识: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 “宋濂、刘基、高启”合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二、课文内容

1、本文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例进行述作者求学的?

作者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分别叙述他的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和学习的毅力。一是借书。家贫无书,作者通过借书、抄书来顽强学习。二是求教。既写先生严肃认真不茍言笑,又写自己虚心谦恭、认真讨教。三是负籍远游。写环境恶劣,自己受冻的苦状;又写自己缊袍敝衣,“无鲜肥滋味之享”。综合以上,在艰苦的学习条件下,作者勤奋学习、意志坚定、毅力非凡,是因为“中有足乐者”。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高度概括回答即可)(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4、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5、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附加练习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 (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手指不可曲伸;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师名人与游;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作者是从哪四个方面写出自己求学的艰难的?(各用四个字概括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致书之难、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

3、 用横线勾画出文中的一处对比,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对比,突出作者成年后求学的艰难、勤奋及其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

4、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当代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学习态度。(主要从勤学的角度回答)

5、你如何看待文中“乡之先达”的教学方法?(赞成或反对都可以。但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如:(正面)需要这样的严格的老师,因为严师出高徒(反面)这样的教学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业。)

6、写出有关“勤学”的诗句和事例

勤学诗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勤学事例:唐朝李白铁杵磨成针 西汉匡衡凿壁偷光 战国时代孟柯改过勤学

补充有关勤学的名人名言: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九)小石潭记

一、文学常识

柳宗元是唐代一位著名作家,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主要内容:

1、脉络: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写作思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2、第一段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2)发现小石潭的过程用了几个动词来表现?这些动词起到什么时候作用?

行——闻——伐——取——下——见(先闻水声,后见潭水)为下文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3)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一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用大的事物比喻小的事物,写出潭底石的千姿百态。)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边景物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的四面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树盖着藤,藤缠着树,迎风摇动,相互连缀,参差不齐,摆来飘去.

(5)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

发现小潭: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 移步换景的写法

3、第二自然段

(1)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怎样写游鱼,突出游鱼什么特点? 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特点:轻快、敏捷、自由、活泼)表现出作者欢快愉悦的心情。

(3)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运用侧面描写。

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

侧面描写水的清澄 动静结合特写镜头

4、第三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溪身形容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把溪水形容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把岸势形容像犬牙参差不齐。

(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岸势 犬牙差互——参差不齐

5、第四自然段。

(1)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6、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点是怎么体现的?

重点提出四种景物:石、水、鱼、树。

①水—清。“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采用比喻的修辞,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写出了清脆的流水声。“水尤清冽”正面写出了水清“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侧面写出了水清。

②石岸参差不齐— 奇。“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四个“为”字短语形象地写出了石的千奇百怪。

③树——美。“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蒙络摇缀”这四个字,精确的刻画了树的美。

④鱼——乐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怡然”的“俶尔”“翕忽”写出了鱼的情态— “乐”。

7、写法:

(1)“动”与“静”: ①游鱼的“怡然不动”及“俶尔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 ②小溪。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溪水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2)文中的“对比”和“烘托”:①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显出鱼的活泼。②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3)文中的“景”与“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 情于景,情景交融。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反衬出作者压抑心情,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4)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第一段采用 “移步换形”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具有动态的画面感。第二段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描出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

(5)“正面描写 ”与“侧面描写 ”

三、小结被弃的小石潭:寂寥凄清——被贬的柳宗元:忧伤愤懑 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附加练习

1、文中写鱼儿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什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把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醉翁亭下欧阳修吟诗饮酒;小石潭上柳宗元记文抒情

3、小石潭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以其境过清,作者记之而去。这种以实景抒凄情的写法和陶渊明借桃花源抒自己政治理想的写法谁更能打动你?说说你的看法。(《桃花源记》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意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批判和否定。而柳宗元只是述己之情而已。)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和其源。”此句写出了潭水的源头之神秘莫测,结合作者当时被贬的处境来说说作者这样写有着怎么样的寄寓?(暗示自己的人生境遇、前途和未来,正如这“不可知其源”的源头一样茫然、遥远)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小石潭的秀丽景色却使作者产生如此旷世凄情,是什么造成的?假如现在让你去观赏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你会作何感想? 答: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心境,是点睛之笔;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造成的;我会以观赏时的心情决定感想,或喜或悲。

(十)岳阳楼记

一、常识: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二、主要内容

1、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叙述重修岳阳楼和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岳阳楼的京观及迁客骚人的情怀。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板书 叙事 写景 抒怀)

2、、研读第一段

(1)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简述重修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概括重修盛况: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点明作记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2)文中哪个词点出滕子京的身份? 哪些句子写出他的政绩? (谪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唐贤今人”吟咏岳阳楼的“诗赋”:(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 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 研读第二段

(1)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景色?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

本段写在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的雄伟远景。①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浩淼: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②时间上表现景物的千变万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作者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作用?

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疑问和感慨。引出下文的“景”之异和“情”之异。

4、三、四段,体味“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怀:

(1)这两段写景部分,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来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情感?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第3段: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行”“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第4段:太阳是“景明”,水是“波澜不惊,一碧万顷“;鸟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花草是 “郁郁青青”。突出春天的美好。“长烟一空、一碧万顷”突出浩大的气势。“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动静结合

(2)迁客骚人在观赏不同的景色时。他们的情感如何?

春和景明:喜--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喜洋洋者矣。霪雨霏霏: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

(3)迁客骚人在观赏不同的景色时,感情有如此大的反差?为什么?

不具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5、第五段,品“古仁人之心”

(1)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 “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的悲喜是和民生疾苦和国家命运相关的。

(3)作者借古仁人表现了怎样的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三、拓展延伸

1、回望中华几千年历史,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的人物数不胜数。你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明朝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屈原:路漫漫其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儒家学说: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清朝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孙中山:天下为公 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有关本文的对联创作: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书写岳阳楼。 ——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自托胸臆,范仲淹再绘洞庭湖抒发抱负。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 春和景明画,霪雨阴风图

名楼风范照千古,忧乐情怀启后人 —— 居庙堂当忧其民,处江湖应思其君 上联:要学仁人志士 下联:莫做迁客骚人。横联:为国为民

附加练习

1. 阅读理解。

(1)作者在本文中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文中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括迁客骚人览物而“喜”的句子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喜洋洋者矣;概括迁客骚人览物而“悲”的句子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阐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本文第一段的“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与第五段阐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遥相呼应;

第二段描述了岳阳楼之大观后,用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对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引出览物而悲和喜的描述;接着议论抒情,在与古仁人之心的类比中卒章显志。

2. 第二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第五段中的“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字各指什么内容?

前者指“迁客骚人因不同景物引发的“悲”和“喜”心情,后者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情

3、结尾“微斯人,吾与谁归?”的慨叹与《爱莲说》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慨,二者有何区别?

范仲淹:一、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二、含蓄地表达了自己

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周敦颐只是表达了对知音甚少的感慨,范仲淹则是慨叹忧国忧民的人太少。

十一、醉翁亭记

1、《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5、判断句 “„„者„„也”

第一段:

1、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

2、作者怎样引出主角醉翁亭的?

“环滁皆山也”先写大环境,概括地写出滁州的地理特征;接着以视觉角度:俯——仰 空间角度:远——近 外——内 的变换层层推进 (鸟瞰镜头,从上空看到滁州城全景——环滁皆山,接着镜头移向局部——西南诸峰 琅玡山,再由俯视转仰视——酿泉“泻”出,醉翁亭“临于泉上”。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引出主景醉翁亭)

3、关于亭的来历,作者是怎样交待的? 作亭者——名之者——醉翁雅号的由来(命名之意)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如何理解?此句的作用是什么?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饮酒只是内心快乐的一种外在表现,不是因为饮酒而快乐,而是内心领会到山水的乐趣要通过饮酒表现出来,醉翁的情趣在于山水之乐。前半句是全文核心句,这两句将景与情直接联系在一起。

第二段:本段写的是什么? (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

2、怎么描写的?(①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②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③“乐亦无穷”的原因:“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3.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之景时抓住什么来写?

早晚:抓住“明”“晦”变化;四季:抓住春花、夏木、秋风霜、冬水石等景物来写,更富表现力。

第三段:

1、本段写的什么?(滁人、宾客、太守游山饮宴场景)

2、本段共四句话,一句话是一幅图画,给每幅图起名字。(滁人游图 太守宴图 众宾欢图 太守醉图)

3、滁人游图中共写了哪几种人?太守宴图中有哪些佳肴?众宾靠什么欢?太守醉图中,太守的神态怎样?

①负者、行者、伛偻、提携;②山肴野蔌;③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第四段:

1、本段点出了三种“乐”,分别是什么? 这些乐中谁的乐境界最高?为什么?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禽鸟只知道自然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在人去山空后才乐;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是以他们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太守既能与民同醉同乐,又能在醉后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这些人和事。

2、此段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衬托: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3、纵观全文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包含哪些方面?

明确: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二是“宴酣之乐”,就地取材“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其乐”,自己虽被贬滁州,但经过自己的努力,使滁州百姓

安居乐业,纵情山水,作者为他们的安乐而感到快乐,为经过自己的励精图治达到政通人和的地步而感到快乐。这是一种“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总结:本文中心思想把握两点:①作者借山水之乐排遣内心的郁闷 ②表现“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附加练习:

(1)第一段写醉翁亭的地理环境,引出人和事。其中描写琅琊山的是望之蔚然而深秀,描写酿泉的是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描写醉翁亭的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点明主要人物、事件和“醉翁”由来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高,故自号醉翁也。交代全文核心命意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将“醉”与“乐”融为一体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第二段写山中景色和出游之乐。其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描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第三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 众宾欢、太守醉

(4)第四段日暮醉归,从滁人游写到太守宴 ,进而写到太守之乐,并用太守之乐其乐点明全文主旨。

(5)“醉”字和“乐”字在文问森中多次出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请概括说出本文中的三种“乐”,并作简要分析。

答:一是“山水之乐”,“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二是“宴酣之乐”,就地取材,非丝非竹,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以游人之乐为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6)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十二)出师表(节选)

一、文学常识:诸葛亮 ,三国蜀汉人,字孔明, 政治家、军事家。本文是作者出师伐魏,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二、

主要内容:

1、结构:

提出“广开言路”(前提)、“严明赏罚”(关键)、“亲贤远佞”(核心)三项建议(1—5段)

表达作者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6—7段) 点明全篇主旨。(8—9段)

2、讨论问题:

第一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危急存亡之秋”?(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4)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5)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 意在激发刘禅继父之志和启示他学先帝用人之明。)

第二自然段:提出:“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1)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 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2)如何具体执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提出怎样的劝诫 ( 陟罚藏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4)“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宫中”“府中”) 第三、四自然段: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1)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 郭攸之、费讳、董允等。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第五自然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1)本段的中心句是? 第一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帝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 (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 (反面):亲小人,远贤臣。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 第一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帝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 亲贤臣,远小人。) 小结: 分析形势: 先帝崩殂 天下三分 益州疲惫

提出建议: 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第6自然段:追述身世 以身许国 自叙本志

(1)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第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5)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6)自述身世的目的:(①感激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②指出创业艰难,劝勉后主发愤图强,复兴汉室)

第7自然段: 创业艰难 夙夜忧叹 请命北伐

(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哪些句子表明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补充:追述托孤之事,意在交代这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是说明这次出师的思想基础;“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是这次出师的后方条件;“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

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直言出师,切入本题。

第8-9自然段:表明忠贞 分述职责 诹善纳雅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照应上段哪一句?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2)“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照应上段哪一句?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照应上段哪一句? 开张圣听

(4)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第9段: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

总结: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其理由是:

(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3)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结尾部分,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

附加练习:

1、诸葛亮在“表”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用文中的“报先帝,忠陛下”来概括。

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三项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核心是亲贤远佞,关键是严明赏罚,前提是广开言路。)

3、表中由进言转而自叙生平,历数先帝之殊遇,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其目的是表达对先帝的受恩感激之情,以此打动后主,最终接受其进言。 (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大事,表达了诸葛亮的“北定中原”坚强意志和受恩感激之情。)

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

5、理解记忆:

(1)、赏罚同一标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广开言路);②严明赏罚;③亲贤臣,远小人( 亲贤远佞) 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3)、分析形势:① 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②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4)作者志趣(无意功名、淡泊名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先后汉兴衰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出师目标(“大事”、政治愿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8)三顾茅庐(追随先帝驱驰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达感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0)、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

(11)、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扩展:

1、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

①封建社会推崇:刘汉为正统、受知遇而尽忠的一代忠臣典型 ②今天我们可看作为事业、为人民的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

2、从《出师表》中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为报刘备三顾草庐知遇之恩,出山效命;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患难与共,刘备临终托

孤,他受命以来,早晚忧叹, 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陛下的职责而鞠躬尽瘁,可见他是个感恩图报的人。

②准确掌握天下三分的形势,能客观地分析有利不利条件,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

亲贤远佞等。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人

3、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②为了汉室之隆)

4、你觉得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 “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意义?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又有什么借鉴意义?

①无论是国家干部的选拔,还是公司人员的任用,只有知人善任,任人为贤,才能使国家强盛,公司持续发展。“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 ②目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已加入WTO,更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严明赏罚),领导干部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广开言路),激励先进,惩治腐败,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相关诸葛亮的故事: 三顾茅庐 三气周瑜 病死五丈原 六出祁山 七擒孟获 摆设八阵图 空城计 草船借箭 借东风

6、诸葛亮名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赞颂《出师表》诗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

(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文学常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提倡“仁政”、“王道”,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曾以所学游说诸侯,但不为所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作《孟子》七篇,计261章。《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二、主要内容

(一)课文第一段

1、这段提到古代几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六个,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3、列举了6位名人的故事,是不是太多了?

不多。因为①他们都有同样的经历;②排比的句式使文章显得很有气势;③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充分的论据。

4、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欧阳修两岁丧父笃而成才;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

5、在记叙完六人的事件后,作者又转入议论,那么作者在这段中议论的观点是什么? 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

(二)课文第二段

1、这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什么道理?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 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

2、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主旨所在。

补充: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无论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附加练习: 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从而论证了生于忧患;然后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证了死于安乐,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六位历史人物在艰苦的磨练中被举用并成就了非凡业绩的事例?

答:从他们都经受了艰苦磨练从而成就了大业的事实归纳出“天将降大任于是如也”的结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3. 请从现实生活中列举典型事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看法。 事例:(生于忧患)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打败了吴国。

微软公司原总裁比尔·盖茨的一句名言是“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死于安乐) 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 历代的王朝衰败

(十四)鱼我所欲也

一、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二、主要内容:

结构:

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第一层(1-2句)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第二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第一自然段:

1、开篇作者是怎么引出中心论点的?(用“舍鱼而取熊掌”的比喻引出题旨:舍生取

义)

2、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3、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提出中心论点后,作者又是怎样论述“生死”问题与“义”发生矛盾的?

①先从正面论述“义重于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有所不辟也。)②再从反面论述了“不义重于死”(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

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③又以有些人的不贪生,不避患来再次突出“义”重于“生”(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④最后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只是“贤者能勿丧耳”(是故所欲

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第二自然段:

1、本段中,作者举了哪两个事例,分别是怎样来论证观点的?

用“乞人不受嗟来之食”、“万钟虽好也不受之”两个事例,分别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及反面强调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的。

2、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孟子认为不辩礼仪而接受万钟是因为:(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

总结:

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2、孟子认为人的本心是什么? 向善之心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4、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对举 向与今天比较等)

拓展:

1、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

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

示,请简要谈谈。

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

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6、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

人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辨礼义,要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要保持善良的天性,见利忘义,苟且偷生的行径是不可取的。

附加练习:

1、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的作用何在?

比喻。这样写通俗易懂,并由此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哪句名言?古人的看法对我们的有什么启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能见利忘义,要做舍生取义之人。(宁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

补充典故:(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3)陶渊明不为五

斗米折腰。)

3、文章表现了孟子怎么样的人生态度?

“义”重要,在“生”、“利”、“义”的抉择面前,宁愿放弃生与利而取义,把义置于“利”、“生”之上的人生态度。

(舍生取义)----就是文章的观点

4、 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失其本心)

(十五)曹刿论战

一、文学常识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词语:

(1)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肉食者鄙 ②又何间焉 ③牺牲玉帛 ④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例如: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例如: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5)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三、主要内容:

1、文章的线索: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结构: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①(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②(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32字,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①(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②(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3、语段分析

第一段:

(1)战前曹刿的身分怎样?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①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 “位卑未敢忘忧国” ②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在此借指有权位的人。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中可见他怎样的品质?(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4)“何以战”引出对战争条件的分析,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5)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为什么认为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小结:本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第二段:

战争过程中,曹刿与庄公表现如何,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①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 ,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②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下视其辙,登轼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他懂得把握有利的时机,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第三段:

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①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②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4、关于人物塑造

(1)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鲁庄公: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亡,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四、拓展延伸,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附加练习

1、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对本文作了精辟的分析:“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

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疲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

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例,却同时说的是战略防御的原则。”其中“取信于民”是指鲁庄公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彼 竭我盈”是指齐人三鼓之时,因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辙乱旗糜”是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发现的。

2. 曹刿认为弱国怎样才能战胜强国?

答: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后发制人

3.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一》,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纳,接受。

2、《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

二、成语

1、门庭若市:形容家里人来人往,热闹得跟市集一样。意思是门前和庭院里如同集市。文中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客众多,非常热闹。

三、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标题中的“讽”是动词,讽喻的意思,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谏”是名词,指批评意见。

全文共4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课文先介绍邹忌的身材、相貌,肯定他是一个美男子,作为他自美和被别人赞美的基础。下面便分别向妻、妾、客提出“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想通过第三者的鉴定,来验证自己“美”到什么程度。而妻、妾、客的回答,都肯定了邹忌比徐公美,直到他亲眼见到徐公,才“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既然远不如徐公美,为什么人家却说自己比徐公美呢?显然有各自的原因,使他们没有勇气说出事实的真相。三人的回答,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明显不同。妻的回答多了“君美甚”三个字,表示了妻子的偏爱之情,用的是反问句,表示一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口气。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然用反问句,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客人的回答不仅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而且不用强烈的反问语气,只是平淡地肯定邹忌美于徐公,只表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邹忌经过冷静思考,悟出了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并准备以此为喻去讽谏齐王。

第二部分(第2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讽谏的内容分为两层。第一层,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第二层,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些都与邹忌的处境相同。在这里,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这种比喻的说理方法,非常贴切,尽情尽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部分(第3、4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先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决心,然后分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精练含蓄,意味深长。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最后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写出了邹忌讽谏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从全文看,第一部分的叙事是第二部分设喻说理的前提,第二部分是设喻说理本身,第三部分则是第二部分的必然发展和结果。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结构严谨。此外,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文章主旨: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国家只有兴利除弊,才能富强。

回答下列问题。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4、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开放性试题

1、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答: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即可。

示例1: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示例2: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2、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答:建议:开张圣听(“咨诹善道”或“察纳雅言”)

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言委婉。

3、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答: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②善于思考,有反思 习惯与自省的能力。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4、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

答: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答对其中一方面即可)

5、纳谏除弊有何现实意义?

答:从领导者来讲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有清醒的头脑。从劝谏者来说要讲究方式方法,用便于接受的语言进行劝谏。

九、关于本文的对联

①邹忌设喻讽谏以小见大 威王悬赏纳言战胜于朝

②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 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

③思君王治乱邹忌推己及人勇纳谏 谋社稷安危威王虚怀若谷勤纳言

④只知偏信言路窄 善于兼听眼界宽

⑤勤思方知言中弊 善想才晓智叟不智


相关内容

  • 三好网暑假免费公开课全程课程回放
  • 新高三: 高三数学复习课 课程简介:函数作为高考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选择题.填空题,侧重于利用导数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解答题侧重于导数与函数.解析几何等综合应用,难度较大.本期高考数学满分导师系统介绍有关函数的三要素.函数奇偶性的技巧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与导数的关联.让新高三一轮复习全面深 ...

  • 2014中考考前两天学生自主复习安排
  • 2014中考考前两天语文学科学生自主复习安排 (16日返校时上交) 一.复习时间:6月14-15日(两天,每天1.5小时) 二.复习内容: 1.认真复习<中考48篇基本篇目知识点讲义>(共两份,建议以前一阶段的发的8张纸讲义的为主),结合课本认真复习中考48篇基本篇目中的文言文13篇:七 ...

  • 初中语文文言文句子翻译自编讲义
  • 文言文句子翻译-自编讲义 [开心哈哈] 文言文句子翻译歌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 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 ...

  • 中学课件大全 02
  • 12p ppt小说-环境 8p ppt秦皇陵兵马俑 11p ppt完全平方公式 11p ppt感恩教育班会 6p ppt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 9p ppt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8p ppt大道之行也 15p ppt宾语从句 24p ppt地球的圈层结构 12p ppt今天你快乐吗 ...

  • 语文学科网址大全
  • 语文学科网址大全 1. - 大学语文基本能力训练. 2.- 中小学生作文辅导专业网站. 3.- 初中语文教学网,含作文.日记.咨询.教学等. 4.- 含语文论文.教案.课件资源等. 5.百分网 - 提供教案下载,课件.试卷等资源. 6. - 含教研动态,科研课题,中考辅导等. 7. - 高考语文教案 ...

  • 语文中考复习方法
  • 语文中考复习方法 九年级 刘春艳 下面结合我们学校老师在最后复习阶段的几点做法,简单谈谈: 首先,应认真"吃"透近两年中考题.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 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 ...

  • 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 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高一年级教学指导意见 学生刚上高中,对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方法等都不熟悉,老师必须要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基础知识:落实课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 ...

  • 中考语文考前综合指导(2)
  • 河南中考语文考前方法指导 河南中招语文试题分为四大块: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共120分,时间120分钟.历年来试题紧扣课标,整体稳定,稍有创新. 一.积累与运用 1.字音字形.每年必考点,近几年集中在多音字,形近字,和易用错的字上,而且一般是常用字,很少出生僻的字.所以这一块儿的 ...

  • 如何搞好初三语文复习
  • 如何搞好初三语文复习 面临中考,我们语文老师是非常尽职尽责的,有很多老师制定了周密的总复习计划.因而出现了"拉网式"."链条式"."训练式"等种种复习方式.可语文老师们也常被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复习计划如此周密,为何复习的效果常常不是很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