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1)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考点1】交通运输方式
【考点2】交通运输布局
高铁影响的客运距离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3
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1.(2011(大纲全国卷) 文综,8) 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 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 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
【答案】A
【解析】高速铁路网建成后, 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应该是该区段高速铁路网发达且两地距离不是很远的区段,像武汉—广州段;而成都—上海和兰州—北京两区段距离较远,对民航客运业影响不大,杭州—上海距离虽近,但在高速铁路网建成前,两地民航客运业就较弱,主要是通过公路和普通铁路运输,所以影响不大。
(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考点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考点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考点3】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十一)、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管道运输的特点
1. (2011 北京卷文综,36(3))下图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答
案】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
【解析】石油运输最合理的方式为管道运输。管道运输具有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等优势。
以莱茵河航运网络为例说明航运条件中的网络式发展
航运条件的水量因素在上游较小
2. (2011天津卷文综,12(1))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
【答案】甲省河流多为上游河段,水量较小(流速较快);甲省很多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甲省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用知识能力。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稳利于通航。读甲省(河南)图可知,甲省西部地势较高,为众多河流上游,水量应该较小;甲省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不利通航;图示显示,甲省河流虽然较多,但互不联通,没有形成河运网络。
地表沙漠、城市距离、地形、晴天对于航空运输的区位条件
航空运输特点
3. (2011 四川卷文综,36(2))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6分)
【答案】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城市间相距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有利于飞机航行。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定位能力和知识调用能力。据经纬度等信息可知甲为塔里木盆地。解答该题应注意联系塔里木盆的气候、地形、人口和城市分布等状况来阐述发展航空运输的必要性。
【考点2】交通运输布局
高铁选择的区位优势是地形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调整铁路约7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1~2题。1. (2011(大纲全国卷) 文综,6)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运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元素是
A .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答案】A
【解析】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从图中可知高速铁路选线要求地势平坦,所以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地形。
高铁修建对于耕地保护的架桥方式
2. (2011(大纲全国卷) 文综,7)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 .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答案】B
【解析】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少占用耕地。
落后封闭地区修建铁路的目的
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3. (2011 江苏卷,14)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 .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 .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则说明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对墨脱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考点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考点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五)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201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1)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考点1】交通运输方式
【考点2】交通运输布局
高铁影响的客运距离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3
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1.(2011(大纲全国卷) 文综,8) 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 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 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
【答案】A
【解析】高速铁路网建成后, 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应该是该区段高速铁路网发达且两地距离不是很远的区段,像武汉—广州段;而成都—上海和兰州—北京两区段距离较远,对民航客运业影响不大,杭州—上海距离虽近,但在高速铁路网建成前,两地民航客运业就较弱,主要是通过公路和普通铁路运输,所以影响不大。
(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考点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考点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考点3】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十一)、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管道运输的特点
1. (2011 北京卷文综,36(3))下图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答
案】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
【解析】石油运输最合理的方式为管道运输。管道运输具有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等优势。
以莱茵河航运网络为例说明航运条件中的网络式发展
航运条件的水量因素在上游较小
2. (2011天津卷文综,12(1))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
【答案】甲省河流多为上游河段,水量较小(流速较快);甲省很多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甲省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用知识能力。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稳利于通航。读甲省(河南)图可知,甲省西部地势较高,为众多河流上游,水量应该较小;甲省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不利通航;图示显示,甲省河流虽然较多,但互不联通,没有形成河运网络。
地表沙漠、城市距离、地形、晴天对于航空运输的区位条件
航空运输特点
3. (2011 四川卷文综,36(2))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6分)
【答案】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城市间相距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有利于飞机航行。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定位能力和知识调用能力。据经纬度等信息可知甲为塔里木盆地。解答该题应注意联系塔里木盆的气候、地形、人口和城市分布等状况来阐述发展航空运输的必要性。
【考点2】交通运输布局
高铁选择的区位优势是地形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调整铁路约7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1~2题。1. (2011(大纲全国卷) 文综,6)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运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元素是
A .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答案】A
【解析】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从图中可知高速铁路选线要求地势平坦,所以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地形。
高铁修建对于耕地保护的架桥方式
2. (2011(大纲全国卷) 文综,7)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 .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答案】B
【解析】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少占用耕地。
落后封闭地区修建铁路的目的
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3. (2011 江苏卷,14)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 .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 .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则说明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对墨脱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考点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考点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五)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