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一过大家就被“拆围墙”这个话题刷了屏。刷屏主要来源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该意见指出:
● 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城市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摊大饼”;违法建设、大拆大建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加重等。
● 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另外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看上去房地产商受的影响会更多一些,但细心的看官应该已经发现,要拆围墙的原因中有一句:“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加重”,而拆围墙是为了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这是很关键的两句话,似乎也在暗示着将来车市的发展趋势,何出此言?且听我道来。
国人都爱买大车,但在欧洲随处可见的就是小型车,其实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据资料显示,欧洲男性男子的平均身高有180CM,女性168CM,而我国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
试想一下,一个身高一米八,体重快200斤的欧洲男人,开个菲亚特500,开个smart,你不憋的慌,我都替车捏把汗啊!
为什么要委屈自己,是加不起油吗?
但小编又搜索了一下,这是妥妥的不差钱的节奏。
那欧洲人为什么偏爱小型车?原因很简单,都是被逼出来的。
抛开消费观念、环保意识不说,看看地图我们就能知道客观原因。
以北京市区和罗马的地图为例,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到虽然都是密密麻麻的景象,但北京市区除了几条环路其他的小路支路几乎都是无法连同的“断头路”,而罗马则是阡陌纵横的布局称得上“条条小路通罗马”。
罗马是奔驰麾下的小型车品牌smart在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1998年以来在这里累计销售的smart已突破10万辆。
在罗马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三、四辆smart扎堆停在一起。为了使罗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尽可能保持原貌,这里的所有建筑是不能轻易改动的,街道基本保持了中世纪的格局,对于现代汽车社会来说显得拥挤,自然也就成了小型车的天下。
Smart作为身长只有2.7米的小型车,在这样一个拥挤的城市中无论是行驶还是停车都游刃有余,甚至可以横着停在一个狭小的车位上,所以成了罗马人的最佳选择之一。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个小,还因为smart的可爱造型,毕竟,意大利人以酷爱造型设计而闻名于世。
而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由于大多数城市历史悠久,有很多古老的街道和老建筑,街道也异常狭窄,因此他们钟爱小车原因也大抵如此。
国人为何偏爱大车?比如后排空间大,轴距加长版比标准轴距的要划算,有面子,乘坐舒适等等。奥迪A4L、奔驰C加长版,大众途观等等这些道路上常见的车型都在国外原版车型基础上进行了轴距加长,汽车厂家这样做的原因也是想尽一切方法获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回望小型车从2010年接近250万辆的市场容量,到2014年的133万辆,五年时间,微车市场整体降幅超过了40%。根据2015年前三季度的销量数据显示,国内A0级轿车累计销量为153.88万辆,同比下滑0.7%;同时不可避免地,其在乘用车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13.4%降至11.7%,可谓一年不如一年。
但也许随着拆掉围墙,我们对汽车的消费观念也会跟着改变。
我国的小区道路普遍不宽敞,待围墙拆掉共享道路,打东边来一辆路虎,打西边来一辆悍马,没有最宽只有更宽;再打南边来一辆A6L,打北边来一辆宝马7系,没有最长只有更长,狭路相逢勇者胜,要想错车全靠技术。
到那时也许小型车将会被纳入更多人的购车计划中,横着停竖着停我见缝就能停;往这边窜网那边窜,有个小路我就能窜;更低的油耗,更灵敏的操控,何乐而不为?
但中国目前小型车市场的现况并不乐观,首先是小型车的“缩水”,这点主要体现在合资车型上,这些曾在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精品小车的大面积减配,防撞梁没了,防护钢没了,不论是用料还是做工都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
其次是车的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多年内没有出现创新性的产品,用户的选择也非常少,这点主要体现在自主品牌车型上,包括一些耳熟能详的车型目前的水平和技术都停留在了3—5年以前,没有更新换代。
在大家都埋头造SUV、造加长车的同时,城市拥堵、停车难、雾霾天气、能源消耗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重点发展紧凑型以下级别轿车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对于日益萎缩的小型车市场来说,它们最朴实的情怀也许是有朝一日能够真正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角,倡导更健康更绿色的汽车消费习惯。
元宵一过大家就被“拆围墙”这个话题刷了屏。刷屏主要来源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该意见指出:
● 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城市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摊大饼”;违法建设、大拆大建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加重等。
● 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另外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看上去房地产商受的影响会更多一些,但细心的看官应该已经发现,要拆围墙的原因中有一句:“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加重”,而拆围墙是为了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这是很关键的两句话,似乎也在暗示着将来车市的发展趋势,何出此言?且听我道来。
国人都爱买大车,但在欧洲随处可见的就是小型车,其实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据资料显示,欧洲男性男子的平均身高有180CM,女性168CM,而我国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
试想一下,一个身高一米八,体重快200斤的欧洲男人,开个菲亚特500,开个smart,你不憋的慌,我都替车捏把汗啊!
为什么要委屈自己,是加不起油吗?
但小编又搜索了一下,这是妥妥的不差钱的节奏。
那欧洲人为什么偏爱小型车?原因很简单,都是被逼出来的。
抛开消费观念、环保意识不说,看看地图我们就能知道客观原因。
以北京市区和罗马的地图为例,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到虽然都是密密麻麻的景象,但北京市区除了几条环路其他的小路支路几乎都是无法连同的“断头路”,而罗马则是阡陌纵横的布局称得上“条条小路通罗马”。
罗马是奔驰麾下的小型车品牌smart在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1998年以来在这里累计销售的smart已突破10万辆。
在罗马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三、四辆smart扎堆停在一起。为了使罗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尽可能保持原貌,这里的所有建筑是不能轻易改动的,街道基本保持了中世纪的格局,对于现代汽车社会来说显得拥挤,自然也就成了小型车的天下。
Smart作为身长只有2.7米的小型车,在这样一个拥挤的城市中无论是行驶还是停车都游刃有余,甚至可以横着停在一个狭小的车位上,所以成了罗马人的最佳选择之一。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个小,还因为smart的可爱造型,毕竟,意大利人以酷爱造型设计而闻名于世。
而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由于大多数城市历史悠久,有很多古老的街道和老建筑,街道也异常狭窄,因此他们钟爱小车原因也大抵如此。
国人为何偏爱大车?比如后排空间大,轴距加长版比标准轴距的要划算,有面子,乘坐舒适等等。奥迪A4L、奔驰C加长版,大众途观等等这些道路上常见的车型都在国外原版车型基础上进行了轴距加长,汽车厂家这样做的原因也是想尽一切方法获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回望小型车从2010年接近250万辆的市场容量,到2014年的133万辆,五年时间,微车市场整体降幅超过了40%。根据2015年前三季度的销量数据显示,国内A0级轿车累计销量为153.88万辆,同比下滑0.7%;同时不可避免地,其在乘用车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13.4%降至11.7%,可谓一年不如一年。
但也许随着拆掉围墙,我们对汽车的消费观念也会跟着改变。
我国的小区道路普遍不宽敞,待围墙拆掉共享道路,打东边来一辆路虎,打西边来一辆悍马,没有最宽只有更宽;再打南边来一辆A6L,打北边来一辆宝马7系,没有最长只有更长,狭路相逢勇者胜,要想错车全靠技术。
到那时也许小型车将会被纳入更多人的购车计划中,横着停竖着停我见缝就能停;往这边窜网那边窜,有个小路我就能窜;更低的油耗,更灵敏的操控,何乐而不为?
但中国目前小型车市场的现况并不乐观,首先是小型车的“缩水”,这点主要体现在合资车型上,这些曾在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精品小车的大面积减配,防撞梁没了,防护钢没了,不论是用料还是做工都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
其次是车的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多年内没有出现创新性的产品,用户的选择也非常少,这点主要体现在自主品牌车型上,包括一些耳熟能详的车型目前的水平和技术都停留在了3—5年以前,没有更新换代。
在大家都埋头造SUV、造加长车的同时,城市拥堵、停车难、雾霾天气、能源消耗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重点发展紧凑型以下级别轿车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对于日益萎缩的小型车市场来说,它们最朴实的情怀也许是有朝一日能够真正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角,倡导更健康更绿色的汽车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