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集程序违法的股东会决议可撤销 周岩

【案情】

北京某投资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股东为张某与秦某,其中张某出资30万元,秦某出资70万元。2013年12月30日,秦某一人召开股东会并形成决议,决议主要内容是通过公司经营管理人员选聘、梳理公司账目及对有关人员存在职务侵占情况进行核查等内容。2014年初,张某向法院起诉称:按照公司法第四十二条及公司章程第十五条的规定,召开股东会应当于会议召开15日之前通知全体股东,但公司在未提前15天书面通知张某且仅有秦某一人出席股东会会议的情况下作出通过公司经营管理人员选聘等内容的决议,故要求确认该股东会决议无效。

【评析】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公司决议效力确认纠纷,双方争议的是股东会决议的效力问题。

股东会决议属于股东的意思表示。如同自然人的意思表示一样,股东会决议也可能存在瑕疵,包括程序上的瑕疵和内容上的瑕疵。程序上的瑕疵是指会议召集程序和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内容上的瑕疵是指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有瑕疵决议的效力问题涉及两种利益冲突:一方面,为了召集股东会,公司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作出的决议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都要求维持决议的效力;另一方面,由于股东会并非公司常设机构,需要设立相应的法律措施以保护中小股东的权利,只有决议是在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前提下作出的,相关规定才能实现其保护目的。一般认为,如果决议的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决议应归于无效;如果决议违反了程序规则和公司章程规定,则该决议为可撤销决议。在法律后果上,前者自始无效,后者在被撤销后也自形成时起不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现行公司法第二十二条作出了明确规定:“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依照上述规定,公司股东会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而股东会的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有权在法定期间内向法院提出决议撤销之诉。

本案中,张某提出公司股东会召集程序违反了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依照公司法的上述规定,其属于可撤销的情形,张某可在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而张某要求的是确认决议无效,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在审理确认公司决议效力纠纷案件中,法院应当审查决议内容是否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公司法尊重公司自治,公司内部法律关系原则上由公司自治机制调整,司法机关原则上不介入公司内部事务。本案涉及的经营管理人员选聘、梳理公司账目及对有关人员存在职务侵占情况进行核查等内容属于公司意思自治范畴,不属于法院审查的范围。因此,在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涉案投资公司的股东会决议所依据的事实是否属实,理由是否成立,法院不予审查。

综上,张某可要求撤销该股东会决议,但是其要求确认股东会决议无效的诉讼请求不能得到支持。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案情】

北京某投资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股东为张某与秦某,其中张某出资30万元,秦某出资70万元。2013年12月30日,秦某一人召开股东会并形成决议,决议主要内容是通过公司经营管理人员选聘、梳理公司账目及对有关人员存在职务侵占情况进行核查等内容。2014年初,张某向法院起诉称:按照公司法第四十二条及公司章程第十五条的规定,召开股东会应当于会议召开15日之前通知全体股东,但公司在未提前15天书面通知张某且仅有秦某一人出席股东会会议的情况下作出通过公司经营管理人员选聘等内容的决议,故要求确认该股东会决议无效。

【评析】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公司决议效力确认纠纷,双方争议的是股东会决议的效力问题。

股东会决议属于股东的意思表示。如同自然人的意思表示一样,股东会决议也可能存在瑕疵,包括程序上的瑕疵和内容上的瑕疵。程序上的瑕疵是指会议召集程序和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内容上的瑕疵是指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有瑕疵决议的效力问题涉及两种利益冲突:一方面,为了召集股东会,公司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作出的决议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都要求维持决议的效力;另一方面,由于股东会并非公司常设机构,需要设立相应的法律措施以保护中小股东的权利,只有决议是在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前提下作出的,相关规定才能实现其保护目的。一般认为,如果决议的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决议应归于无效;如果决议违反了程序规则和公司章程规定,则该决议为可撤销决议。在法律后果上,前者自始无效,后者在被撤销后也自形成时起不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现行公司法第二十二条作出了明确规定:“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依照上述规定,公司股东会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而股东会的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有权在法定期间内向法院提出决议撤销之诉。

本案中,张某提出公司股东会召集程序违反了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依照公司法的上述规定,其属于可撤销的情形,张某可在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而张某要求的是确认决议无效,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在审理确认公司决议效力纠纷案件中,法院应当审查决议内容是否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公司法尊重公司自治,公司内部法律关系原则上由公司自治机制调整,司法机关原则上不介入公司内部事务。本案涉及的经营管理人员选聘、梳理公司账目及对有关人员存在职务侵占情况进行核查等内容属于公司意思自治范畴,不属于法院审查的范围。因此,在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涉案投资公司的股东会决议所依据的事实是否属实,理由是否成立,法院不予审查。

综上,张某可要求撤销该股东会决议,但是其要求确认股东会决议无效的诉讼请求不能得到支持。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相关内容

  • 股东会会议召集和主持程序违法时的效力
  • 股东会会议召集和主持程序违法时的效力 来源:胡律师网 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 所属栏目:企业法律顾问 出席临时股东会的股东所代表的表决权不足公司全部表决权的二分之一.按照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的决议应由代表二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表决通过. 1999年,某会计师事务所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顾某. ...

  •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大会制度
  •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大会制度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的权利与有限公司基本一致,但在召集.表决程序等方面与有限公司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股东大会会议种类及召集程序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同样分为股东大会年会于临时股东大会两种.前者定期召开,一年一次,具体时间在公司章程中规定:后者是是在特定事项下必 ...

  • 股东滥用权利第一案
  • 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诉李正辉股东滥用股东权利赔偿案 (一)首部 1.判决书字号 一审判决书: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2008)南民二初第738号民事判决书. 二审判决书: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08)佛中法民二终字第960号民事判决书. 2.案由:股东滥用股东权利赔偿纠纷. 3. ...

  • 第六讲+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 第六讲 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的概念 股份有限公司因是法人组织,故有权利能力及行为能力,但其意思的决定及行为的实行,必须由自然人来从事.这样一来,决定法人意思及实行行为的自然人就成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由于股份有限公司是资合公司,股东人数众多,但多数股东又不愿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故而它又不得不有赖 ...

  • 公司决议纠纷案例系列:股东超级否决权的效力
  • 首席法务致力于提供高端法律阅读+实用法律干货+便民法务工具. 公司决议纠纷案例系列:股东超级否决权的效力 上诉人曾奕.上诉人 "产联公司"公司决议撤销纠纷案 本案涉及两个问题:股东协议与公司章程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股东协议约定的个别股东拥有超级否决权是否有效. 案例是从公开的判 ...

  • 公司法庭审报告
  • 公司法庭审报告 2013年5月23日上午,我们去西城区法院旁听了一起审理公司法的案件.现实参与到旁听审理中与只是理论上谈论案件的感受是不同的,现将我此次旁听报告汇报如下: 一.庭审前准备 为了寻找关于公司的案件,可谓是纠结了一段时间.通过各种方式询问打听,终于在网上西城区法院的公告上看到了一件关于公 ...

  • 股东权利:
  • 股东权利: 归纳起来股东权利可分为以下几类:1.发给股票或其他股权证明请求权:2.股份转让权:3.股息红利分配请求权:4.股东会临时召集请求权或自行召集权: 5.出席股东会并行使表决权:6.对公司财务的监督检查权:7.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记录的查阅权:8.优先认购新股权:9.公司剩余财产分配权:10. ...

  • 法律对董事会决议是如何规定的
  • 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法律对董事会决议是如何规定的 股权转让董事会决议 我国1993年的公司法虽对股东会决议和董事会决议的法律瑕疵作了原则规定,但仍有"遥看草色近却无"的缺憾.该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 ...

  • 对一个股东纠纷案例的总结
  • 2006年底,受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以下称该公司)的委托,作为该公司的代理人参与了一件典型的股东纠纷案件,该案的一方是大股东及由大股东控制的公司,另一方是两家小股东,结果是大股东及公司一方大获全胜.作为胜方的律师,我并没有多少满足感,因为,这场胜利完全是建立在小股东一方对公司法的不熟悉及在实际操作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