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资助对象贷款资格审核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做好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规范贷款资格审核程序,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8〕66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资助对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以下简称高校)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含新生和在校生,以下简称学生)。

第三条 资助对象获得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主要用于其在读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高校在读学生当年在高校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不得再同时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第四条 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对象贷款资格审核由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分别负责落实。

第二章 资助对象条件

第五条 资助对象及其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第六条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三)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高校(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或高校在读学生;

(四)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本省同一个县(市、区);

(五)家庭经济困难,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对孤儿、烈士和因公牺牲军人子女,农村特困户和城镇低保户、重病户子女优先资助。

第三章 贷款控制额度下达

第七条 每年3月初,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下一学年贷款控制额度下达各市教育部门和各省属高校,市教育部门将贷款控制额度分别下达所属高校和县(市、区)教育部门。对参加高考学生的贷款控制额度根据各市、县(市、区)上年高考录取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对高校在校学生的贷款控制额度根据各高校学生数扣除当年毕业生以外的在校生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

第四章 新生贷款资格审核

第八条 对参加高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资格审核,由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各高级中学具体落实。

第九条 每年3月份,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所辖各高级中学向毕业班学生宣传解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采取学生个人申请与班级组织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将符合贷款条件的参加高考学生纳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审对象范围。

第十条 每年4月份,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所辖各高级中学分别成立“学生信用和贷款资格评议小组”,在贷款控制额度内,逐一审核确定符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条件的学生名单,并发放申请表(格式见附件1)。

第十一条 跨市、县(市、区)就读、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的高考学生,经中学所在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资格初审并报送该生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由户籍所在地纳入本地符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条件学生名单。

第十二条 参加高考、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的社会考生,每年4月份,直接向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贷款资格审核。

第十三条 通过贷款资格审核的高校录取新生,凭申请表、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与共同借款人(持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一起到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手续。

第五章 在校生贷款资格审核

第十四条 对在校生的贷款资格审核,由各高校组织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各院系具体落实。

第十五条 每年4月底前,高校在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基础上,在贷款控制额度内,将符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条件的学生信息录入山东省生源地助学贷款数据采集系统。其中,省属高校将数据直接上报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表式见附件2),市属高校由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上报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表式见附件3)。对入学时已经通过新生贷款资格审核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对象,高校原则上不再进行贷款资格审核,但应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六条 在部属及外省高校就读的山东省籍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由学生所在学校参照我省政策要求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贷款资格审核,并于每年4月底前,将我省符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条件的学生信息集中报送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格式参照附件2)。

第十七条 每年6月10日前,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各市、各高校报送的符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条件的学生进行审核确认,并将确认后的学生信息分类下发高校及各市、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第十八条 每年6月底前,各高校(含部属及外省高校)向审核确认后的贷款学生开具贷款证明(格式见附件4),并发放申请表(格式见附件5)。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凭申请表、高校贷款证明、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和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与共同借款人(持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一起到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手续。

第六章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 日起施行,由省教育厅、财政厅解释。

附件:1.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适用于新生)

2. 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信息汇总表(高校在校生)

3. 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信息汇总表(高校在校生地市汇总)

4. 山东省高校在校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证明

5.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适用于在校生)

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资助对象贷款资格审核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做好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规范贷款资格审核程序,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8〕66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资助对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以下简称高校)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含新生和在校生,以下简称学生)。

第三条 资助对象获得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主要用于其在读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高校在读学生当年在高校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不得再同时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第四条 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对象贷款资格审核由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分别负责落实。

第二章 资助对象条件

第五条 资助对象及其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第六条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三)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高校(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或高校在读学生;

(四)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本省同一个县(市、区);

(五)家庭经济困难,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对孤儿、烈士和因公牺牲军人子女,农村特困户和城镇低保户、重病户子女优先资助。

第三章 贷款控制额度下达

第七条 每年3月初,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下一学年贷款控制额度下达各市教育部门和各省属高校,市教育部门将贷款控制额度分别下达所属高校和县(市、区)教育部门。对参加高考学生的贷款控制额度根据各市、县(市、区)上年高考录取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对高校在校学生的贷款控制额度根据各高校学生数扣除当年毕业生以外的在校生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

第四章 新生贷款资格审核

第八条 对参加高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资格审核,由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各高级中学具体落实。

第九条 每年3月份,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所辖各高级中学向毕业班学生宣传解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采取学生个人申请与班级组织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将符合贷款条件的参加高考学生纳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审对象范围。

第十条 每年4月份,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所辖各高级中学分别成立“学生信用和贷款资格评议小组”,在贷款控制额度内,逐一审核确定符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条件的学生名单,并发放申请表(格式见附件1)。

第十一条 跨市、县(市、区)就读、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的高考学生,经中学所在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资格初审并报送该生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由户籍所在地纳入本地符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条件学生名单。

第十二条 参加高考、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的社会考生,每年4月份,直接向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贷款资格审核。

第十三条 通过贷款资格审核的高校录取新生,凭申请表、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与共同借款人(持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一起到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手续。

第五章 在校生贷款资格审核

第十四条 对在校生的贷款资格审核,由各高校组织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各院系具体落实。

第十五条 每年4月底前,高校在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基础上,在贷款控制额度内,将符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条件的学生信息录入山东省生源地助学贷款数据采集系统。其中,省属高校将数据直接上报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表式见附件2),市属高校由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上报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表式见附件3)。对入学时已经通过新生贷款资格审核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对象,高校原则上不再进行贷款资格审核,但应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六条 在部属及外省高校就读的山东省籍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由学生所在学校参照我省政策要求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贷款资格审核,并于每年4月底前,将我省符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条件的学生信息集中报送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格式参照附件2)。

第十七条 每年6月10日前,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各市、各高校报送的符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条件的学生进行审核确认,并将确认后的学生信息分类下发高校及各市、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第十八条 每年6月底前,各高校(含部属及外省高校)向审核确认后的贷款学生开具贷款证明(格式见附件4),并发放申请表(格式见附件5)。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凭申请表、高校贷款证明、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和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与共同借款人(持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一起到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手续。

第六章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 日起施行,由省教育厅、财政厅解释。

附件:1.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适用于新生)

2. 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信息汇总表(高校在校生)

3. 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信息汇总表(高校在校生地市汇总)

4. 山东省高校在校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证明

5.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适用于在校生)


相关内容

  • 山东生源地助学贷款自20日起申请全部网上操作
  • 山东生源地助学贷款自20日起申请 全部网上操作  来源:鲁中晨报    关键词:山东 生源地 助学贷款 网上申请 我来说说(0) 复制链接 2010-07-09 13:17 [提要]今年起,山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部实行网上申请,申请时间为7月20日至9月20日:资金拨付采用"支付 ...

  • 生源地贷款流程
  • 附件: 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及办理流程 一.生源地助学贷款综述 2007年8月,国家出台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下简称"生源地贷款")政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以下简称"学生& ...

  • 关于研究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说明
  • 关于研究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说明 各位研究生: 欢迎你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因部分同学家庭困难,收入不足以支付学费,现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政策转发,见<财政部.教育部.银监会关于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通知>.其他需要说明的事宜如下. 1.全国目前 ...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材料填写说明
  • 附件8: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填写说明 一.填写注意事项 1.使用系统时要严格依照<生源地助学贷款系统学生在线系统使用手册>要求和操作不走进行,录入信息前要认真阅读有关说明. 2.系统中所有信息框无论是否标注红色"*"都要如实详细录入信息,其中标 ...

  • 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借款学生手册
  • 国家开发银行 助学贷款借款学生手册 目 录 前 言...........................................................................................................................4 ...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汇报
  • 多年来,我校始终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以"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习"为目标,健全完善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贷.奖.助.补.减"资助育人工作体系. 一.基本情况 (一)畅通"绿色通道" 每年新生开学学校都开通 ...

  • 生源地贷款合同书
  • 河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冀政[2007]73号))精神,进一步完善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运行机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 ...

  • 山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指南3
  • 山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指南3 一.什么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主导,由银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操作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以下简称学生)发放的.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 ...

  • 福建省学生资助工作
  • 福建省学生资助工作 简 报 第 31 期 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编 2010年6月30日 编者按:近期在福州召开的2010年全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培训工作会议,是贯彻教育部.省政府办公厅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全面推动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特别是省教育厅薛卫民副厅长.省农信社张镇雄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