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细胞呼吸的相关曲线的分析及应用

2010高考生物精品讲练系列学案

有关细胞呼吸的相关曲线的分析及应用

【课标要求】细胞呼吸。

【考向瞭望】以实验设计和分析题形式考查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知识梳理】一、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分析

(一)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图解

(二)过程分析:1、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乳酸的过程。2、有氧呼吸中H2O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且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于3、有氧呼吸

的三个阶段共同的产物是ATP,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

二、相关曲线的分析及应用 (一)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1、若只产生CO2,不消耗O2,

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图中A点)。2、若产生CO2的物质的量比吸收O2

的物质的量多,则两种呼吸同时存在(图中AC段)。3、若产生CO2的

物质的量与吸收O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只进行有氧呼吸(图中C点以

后)。4、B点表示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速率相等(用CO2释放量表示),此时CO2的总释放量最低。D点表示O2浓度超过一定值(10%)以上时,无氧呼吸消失,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二)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1、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细胞呼吸受抑制;低于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细胞呼吸受抑制。(2)生产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贮存蔬菜、水果,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2、呼吸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如图):(1)O2浓度低时,无氧呼吸占优势,随O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但当O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O2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受呼吸酶数量等因素的影响)。(2)生产上常利用适当降低氧气浓度等能够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的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中耕松土增加根的有氧呼吸;在医疗上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病原菌的繁殖。3、呼吸速率与含水量的关系(如图):(1)在一

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

2

)在作物种子

储藏时,将种子风干,以减弱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思考感悟】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的相同点有哪些?

都产生[H]和释放少量能量,都不需要氧的参与。

【基础训练】1、如图A装置用以测定大麦种子(主

要成分是淀粉)萌发时的呼吸速率,装置中的种子事先用

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的生

命力)。每隔一段时间通过Y管上的刻度尺量出气体体积

的变化。气体体积的变化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B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应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每次测量气体容积前要调整X、Y管的液面至同一水平,目的是确保测量数值的精确性。

(2)装置中KOH的作用是吸收大麦种子细胞呼吸产生的CO。

(3)在6

(4)在种子始终保持活力的情况下,曲线在10小时以后保持稳定,原因是此时种子进 (5)用消毒剂对装置A中的大麦种子进行清洗的目的是灭菌,防止种子表面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或吸收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6)有人认为该实验不足以证明气体量的变化就是由萌发种子引起的,原因是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请你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改进的具体方法是增加对照,把装置中萌发的碱种子改为等量的已死亡的种子,其他处理方法不变,改进后的实验如果温度的上升引起气体膨胀,或者外界大气压降低,则可能造成Y管中的液面下降。

(7)如果用等量的蒸馏水替代KOH溶液,其他条件不变,重复装置A的实验,若发现Y

(8)如果将大麦种子换成等质量的油菜种子(主要成分是硬脂酸,C、H比例高于糖类),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图A实验,在图B中绘出其气体体积与时间之间关系的变化曲线。 (9)如果采用带叶的幼苗来代替萌发的种子做上述实验,要对试管进行的处理是遮光,其目的是使该幼苗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

2、比较植物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原料,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原料

B、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

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

D、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性氢,无氧呼吸也能产生还原性氢

3、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C )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C、[H]+O2→H2O,线粒体内膜

【高考模拟】4、(2007烟台模拟)有一瓶混

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

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表所示。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D )

A、a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

C、c时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呼吸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B、b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 D、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

5、(2006上海高考)如图中曲线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2总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有氧

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则

表示无氧呼吸的CO2量的变化

是下列图中的( B )

2010高考生物精品讲练系列学案

有关细胞呼吸的相关曲线的分析及应用

【课标要求】细胞呼吸。

【考向瞭望】以实验设计和分析题形式考查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知识梳理】一、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分析

(一)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图解

(二)过程分析:1、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乳酸的过程。2、有氧呼吸中H2O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且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于3、有氧呼吸

的三个阶段共同的产物是ATP,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

二、相关曲线的分析及应用 (一)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1、若只产生CO2,不消耗O2,

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图中A点)。2、若产生CO2的物质的量比吸收O2

的物质的量多,则两种呼吸同时存在(图中AC段)。3、若产生CO2的

物质的量与吸收O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只进行有氧呼吸(图中C点以

后)。4、B点表示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速率相等(用CO2释放量表示),此时CO2的总释放量最低。D点表示O2浓度超过一定值(10%)以上时,无氧呼吸消失,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二)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1、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细胞呼吸受抑制;低于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细胞呼吸受抑制。(2)生产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贮存蔬菜、水果,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2、呼吸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如图):(1)O2浓度低时,无氧呼吸占优势,随O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但当O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O2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受呼吸酶数量等因素的影响)。(2)生产上常利用适当降低氧气浓度等能够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的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中耕松土增加根的有氧呼吸;在医疗上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病原菌的繁殖。3、呼吸速率与含水量的关系(如图):(1)在一

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

2

)在作物种子

储藏时,将种子风干,以减弱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思考感悟】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的相同点有哪些?

都产生[H]和释放少量能量,都不需要氧的参与。

【基础训练】1、如图A装置用以测定大麦种子(主

要成分是淀粉)萌发时的呼吸速率,装置中的种子事先用

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的生

命力)。每隔一段时间通过Y管上的刻度尺量出气体体积

的变化。气体体积的变化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B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应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每次测量气体容积前要调整X、Y管的液面至同一水平,目的是确保测量数值的精确性。

(2)装置中KOH的作用是吸收大麦种子细胞呼吸产生的CO。

(3)在6

(4)在种子始终保持活力的情况下,曲线在10小时以后保持稳定,原因是此时种子进 (5)用消毒剂对装置A中的大麦种子进行清洗的目的是灭菌,防止种子表面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或吸收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6)有人认为该实验不足以证明气体量的变化就是由萌发种子引起的,原因是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请你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改进的具体方法是增加对照,把装置中萌发的碱种子改为等量的已死亡的种子,其他处理方法不变,改进后的实验如果温度的上升引起气体膨胀,或者外界大气压降低,则可能造成Y管中的液面下降。

(7)如果用等量的蒸馏水替代KOH溶液,其他条件不变,重复装置A的实验,若发现Y

(8)如果将大麦种子换成等质量的油菜种子(主要成分是硬脂酸,C、H比例高于糖类),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图A实验,在图B中绘出其气体体积与时间之间关系的变化曲线。 (9)如果采用带叶的幼苗来代替萌发的种子做上述实验,要对试管进行的处理是遮光,其目的是使该幼苗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

2、比较植物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原料,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原料

B、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

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

D、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性氢,无氧呼吸也能产生还原性氢

3、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C )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C、[H]+O2→H2O,线粒体内膜

【高考模拟】4、(2007烟台模拟)有一瓶混

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

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表所示。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D )

A、a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

C、c时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呼吸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B、b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 D、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

5、(2006上海高考)如图中曲线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2总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有氧

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则

表示无氧呼吸的CO2量的变化

是下列图中的( B )


相关内容

  •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教案
  • 篇一:教学设计--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坐标图形题专项训练> 教学设计 富县高级中学 左 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知识点的总结,培养归纳.表达和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 ...

  • 2细胞代谢
  • 细胞代谢专题 一.高考要求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B 级) 2.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B 级) 3.解释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B 级) 4.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C 级) 5.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C 级)6.说明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B 级) 二.考点分析 1.细 ...

  •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原理: ①提取原理: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或 95%的乙醇加入适量的无水碳酸钠,除去水分或丙酮)中,使色素从生物组织中脱离出来. ②分离的原理: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 ...

  • 高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特别全)
  • 生物必修(1)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 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 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 ...

  • 历年高考生物真题
  •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 ...

  • 2010年高考生物考前指导
  • 南莫中学2010届高三生物考前指导 [考前知识准备]: 掌握重点,关注热点,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请同学们抓紧最后的复习,认真回归,查漏补缺,把基础知识的遗憾减少到最低程度!(对照过电影材料进行回顾,把书理一遍!) 要关注书上所有本章小结.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思考与探究.技能训练,考纲上要求的实验 ...

  • 答案与解析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大纲版)
  •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大纲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12秋•岐山县期末)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 .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 .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 .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 ...

  • 高考生物热点冲刺:专题08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 [高频考点解读] 1.细胞呼吸(Ⅱ) 2.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热点题型] 题型一  细胞呼吸过程的分析 例1.下图是在光照条件下玉米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E.G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该细胞中B物质的生成场所是 ...

  • [引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现根据近几年的高考和各类考试情况,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试题进行归类分析,供参考. 一.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反应场所和过程的考查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同反应阶段的反应场所有所不同又有所联系.命题者往往改变或去掉细胞的某些结构,让考生推断其对反应的影响,或者用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