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问答题集锦
1、 现代教育制度呈现出哪些共同发展趋势?P4——5(六个要点)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答:○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教育年限。 ○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
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
2、20世纪以来的世界教育呈现哪些新特点?P9——10(五个要点)
1 教育的终身化 答:○
2 教育的全民化 ○
3 教育的民主化 ○
4 教育的多元化 ○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
3、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P33(三个要点)
1 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答:○
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 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诣发展。 ○
3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
4、叙述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P35——36(三个要点)
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答:○
2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
3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
5、儿童身心发展有哪些共同的规律?P40——42(五个要点)
1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答:○
2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3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
4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
5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
6、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P45——46(三个要点)
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答:○
2 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
3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
7、为什么说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P55(三个要点)
1 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答:○
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
3 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
8、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P63——64(三个要点)
1 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 答:○
2 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 ○
3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
9、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人格特征?P67——68(三个要点)
1 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 答:○
2 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
3 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
10、如何理解师生在教学上的授受关系?P69(三个要点)
1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答:○
2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
3 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
11、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有哪些?P86——87(三个要点)
1 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统一 答:○
2 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
3 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
12、教学的意义是什么?P91(三个要点)
1 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答:○
2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
3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
13、教学的任务是什么?P92——93(四个要点)
1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答:○
2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3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
4 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
心理品质
14、学生个体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95——96(四个要点)
1 认识的间接性 答:○
2 认识的交往性 ○
3 认识的教育性 ○
4 有领导的认识 ○
15、教学过程的特点有哪些?P96——99(四个要点)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答:○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
3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
16、教学进程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P100——101(五个要点)
1 引起学习动机 答:○
2 领会知识 ○
3 巩固知识 ○
4 运用知识 ○
5 检查知识(包括技能与各种认识能力) ○
17、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有哪些?P104——109(六个要点)
1 直观性原则 答:○
2启发性原则 ○
3巩固性原则 ○
4循序渐进原则 ○
5因材施教原则 ○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18、班级授课制有什么优点?P114——115(四个要点)
1 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答:○
2 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
3 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
4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19、小学德育的内容是什么?P127——129(五个要点)
1 爱国主义教育 答:○
2 理想教育 ○
3 集体主义教育 ○
4 劳动教育 ○
5 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
20、小学德育过程有什么特点?P131——133(四个要点)
1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答:○
2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
3 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
4 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
21、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P134——136(五个要点)
1 导向性原则 答:○
2 疏导原则 ○
3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
4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
5 因材施教原则 ○
22、德育的途径有哪些?P137——138(五个要点)
1 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教学 答:○
2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
3 劳动 ○
4 少先队活动 ○
5 班主任工作 ○
23、班主任有哪些作用?P143(四个要点)
1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答:○
2 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
3 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 ○
4 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
24、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是什么?P144(五个要点)
1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答:○
2 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
3 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
4 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
5 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
25、班集体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特征?P152(四个要点)
1 明确的共同目标 答:○
2 一定的组织结构 ○
3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
4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
26、班集体具有什么教育作用?P153(三个要点)
1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答:○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
3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
27、简述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过程。P154——155(五个要点)
1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答:○
2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
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
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
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
28、课外活动有哪些独特的教育作用?P158——159(三个要点)
1 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答:○
2 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
3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
29、开展好课外活动有哪些基本要求?P166——167(三个要点)
1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答:○
2 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
3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
30、教师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组织好课外活动?P167——168(五个要点)
1 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答:○,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确立的保证。
2 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现实、知识与人○
物,这样才能发挥咨询的作用。
3 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 ○
4 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
5 为了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经验,为了深入开展有关课外活动的教育研究,教师还需注意○
收集有关的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小学《教育学》问答题集锦
1、 现代教育制度呈现出哪些共同发展趋势?P4——5(六个要点)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答:○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教育年限。 ○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
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
2、20世纪以来的世界教育呈现哪些新特点?P9——10(五个要点)
1 教育的终身化 答:○
2 教育的全民化 ○
3 教育的民主化 ○
4 教育的多元化 ○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
3、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P33(三个要点)
1 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答:○
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 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诣发展。 ○
3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
4、叙述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P35——36(三个要点)
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答:○
2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
3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
5、儿童身心发展有哪些共同的规律?P40——42(五个要点)
1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答:○
2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3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
4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
5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
6、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P45——46(三个要点)
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答:○
2 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
3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
7、为什么说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P55(三个要点)
1 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答:○
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
3 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
8、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P63——64(三个要点)
1 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 答:○
2 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 ○
3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
9、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人格特征?P67——68(三个要点)
1 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 答:○
2 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
3 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
10、如何理解师生在教学上的授受关系?P69(三个要点)
1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答:○
2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
3 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
11、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有哪些?P86——87(三个要点)
1 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统一 答:○
2 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
3 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
12、教学的意义是什么?P91(三个要点)
1 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答:○
2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
3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
13、教学的任务是什么?P92——93(四个要点)
1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答:○
2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3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
4 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
心理品质
14、学生个体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95——96(四个要点)
1 认识的间接性 答:○
2 认识的交往性 ○
3 认识的教育性 ○
4 有领导的认识 ○
15、教学过程的特点有哪些?P96——99(四个要点)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答:○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
3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
16、教学进程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P100——101(五个要点)
1 引起学习动机 答:○
2 领会知识 ○
3 巩固知识 ○
4 运用知识 ○
5 检查知识(包括技能与各种认识能力) ○
17、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有哪些?P104——109(六个要点)
1 直观性原则 答:○
2启发性原则 ○
3巩固性原则 ○
4循序渐进原则 ○
5因材施教原则 ○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18、班级授课制有什么优点?P114——115(四个要点)
1 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答:○
2 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
3 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
4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19、小学德育的内容是什么?P127——129(五个要点)
1 爱国主义教育 答:○
2 理想教育 ○
3 集体主义教育 ○
4 劳动教育 ○
5 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
20、小学德育过程有什么特点?P131——133(四个要点)
1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答:○
2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
3 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
4 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
21、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P134——136(五个要点)
1 导向性原则 答:○
2 疏导原则 ○
3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
4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
5 因材施教原则 ○
22、德育的途径有哪些?P137——138(五个要点)
1 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教学 答:○
2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
3 劳动 ○
4 少先队活动 ○
5 班主任工作 ○
23、班主任有哪些作用?P143(四个要点)
1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答:○
2 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
3 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 ○
4 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
24、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是什么?P144(五个要点)
1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答:○
2 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
3 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
4 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
5 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
25、班集体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特征?P152(四个要点)
1 明确的共同目标 答:○
2 一定的组织结构 ○
3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
4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
26、班集体具有什么教育作用?P153(三个要点)
1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答:○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
3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
27、简述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过程。P154——155(五个要点)
1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答:○
2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
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
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
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
28、课外活动有哪些独特的教育作用?P158——159(三个要点)
1 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答:○
2 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
3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
29、开展好课外活动有哪些基本要求?P166——167(三个要点)
1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答:○
2 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
3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
30、教师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组织好课外活动?P167——168(五个要点)
1 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答:○,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确立的保证。
2 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现实、知识与人○
物,这样才能发挥咨询的作用。
3 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 ○
4 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
5 为了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经验,为了深入开展有关课外活动的教育研究,教师还需注意○
收集有关的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