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成大器者必六戒

曾国藩:成大器者必六戒!

曾国藩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因为在学问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备受后世推崇。读懂曾国藩人生“六戒”,就学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一直都能获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向往渴求的,可能有有害。

前半句说:不可贪求过多!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长久获利的事情,如果有这种能够一直获利的事情,那只能说这种事是表面现象或者骗局,这时候一定要保持头脑清。

后半句是说的安全,众人争执、争斗的地方你不要去,容易惹麻烦或者招致祸患。《论语》上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句话里的争,也可以理解为,争利。意思是说,大家都去争抢的利益,你就不要去争抢了,因为那肯定是薄利。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为别人小的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别人的大恩。

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

《礼记》上说,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思是喜爱一个人而知道其缺点,厌恶而知道其优点。这就是告诫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经常说别人短处的人,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可以说是“存心不厚,识量太狭。”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也必然给自己招来怨恨,埋下祸乱的种子。

汉高祖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韩信后来被杀,不能说与他这种性格无关。

曾国藩这句话的意思,入目三分地画出了可这种人的精神肖像。那种经常谈论别人缺点的人,内心其实是借此在掩饰自己的缺点;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内心其实是嫉妒或者想掩盖别人的长处罢了。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利益,往往是众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谁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刘邦攻破咸阳,却不敢占据其地;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却终其一生不敢篡汉自立,他们都是怕成为众矢之的。所以,面对利益,一定要权衡取舍之道。

谋划事情,一定要跟有主见的几个人一起,而不要与众人一起谋划事情。正如《战国策》上说,“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通俗地说,就是谋求特别重大的事情,不必与众人商量。因为谋求大事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与气度,自己看准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别人商量,反倒麻烦。如果别人见识低下,心胸狭小,气度平凡,必定不理解你的想法。七嘴八舌,会动摇你的意志,也会破坏你的信心和情绪。

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庸人,就是普通人,一般的人。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才气,只有勤奋工作才能成就事业,所以最忌讳一个“懒”字。。而那些有才的人呢,虽然可凭才气走捷径,更容易成功,但也容易孤傲自大,故步自封,不肯向别人学习,这也是容易失败的。

曾国藩是勤劳的好例子,他其实并不聪明,但是却能以“勤”成就大学问和大事业,可以说正是普通人的榜样。而如项羽、李自成等,占尽天时地利,却因为骄傲而败亡。

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凡是办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阅历和识见,并以才能作为辅助;凡是要成就大事的,一半在于人的谋划,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看时机会不会来到。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曾国藩明确告诉我们,办大事要以“识”为主,才气、才能不过是辅助罢了。所以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难以成就大事。当然这里的“识”,不单单指知识,更指的是经验和见识。

而“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则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抱着“尽人事以听天命”的态度。不要因为有自己不能左右的的因素就不去努力,更不能因为自己努力了,最终却失败了而去怨天尤人。

曾国藩:成大器者必六戒!

曾国藩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因为在学问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备受后世推崇。读懂曾国藩人生“六戒”,就学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一直都能获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向往渴求的,可能有有害。

前半句说:不可贪求过多!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长久获利的事情,如果有这种能够一直获利的事情,那只能说这种事是表面现象或者骗局,这时候一定要保持头脑清。

后半句是说的安全,众人争执、争斗的地方你不要去,容易惹麻烦或者招致祸患。《论语》上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句话里的争,也可以理解为,争利。意思是说,大家都去争抢的利益,你就不要去争抢了,因为那肯定是薄利。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为别人小的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别人的大恩。

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

《礼记》上说,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思是喜爱一个人而知道其缺点,厌恶而知道其优点。这就是告诫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经常说别人短处的人,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可以说是“存心不厚,识量太狭。”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也必然给自己招来怨恨,埋下祸乱的种子。

汉高祖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韩信后来被杀,不能说与他这种性格无关。

曾国藩这句话的意思,入目三分地画出了可这种人的精神肖像。那种经常谈论别人缺点的人,内心其实是借此在掩饰自己的缺点;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内心其实是嫉妒或者想掩盖别人的长处罢了。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利益,往往是众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谁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刘邦攻破咸阳,却不敢占据其地;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却终其一生不敢篡汉自立,他们都是怕成为众矢之的。所以,面对利益,一定要权衡取舍之道。

谋划事情,一定要跟有主见的几个人一起,而不要与众人一起谋划事情。正如《战国策》上说,“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通俗地说,就是谋求特别重大的事情,不必与众人商量。因为谋求大事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与气度,自己看准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别人商量,反倒麻烦。如果别人见识低下,心胸狭小,气度平凡,必定不理解你的想法。七嘴八舌,会动摇你的意志,也会破坏你的信心和情绪。

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庸人,就是普通人,一般的人。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才气,只有勤奋工作才能成就事业,所以最忌讳一个“懒”字。。而那些有才的人呢,虽然可凭才气走捷径,更容易成功,但也容易孤傲自大,故步自封,不肯向别人学习,这也是容易失败的。

曾国藩是勤劳的好例子,他其实并不聪明,但是却能以“勤”成就大学问和大事业,可以说正是普通人的榜样。而如项羽、李自成等,占尽天时地利,却因为骄傲而败亡。

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凡是办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阅历和识见,并以才能作为辅助;凡是要成就大事的,一半在于人的谋划,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看时机会不会来到。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曾国藩明确告诉我们,办大事要以“识”为主,才气、才能不过是辅助罢了。所以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难以成就大事。当然这里的“识”,不单单指知识,更指的是经验和见识。

而“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则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抱着“尽人事以听天命”的态度。不要因为有自己不能左右的的因素就不去努力,更不能因为自己努力了,最终却失败了而去怨天尤人。


相关内容

  • 曾国藩:成大器的男人必六戒
  • 曾国藩:成大器的男人必六戒 2016-10-18平凉新闻资讯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在学问和功业方面的成就,备受后世推崇.读懂曾国藩的人生"六戒",就学到了他的为人做事之道.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一直都能获利的事不要做,所 ...

  • 曾国藩治家格言
  • 猪蔬鱼书,早扫考宝 猪(栏中有猪);蔬(园中有蔬);鱼(塘中有鱼);书(后辈好好读书);早(事事赶早,勤于劳动,勤于读书);扫(天天打扫环境,扫除心灵灰尘);考(诚修祭祀,诚心祭祀缅怀先人);宝(善待亲族邻里,友善对待一起生活的世人)。 这是为人的根本所在,是一种纯朴的民风。八字家训循循善诱,简单易 ...

  • 欲成大事业,必读王阳明(盛才进)
  • 欲成大事业,必读王阳明 --读王阳明<心学的智慧>有感 官滩中心小学 盛才进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所创立的阳明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王阳明以及后世无数杰出人物的成功密码.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人无不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本人利用 ...

  • 家训文化琐谈
  • 家训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五帝时代就已萌芽.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家训文化也逐步走向成熟和繁荣.从隋唐时期的<颜氏家训>.<帝范>发展到宋以后的<袁氏家范>以及范仲淹的<义庄规矩>.陆游的<放翁家训>.朱熹的<朱子家训>.朱伯 ...

  • 曾国藩经典语录
  • 终身让人道,从不失寸步。 · 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 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 “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照此进行,何患不达目的? ·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

  • 曾国藩的识人之道
  • 曾国藩:三千步内惊天识人术 2014-11-19 09:51 i管理智慧 晚清名臣曾国藩颇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左宗棠.李鸿章等名臣. 某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请曾国藩任命差遣,当时曾国藩刚吃饱饭正在散步.他有饭后缓行三千步的习惯,所以那三人就在一旁恭候. 散步之后,李鸿章请他接见那三人,曾国藩却说不必 ...

  • 2015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做一个老实的聪明人
  • 2015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做一个老实的聪明人 2015年四川高考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一次班会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实,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 ...

  • 曾国藩励志名言
  • 1、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2、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3、心至苦,事至盛也。 4、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8、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9、不深思则不能造于 ...

  • 中国历代家训名句集锦
  • 中国历代家训名句集锦 中国历代家训名句集锦杏坛归客 一.养子须教子 1.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增广贤文>) 2.养不教,父之过.(<三字经>) 3.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增广贤文>) 4.富若不教子,钱谷必消亡:贵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