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误工收入的确定。
1、受害人有固定工资收入的,根据其用人单位出具的工资收入减少的证明赔偿。
2、受害人属于在职工作人员,除本职工作的收入外,其从事其他工作获取的报酬一般不予赔偿;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允许开展第二职业的在职人员的误工收入,可适当赔偿。
3、受害人没有固定收入,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按以下几种情形操作:
①受害人没有固定工资收入的,但有劳动收入的,应根据其从事的执业,参照我市同行业的平均收入予以赔偿;
②受害人是城镇居民,其劳动收入不固定的,其误工损失可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予以赔偿;
③受害人是农村居民,其误工损失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赔偿;
④受害人是个体工商户或承包经营户,其误工减少的收入可参照其上一年的税后平均收入或当地个体经营的同行业、同工种、同等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来确定。
⑤公司高管等高工资收入人群,收入高于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计算。
艺法网-2010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29、【固定收入的认定标准】当事人提供下列证据的,人民法院经审核后可以认定为有固定收入:
(1) 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参与社保、工资领取凭证等其他原始证据;
(2) 事发前三个月以上领取工资的原始证据;
(3) 从事合法经营的登记文件及相应的纳税证明文件;
(4) 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
(5) 其他。
当事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收入状况,城镇居民的,可以参照目前公布的本市在岗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其误工费用;农村居民的,可以参照上一年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确定其误工费用。
30、【误工费】权利人主张误工费的,应当证明其固定收入以及因事故误工导致收入减少具体数额的证明。误工期间应当以医疗机构的证明、医嘱或鉴定机构的结论为依据。
对于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但仍有其他固定收入的当事人,其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因事故误工导致该收入减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当事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收入状况及因事故误工导致收入减少具体数额的,可以根据误工期间,并按照本章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的标准计算误工费。
(二)误工收入的确定。
1、受害人有固定工资收入的,根据其用人单位出具的工资收入减少的证明赔偿。
2、受害人属于在职工作人员,除本职工作的收入外,其从事其他工作获取的报酬一般不予赔偿;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允许开展第二职业的在职人员的误工收入,可适当赔偿。
3、受害人没有固定收入,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按以下几种情形操作:
①受害人没有固定工资收入的,但有劳动收入的,应根据其从事的执业,参照我市同行业的平均收入予以赔偿;
②受害人是城镇居民,其劳动收入不固定的,其误工损失可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予以赔偿;
③受害人是农村居民,其误工损失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赔偿;
④受害人是个体工商户或承包经营户,其误工减少的收入可参照其上一年的税后平均收入或当地个体经营的同行业、同工种、同等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来确定。
⑤公司高管等高工资收入人群,收入高于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计算。
艺法网-2010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29、【固定收入的认定标准】当事人提供下列证据的,人民法院经审核后可以认定为有固定收入:
(1) 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参与社保、工资领取凭证等其他原始证据;
(2) 事发前三个月以上领取工资的原始证据;
(3) 从事合法经营的登记文件及相应的纳税证明文件;
(4) 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
(5) 其他。
当事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收入状况,城镇居民的,可以参照目前公布的本市在岗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其误工费用;农村居民的,可以参照上一年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确定其误工费用。
30、【误工费】权利人主张误工费的,应当证明其固定收入以及因事故误工导致收入减少具体数额的证明。误工期间应当以医疗机构的证明、医嘱或鉴定机构的结论为依据。
对于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但仍有其他固定收入的当事人,其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因事故误工导致该收入减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当事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收入状况及因事故误工导致收入减少具体数额的,可以根据误工期间,并按照本章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的标准计算误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