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平谷初三一模语文

平谷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统练(一)

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6分)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 ①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神农尝百草” “仓颉造字”,奠定了神传文化的初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设馆授徒,把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与社会。公元一世纪,“慈悲普度”的释教佛法东传,中华文化变得更为广博、高深。儒、释、道三家思想【1】,使盛唐时期达到举世瞩目的辉煌。 .

虽然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多次遭到侵略和打击,其传统文化一直表现出极大的融合力与生.

命力,其精华代代相传。“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

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为贵)、(包)容等优点。“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反映出百姓敬神(天地)、忠社稷(君)、重家庭(亲)、尊师道的 ② 的 【2】 。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填入横线【1】【2】处的短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奠定 (diàn) 交相辉映 文化内含 .

B.举世瞩目 (zhǔ) 交相辉应 文化内涵 .

C.侵略 (qǐn) 交相辉应 文化内函 .

D.善恶有报 (è) 交相辉映 文化内涵 .

(2)根据汉字的形声字知识和汉字笔顺规则判断下列说法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慈”下形上声 “义”先写撇,再写捺,最后写点

B.“庭”外形内声 “重”先写上面的撇和横,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

C.“慈”上形下声 “义”先写点,再写撇,最后写捺

D.“庭”内形外声 “重”先写上面的撇和横,接着写竖,再写日,最后写下面两横

(3)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博学多才 根深蒂固

B.博大精深 坚不可摧

C.博大精深 根深蒂固 D.博学多才 坚不可摧

2.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

①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②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③《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

④《山经》以山为纲

A.②④③①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②③④①

3.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除了具有语言文字的实用价值之外,更具有艺术

欣赏价值。下面三幅作品各有特点,作品与特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作品一 作品二 作品三

①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如行云流水。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 赞之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明代赵崡《石 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

③用笔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不计一笔一字的工拙,力求气势畅达豪放, 大起大落,放任不羁。

A.作品一 ① 作品二② 作品三③

B.作品一 ① 作品二③ 作品三②

C.作品一 ② 作品二① 作品三③

B.作品一 ③ 作品二② 作品三①

4.某中学文学社发出一封信,邀请一位作家担任顾问,用语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您荣幸的被邀请为我社顾问,我们感到无比高兴。

C.我们荣幸的聘请您为我社顾问,敬请务必应允。

D.聘请您为我社顾问,将是我们一大荣幸,特呈请柬,敬请欣然赏光。

(二)填空(共12分)

5.默写(共5分)

(1

(21分)

(3

6.名著阅读(共5分)

《骆驼祥子》是一部由现代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 ① 的梦想,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的故事。其中,祥子经历的三起三落具体指:一起是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

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一落是 ② ;二起是 ③ ,二落是在一次搜捕中,祥子干包月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三起是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是 ④ 。小说深刻揭露了 ⑤ ,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和《观第五泄记》(节选),完成第7-10题。

(甲)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②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③如虹,忽卷掣折④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⑤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

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掉:摇动。③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④掣折:转折。⑤欹(qī):斜靠。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日光下彻 彻: .

(2)山行之极观也 观: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翻译: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翻译:

9.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分)

(1)《小石潭记》:

(2)《观第五泄记》:

10.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隐身人》,完成第11-13题。(共14分)

隐身人

刘荣书

晚上。父子俩吃晚饭的时间。 男孩因情绪上的低落,比平日里显得更加顽劣。他故意将整勺子的米饭撒在饭桌上,蜷着手,伸出舌头,直接去饭桌上舔舐。像一条小狗。

巴顿,好好吃饭!

男孩不予理会。伸着舌头,继续去舔饭桌上的米粒。 巴顿,你这样做,就不是一个乖孩子了。

男孩愣住了。那声音有些异样,像动画片里某个卡通人物在说话。那声音,并不是从父亲的嘴巴里发出来的。因为听到第一句话后,他翻着眼睛正在看父亲,见父亲的嘴巴一动未动。

谁在说话?男孩问。

谁在说话?他的父亲也这样问。嘴巴奇怪地扭动了一下。

上床之前,男孩无数次听到了那个声音在同他说话。那个奇怪的,貌似卡通人物发出的声音。

巴顿,你该吃个苹果吧!要注意营养搭配。

巴顿,你看电视不要离得那么近好不好,这样对眼睛不好。

巴顿,你洗脚了吗?小屁屁洗了吗?

每听过一句,男孩便会问他的父亲一句:他在说话。他刚刚又在和我说话。你难道没听到吗?

他的父亲却每次都在摇头。并显得很吃惊的样子。他以为男孩在说胡话,摸了摸男孩的额头。

这多么奇怪。男孩想。这就像父亲曾对他讲过的一个故事——只有聪慧的孩子才可以听到精灵在说话。那是孩子独享的权利。那天晚上,男孩比任何时候都要显得乖巧。他饭后吃了一个苹果。只看了一会儿电视,便主动把遥控板让给了他的父亲。这多么出色! 只是躺到床上之后,男孩睁着大大的眼睛,有些忐忑地对他的父亲说:爸爸,我觉得那个和我说话的人,是我妈妈……只有我妈妈才对我说过那样的话…… 怎么会呢!父亲说,你是不是又想她了?嗯……男孩点头。

父亲摸了一下男孩的脸,想了想,有些伤感地说,那好吧!我们睡吧。看我在梦里会不会遇到你妈妈,如果遇到了,我就问一问她,问她是不是偷偷回来了。

第二天,父亲照例早早上班去了。他在一家木偶剧团工作。有演出任务时,他便不能留在家里照顾男孩。早饭留在餐桌上。这是星期天,幼儿园放假。如果不是公休时间,男孩便要被父亲早早从床上扯起来,睡眼惺忪吃上几口饭,驮在自行车后架上,送到幼儿园去。男孩每天赶到幼儿园的时间,往往要比别的小朋友早一刻钟。而放学后,仍旧比别的小朋友晚走一刻钟,或半小时。有时父亲临时有事,他便要一直在校园里呆到天黑……自母亲忽然消失之后,男孩便开始过起了这种孤苦伶仃的生活。他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校园里,感到与年龄不相称的落寞与疾苦。但现在,妈妈似乎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回归,这种生活会不会结束呢? 但那一整天里,那个声音都未曾出现。空寂的房间内,只能听到男孩落寞的自语声。——他试图和那奇怪的声音再次搭讪,却始终得不到回应。父亲回来时男孩在沙发上睡着了。等父亲把他弄醒,他很快便记起昨晚的话题,他问他的父亲:爸爸,昨晚你在梦里遇到我妈妈了吗?

他的父亲正在把饭菜摆上餐桌,解下腰里的围裙,忙不迭说,遇到了遇到了。

她和你说了什么?

父亲在餐桌边坐下来。替男孩盛了一碗饭,忽然将脸抵近男孩说:

她说,她真的回来了。

是真的吗?男孩兴奋地叫了起来。

是的。父亲说,又竖起食指,抵在唇上。示意男孩说话小声一点。这是个秘密,他说,你妈妈在梦里告诉我……

什么秘密?那我怎么看不到她?

她穿了隐身衣……

隐身衣!

对!隐身衣……

那她怎么不把隐身衣脱下来?

她脱不下来的。你知道那个中了巫婆咒语的公主吗?她变成了一只丑陋的青蛙……你妈妈就是这样,她错穿了一件隐身衣,永远都脱不下来了。但她让我转告你,她回家来了,在家里陪着你。

晚上睡下时,男孩问他的父亲,妈妈也和我们躺在一张床上吗?或许会吧?他的父亲疲惫地说。 男孩随父亲到剧团里去过很多次。父亲排练时,他便乖乖坐在台下。他喜欢那些木偶说话的声音,觉得和穿了隐身衣的母亲说话的声音很像。他在那些声音中间感觉到了温暖和踏实。他觉得他母亲的存在就像一种传奇。为此比同龄孩子多了一份隐秘的惊喜。他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中慢慢长大。养成了一种自言自语的习惯。

直到男孩上初中那年,父亲做了一次声带息肉手术后,再不能开口说话。他穿了隐身衣的母亲,从此也消失不见了。

又过了很多年。这一年的春节,长大后的男孩陪在妻子和儿子身边,坐在客厅里看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

当那个来自宝岛台湾的艺人表演完“腹语术”时,妻子和儿子完全被惊呆了。他们被他娴熟的技艺惊得目瞪口呆。特别是儿子,完全被那个大嘴巴的玩偶迷住了。他跳到父亲身边,嚷着也要买一只那样的玩偶,也要让他的父亲给他讲一段“腹语”。

做父亲的靠在沙发上一动不动。

儿子去看他的脸,发现他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11.“隐身人”的出现使巴顿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仔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表格。(4

12. 阅读全文,说说“隐身人”的真相呈现前,小说做了哪些铺垫?(4分)

答:

13. 小说结尾处,巴顿听到儿子也要让他讲一段“腹语”时“脸上淌满了泪水”。请展开想象,续写小说的结尾。(6分)

答:

(二)阅读《漫话对联》,完成第14-16题。(共12分)

漫话对联

①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②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③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

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自勉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题赠联。

④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 A 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 B 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 C 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的形象反映。 D 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 E 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⑤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

⑥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⑦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臵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⑧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⑨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14.阅读选文第②——⑧段,说说你对对联有了哪些了解?(4分)

答:

15. “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这一句话是从第④自然段中抽出来的,放在A、B、C、D、E哪处最合适?为什么?(3分)

答:

16.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中相关知识,修改下面对联,并说明理由。(5分)

【链接材料】

对联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在对句中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的位臵,要平仄对仗,上联用平,下联则用仄,反之亦然。在对联的一个句子中,平仄是相互交替的,多数是两个字构成一个音节,平仄在两个句子的同一位臵上,一般是相反的。通过平仄的巧妙安排,构成了对联的优美节奏,平仄两类声调交替使用,使音节和谐而有变化。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民安国泰祖国河山迎红日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共10分)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①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② 。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同时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平心静气,深思精进。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地看待世界。

③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 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④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态,书籍恰好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丰富学识,增长智慧;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高。

⑤“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进步。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8.根据内容,在第②段的段首补写一句话。(13个字)(2分) 答:

19. 请从下面【甲】【乙】两个事例中选出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第④段的横线处,并

说明理由。(6分)

【甲】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

【乙】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特意到长沙街头的菜市场读书,身边人来人往、嘈杂不堪,他始终不为所动。

答:

四、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0. 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

题一:小张因感冒期中考试失利,一段时间以来,情绪非常低落。作为好朋友的小李(学习委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班主任在班委会上也要求小李做做小张的思想工作。请你以小李的身份写一段安慰鼓励小张的话,希望他走出考试失败的阴影。(要求:语言准确得体,字数在150-200之间。)

题二: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请你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要求:语言准确得体,有说服力,字数在150-200之间。)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1.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

题一: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看似平凡其实不平凡的人,如朝夕相处的亲人、传道授业的老师、情同手足的朋友......甚至清洁工、看门人和小商小贩。他们没有特殊的身份、显赫的地位,看似微不足道,如一粒尘埃,但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世间的真善美,体会到一种不平凡的感情和力量。

请以“_______并不平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上。

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③字数在600——800之间。

④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二:生活中,一次意外的相逢,一次偶然的相遇„„都有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不期而遇,可能是带给我们美好感受的一次经历;不期而遇,也可能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一次机遇„„

请以“美在不期而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上。

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③字数在600——800之间。

④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平谷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统练(一)

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6分)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 ①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神农尝百草” “仓颉造字”,奠定了神传文化的初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设馆授徒,把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与社会。公元一世纪,“慈悲普度”的释教佛法东传,中华文化变得更为广博、高深。儒、释、道三家思想【1】,使盛唐时期达到举世瞩目的辉煌。 .

虽然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多次遭到侵略和打击,其传统文化一直表现出极大的融合力与生.

命力,其精华代代相传。“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

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为贵)、(包)容等优点。“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反映出百姓敬神(天地)、忠社稷(君)、重家庭(亲)、尊师道的 ② 的 【2】 。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填入横线【1】【2】处的短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奠定 (diàn) 交相辉映 文化内含 .

B.举世瞩目 (zhǔ) 交相辉应 文化内涵 .

C.侵略 (qǐn) 交相辉应 文化内函 .

D.善恶有报 (è) 交相辉映 文化内涵 .

(2)根据汉字的形声字知识和汉字笔顺规则判断下列说法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慈”下形上声 “义”先写撇,再写捺,最后写点

B.“庭”外形内声 “重”先写上面的撇和横,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

C.“慈”上形下声 “义”先写点,再写撇,最后写捺

D.“庭”内形外声 “重”先写上面的撇和横,接着写竖,再写日,最后写下面两横

(3)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博学多才 根深蒂固

B.博大精深 坚不可摧

C.博大精深 根深蒂固 D.博学多才 坚不可摧

2.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

①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②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③《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

④《山经》以山为纲

A.②④③①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②③④①

3.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除了具有语言文字的实用价值之外,更具有艺术

欣赏价值。下面三幅作品各有特点,作品与特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作品一 作品二 作品三

①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如行云流水。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 赞之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明代赵崡《石 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

③用笔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不计一笔一字的工拙,力求气势畅达豪放, 大起大落,放任不羁。

A.作品一 ① 作品二② 作品三③

B.作品一 ① 作品二③ 作品三②

C.作品一 ② 作品二① 作品三③

B.作品一 ③ 作品二② 作品三①

4.某中学文学社发出一封信,邀请一位作家担任顾问,用语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您荣幸的被邀请为我社顾问,我们感到无比高兴。

C.我们荣幸的聘请您为我社顾问,敬请务必应允。

D.聘请您为我社顾问,将是我们一大荣幸,特呈请柬,敬请欣然赏光。

(二)填空(共12分)

5.默写(共5分)

(1

(21分)

(3

6.名著阅读(共5分)

《骆驼祥子》是一部由现代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 ① 的梦想,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的故事。其中,祥子经历的三起三落具体指:一起是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

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一落是 ② ;二起是 ③ ,二落是在一次搜捕中,祥子干包月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三起是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是 ④ 。小说深刻揭露了 ⑤ ,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和《观第五泄记》(节选),完成第7-10题。

(甲)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②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③如虹,忽卷掣折④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⑤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

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掉:摇动。③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④掣折:转折。⑤欹(qī):斜靠。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日光下彻 彻: .

(2)山行之极观也 观: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翻译: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翻译:

9.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分)

(1)《小石潭记》:

(2)《观第五泄记》:

10.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隐身人》,完成第11-13题。(共14分)

隐身人

刘荣书

晚上。父子俩吃晚饭的时间。 男孩因情绪上的低落,比平日里显得更加顽劣。他故意将整勺子的米饭撒在饭桌上,蜷着手,伸出舌头,直接去饭桌上舔舐。像一条小狗。

巴顿,好好吃饭!

男孩不予理会。伸着舌头,继续去舔饭桌上的米粒。 巴顿,你这样做,就不是一个乖孩子了。

男孩愣住了。那声音有些异样,像动画片里某个卡通人物在说话。那声音,并不是从父亲的嘴巴里发出来的。因为听到第一句话后,他翻着眼睛正在看父亲,见父亲的嘴巴一动未动。

谁在说话?男孩问。

谁在说话?他的父亲也这样问。嘴巴奇怪地扭动了一下。

上床之前,男孩无数次听到了那个声音在同他说话。那个奇怪的,貌似卡通人物发出的声音。

巴顿,你该吃个苹果吧!要注意营养搭配。

巴顿,你看电视不要离得那么近好不好,这样对眼睛不好。

巴顿,你洗脚了吗?小屁屁洗了吗?

每听过一句,男孩便会问他的父亲一句:他在说话。他刚刚又在和我说话。你难道没听到吗?

他的父亲却每次都在摇头。并显得很吃惊的样子。他以为男孩在说胡话,摸了摸男孩的额头。

这多么奇怪。男孩想。这就像父亲曾对他讲过的一个故事——只有聪慧的孩子才可以听到精灵在说话。那是孩子独享的权利。那天晚上,男孩比任何时候都要显得乖巧。他饭后吃了一个苹果。只看了一会儿电视,便主动把遥控板让给了他的父亲。这多么出色! 只是躺到床上之后,男孩睁着大大的眼睛,有些忐忑地对他的父亲说:爸爸,我觉得那个和我说话的人,是我妈妈……只有我妈妈才对我说过那样的话…… 怎么会呢!父亲说,你是不是又想她了?嗯……男孩点头。

父亲摸了一下男孩的脸,想了想,有些伤感地说,那好吧!我们睡吧。看我在梦里会不会遇到你妈妈,如果遇到了,我就问一问她,问她是不是偷偷回来了。

第二天,父亲照例早早上班去了。他在一家木偶剧团工作。有演出任务时,他便不能留在家里照顾男孩。早饭留在餐桌上。这是星期天,幼儿园放假。如果不是公休时间,男孩便要被父亲早早从床上扯起来,睡眼惺忪吃上几口饭,驮在自行车后架上,送到幼儿园去。男孩每天赶到幼儿园的时间,往往要比别的小朋友早一刻钟。而放学后,仍旧比别的小朋友晚走一刻钟,或半小时。有时父亲临时有事,他便要一直在校园里呆到天黑……自母亲忽然消失之后,男孩便开始过起了这种孤苦伶仃的生活。他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校园里,感到与年龄不相称的落寞与疾苦。但现在,妈妈似乎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回归,这种生活会不会结束呢? 但那一整天里,那个声音都未曾出现。空寂的房间内,只能听到男孩落寞的自语声。——他试图和那奇怪的声音再次搭讪,却始终得不到回应。父亲回来时男孩在沙发上睡着了。等父亲把他弄醒,他很快便记起昨晚的话题,他问他的父亲:爸爸,昨晚你在梦里遇到我妈妈了吗?

他的父亲正在把饭菜摆上餐桌,解下腰里的围裙,忙不迭说,遇到了遇到了。

她和你说了什么?

父亲在餐桌边坐下来。替男孩盛了一碗饭,忽然将脸抵近男孩说:

她说,她真的回来了。

是真的吗?男孩兴奋地叫了起来。

是的。父亲说,又竖起食指,抵在唇上。示意男孩说话小声一点。这是个秘密,他说,你妈妈在梦里告诉我……

什么秘密?那我怎么看不到她?

她穿了隐身衣……

隐身衣!

对!隐身衣……

那她怎么不把隐身衣脱下来?

她脱不下来的。你知道那个中了巫婆咒语的公主吗?她变成了一只丑陋的青蛙……你妈妈就是这样,她错穿了一件隐身衣,永远都脱不下来了。但她让我转告你,她回家来了,在家里陪着你。

晚上睡下时,男孩问他的父亲,妈妈也和我们躺在一张床上吗?或许会吧?他的父亲疲惫地说。 男孩随父亲到剧团里去过很多次。父亲排练时,他便乖乖坐在台下。他喜欢那些木偶说话的声音,觉得和穿了隐身衣的母亲说话的声音很像。他在那些声音中间感觉到了温暖和踏实。他觉得他母亲的存在就像一种传奇。为此比同龄孩子多了一份隐秘的惊喜。他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中慢慢长大。养成了一种自言自语的习惯。

直到男孩上初中那年,父亲做了一次声带息肉手术后,再不能开口说话。他穿了隐身衣的母亲,从此也消失不见了。

又过了很多年。这一年的春节,长大后的男孩陪在妻子和儿子身边,坐在客厅里看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

当那个来自宝岛台湾的艺人表演完“腹语术”时,妻子和儿子完全被惊呆了。他们被他娴熟的技艺惊得目瞪口呆。特别是儿子,完全被那个大嘴巴的玩偶迷住了。他跳到父亲身边,嚷着也要买一只那样的玩偶,也要让他的父亲给他讲一段“腹语”。

做父亲的靠在沙发上一动不动。

儿子去看他的脸,发现他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11.“隐身人”的出现使巴顿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仔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表格。(4

12. 阅读全文,说说“隐身人”的真相呈现前,小说做了哪些铺垫?(4分)

答:

13. 小说结尾处,巴顿听到儿子也要让他讲一段“腹语”时“脸上淌满了泪水”。请展开想象,续写小说的结尾。(6分)

答:

(二)阅读《漫话对联》,完成第14-16题。(共12分)

漫话对联

①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②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③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

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自勉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题赠联。

④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 A 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 B 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 C 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的形象反映。 D 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 E 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⑤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

⑥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⑦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臵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⑧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⑨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14.阅读选文第②——⑧段,说说你对对联有了哪些了解?(4分)

答:

15. “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这一句话是从第④自然段中抽出来的,放在A、B、C、D、E哪处最合适?为什么?(3分)

答:

16.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中相关知识,修改下面对联,并说明理由。(5分)

【链接材料】

对联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在对句中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的位臵,要平仄对仗,上联用平,下联则用仄,反之亦然。在对联的一个句子中,平仄是相互交替的,多数是两个字构成一个音节,平仄在两个句子的同一位臵上,一般是相反的。通过平仄的巧妙安排,构成了对联的优美节奏,平仄两类声调交替使用,使音节和谐而有变化。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民安国泰祖国河山迎红日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共10分)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①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② 。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同时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平心静气,深思精进。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地看待世界。

③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 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④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态,书籍恰好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丰富学识,增长智慧;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高。

⑤“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进步。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8.根据内容,在第②段的段首补写一句话。(13个字)(2分) 答:

19. 请从下面【甲】【乙】两个事例中选出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第④段的横线处,并

说明理由。(6分)

【甲】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

【乙】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特意到长沙街头的菜市场读书,身边人来人往、嘈杂不堪,他始终不为所动。

答:

四、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0. 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

题一:小张因感冒期中考试失利,一段时间以来,情绪非常低落。作为好朋友的小李(学习委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班主任在班委会上也要求小李做做小张的思想工作。请你以小李的身份写一段安慰鼓励小张的话,希望他走出考试失败的阴影。(要求:语言准确得体,字数在150-200之间。)

题二: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请你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要求:语言准确得体,有说服力,字数在150-200之间。)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1.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

题一: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看似平凡其实不平凡的人,如朝夕相处的亲人、传道授业的老师、情同手足的朋友......甚至清洁工、看门人和小商小贩。他们没有特殊的身份、显赫的地位,看似微不足道,如一粒尘埃,但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世间的真善美,体会到一种不平凡的感情和力量。

请以“_______并不平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上。

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③字数在600——800之间。

④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二:生活中,一次意外的相逢,一次偶然的相遇„„都有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不期而遇,可能是带给我们美好感受的一次经历;不期而遇,也可能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一次机遇„„

请以“美在不期而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上。

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③字数在600——800之间。

④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相关内容

  • 2013年平谷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和答案
  • 平谷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 语文试卷 2013.04 第Ⅰ卷 (共70分) 一.选择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 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 ...

  • 平谷区2016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16年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一模考试 初三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题.(共11分) 砚铭,是一种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位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它是我国独有的文体形式,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 一.就砚铭的书法 ...

  • 2015平谷语文一模
  • 北京市平谷区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 初三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6分) 中国是个历史 ...

  • [备考2016下学期期末]初一下学期期末试卷汇总
  • 本帖最后由 初中试题调研 于 2016-6-7 14:52 编辑 上传不了!--终于可以上传了!!! 懒得下载的,需要的同学留下邮箱,打包发给大家! 语文.数学.英语的初一下学期期末试卷! 所以留下邮箱的均已发送,未收到的回复第一时间发送! 语文试卷 数学试卷 北京市平谷区2014--2015学年度 ...

  • 初三名著阅读
  • 初三复习:名著阅读 班级:--姓名-- 1.文学名著(4分) [丰台二模] 在下面一段文字内的方框内填写人名,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 □□ 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他一心不忘做官,"封妻荫子":所以 只要有官做,是不会主动投奔梁山的.林冲出自枪棒 ...

  • 2015北京各区初三作文汇总
  • 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1.小明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面临中考的他,时刻感受到长辈的关心,兄弟姐妹的鼓励.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以小明的名义写一段话,表达感谢的心意. 要求: ⑴将你选定的对象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⑵内容要真实具体 ...

  • 初三数学圆知识点专题训练:圆的切线与垂径定理
  • 全国站 中考报考 中考备考 知识点库 试题大全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英语 重点高中 中考大事记 展开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中考政策中考体育中考分数线2016中考中考报名中招计划中考查分志愿填报教育动态中考大事记 中考备考 中考复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 中考真题:数学语文英 ...

  • 2015年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答案
  • 2015年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答案 一.基础运用(23分) (一).选择:1D 2C 3B 4D 5A 6B (二)7.(1)东临碣石 水何澹澹 (2)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评分说明:每空一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8.答案:(1)红岩.罗广斌 杨益言 绣 ...

  • 2015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学科12月份调研试卷答案
  • 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12月阶段检测卷 参考答案 学 校 姓名 学 号(满分150分 时间100分钟) 6.恢复中原之事.(2分) 7.(2分)C (不应批判.作者的最高理想是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是积极向上的,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激情:"赢得生前身后名"有其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