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论文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形势政策》论文

专业班级 15英语二班

学 号[1**********]038

任课教师 彭学玉

姓 名 刘明昊

“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之路

刘明昊

英语(旅游英语方向)、二班、[1**********]038

摘要:正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

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

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正在迈出"由大变强"第一步。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行动纲领;战略任务; 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

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

一、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工业未来 10 年的发展纲领、顶层设计。政府的诸多 行

动向市场传递出强烈信号,显示工业转型将迎来大突破、大提速。工信部表示, 计划

大体分三步、用三个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

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步,将指导中国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方向——工业 4.0:互联网+制造业

二、制造业发展形势和环境 [1]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

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

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

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

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

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形成经

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三)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

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

三、如何实施“中国制造 2025”建设制造强国

(一)坚持党的指导思想。[1]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

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二)、明确战略任务和重点

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

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1、要加强基础建设。大家要凝聚共识,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关键基础零部件/

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的研究,这是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的前提。要加强基础,单靠企业不行,需要政府主导、产学研用联合,组成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共性基础研发平台。

2、要推进智能转型。面临新一轮工业革命,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

3、要推行绿色制造。装备制造等离散型产业则要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回收的3R(Reduce Reuse Recycle)原则,特别是要从源头(材料与能源)抓起,全面推广精密化、轻量化、绿色化等先进制造技术。

4、要完善创新体制。科技创新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我国先后设立了众多的科技研发机构,如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但是,技术创新体制仍有待完善,特别是大院大所改制后造成的共性技术研发缺位问题远未解

5、要人才培养为本。建设制造强国,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不仅需要领军型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高超的技工队伍,缺一不可。

6、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7、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8、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2]。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9、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2]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10、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

参考文献:

[1] 《中国制造2025》 发布机构 :国务院 时间: 2015年5月8日

[2]《中国制造2025》解读 来源:工业与信息化部 规划司 时间:2015年05月19日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形势政策》论文

专业班级 15英语二班

学 号[1**********]038

任课教师 彭学玉

姓 名 刘明昊

“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之路

刘明昊

英语(旅游英语方向)、二班、[1**********]038

摘要:正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

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

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正在迈出"由大变强"第一步。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行动纲领;战略任务; 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

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

一、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工业未来 10 年的发展纲领、顶层设计。政府的诸多 行

动向市场传递出强烈信号,显示工业转型将迎来大突破、大提速。工信部表示, 计划

大体分三步、用三个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

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步,将指导中国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方向——工业 4.0:互联网+制造业

二、制造业发展形势和环境 [1]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

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

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

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

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

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形成经

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三)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

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

三、如何实施“中国制造 2025”建设制造强国

(一)坚持党的指导思想。[1]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

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二)、明确战略任务和重点

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

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1、要加强基础建设。大家要凝聚共识,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关键基础零部件/

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的研究,这是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的前提。要加强基础,单靠企业不行,需要政府主导、产学研用联合,组成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共性基础研发平台。

2、要推进智能转型。面临新一轮工业革命,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

3、要推行绿色制造。装备制造等离散型产业则要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回收的3R(Reduce Reuse Recycle)原则,特别是要从源头(材料与能源)抓起,全面推广精密化、轻量化、绿色化等先进制造技术。

4、要完善创新体制。科技创新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我国先后设立了众多的科技研发机构,如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但是,技术创新体制仍有待完善,特别是大院大所改制后造成的共性技术研发缺位问题远未解

5、要人才培养为本。建设制造强国,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不仅需要领军型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高超的技工队伍,缺一不可。

6、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7、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8、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2]。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9、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2]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10、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

参考文献:

[1] 《中国制造2025》 发布机构 :国务院 时间: 2015年5月8日

[2]《中国制造2025》解读 来源:工业与信息化部 规划司 时间:2015年05月19日


相关内容

  •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毕业论文
  • 毕业设计(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 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 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 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

  • 硕士论文格式基本规范(正式)
  •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格式基本规范 (2009年7月制定) 硕士学位论文的形式与格式虽然不直接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但是体现论文质量和作者学术修养.文化教养的重要方面.根据国家标准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有关规定和西南财经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形 ...

  • 住房保障政策_英国经验及启示
  • 总第140期城市问题2007年第3期 [文章编号]1002-2031(2007)03-0091-03 住房保障政策:英国经验及启示 刘朝马 [摘要]住房问题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要解决好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在借鉴英国经验的基础上,需 要加强住房保障制度的立法工作,研究.制定和实施分享式产权 ...

  • 实用类文体写作
  • 实用类文体写作 第一节 毕业论文的写作 教学目标 ●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掌握写作毕业论文的格式和方法 ●学会写作毕业论文 教学重点 ●写作毕业论文 教学难点 ●毕业论文的格式 一.毕业论文的特点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综合运用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研究和探讨后写出的阐述解决 ...

  • 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
  •   一、毕业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新颖性、先进性、开创性、适用性以及写作的难易程度等。下面重点谈谈选题的原则:   1.要客观需要,颇有价值。选题要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例如“企业联盟问题研究”,就是这样。 ...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撰写的有关事项
  • 一、毕业论文写作程序 1、确定论文选题:可以从已提供的参考选题中选题,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另外选题。学院根据选题安排老师指导、评分。 2、收集资料:根据选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必须因地制宜搞好调查研究,要尽可能多的积累素材。 3、拟写论文提纲(校外点学生除外):将写好的提纲在xx年7月 ...

  • 形式与政策_-中东问题论文
  • 浅谈中东动荡问题 众所周知,最近世界局势有些动荡不安,尤其是中东地区形势尤为严峻.这对我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东问题由于涉及到众多国家的利益,所以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这些年由于以色列实行强硬政策,以及美国政府的偏袒政策,巴以问题陷入了新的僵局,中东局势依然 ...

  • [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大纲(定稿)
  • 2015-2016学年 <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为此,经管院思政系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9号) ...

  • 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姓名滕云静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高金田20070601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摘要中国国际收支的平衡表的编制始于年年开始公布年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年以后的统计指标的设置完全国际可比.在这多年间中国国际收支规模及结构发生了 ...

  • 我国上市搞好公司股利分配政策论文
  • NO NO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 响因素研究 指导教师: 学 号: 姓 名: 会计 系 财务管理 专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教学办公室制 月日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