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社区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1 0 0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和社会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社区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辖区群众生活的家园、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活动的舞台,成为新形势下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为此,《xx 区社区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课题组,采取走访座谈和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XX 路街道、广武门街道等5个街道15个社区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375份。在此基础上,调研组成员经过讨论交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xx 区社区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走访调研的情况看,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xx 区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查阅文件资料、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 社区工作者队伍良萎不齐

在2893名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大专及以上的有888名,占总数的31%,高中(中专) 及以下有2005名,占总数的69%,这说明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文化水平不高。41岁至50岁人数为1495名,超过

总数的一半,30岁以下的社区工作者有400名,占总数的14%,这说明社区工作者“两头”所占比重较大。我们可以看出,社区工作者队伍主要以“40”“50”的公益性工作人员为主体,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服务意识不强,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和意愿不高,理解政策规定的能力较差,执行政策要求不到位、打折扣,往往造成“好经被念歪”。

(二) 社区行政化问题依然严峻

张掖路街道社区工作中“三多”(“机构牌子多、考核评比项目多、创建达标项目多”)问题的统计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在社区工作中需要悬挂的机构牌子有55个,考评评比项目15个,创建达标项目有9个,以上数字详实的反映出社区工作仍然存在事务性、行政性工作量大繁杂的问题,一些本来属于部门的工作,以“进社区”的名义甚至硬性下派的方式,变成社区的任务,增加了社区工作量,占用了社区大部分的工作力量,导致社区服务居民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服务群众的作用发挥得不好。

(三) 考核方式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

调研组对随机抽取的375名群众填写的问卷调查(其中:250名社区居民、125名社区工作者) 进行了统计,从统计结果上看,共计130名、占调查总数35%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区工作的考核方式方法还需进行进一步完善。有30%的社区居民认为社区工作考核应该由

辖区居民代表进行考核。有42%的社区工作者认为社区工作考核应由辖区居民代表进行考核,所占比例较社区居民相比有所增加,增幅达到了29%。

(四) 活动阵地与需求相比还需加强建设

虽然近年来,区委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阵地建设,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个别社区活动阵地由于地铁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即将面临拆迁或已拆迁,而临时安置的办公场所仅仅只能满足于日常办公,没有其他活动阵地,难以保证居民群众办事和党建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社区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对于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针对调研中出现的问题,特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 坚持履职尽责,持续强化党建主业意识

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始终坚持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一是强化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工作是本职,抓不好是不称职,不抓是失职”的责任意识,

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形成以区委为核心、党工委为重点,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的社区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二是强化指导。从不同层面强化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区委常委会坚持至少每半年听取一次社区党建工作汇报,研究和安排部署社区党建工作。区委组织部坚持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党建工作交流会,督促检查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街道党工委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社区党建工作协调会,协调解决社区党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强化考核。进一步建立完善社区工作考核办法,按照具体可操作、考核可量化的原则,加大区直各部门沟通协调力度,统一制定考核内容,科学设置指标体系和分值,并加大群众满意度指标比重,切实改变过去区直部门各自为政、重复考核的现象,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同时,对考核优秀的社区书记,待街道领导岗位出现空缺时优先考虑提拔,从而提高社区干部的政治待遇。

(二) 加大保障力度,着力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继续加大社区党建工作投入力度,从组织、经费、阵地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正常开展。一是创新组织设置形式。按照《xx 市社区党组织工作暂行办法》要求,对现有社区党组织类型进行调整,党员人数100人以上的社区成立党委,党员人数超过50名、不足100名的社区成立党总支,党员人数不足50名的社区成立党支部。并以居所相邻为依据,在楼栋党员或小巷建立党

小组,以行业相近为条件,在专业或超市建立党小组,进一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将社区经费从每个社区每年5万元提高至每个社区每年20万元,并结合实际,制定经费使用制度,对经费使用范围、程序、责任等进行明确,切实的把每一分钱用到服务居民上,防止经费滥用走偏。同时,探索建立社区工作者节假日慰问、意外保险等保障制度,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薪资报酬,形成自然增长机制,有效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三是加强社区阵地建设。对全区所有社区活动阵地进行摸底,对由于城市建设已经拆迁或者面临拆迁的社区办公场所,通过项目支持、财政投资、国有资产置换、合作经营等方式,切实加强阵地建设。

(三) 突出重点内容,选优配强社区干部队伍

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关键在班子,根本在干部。一是狠抓队伍管理。实行以“严明工作态度、严谨工作作风、严格办事程序”为主要内容的“三严”工作举措,进一步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纪律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热心服务居民。探索实行社区书记淘汰制,对社区工作中不称职、表现平庸、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的社区书记进行淘汰,为其他优秀干部腾出位置。二是优化队伍结构。采取从机关下派、从大中专毕业生选派、从社会上招的选人用人方式,将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优秀年轻人才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不断提高社区整体队伍的战斗力。同时,实行以社区常住人口为基数,合理配置公益性工作岗位职数,打破现有“一刀切”的配置模式。三是强化

干部培训。采取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内外结合的培训模式,分期、分批对社区书记主任及干部开展政治理论、党务知识、社会管理、群众工作等方面的重点培训和集中轮训,设立街道党工委书记流动课堂,以讲座形式为社区干部开展知识培训,全面提升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

(四)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建立科学运行机制

坚持实践导向,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形成制度健全、管理严格、运行规范的良好机制。一是健全党员学习教育制度。进一步严明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周二或周四理论学习制度,强化社区党员日常学习教育,建立完善街道组织员对党员谈话制度,了解党员思想动态、日常工作、生活困难以及意见建议。二是健全共驻共建工作制度。探索建立片区联动、多元共治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党务舆情通报会、议事会等形式,引导驻区单位将服务性、公益性、社会性事业逐步向社区开放、将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切实把辖区内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比较松散的各种组织联合起来。三是健全党建带群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的领导,实施“一建三促”工作模式,以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促进工青妇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工作发展,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社区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1 0 0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和社会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社区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辖区群众生活的家园、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活动的舞台,成为新形势下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为此,《xx 区社区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课题组,采取走访座谈和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XX 路街道、广武门街道等5个街道15个社区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375份。在此基础上,调研组成员经过讨论交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xx 区社区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走访调研的情况看,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xx 区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查阅文件资料、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 社区工作者队伍良萎不齐

在2893名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大专及以上的有888名,占总数的31%,高中(中专) 及以下有2005名,占总数的69%,这说明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文化水平不高。41岁至50岁人数为1495名,超过

总数的一半,30岁以下的社区工作者有400名,占总数的14%,这说明社区工作者“两头”所占比重较大。我们可以看出,社区工作者队伍主要以“40”“50”的公益性工作人员为主体,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服务意识不强,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和意愿不高,理解政策规定的能力较差,执行政策要求不到位、打折扣,往往造成“好经被念歪”。

(二) 社区行政化问题依然严峻

张掖路街道社区工作中“三多”(“机构牌子多、考核评比项目多、创建达标项目多”)问题的统计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在社区工作中需要悬挂的机构牌子有55个,考评评比项目15个,创建达标项目有9个,以上数字详实的反映出社区工作仍然存在事务性、行政性工作量大繁杂的问题,一些本来属于部门的工作,以“进社区”的名义甚至硬性下派的方式,变成社区的任务,增加了社区工作量,占用了社区大部分的工作力量,导致社区服务居民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服务群众的作用发挥得不好。

(三) 考核方式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

调研组对随机抽取的375名群众填写的问卷调查(其中:250名社区居民、125名社区工作者) 进行了统计,从统计结果上看,共计130名、占调查总数35%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区工作的考核方式方法还需进行进一步完善。有30%的社区居民认为社区工作考核应该由

辖区居民代表进行考核。有42%的社区工作者认为社区工作考核应由辖区居民代表进行考核,所占比例较社区居民相比有所增加,增幅达到了29%。

(四) 活动阵地与需求相比还需加强建设

虽然近年来,区委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阵地建设,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个别社区活动阵地由于地铁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即将面临拆迁或已拆迁,而临时安置的办公场所仅仅只能满足于日常办公,没有其他活动阵地,难以保证居民群众办事和党建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社区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对于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针对调研中出现的问题,特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 坚持履职尽责,持续强化党建主业意识

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始终坚持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一是强化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工作是本职,抓不好是不称职,不抓是失职”的责任意识,

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形成以区委为核心、党工委为重点,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的社区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二是强化指导。从不同层面强化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区委常委会坚持至少每半年听取一次社区党建工作汇报,研究和安排部署社区党建工作。区委组织部坚持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党建工作交流会,督促检查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街道党工委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社区党建工作协调会,协调解决社区党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强化考核。进一步建立完善社区工作考核办法,按照具体可操作、考核可量化的原则,加大区直各部门沟通协调力度,统一制定考核内容,科学设置指标体系和分值,并加大群众满意度指标比重,切实改变过去区直部门各自为政、重复考核的现象,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同时,对考核优秀的社区书记,待街道领导岗位出现空缺时优先考虑提拔,从而提高社区干部的政治待遇。

(二) 加大保障力度,着力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继续加大社区党建工作投入力度,从组织、经费、阵地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正常开展。一是创新组织设置形式。按照《xx 市社区党组织工作暂行办法》要求,对现有社区党组织类型进行调整,党员人数100人以上的社区成立党委,党员人数超过50名、不足100名的社区成立党总支,党员人数不足50名的社区成立党支部。并以居所相邻为依据,在楼栋党员或小巷建立党

小组,以行业相近为条件,在专业或超市建立党小组,进一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将社区经费从每个社区每年5万元提高至每个社区每年20万元,并结合实际,制定经费使用制度,对经费使用范围、程序、责任等进行明确,切实的把每一分钱用到服务居民上,防止经费滥用走偏。同时,探索建立社区工作者节假日慰问、意外保险等保障制度,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薪资报酬,形成自然增长机制,有效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三是加强社区阵地建设。对全区所有社区活动阵地进行摸底,对由于城市建设已经拆迁或者面临拆迁的社区办公场所,通过项目支持、财政投资、国有资产置换、合作经营等方式,切实加强阵地建设。

(三) 突出重点内容,选优配强社区干部队伍

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关键在班子,根本在干部。一是狠抓队伍管理。实行以“严明工作态度、严谨工作作风、严格办事程序”为主要内容的“三严”工作举措,进一步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纪律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热心服务居民。探索实行社区书记淘汰制,对社区工作中不称职、表现平庸、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的社区书记进行淘汰,为其他优秀干部腾出位置。二是优化队伍结构。采取从机关下派、从大中专毕业生选派、从社会上招的选人用人方式,将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优秀年轻人才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不断提高社区整体队伍的战斗力。同时,实行以社区常住人口为基数,合理配置公益性工作岗位职数,打破现有“一刀切”的配置模式。三是强化

干部培训。采取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内外结合的培训模式,分期、分批对社区书记主任及干部开展政治理论、党务知识、社会管理、群众工作等方面的重点培训和集中轮训,设立街道党工委书记流动课堂,以讲座形式为社区干部开展知识培训,全面提升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

(四)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建立科学运行机制

坚持实践导向,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形成制度健全、管理严格、运行规范的良好机制。一是健全党员学习教育制度。进一步严明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周二或周四理论学习制度,强化社区党员日常学习教育,建立完善街道组织员对党员谈话制度,了解党员思想动态、日常工作、生活困难以及意见建议。二是健全共驻共建工作制度。探索建立片区联动、多元共治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党务舆情通报会、议事会等形式,引导驻区单位将服务性、公益性、社会性事业逐步向社区开放、将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切实把辖区内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比较松散的各种组织联合起来。三是健全党建带群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的领导,实施“一建三促”工作模式,以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促进工青妇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工作发展,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关内容

  • 建材城联合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 建材城联合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社区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党组织在城市 建设.管理.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切实把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上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为此 ...

  • 呼和浩特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 呼和浩特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中共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 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担负着重要任务.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组织形式的变革.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社会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

  • 关于和谐社区建设的综合调研报告
  • 关于和谐社区建设的综合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协2007年度工作安排,6月中旬以来,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会同市民政局.综治办.计生委.市残联等有关部门,在广陵区.维扬区.邗江区及开发区的协助下,重点对市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专题调研组集中听取了有关部 ...

  • 社区调研报告
  • 指导老师: 曾狄教授.廖宏斌博士 课题组成员: 李彦靓.张蓉.闵联佳.罗锋 目 录 绪 论 1 一.当前绵阳市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3 二.当前绵阳市社区建设面临的形势 6 三.绵阳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9 四.关于建设和谐社区的基本思路 14 绪 论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 ...

  • 标准化调研报告
  • 员工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一. 调查分析目的 为改善和优化现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了解员工对公司相关流程的满意度,促进 管理体制完善.此次问卷调查采用半开放半封闭式问卷调查. 二. 调查时间:2013/3/13 --2013/3/20 三. 调查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80% 四. 员工满意度调查情况 ...

  • 社区党委制度
  • 东里社区党委各项制度汇编 一. 社区党委议事决策制度(包括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党委会议等制度); 二. 社区党委协调指导委员分会工作制度; 三. 社区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 四. 社区党委党风廉政责任制: 五. 社区党务公开制度: 六. 社区党委理论学习制度: 七. 社区党委舆情分析制度(包括民意 ...

  • 村级办公室制度上墙摘要
  • <郧县"县-乡-村"党政主要负责人岗位风险预警防控办法(试行)>(摘要)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岗位风险预警防控,是为了有效减少或杜绝党政主要负责人在从事公务活动中发生不廉洁行为的可能性,针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岗位特征所采取的教育.管理.监督.预警处臵等系统性防范和控制活动. ...

  • 安陆市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 安陆市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作者:李意 张燕 毛书午 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4年第12期 近期,根据工作安排,我们课题组成员深入到15个城市社区,采取听介绍.看现场.发问卷.访群众等方式,对如何加强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安陆市现 ...

  • 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三有一化"工作调研报告
  • 北流市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三有一化"工作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生活中大量社会事务向社区空间转移,社区管理已成为加强城市管理的重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街道社区党建"三有一化"工作,对于扩大基层党建覆盖面,增强党组织影响力和凝聚力,推进社区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