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练习题 新人教版

《三峡》

课文梳理

1、标注字音。

阙(qu ē) 曦(x ī) 襄(xi āng ) 溯( s ù ) 漱(sh ù )

2、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略无阙处( 毫无 ) 或王命急宣( 有时 ) 属引凄异( 接连不断 ) 良多趣味( 很 )

3、 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树木茂盛,山势险峻,百草丰茂,真是充满了无限的乐趣。)

4、请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方法提示)学习一篇文言文,首先要弄通它的文意,这包括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其文意、朗读时正确停顿。这些可看作是对文章的初步感知,即学习文言文的最初目标。

二、理解识记

5、《三峡》是(郦道元) 所著的《水经注疏》中的一段。《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水利地理学) 的著作。

6、《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清荣峻茂)

(方法提示)文言文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理应汲取其精华。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精髓的基础上,适当的记忆还是有必要的。而其有效的方法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加以记忆。

三、美景品析

7、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_____”的句式说一说吗?

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示例:三峡的水美,你看夏水素湍急,有时早上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呢。

8、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示例:语文的描写手法美,下面描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示例:作者描写景物美,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

“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

(方法提示)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美点很多,我们应该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捕捉文章的美点进行赏析。对文章美点的赏析,可从内容、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切入。考虑到题目有一定的难度,特提供示例参考。

四、 课外拓展

9、下列几段文字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

(1)、陆游《入蜀记》:“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峻茂” 。

(2)、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杜甫《秋兴八首》:“听猿实下三声泪”;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假如你是一个导游,请依据课文内容和的有关材料,写篇400字左右的“三峡风光”导游词。

(方法提示)用课文来印证古诗文,这是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全新的方法,其作用: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宽知识面,可谓一箭双雕。依据“课文内容和课外的有关材料”写导游词,也是一种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它把读、写、说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二、(推荐作口头提问练习)

1、《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作者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时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的总称。

2、《三峡》先写三峡地貌,接着依次分写夏、春冬、秋 四个时期的景物。

3、文中写山岭连绵和山势漫长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4、写山势峻峭巍峨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5、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6、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连和高

7、“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8、“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

9、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0、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描写的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夏水暴涨,春冬景美,寒秋肃杀。 12、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13、作者为什么将春冬二季放在一起?

(作者将冬春二季放在一道写,要兼及两季的特点。冬季水竭,才会出现“素湍绿潭”,春天物鲜,始有草木“荣茂”。本节所写与上节所述,意趣迥异。夏水急猛,春水潺;夏水多险,春水富趣。作者认为三峡风光“良多趣味”,和封建士大夫对三峡“悉以临惧相戒”的思想感情大相径庭。)

《三峡》

课文梳理

1、标注字音。

阙(qu ē) 曦(x ī) 襄(xi āng ) 溯( s ù ) 漱(sh ù )

2、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略无阙处( 毫无 ) 或王命急宣( 有时 ) 属引凄异( 接连不断 ) 良多趣味( 很 )

3、 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树木茂盛,山势险峻,百草丰茂,真是充满了无限的乐趣。)

4、请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方法提示)学习一篇文言文,首先要弄通它的文意,这包括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其文意、朗读时正确停顿。这些可看作是对文章的初步感知,即学习文言文的最初目标。

二、理解识记

5、《三峡》是(郦道元) 所著的《水经注疏》中的一段。《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水利地理学) 的著作。

6、《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清荣峻茂)

(方法提示)文言文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理应汲取其精华。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精髓的基础上,适当的记忆还是有必要的。而其有效的方法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加以记忆。

三、美景品析

7、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_____”的句式说一说吗?

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示例:三峡的水美,你看夏水素湍急,有时早上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呢。

8、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示例:语文的描写手法美,下面描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示例:作者描写景物美,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

“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

(方法提示)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美点很多,我们应该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捕捉文章的美点进行赏析。对文章美点的赏析,可从内容、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切入。考虑到题目有一定的难度,特提供示例参考。

四、 课外拓展

9、下列几段文字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

(1)、陆游《入蜀记》:“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峻茂” 。

(2)、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杜甫《秋兴八首》:“听猿实下三声泪”;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假如你是一个导游,请依据课文内容和的有关材料,写篇400字左右的“三峡风光”导游词。

(方法提示)用课文来印证古诗文,这是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全新的方法,其作用: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宽知识面,可谓一箭双雕。依据“课文内容和课外的有关材料”写导游词,也是一种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它把读、写、说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二、(推荐作口头提问练习)

1、《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作者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时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的总称。

2、《三峡》先写三峡地貌,接着依次分写夏、春冬、秋 四个时期的景物。

3、文中写山岭连绵和山势漫长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4、写山势峻峭巍峨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5、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6、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连和高

7、“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8、“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

9、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0、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描写的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夏水暴涨,春冬景美,寒秋肃杀。 12、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13、作者为什么将春冬二季放在一起?

(作者将冬春二季放在一道写,要兼及两季的特点。冬季水竭,才会出现“素湍绿潭”,春天物鲜,始有草木“荣茂”。本节所写与上节所述,意趣迥异。夏水急猛,春水潺;夏水多险,春水富趣。作者认为三峡风光“良多趣味”,和封建士大夫对三峡“悉以临惧相戒”的思想感情大相径庭。)


相关内容

  • 山东省莱州市郭家店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练习新人教版
  • <桃花源记>练习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

  •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温馨提醒: 1.全卷共七大题,26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前,请先在试题卷上右侧密封区内填写学校.姓名和座位号. 3.本卷答案必须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水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

  •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大全
  • [名师风采]高考语文评价目标的形成与展望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不错过那股味道(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只是因为那本书(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美丽的插曲(附 ...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教育技术 课改动态 科研论文 学科教学 教学管理 资源推荐 政策标准 实验教学 电化教育 远程教育 教材培训 校长培训 教师自考 语言文字 农村成教 职教招生 职教教研 电大教育 栏 目 树 形 导 航 没有公告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

  •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7
  •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7 新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请根据提示用正楷字工整地默写相应的诗文名句.(共10分) ...... A .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B . 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1)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棋盘井中学 屈弘毅 为了使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特将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做一整体安排,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 ...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30[电脑住宅]课时练习(1)新人教版
  • 30电脑住宅(1) 课 文 在 线 在某城市的中心,有一栋实验性的电脑住宅.这座住宅里安装了一百多台电脑,一切都由电脑指挥. 住宅的大门外有一根竖杆,上面安装着风向标.它同室内的电脑相连,将室外的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等数据输入电脑.电脑根据这些气象资料,为主人提供一个既节能又舒适的家居环境. 要想 ...

  •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月上天山]精品习题第一课时.doc
  • <七月上天山>习题--第一课时 一.基础题 1. 看拼音,写词语. jiǎo jiàn yíng rào fǔ shì ( ) ( ) ( ) yán mián huí shuǐ wō wú cǎi bān lán ( ) ( ) ( ) 2. 词语模仿秀. 白皑皑 __________ ...

  • 八年级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题
  • 八年级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题 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 2.<陋室铭>中对陋室环境描写的语句是 " ." 3.<陋室铭>中的主旨句是:&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