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专题: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启蒙思想及运动

(一)魏源、严复的启蒙思想

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 ”的主张,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了解世界。

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介绍了“ ”的进化论思想,为维新变法运动起提供

了思想武器,加强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紧迫感。

(二)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广泛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利于资产阶

级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促进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

(三)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

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

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五)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揭开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

这场讨论席卷全国,促成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

(六)邓小平南方讲话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二、世界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文艺复兴

1.时间、地点:14-16世纪;西欧。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性质: 4.最先兴起的国家: 5.核心思想:

6.意义:文艺复兴冲破了几百年来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

创造了必要的 前提。

(二)启蒙运动

1、时间:18世纪。 2、地点:以 为中心的欧洲。 3、基本观点:自由平等。4、性质:

5、代表人物: (① 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一生致力于抨击封建

专制制度,尤其是 的腐朽黑暗,倡导 ,主张 ;②孟德斯鸠提出“ ”学说,不仅成为批判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有力武器,也为未来的资产阶级政权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③ 倡

导“人民主权说”,提出“社会契约论”,其思想一度成为法国大革命中的“圣经”,成为雅各宾派的革命行动

纲领,也为欧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6、意义: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1、1848年《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此后,马克思主义成了

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相继产生了 等理论成果。

重要说明:

思想解放运动是政治上变革的先导。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而且也是一场思想

文化革命。近代世界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呐喊声中,都阐释了这

一历史结论。

三、配套练习

(一)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现出来” 。这句话的含义是指文艺复兴没有:

A把古代文化全部复兴 B把古代文化发扬光大 C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D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2、“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或变革需要有长期而深刻的思想理论准备,思想解放是新社会产生的号角”。为法国

大革命准备了思想理论的是:

A明治维新 B启蒙运动 C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D宪章运动

3、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中“民主”“自由”“平等”的观点以法律文献的形式最早呈现在: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解放历程。下列史实中,不属于对马克思主义

的丰富与发展的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我国和谐社会理论的构建

5、为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奠定理论依据的思想家是:

A卢梭 B狄德罗 C 孟德斯鸠 D伏尔泰

6、恩格斯说法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启蒙思想家,“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A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天主教会权威 C强调自由平等 D反对开明君主执政

7、如果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

A思想解放的作用 B民主革命的影响 C政治改革的意义 D民族战争的结果

8、作为一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了“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这一理论对社会的

进步作用直接表现为:

A推动了洋务运动 B推动了维新变法 C指导了辛亥革命 D指导了新文化运动

9、《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阶段”是指:

A阶级斗争阶段 B政治斗争阶段 C夺取政权阶段 D有科学理论指导阶段

10、新中国建国后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A中共八大召开 B文化大革命 C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D邓小平南方讲话

(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一:18世纪,正当法国的旧制度衰败的时候,法国出现了一批启蒙思想家。„„他们对封建专制制度

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摘自人教版

教材《世界历史》

材料二:法国在中世纪是封建制度的中心,它在大革命中粉碎了封建制度,建立了纯粹的资产阶级统治,这种统治所具有的典型性是欧洲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恩格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写出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主张。(2分)

(2)材料二中的“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革命中颁布的体现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的文件是什么?(2分)

(3)除“大革命”外,请你写出两例世界代史上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1分)

12.重大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往往以思想解放为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是他们的代表,中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摘编自《17-18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比较》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但五四以前的历史表明,中国走西方国家老路的尝试没有成功,此后,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前赴后继,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探索。

——摘编自《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什么?黄宗羲等人的启蒙思想没能推动中国社会进一步变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救国方案?

(3)促使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4)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走自己道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13、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近代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⑴ 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⑵ 17-18世纪欧洲又发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受其影响,爆发了哪两场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

⑶ 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

用?

⑷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哪一历史事件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

⑸ 20世纪,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

思想理论成果?

⑹ 结合上述问题,就先进思想文化的作用或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用一句话谈谈你

的认识。

14、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引领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右面结构图揭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发

展间的关系。请各举一典型史实说明结构图中“自然科

学”“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科学社会

主义运动”的具体表现。

(2)阅读右面材料后回答:①材料一提到了第一次

工业革命哪些成果?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出

现在什么时期?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②两则材料与结构图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以

其中一则材料为例说明这种关系。

(3)根据上述学习和探究,你认为要实施科技创新

应注意哪些问题?(分角度回答)

15、思想解放运动是革命的前奏曲,它吹响了新社会产生的号角;思想解放也是改革的动员令,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西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哪一运动为资产革命的到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1分)

(2)法国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思想是什么?(1分)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1分)

(3)民国初年,我国经历了一次动摇封建正统思想根基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请简要评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2分)

(4)反思近代以来的历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1分)

11、(1)伏尔泰 主要思想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等。 (2)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或《法典》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 (4)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为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等。

12.(1)共同主张:限制君权。因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传统思想文化(宋明理学)的影响和束缚。 (2)通过维新变法,在中国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 (4)毛泽东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3、(1)人文主义 (2)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3)戊戌变法 (4)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 (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6)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我们应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思想文化成果,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14.(1)建立牛顿力学体系。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或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发表《共产党宣言》或成立巴黎公社。 (2)①铁路、轮船、钢铁材料等。明治维新时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人民素质;有利于日本发展。②解释或说明。如材料一是科技与经济新发展的具体表现,或材料二是殖民扩张的影响。 (3)角度一: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等。角度二:避免科技创新带来的消极影响,如避免侵略扩张、避免国际战争、避免国内动荡等。

15、(1)文艺复兴运动 (2)自由、平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或促进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或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提供的理论基础)。 (3)①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②存在着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4)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③实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专题: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启蒙思想及运动

(一)魏源、严复的启蒙思想

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 ”的主张,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了解世界。

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介绍了“ ”的进化论思想,为维新变法运动起提供

了思想武器,加强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紧迫感。

(二)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广泛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利于资产阶

级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促进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

(三)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

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

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五)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揭开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

这场讨论席卷全国,促成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

(六)邓小平南方讲话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二、世界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文艺复兴

1.时间、地点:14-16世纪;西欧。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性质: 4.最先兴起的国家: 5.核心思想:

6.意义:文艺复兴冲破了几百年来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

创造了必要的 前提。

(二)启蒙运动

1、时间:18世纪。 2、地点:以 为中心的欧洲。 3、基本观点:自由平等。4、性质:

5、代表人物: (① 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一生致力于抨击封建

专制制度,尤其是 的腐朽黑暗,倡导 ,主张 ;②孟德斯鸠提出“ ”学说,不仅成为批判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有力武器,也为未来的资产阶级政权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③ 倡

导“人民主权说”,提出“社会契约论”,其思想一度成为法国大革命中的“圣经”,成为雅各宾派的革命行动

纲领,也为欧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6、意义: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1、1848年《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此后,马克思主义成了

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相继产生了 等理论成果。

重要说明:

思想解放运动是政治上变革的先导。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而且也是一场思想

文化革命。近代世界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呐喊声中,都阐释了这

一历史结论。

三、配套练习

(一)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现出来” 。这句话的含义是指文艺复兴没有:

A把古代文化全部复兴 B把古代文化发扬光大 C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D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2、“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或变革需要有长期而深刻的思想理论准备,思想解放是新社会产生的号角”。为法国

大革命准备了思想理论的是:

A明治维新 B启蒙运动 C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D宪章运动

3、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中“民主”“自由”“平等”的观点以法律文献的形式最早呈现在: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解放历程。下列史实中,不属于对马克思主义

的丰富与发展的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我国和谐社会理论的构建

5、为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奠定理论依据的思想家是:

A卢梭 B狄德罗 C 孟德斯鸠 D伏尔泰

6、恩格斯说法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启蒙思想家,“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A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天主教会权威 C强调自由平等 D反对开明君主执政

7、如果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

A思想解放的作用 B民主革命的影响 C政治改革的意义 D民族战争的结果

8、作为一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了“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这一理论对社会的

进步作用直接表现为:

A推动了洋务运动 B推动了维新变法 C指导了辛亥革命 D指导了新文化运动

9、《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阶段”是指:

A阶级斗争阶段 B政治斗争阶段 C夺取政权阶段 D有科学理论指导阶段

10、新中国建国后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A中共八大召开 B文化大革命 C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D邓小平南方讲话

(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一:18世纪,正当法国的旧制度衰败的时候,法国出现了一批启蒙思想家。„„他们对封建专制制度

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摘自人教版

教材《世界历史》

材料二:法国在中世纪是封建制度的中心,它在大革命中粉碎了封建制度,建立了纯粹的资产阶级统治,这种统治所具有的典型性是欧洲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恩格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写出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主张。(2分)

(2)材料二中的“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革命中颁布的体现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的文件是什么?(2分)

(3)除“大革命”外,请你写出两例世界代史上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1分)

12.重大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往往以思想解放为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是他们的代表,中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摘编自《17-18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比较》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但五四以前的历史表明,中国走西方国家老路的尝试没有成功,此后,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前赴后继,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探索。

——摘编自《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什么?黄宗羲等人的启蒙思想没能推动中国社会进一步变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救国方案?

(3)促使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4)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走自己道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13、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近代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⑴ 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⑵ 17-18世纪欧洲又发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受其影响,爆发了哪两场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

⑶ 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

用?

⑷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哪一历史事件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

⑸ 20世纪,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

思想理论成果?

⑹ 结合上述问题,就先进思想文化的作用或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用一句话谈谈你

的认识。

14、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引领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右面结构图揭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发

展间的关系。请各举一典型史实说明结构图中“自然科

学”“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科学社会

主义运动”的具体表现。

(2)阅读右面材料后回答:①材料一提到了第一次

工业革命哪些成果?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出

现在什么时期?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②两则材料与结构图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以

其中一则材料为例说明这种关系。

(3)根据上述学习和探究,你认为要实施科技创新

应注意哪些问题?(分角度回答)

15、思想解放运动是革命的前奏曲,它吹响了新社会产生的号角;思想解放也是改革的动员令,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西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哪一运动为资产革命的到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1分)

(2)法国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思想是什么?(1分)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1分)

(3)民国初年,我国经历了一次动摇封建正统思想根基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请简要评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2分)

(4)反思近代以来的历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1分)

11、(1)伏尔泰 主要思想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等。 (2)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或《法典》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 (4)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为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等。

12.(1)共同主张:限制君权。因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传统思想文化(宋明理学)的影响和束缚。 (2)通过维新变法,在中国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 (4)毛泽东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3、(1)人文主义 (2)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3)戊戌变法 (4)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 (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6)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我们应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思想文化成果,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14.(1)建立牛顿力学体系。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或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发表《共产党宣言》或成立巴黎公社。 (2)①铁路、轮船、钢铁材料等。明治维新时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人民素质;有利于日本发展。②解释或说明。如材料一是科技与经济新发展的具体表现,或材料二是殖民扩张的影响。 (3)角度一: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等。角度二:避免科技创新带来的消极影响,如避免侵略扩张、避免国际战争、避免国内动荡等。

15、(1)文艺复兴运动 (2)自由、平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或促进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或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提供的理论基础)。 (3)①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②存在着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4)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③实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相关内容

  • [古今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标志)一览表]学案
  • [14] 古今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标志)一览表 [15] 5.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标志:1911年的辛亥革命 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 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9198.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1921年7 9.人民军队的创建:1927年8月110.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 ...

  •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之我见
  •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上,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曾经有过多次大规模的接触和交融,如汉唐盛世时期印度佛教文化的输入.明清时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欧洲耶稣会士的东来等.但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最引人注目和发人深省的还是以"西学东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中西文化交流.同过去相比,近代中外文化的交流,无 ...

  • 高一历史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 第一章第六节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天京变乱和太平天国后期领导核心的形成:三河镇大捷:太平军再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军:安庆失陷和陈玉成就义: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功绩.性质和特点. 2.能力培养 (1)本课历史故事和分析问题的内容较多,可 ...

  • 考测点11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 考测点11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首页 | 化学资源中心 | 物理资源中心 | 留言板 | 旧版二 | 旧版一 | | 学习辅导首页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初四 | 方法 | 学生作品 | 您现在的位置: 史海聆潮 >> 初四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

  • 知识汇总:中外历史阶段特征总汇
  • 第一阶段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距今170万年前前221年) [阶段特征]: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奠 基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此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 的主题. 经济: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 ...

  • 浅论近代中外服装交流的媒介
  • 服装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真实地记录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艰辛历程,鲜明地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个性特征,同时还生动地体现了不同服装文化形态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中国近代服装先后经历了满汉融合."土洋结合","中山装"的流行.旗袍盛行," ...

  • 2012届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纲要
  • 2012届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纲要 中国古代史: [历史阶段特征:时代背景要点] 1. ① ② ③ ④ 政治:分封制的瓦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郡县制的建立: 经济: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形成: 思想:礼乐制的崩溃,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教育: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

  • 6.戊戌变法教案(岳麓版八年级上)
  •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车上书.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以及戊戌变法的内容等历史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和历史文献等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找出戊戌变法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 ...

  •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中外文化常识
  •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二.儒学的兴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思想来源:董仲舒将法家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