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题目

统计学第三章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管理所涉及的资料为( )

A.原始数据

B.次级数据

C.原始数据和次级数据

D.统计分析后的数据

2.统计数据资料整理主要是整理( )

A.历史统计数据

B.统计分析资料

C.原始数据资料

D.综合统计数据资料

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 )

A.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数

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确定全距和组距

5.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 )

A.平行分组体系

B.复合分组体系

C.再分组

D.简单分组

6.对企业职工按年龄分组,在此基础上按工作年限分组,这种分组方法便于( )

A.简单分组

B.再分组

C.平行分组

D.复合分组

7.根据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和组数的关系是( )

A.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反比

B.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正比

C.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无关

D.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只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490

B.500

C.510

D.520

9.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 )

A.开口组

B.闭口组

C.等距数列

D.异据数列

10.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

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11.频数分布数列是用来说明( )

A.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情况

B.各组变量的构成情况

C.各组标志的分布情况

D.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程度

12.品质数列的构成要素为( )

A.分组标志和组距

B.各组名称和频数

C.分组标志和次数

D.分组和表式

13.变量数列的构成要素为( )

A.分组标志和组距

B.各组名称和频数

C.各组变量值和频数

D.分组和表式

14.在分组时,如遇到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变量值单列一组

B.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C.将此值归入作为下线的那一组

D.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或下限的组都行

15.从次数分布的形状来看,在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分布类型是( )

A.连续型变量分布

B.离散型变量分布

C.正态分布

D.其他类型分布

16.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一组的向下累计次数表明( )

A.大于该祖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B.大于该祖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C.小于该祖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D.小于该祖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17.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一组的向上累计次数表明( )

A.大于该祖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B.大于该祖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C.小于该祖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D.小于该祖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

18.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组距式分组的图形是( )

A.饼图

B.条形图

C.直方图

D.柱形图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统计数据整理阶段的内容有( )

A.对原始资料进行预处理

B.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

C.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

D.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E.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2.对原始数据来说,数据审核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即(

A.准确性

B.完整性

C.经济性

D.权威性

E.效益性

3.对次级数据来说,数据审核的内容主要有( )

A.准确性

B.完整性

C.适用性

D.权威性

E.时效性

4.审核数据准确性的方法有( )

A.观察检查

B.逻辑检查

C.计算检查

D.询问检查

E.抽样检查

5.统计分组能用来( )

A.反映总体的规模

B.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C.划分客观现象的类型

D.研究总体的组成结构

E.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6.在确定分组的组数和组距时,需考虑( )

A.将总体单位的分布特征反映出来

B.将总体规模的大小反映出来

C.各组内的同质性和组与组之间的差异性

D.各组之间在特征上要尽可能一致

E.各组之间在组限上要尽可能一致

7.频数分布数列的构成要素有( ) )

A.各组的名称或变量值

B.时间

C.各组的频数或频率

D.指标数值

E.标志值

8.频数分布数列按分组标志的不同可以分为( )

A.变量数列

B.平稳数列

C.时间数列

D.动态数列

E.品质数列

9.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步骤包括( )

A.将所有变量值排序

B.确定组数和组距

C.确定组限

D.汇总出各组的频数

E.计算各种指标

10.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奖金金额多少分组为“300以下、300-400、400-600、600-800、800以上”这五个组。这一分组( )

A.是等距数列

B.分组标志是连续型变量

C.末组组中值为800

D.相邻组的组限是重叠的

E.某职工奖金600元,应统计在“600-800”这一组内

11.在次数分布数列中,( )

A.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B.各组频率大于0

C.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D.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12.统计表从形式上看,其组成包括( )

A.总标题

B.横行标题

C.纵栏标题

D.数字资料

E.附注说明

13.统计表的总标题要明确的内容包括( )

A.时间

B.总体

C.标题内容

D.数值

E.计量单位

14.统计表按主词排列内容和形式,可分为( )

A.简单表

B.简单分组表

C.调查表

D.资料整理表

E.复合分组表

15.统计表从内容上看,其组成包括两部分,即( )

A.总标题

B.主词栏

C.宾词栏

D.报告要求

E.附注说明

16.统计图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

A.标题

B.绘图区

C.制图人

D.数字资料

E.图例

三、判断题

1.统计数据显示形式包括统计表和统计图两种。( )

2.审核统计数据完整性主要通过观察法来进行。( )

3.在统计整理时,通过数据排序可以发现数据中的某些特征或规律。( )

4.统计分组相对于总体单位而言是分,即把性质不同的单位分开。( )

5.复合分组是指对某一总体同时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分组。( )

6.变量数列是由各组变量值和各组单位数这两个要素构成的。( )

7.对某一总体同时按多个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并排列,就形成复合分组体系。( )

8.在组据数列中,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各组的组距大小与组数成正比关系。( )

9.编制累计频数分布时,向上累计频数分布就是由变量值较大的组向变量值较小的组逐组累计次数。( )

10.在累计频数分布数列中,当销售额为40-50万元这一组向上累计是20个单位,则说明总体中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的单位共有20个。( )

11.频数密度是频数与组距之比,各组的频数密度不可以比较。( )

12.统计图是用点、线条或面积等方法来描述和显示统计数据的,它是参考实际数据画出的示意图。( )

统计学第三章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管理所涉及的资料为( )

A.原始数据

B.次级数据

C.原始数据和次级数据

D.统计分析后的数据

2.统计数据资料整理主要是整理( )

A.历史统计数据

B.统计分析资料

C.原始数据资料

D.综合统计数据资料

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 )

A.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数

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确定全距和组距

5.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 )

A.平行分组体系

B.复合分组体系

C.再分组

D.简单分组

6.对企业职工按年龄分组,在此基础上按工作年限分组,这种分组方法便于( )

A.简单分组

B.再分组

C.平行分组

D.复合分组

7.根据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和组数的关系是( )

A.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反比

B.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正比

C.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无关

D.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只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490

B.500

C.510

D.520

9.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 )

A.开口组

B.闭口组

C.等距数列

D.异据数列

10.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

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11.频数分布数列是用来说明( )

A.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情况

B.各组变量的构成情况

C.各组标志的分布情况

D.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程度

12.品质数列的构成要素为( )

A.分组标志和组距

B.各组名称和频数

C.分组标志和次数

D.分组和表式

13.变量数列的构成要素为( )

A.分组标志和组距

B.各组名称和频数

C.各组变量值和频数

D.分组和表式

14.在分组时,如遇到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变量值单列一组

B.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C.将此值归入作为下线的那一组

D.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或下限的组都行

15.从次数分布的形状来看,在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分布类型是( )

A.连续型变量分布

B.离散型变量分布

C.正态分布

D.其他类型分布

16.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一组的向下累计次数表明( )

A.大于该祖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B.大于该祖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C.小于该祖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D.小于该祖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17.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一组的向上累计次数表明( )

A.大于该祖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B.大于该祖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C.小于该祖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D.小于该祖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

18.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组距式分组的图形是( )

A.饼图

B.条形图

C.直方图

D.柱形图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统计数据整理阶段的内容有( )

A.对原始资料进行预处理

B.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

C.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

D.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E.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2.对原始数据来说,数据审核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即(

A.准确性

B.完整性

C.经济性

D.权威性

E.效益性

3.对次级数据来说,数据审核的内容主要有( )

A.准确性

B.完整性

C.适用性

D.权威性

E.时效性

4.审核数据准确性的方法有( )

A.观察检查

B.逻辑检查

C.计算检查

D.询问检查

E.抽样检查

5.统计分组能用来( )

A.反映总体的规模

B.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C.划分客观现象的类型

D.研究总体的组成结构

E.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6.在确定分组的组数和组距时,需考虑( )

A.将总体单位的分布特征反映出来

B.将总体规模的大小反映出来

C.各组内的同质性和组与组之间的差异性

D.各组之间在特征上要尽可能一致

E.各组之间在组限上要尽可能一致

7.频数分布数列的构成要素有( ) )

A.各组的名称或变量值

B.时间

C.各组的频数或频率

D.指标数值

E.标志值

8.频数分布数列按分组标志的不同可以分为( )

A.变量数列

B.平稳数列

C.时间数列

D.动态数列

E.品质数列

9.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步骤包括( )

A.将所有变量值排序

B.确定组数和组距

C.确定组限

D.汇总出各组的频数

E.计算各种指标

10.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奖金金额多少分组为“300以下、300-400、400-600、600-800、800以上”这五个组。这一分组( )

A.是等距数列

B.分组标志是连续型变量

C.末组组中值为800

D.相邻组的组限是重叠的

E.某职工奖金600元,应统计在“600-800”这一组内

11.在次数分布数列中,( )

A.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B.各组频率大于0

C.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D.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12.统计表从形式上看,其组成包括( )

A.总标题

B.横行标题

C.纵栏标题

D.数字资料

E.附注说明

13.统计表的总标题要明确的内容包括( )

A.时间

B.总体

C.标题内容

D.数值

E.计量单位

14.统计表按主词排列内容和形式,可分为( )

A.简单表

B.简单分组表

C.调查表

D.资料整理表

E.复合分组表

15.统计表从内容上看,其组成包括两部分,即( )

A.总标题

B.主词栏

C.宾词栏

D.报告要求

E.附注说明

16.统计图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

A.标题

B.绘图区

C.制图人

D.数字资料

E.图例

三、判断题

1.统计数据显示形式包括统计表和统计图两种。( )

2.审核统计数据完整性主要通过观察法来进行。( )

3.在统计整理时,通过数据排序可以发现数据中的某些特征或规律。( )

4.统计分组相对于总体单位而言是分,即把性质不同的单位分开。( )

5.复合分组是指对某一总体同时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分组。( )

6.变量数列是由各组变量值和各组单位数这两个要素构成的。( )

7.对某一总体同时按多个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并排列,就形成复合分组体系。( )

8.在组据数列中,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各组的组距大小与组数成正比关系。( )

9.编制累计频数分布时,向上累计频数分布就是由变量值较大的组向变量值较小的组逐组累计次数。( )

10.在累计频数分布数列中,当销售额为40-50万元这一组向上累计是20个单位,则说明总体中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的单位共有20个。( )

11.频数密度是频数与组距之比,各组的频数密度不可以比较。( )

12.统计图是用点、线条或面积等方法来描述和显示统计数据的,它是参考实际数据画出的示意图。( )


相关内容

  • 单元测验一
  • 在工业普查中 题目1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b. 工业总产值5亿元是统计指标(指标: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c. 工业总产值是离散变量(离散变量:整数) d. 机器台数是离散变量 e. 机器总台数是统计指标(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 反馈 正确 ...

  • 问卷调查法的使用小结
  • 3关于问卷调查网站 目前提供问卷调查表设计和投放的网站很多,个人用户使用免费版本一般都可以满足需求,企业的话,一般是自己开发相应功能或购买使用调查表网站的企业版本,就我而言,对使用过的三种调查表网站进行简单评价. (1)问道(http://www.askform.cn/) 仅使用过个人版本的,支持2 ...

  • 中央企业班组长培训网络课堂在线作业
  • 一.判断题 题目1: 班组经济核算的目的是揭示矛盾.提出措施.挖掘潜力,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3 题目2: 能够指导班组经济活动,落实经济责任,提高经济效益是班组经济核算的作用.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3 题目3: 原材料.燃料.动 ...

  • 管理统计学SPSS数据的报表呈现实验报告
  • 数据的报表呈现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表格的基本框架及类型. 2.掌握各种统计表的制做过程. 3.熟悉表格编辑的相关操作. 二.实验内容提要 1.题目A3的标准统计报表制作 CCSS项目每月都会生成固定格式的统计表格,下图为对题目A3的固定表格格式,行标题首先为A3选项的占比,随后为题目感受值 ...

  • 论文撰写:医学论文的主要类型
  • 一般医学刊物中刊用的文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述评、论著(论著摘要、实验研究、诊断技术等),病(例)现报告,临床病(例)理讨论、学术交流、综述、专题笔谈、经验介绍、讲座、简讯等。   三.医学论文的基础结构   医学论文(论著)的具体撰写,一般可分为题目、序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 ...

  •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第五章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问卷是收集资料的工具,与其他的测量工具有很大不同,对其评价较为复杂, 难一份优秀问卷应该是研究对象乐意接受的,能收集到所需要的数据,且所收集 的数据是可信的.一般来说,评价一份问卷的质量,可从信度.效度.可行性和 灵敏度四方面进行分析. 问卷的可行性是指问卷被研究对象接受的 ...

  • 谈谈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 谈谈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 解答: 沙田镇道石学校 卢科谭 我们每个人(念过书)都是从学生过来的, 在我们的一生中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考试很多次. 在没做老师之前, 我对为什么要考试这个问题从没考虑过, 总是认为当老师的就是要考学生, 当学生的自然就是要被老师考的,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

  • 课程设计选题管理系统设计
  • 北 华 航 天 工 业 学 院 <基于C++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例> 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 课程设计选题管理系统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作者所在班级: 作 者 姓 名 : 指导教师姓名: 斯庆巴拉 完 成 时 间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 2008级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2008级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关于国民经济核算中绿色GDP 的核算问题 2.基于面板数据的外商投资(FI )对GDP 增长的实证分析 3.财政收支与GDP 相互关系的研究 4.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5.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6.区域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分析 7.宏观经济统计中 ...

  • 医学论文写作要点和技巧
  •   1 医学论文的产生过程   选题阶段:论文的选题,也即是科研的选题,有时一项科研可产生多篇论文。选题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步:   1.1 初拟题目:在这项工作之前必须手中有信息、资料和设想,当然可以是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总结,大致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 临床遇到的罕见病和疑难病例; ⑵ 危重病人的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