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古巴对外关系形势与政策特点

作者:毛相麟

拉丁美洲研究 1997年09期

  1996年年初以前古巴的对外关系

  90年代初,古巴的对外关系曾一度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1989~1991年的苏联、东欧剧变,使古巴受到空前的沉重打击。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巴长期同苏联和东欧国家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关系,这种关系的骤然中断给古巴造成了极大困难。与此同时,美国趁机落井下石,企图摧毁社会主义古巴。更有甚者,美国于1992年10月对古巴实行“托里切利法”,加强对古巴的经济封锁。1993年成为古巴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在古巴政府和人民的艰苦努力下,此后形势逐步好转,古巴对外关系日益改善。这主要表现在:密切了同拉美国家的关系;增进了同除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重建了同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关系;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关系。外部环境的改善为国内经济好转创造了有利条件。1994年古巴经济止住了连续4年的滑坡,取得了0.7%的增长,1995年又增长了2.5%。政治和社会日益稳定,外资不断流入。古巴同外国的合资合营企业从1993年的112家增加到1995年年底的240家,总金额达到20多亿美元。

  然而,美国对亡古图谋未能得逞并不甘心。克林顿上台后改变策略,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政策,尤其自1994年年中以来大力实施“托里切利法”的第二部分,即从内部颠覆古巴。在美国的纵容和支持下,国内外的反古势力蠢蠢欲动。其中以美国迈阿密为基地的“兄弟救援会”明目张胆地多次派遣轻型飞机侵入古巴领空,进行反古活动。古巴在多次警告、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1996年2月24日击落了两架侵犯其领空的飞机。所谓的“击机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美国为此恼羞成怒,急忙抛出臭名昭著的“赫尔姆斯—伯顿法”(以下简称“赫—伯法”),将美古关系推向了新的紧张阶段。

  “赫—伯法”出台后古巴的对外关系形势

  美国强化制裁古巴的这一法律,旨在切断古巴的国际经济联系,把美国长期实施的对古封锁扩大到国际范围。其主要内容是:禁止第三国在美国销售古巴产品;禁止给在古巴投资和与古巴进行贸易的公司经理、股东及其家属发放入美签证;允许那些被古巴新政权没收财产的美国人(包括后来流亡美国的古巴人)起诉在古巴利用上述财产进行经营活动的外国公司和投资者;不许国际金融机构向古巴提供贷款;谋求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古巴实行国际制裁,等等。“赫—伯法”于1996年3月初由参、众两院通过,随即由克林顿签署,5月29日付诸实施。同年7月10日,美国国务院宣布正式开始制裁那些所谓违背“赫—伯法”而继续与古巴保持经贸关系的外国公司。这实际上就是阻止外国人到古巴投资和开展与古巴的贸易。“赫—伯法”一出笼便遭到国际社会强烈的谴责和抵制。所有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都以不同的形式反对这一法案。令人深思的是,与美国关系越密切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越激烈地反对这一法案。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创始国的加拿大和墨西哥,不仅强烈谴责“赫—伯法”,而且先后制定了针对这一法案的反制裁法,以保护本国贸易和投资利益不受侵害。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欧盟在提出反“赫—伯法”法案的同时,还就该法的治外法权性质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起诉美国,要求予以仲裁。面对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克林顿于1996年7月16日宣布,推迟6个月实施“赫—伯法”中有关在美国法院起诉外国公司的条款。在推迟期行将结束时,克林顿又于1997年1月3日宣布,再推迟6个月执行上述条款。加拿大等国对此决定不屑一顾;欧盟表示,它仍将“坚决反对一切带有治外法权性质的立法”,并重申坚持要求世贸组织裁决“赫—伯法”。1996年11月12日,联大再次通过决议,要求美国解除对古巴的封锁。这是自1992年以来联大通过的第五个类似的决议,投赞成票的有137个国家,反对的只有3国。由此可见,美国对古巴的封锁政策是何等的不得人心。

  然而,在国际社会反对“赫—伯法”的同时,一些西方国家也对古巴施加政治压力,要古巴实行所谓“和平地向民主过渡”,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这在近一年来古巴与欧盟和西班牙关系的起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1996年2月,欧盟同古巴谈判一项经贸合作协议。欧盟坚持要以古巴对“推进民主化进程”等问题作出承诺为先决条件。当这一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谈判陷入僵局。1996年12月2日,欧盟正式通过文件,确定对古巴实行“将合作与民主开放相联系的政治战略”。1996年5月西班牙新首相上台后改变对古政策,西古关系一度紧张。在同年11月举行的伊比利亚美洲首脑会议上,也有一些国家对古巴施加政治压力。

  当前古巴对外政策的特点

  在美国的“赫—伯法”出台后,古巴的对外政策也作了相应调整。纵观一年来的发展和变化,古巴对外政策有以下几个特点。

  1.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赫—伯法”出台后,古巴立即作出强烈反应,指出该法是对古巴人民“生活权利的最野蛮侵犯”“古巴不会在威胁和压力面前让步”。1996年3月23日古巴共产党召开四届五中全会,分析了“赫—伯法”出台后的新形势,号召全党全民加强意识形态斗争,粉碎国内外反古势力的进攻。1996年12月24日,古巴全国人代会通过《重申古巴尊严与主权法》,以反击“赫—伯法”。1997年1月29日,美国发表所谓古巴民主过渡计划的文件,声称如古巴主要领导人退出政权,美国将向古巴提供40亿至8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对此,卡斯特罗主席指出,“美国企图收买我们”,但是“尊严和自由是不能出卖的”。古巴全国人代会主席也指出,这一计划是“反对全体古巴人民的”,古巴人民绝不接受,“我们将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对于其他国家的不友好态度,古巴的立场也很鲜明。当1996年11月西班牙在本国纵容反古势力的活动、干涉古巴内政、其任命的大使公然发表侮辱古巴的言论后,古巴断然撤销了对这名大使的认可。

  2.坚持开放政策,加速国内经济的恢复。“赫—伯法”出台后,古巴立即向外国投资者明确表示,古巴“将不会放弃经济开放”,古巴“同世界的经济联系将稳步加强”。1996年4月,古巴外资部长申明,古巴将不改变或修改新的外资法,以便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6月初,古巴外长强调,“成功地推进改革,争取愿同古巴合作的外国企业和政府的信任”,是回击“赫—伯法”的最好方式。为此,古巴采取了多项措施,加速落实新外资法的规定。第一,扩大投资领域。古巴先后开放了房地产、银行和再保险等部门,欢迎外资参与开发。目前,着重吸引外资的部门除房地产业外还有食品、轻工、钢铁机械、建筑材料、蔗糖加工和运输等。第二,建立经济特区。自1996年6月起,古巴陆续开设一批自由贸易区和工业园区,区内在海关、银行、税收、劳工和移民等方面实行特别的优惠制度。第三,依法保护外资。1996年12月古巴制定反“赫—伯法”法案,宣布将向投资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文件,并保证他们转移其合法收入和利润。到1996年年底,古巴已同18个国家订立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以政府担保的形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第四,推进国内经济改革,逐步实现同国际经济体系的接轨。古巴以国内经济改革配合对外经济交往,而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又促进了国内经济同国际经济的接轨,从而加速本国经济的恢复。1996年,古巴对税收制度、社会保险、银行体制等进行的改革以及对外经济开放,产生了相互促进的效果。

  3.坚持灵活务实的方针,争取更广泛的国际支持。古巴针对美国的封锁和干涉,更加积极地开展多方位外交活动,努力争取各国政府和国际舆论的支持,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国际场合揭露美国的罪恶行径。1996年,卡斯特罗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多次出访,增进了外国对古巴的了解,挫败了美国孤立古巴的企图。由于坚持灵活务实的态度,这一年古巴在外交上取得了若干新的突破。例如,同加拿大建立了更密切的关系。1997年1月加拿大外长对古巴进行了访问。这是20年来加拿大领导人对古巴进行的最高级别的访问。通过这次访问,双方决定在多方面加强合作。又如,改善了同教会的关系。1996年11月,卡斯特罗主席同梵蒂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进行了“历史性会晤”,古巴领导人表示将不设任何条件邀请教皇访古,教皇已接受邀请。古巴曾于1989年对教皇发出首次邀请,但一直未能成行。这一突破在古巴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赫—伯法”出笼一年来,由于古巴外交政策的成功和美国霸权行径的不得人心,古巴在克服新的困难过程中反而改善了外部环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赫—伯法”遭到普遍反对,美国陷入空前孤立。美国前总统卡特认为,实施“赫—伯法”是“最愚蠢的”。克林顿也无可奈何地哀叹:“现在世界上没有人同意我们对古巴的政策。”其次,虽然“赫—伯法”给古巴带来了困难,并威胁着来古巴投资的外商,但外资仍继续流入,外贸额也有增加。1996年,合资企业从1995年的240家增加到260家;进出口贸易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33.3%和33.0%;国民经济增长7.8%,创特殊时期以来年增长率的最高纪录。第三,古巴既改善了同大多数国家的关系,又抵制了一些国家的政治压力,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今后形势与政策的发展趋势

  虽然美国的“赫—伯法”到处碰壁,但是出于霸权主义的本性和国内右翼势力的影响,美国仍将继续推行这一法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美国对古巴以压促变的方针不会改变。西方一些国家在对古政策上同美国的冲突和裂痕将不会消失。在纷纷采取反措施后,有关国家的资本将继续流入古巴。国际上同情、理解、信任和支持古巴的国家和人士将会越来越多。然而,一些国家对古巴的政治压力也不会减弱。这种政治压力以及国内外反古势力的存在,对社会主义古巴将是一个长期的破坏性因素。

  面对这种有喜有忧的对外关系形势,古巴今后的对外政策将是在继续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方针,运用正确的外交策略,争取世界上一切友好国家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最大限度地孤立美国和其他少数反古势力,使外交为本国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在当前则主要是为恢复经济服务,同时反对外国干涉古巴的内政。从长远看,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古巴外交活动的回旋余地将越来越大,而古巴这一小国的坚强形象将为它赢得更多的朋友。

作者介绍:毛相麟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

作者:毛相麟

拉丁美洲研究 1997年09期

  1996年年初以前古巴的对外关系

  90年代初,古巴的对外关系曾一度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1989~1991年的苏联、东欧剧变,使古巴受到空前的沉重打击。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巴长期同苏联和东欧国家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关系,这种关系的骤然中断给古巴造成了极大困难。与此同时,美国趁机落井下石,企图摧毁社会主义古巴。更有甚者,美国于1992年10月对古巴实行“托里切利法”,加强对古巴的经济封锁。1993年成为古巴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在古巴政府和人民的艰苦努力下,此后形势逐步好转,古巴对外关系日益改善。这主要表现在:密切了同拉美国家的关系;增进了同除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重建了同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关系;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关系。外部环境的改善为国内经济好转创造了有利条件。1994年古巴经济止住了连续4年的滑坡,取得了0.7%的增长,1995年又增长了2.5%。政治和社会日益稳定,外资不断流入。古巴同外国的合资合营企业从1993年的112家增加到1995年年底的240家,总金额达到20多亿美元。

  然而,美国对亡古图谋未能得逞并不甘心。克林顿上台后改变策略,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政策,尤其自1994年年中以来大力实施“托里切利法”的第二部分,即从内部颠覆古巴。在美国的纵容和支持下,国内外的反古势力蠢蠢欲动。其中以美国迈阿密为基地的“兄弟救援会”明目张胆地多次派遣轻型飞机侵入古巴领空,进行反古活动。古巴在多次警告、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1996年2月24日击落了两架侵犯其领空的飞机。所谓的“击机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美国为此恼羞成怒,急忙抛出臭名昭著的“赫尔姆斯—伯顿法”(以下简称“赫—伯法”),将美古关系推向了新的紧张阶段。

  “赫—伯法”出台后古巴的对外关系形势

  美国强化制裁古巴的这一法律,旨在切断古巴的国际经济联系,把美国长期实施的对古封锁扩大到国际范围。其主要内容是:禁止第三国在美国销售古巴产品;禁止给在古巴投资和与古巴进行贸易的公司经理、股东及其家属发放入美签证;允许那些被古巴新政权没收财产的美国人(包括后来流亡美国的古巴人)起诉在古巴利用上述财产进行经营活动的外国公司和投资者;不许国际金融机构向古巴提供贷款;谋求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古巴实行国际制裁,等等。“赫—伯法”于1996年3月初由参、众两院通过,随即由克林顿签署,5月29日付诸实施。同年7月10日,美国国务院宣布正式开始制裁那些所谓违背“赫—伯法”而继续与古巴保持经贸关系的外国公司。这实际上就是阻止外国人到古巴投资和开展与古巴的贸易。“赫—伯法”一出笼便遭到国际社会强烈的谴责和抵制。所有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都以不同的形式反对这一法案。令人深思的是,与美国关系越密切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越激烈地反对这一法案。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创始国的加拿大和墨西哥,不仅强烈谴责“赫—伯法”,而且先后制定了针对这一法案的反制裁法,以保护本国贸易和投资利益不受侵害。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欧盟在提出反“赫—伯法”法案的同时,还就该法的治外法权性质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起诉美国,要求予以仲裁。面对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克林顿于1996年7月16日宣布,推迟6个月实施“赫—伯法”中有关在美国法院起诉外国公司的条款。在推迟期行将结束时,克林顿又于1997年1月3日宣布,再推迟6个月执行上述条款。加拿大等国对此决定不屑一顾;欧盟表示,它仍将“坚决反对一切带有治外法权性质的立法”,并重申坚持要求世贸组织裁决“赫—伯法”。1996年11月12日,联大再次通过决议,要求美国解除对古巴的封锁。这是自1992年以来联大通过的第五个类似的决议,投赞成票的有137个国家,反对的只有3国。由此可见,美国对古巴的封锁政策是何等的不得人心。

  然而,在国际社会反对“赫—伯法”的同时,一些西方国家也对古巴施加政治压力,要古巴实行所谓“和平地向民主过渡”,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这在近一年来古巴与欧盟和西班牙关系的起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1996年2月,欧盟同古巴谈判一项经贸合作协议。欧盟坚持要以古巴对“推进民主化进程”等问题作出承诺为先决条件。当这一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谈判陷入僵局。1996年12月2日,欧盟正式通过文件,确定对古巴实行“将合作与民主开放相联系的政治战略”。1996年5月西班牙新首相上台后改变对古政策,西古关系一度紧张。在同年11月举行的伊比利亚美洲首脑会议上,也有一些国家对古巴施加政治压力。

  当前古巴对外政策的特点

  在美国的“赫—伯法”出台后,古巴的对外政策也作了相应调整。纵观一年来的发展和变化,古巴对外政策有以下几个特点。

  1.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赫—伯法”出台后,古巴立即作出强烈反应,指出该法是对古巴人民“生活权利的最野蛮侵犯”“古巴不会在威胁和压力面前让步”。1996年3月23日古巴共产党召开四届五中全会,分析了“赫—伯法”出台后的新形势,号召全党全民加强意识形态斗争,粉碎国内外反古势力的进攻。1996年12月24日,古巴全国人代会通过《重申古巴尊严与主权法》,以反击“赫—伯法”。1997年1月29日,美国发表所谓古巴民主过渡计划的文件,声称如古巴主要领导人退出政权,美国将向古巴提供40亿至8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对此,卡斯特罗主席指出,“美国企图收买我们”,但是“尊严和自由是不能出卖的”。古巴全国人代会主席也指出,这一计划是“反对全体古巴人民的”,古巴人民绝不接受,“我们将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对于其他国家的不友好态度,古巴的立场也很鲜明。当1996年11月西班牙在本国纵容反古势力的活动、干涉古巴内政、其任命的大使公然发表侮辱古巴的言论后,古巴断然撤销了对这名大使的认可。

  2.坚持开放政策,加速国内经济的恢复。“赫—伯法”出台后,古巴立即向外国投资者明确表示,古巴“将不会放弃经济开放”,古巴“同世界的经济联系将稳步加强”。1996年4月,古巴外资部长申明,古巴将不改变或修改新的外资法,以便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6月初,古巴外长强调,“成功地推进改革,争取愿同古巴合作的外国企业和政府的信任”,是回击“赫—伯法”的最好方式。为此,古巴采取了多项措施,加速落实新外资法的规定。第一,扩大投资领域。古巴先后开放了房地产、银行和再保险等部门,欢迎外资参与开发。目前,着重吸引外资的部门除房地产业外还有食品、轻工、钢铁机械、建筑材料、蔗糖加工和运输等。第二,建立经济特区。自1996年6月起,古巴陆续开设一批自由贸易区和工业园区,区内在海关、银行、税收、劳工和移民等方面实行特别的优惠制度。第三,依法保护外资。1996年12月古巴制定反“赫—伯法”法案,宣布将向投资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文件,并保证他们转移其合法收入和利润。到1996年年底,古巴已同18个国家订立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以政府担保的形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第四,推进国内经济改革,逐步实现同国际经济体系的接轨。古巴以国内经济改革配合对外经济交往,而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又促进了国内经济同国际经济的接轨,从而加速本国经济的恢复。1996年,古巴对税收制度、社会保险、银行体制等进行的改革以及对外经济开放,产生了相互促进的效果。

  3.坚持灵活务实的方针,争取更广泛的国际支持。古巴针对美国的封锁和干涉,更加积极地开展多方位外交活动,努力争取各国政府和国际舆论的支持,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国际场合揭露美国的罪恶行径。1996年,卡斯特罗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多次出访,增进了外国对古巴的了解,挫败了美国孤立古巴的企图。由于坚持灵活务实的态度,这一年古巴在外交上取得了若干新的突破。例如,同加拿大建立了更密切的关系。1997年1月加拿大外长对古巴进行了访问。这是20年来加拿大领导人对古巴进行的最高级别的访问。通过这次访问,双方决定在多方面加强合作。又如,改善了同教会的关系。1996年11月,卡斯特罗主席同梵蒂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进行了“历史性会晤”,古巴领导人表示将不设任何条件邀请教皇访古,教皇已接受邀请。古巴曾于1989年对教皇发出首次邀请,但一直未能成行。这一突破在古巴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赫—伯法”出笼一年来,由于古巴外交政策的成功和美国霸权行径的不得人心,古巴在克服新的困难过程中反而改善了外部环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赫—伯法”遭到普遍反对,美国陷入空前孤立。美国前总统卡特认为,实施“赫—伯法”是“最愚蠢的”。克林顿也无可奈何地哀叹:“现在世界上没有人同意我们对古巴的政策。”其次,虽然“赫—伯法”给古巴带来了困难,并威胁着来古巴投资的外商,但外资仍继续流入,外贸额也有增加。1996年,合资企业从1995年的240家增加到260家;进出口贸易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33.3%和33.0%;国民经济增长7.8%,创特殊时期以来年增长率的最高纪录。第三,古巴既改善了同大多数国家的关系,又抵制了一些国家的政治压力,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今后形势与政策的发展趋势

  虽然美国的“赫—伯法”到处碰壁,但是出于霸权主义的本性和国内右翼势力的影响,美国仍将继续推行这一法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美国对古巴以压促变的方针不会改变。西方一些国家在对古政策上同美国的冲突和裂痕将不会消失。在纷纷采取反措施后,有关国家的资本将继续流入古巴。国际上同情、理解、信任和支持古巴的国家和人士将会越来越多。然而,一些国家对古巴的政治压力也不会减弱。这种政治压力以及国内外反古势力的存在,对社会主义古巴将是一个长期的破坏性因素。

  面对这种有喜有忧的对外关系形势,古巴今后的对外政策将是在继续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方针,运用正确的外交策略,争取世界上一切友好国家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最大限度地孤立美国和其他少数反古势力,使外交为本国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在当前则主要是为恢复经济服务,同时反对外国干涉古巴的内政。从长远看,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古巴外交活动的回旋余地将越来越大,而古巴这一小国的坚强形象将为它赢得更多的朋友。

作者介绍:毛相麟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


相关内容

  • 古巴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 作者:姜述贤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年03期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7)01-0023-06 一.冷战结束前古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曲折中不断深化 1961年古巴革命成功,宣布走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古巴逐步建立了广大民众享有的社会保 ...

  • 冷战中的对峙_冷战中的对峙 的教学设计
  •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徐子峰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 下册的第14课,本课包含两个子目,即"冷战政策"和"美苏争霸". "冷战政策&quo ...

  • 战后国际关系史
  • 战后国际关系史 思考题 1. 何谓"冷战",试述冷战的缘起. 2. 简述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及其出台背景. 3. 英国在冷战爆发中的作用. 4. 杜鲁门主义和门罗主义的区别. 5. 试对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过程及意义进行分析. 6. 试析北约组织的形成及意义. 7. 试析社会主义阵 ...

  • 国外政党的执政模式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做法
  • 借鉴世界经验 提高执政能力--国外政党的执政模式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做法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12-14] [作者:王家瑞] [阅读 862 次][关闭窗口] 十六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这次会议,国外媒体有不少反应,其中一个十分普遍的反应就是,中 ...

  • 战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
  • 战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对战后世界最直接的影响是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和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战后初期成立的联合国是最有影响的普遍性国际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关贸总协定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 美国在二战中崛起,成为世界头 ...

  • 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1年第3
  • 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1年第3期 苏东剧变与古巴的改革 毛 相 麟 杨 建 民1 内容提要 苏东剧变前,古巴依托苏东国家的支援,政治经济稳定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苏东国家的改革步入歧途时,古共及时地划清了界限,确保社会主义旗帜不倒.苏东剧变后,古巴失去了苏东国家的经济支持 ...

  • 科学社会主义考点整理
  •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重点 1. 为什么要学习以及你准备怎样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这门科? (1)为什么要学习:①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②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③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 ...

  • 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第一,亚洲的振兴与崛起:第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第三,拉丁 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及其振兴: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 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 二.思想认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 ...

  • 国际关系史思考题&名词解释
  • [思考题] 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 (1)国际因素 战后初期的国际环境为美苏对抗和东西方冷战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a. 从战争到和平,和平政治取代战时政治,大国同盟纽带逐渐消失. b. 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以"两极化"为基本特点的根本性变化.(美国凭借强大军事经济实力成为战后世界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