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的考查形式及识记方法

多音字的考查形式及识记方法

多音字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辨别不同词语中同形的多音字的读音

例如“2002年北京夏季高考语文试卷第一题”: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相同的一组(C)

A .济jì 济世 救济 济济一堂 无济于事

B .否fǒu 否定 否则 否极泰来 失口否认

C .发fà 发胶 须发 间不容发 令人发指

D .便biàn 便饭 便览 便宜行事 大腹便便

二、用“混合法”设题考查

所谓混合法就是将多音字、形似字和容易误读的字放在一起考查,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考查方法。

如2004年的全国和各省单独命题的题目,以下加点的均为多音字:

1. 重庆市语文试卷第一题的AD 两项:

A .远岫刺绣 衣袖 秀外慧中 乳臭未干

D .露脸简陋 痔瘘 漏网之鱼 镂骨铭心

2. 辽宁省语文试卷第一题的AB 两项:

A .同胞(pāo) 澎湃(pài) 哺(pǔ)育 扒(pá) 窃

B .萝卜(bo) 因为(wèi) 其(qí) 他 潜(qián) 力

3. 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语文试卷第一题的D 项:

D. 显赫 唱和 溘然长逝 欲壑难填

4. 天津语文试卷第一题的AC 两项:

A. 真谛 取缔 孝悌 瓜熟蒂落 有的放矢

C. 驿站 后裔 臆断 神采奕奕 自怨自艾

多音字的识记方法主要有:

一、随义定音法

现代汉语中绝大多数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是和不同的字义紧密联系起来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这个字的含义来判断它的读音。

如2004年全国高考重庆试卷的A 项的“乳臭未干”中的“臭”,在这儿显然没有“难闻气味”义,因此这儿应为“xiù”音,天津试卷A 项的“有的放矢”中的“的” ,在这个词语中,“矢”为“箭”,那么显然“的”为“箭靶的中心” 义,故此处“的”应为“dì”音,C 项“自怨自艾 ”中的“艾”,这个词语原义为“悔恨自己错误,自己改正”,显然,“艾”为“治理,改正”义,故为“yì”音。其它的如“禁”字,表示“承受、忍受”义时,音jīn,如:禁受、弱不禁风、情不自禁、忍俊不禁。表示“不准许”义,音jìn ,如:禁令、严禁、禁止、查禁。再如“累”字,表示“堆积、积聚”义时,音lěi,如:积累、危如积卵、日积月累。表示“辛苦”义,音lèi ,如:劳累、疲累、又苦又累。这类多音字还有如“鲜、载、角、强”等,只要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其读音也就容易辨别了。

二、记少弃多法

多音字的读音纷繁复杂,记忆起来有难度,但我们如果采用一定的方法去记忆,也许会事半功倍,即记少不记多法。如“弄”字,它有两个读音,一个“lòng”音,一个“nòng”音,但表示“lòng”音和义的就很少,只有“小巷、胡同”义,那么其余均为“nòng”音;“作”只有在“作坊”词组中读“zuō”,其余均为“zuò”音;“拾” 只有在“拾级而上”词组中读“shè”,其余的均为“shí”音;“埋” 只有在“埋怨” 词组中读“mán”,其余的均为“mái”音;“秘”只有在国家名“秘鲁”中读“bì”和姓外,其余均读“mì”;另外如“识”“模”“省”“悄”等。

三、据性断音法

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因其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不同,而导致了读音的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它的词性来判断它的读音。2004年浙江省语文高考试卷第一题C 项:拙劣zhuō 罢黜chù 伉俪háng 引吭高歌kàng ,其中“引吭高歌kàng”的意思为“放开喉咙高声歌唱”。显然,当“吭” 表示“喉咙”义时,为名词,应读作“háng”音,故“引吭高歌kàng”音错;A 项,泊车bó 船舶bó 粳米gěng 心肌梗塞gěng,此处“泊车”为“停车”,动作义,为动词时读作“bó”音。其他的如“粘”, 作动词,音zhān,如:粘贴、粘连;作形容词,音nián ,如:粘液、发粘、粘性;“缝”,作动词,音féng ,如:缝补、缝纫、缝衣服。作名词,音fèng ,如:缝隙、墙缝、无缝钢管。

这类多音字还有“畜、处、笼、宁、都、泊、劲”等,只要搞清楚它们在具体的语境中的词性,就可以辨析其读音了。

四、语境记音法

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多义字,不同的读音表示不同的含义,只有正确理解词语及上下文,辨明语义,才能避免误读错读。在此,我们不妨根据字义,将其串成一句话,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加以记忆(有时可能有点野蛮哦) 。

1. 李阳躺在宿(sù) 舍想了一宿(xiǔ),天上究竟有多少个星宿(xiù) ?(2004年浙江省语文试卷第一题D 项)

2. 他在家从不吭(kēng)声,但是在外面总是引吭(hang)高歌。(2004年浙江省语文试卷第一题C 项)

3. 刘浜把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é)出售,严重折(shé)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ē)腾了。

五、场合法辨音法

场合法就是注意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在书面语中,即在复合词和成语中是一种读音;在口语中,当作单音词用时,又是一种读音。如2004年重庆语文试卷第一题的D 项:露脸、简陋、痔瘘、漏网之鱼、镂骨铭心。该项中的“露脸”,就考查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当“露”表示口语场合时,当作单音词用时,音为“lòu”,如“露头、露一手、露面、露丑、露相、露马脚”;音为“lù”时,为书面语,形式为复合词和成语,如“露骨、露水、露珠、露天、原形毕露、风餐露宿、显露头角”。其它的如“翘”,书面语音为“qiáo”,词组有“翘首以待、翘望、翘楚”;口语音为“qiào”,词组有“翘尾巴”。这类多音字还有“勒、逮、落、色、剥、薄、血、削、嚼、给、澄”等,只要搞清楚它们是用于书面语还是用于口语,即可准确读出它们的读音。

多音字的考查形式及识记方法

多音字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辨别不同词语中同形的多音字的读音

例如“2002年北京夏季高考语文试卷第一题”: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相同的一组(C)

A .济jì 济世 救济 济济一堂 无济于事

B .否fǒu 否定 否则 否极泰来 失口否认

C .发fà 发胶 须发 间不容发 令人发指

D .便biàn 便饭 便览 便宜行事 大腹便便

二、用“混合法”设题考查

所谓混合法就是将多音字、形似字和容易误读的字放在一起考查,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考查方法。

如2004年的全国和各省单独命题的题目,以下加点的均为多音字:

1. 重庆市语文试卷第一题的AD 两项:

A .远岫刺绣 衣袖 秀外慧中 乳臭未干

D .露脸简陋 痔瘘 漏网之鱼 镂骨铭心

2. 辽宁省语文试卷第一题的AB 两项:

A .同胞(pāo) 澎湃(pài) 哺(pǔ)育 扒(pá) 窃

B .萝卜(bo) 因为(wèi) 其(qí) 他 潜(qián) 力

3. 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语文试卷第一题的D 项:

D. 显赫 唱和 溘然长逝 欲壑难填

4. 天津语文试卷第一题的AC 两项:

A. 真谛 取缔 孝悌 瓜熟蒂落 有的放矢

C. 驿站 后裔 臆断 神采奕奕 自怨自艾

多音字的识记方法主要有:

一、随义定音法

现代汉语中绝大多数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是和不同的字义紧密联系起来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这个字的含义来判断它的读音。

如2004年全国高考重庆试卷的A 项的“乳臭未干”中的“臭”,在这儿显然没有“难闻气味”义,因此这儿应为“xiù”音,天津试卷A 项的“有的放矢”中的“的” ,在这个词语中,“矢”为“箭”,那么显然“的”为“箭靶的中心” 义,故此处“的”应为“dì”音,C 项“自怨自艾 ”中的“艾”,这个词语原义为“悔恨自己错误,自己改正”,显然,“艾”为“治理,改正”义,故为“yì”音。其它的如“禁”字,表示“承受、忍受”义时,音jīn,如:禁受、弱不禁风、情不自禁、忍俊不禁。表示“不准许”义,音jìn ,如:禁令、严禁、禁止、查禁。再如“累”字,表示“堆积、积聚”义时,音lěi,如:积累、危如积卵、日积月累。表示“辛苦”义,音lèi ,如:劳累、疲累、又苦又累。这类多音字还有如“鲜、载、角、强”等,只要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其读音也就容易辨别了。

二、记少弃多法

多音字的读音纷繁复杂,记忆起来有难度,但我们如果采用一定的方法去记忆,也许会事半功倍,即记少不记多法。如“弄”字,它有两个读音,一个“lòng”音,一个“nòng”音,但表示“lòng”音和义的就很少,只有“小巷、胡同”义,那么其余均为“nòng”音;“作”只有在“作坊”词组中读“zuō”,其余均为“zuò”音;“拾” 只有在“拾级而上”词组中读“shè”,其余的均为“shí”音;“埋” 只有在“埋怨” 词组中读“mán”,其余的均为“mái”音;“秘”只有在国家名“秘鲁”中读“bì”和姓外,其余均读“mì”;另外如“识”“模”“省”“悄”等。

三、据性断音法

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因其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不同,而导致了读音的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它的词性来判断它的读音。2004年浙江省语文高考试卷第一题C 项:拙劣zhuō 罢黜chù 伉俪háng 引吭高歌kàng ,其中“引吭高歌kàng”的意思为“放开喉咙高声歌唱”。显然,当“吭” 表示“喉咙”义时,为名词,应读作“háng”音,故“引吭高歌kàng”音错;A 项,泊车bó 船舶bó 粳米gěng 心肌梗塞gěng,此处“泊车”为“停车”,动作义,为动词时读作“bó”音。其他的如“粘”, 作动词,音zhān,如:粘贴、粘连;作形容词,音nián ,如:粘液、发粘、粘性;“缝”,作动词,音féng ,如:缝补、缝纫、缝衣服。作名词,音fèng ,如:缝隙、墙缝、无缝钢管。

这类多音字还有“畜、处、笼、宁、都、泊、劲”等,只要搞清楚它们在具体的语境中的词性,就可以辨析其读音了。

四、语境记音法

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多义字,不同的读音表示不同的含义,只有正确理解词语及上下文,辨明语义,才能避免误读错读。在此,我们不妨根据字义,将其串成一句话,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加以记忆(有时可能有点野蛮哦) 。

1. 李阳躺在宿(sù) 舍想了一宿(xiǔ),天上究竟有多少个星宿(xiù) ?(2004年浙江省语文试卷第一题D 项)

2. 他在家从不吭(kēng)声,但是在外面总是引吭(hang)高歌。(2004年浙江省语文试卷第一题C 项)

3. 刘浜把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é)出售,严重折(shé)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ē)腾了。

五、场合法辨音法

场合法就是注意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在书面语中,即在复合词和成语中是一种读音;在口语中,当作单音词用时,又是一种读音。如2004年重庆语文试卷第一题的D 项:露脸、简陋、痔瘘、漏网之鱼、镂骨铭心。该项中的“露脸”,就考查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当“露”表示口语场合时,当作单音词用时,音为“lòu”,如“露头、露一手、露面、露丑、露相、露马脚”;音为“lù”时,为书面语,形式为复合词和成语,如“露骨、露水、露珠、露天、原形毕露、风餐露宿、显露头角”。其它的如“翘”,书面语音为“qiáo”,词组有“翘首以待、翘望、翘楚”;口语音为“qiào”,词组有“翘尾巴”。这类多音字还有“勒、逮、落、色、剥、薄、血、削、嚼、给、澄”等,只要搞清楚它们是用于书面语还是用于口语,即可准确读出它们的读音。


相关内容

  • 2015高考字音复习
  • 2015年字音一轮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湖南高考考纲对字音考点的要求. 2. 了解高考字音考查规律. 3. 掌握几个积累字音的方法. 4. 以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重点 1. 掌握积累字音的方法. 2. 以练促记,巩固知识. 教学难点 识记部分难掌握的字音,如部分多音字字音.易混淆的形声字等. ...

  • 高中语文字音专题教案
  • 高中语文字音专题教案 一.考纲解读 1.<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由此可见,语音的考查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判断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一般占3分. 2.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 ...

  • 2016深圳中考语文考点.知识点总结
  • www.sixuejia.com | 让孩子德智行千里 2016深圳中考语文考点.知识点总结 一.中考语文考试能力要求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 ...

  • 命题作文1
  • [命题作文]1 高考命题在考查这一考点时,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以经常使用的汉字为考查重点.用来命题的常风字多为生活中常见但又容易读错音的字.主要是多音字.形似字.形声字.同音字以及其它容易误读的字,其中最重要的是考查"难把握,易读错"的"词中字"(即在 ...

  • 对口高职语文考试大纲(2014)
  •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大纲 语文 (2014年版) 一.考试性质 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是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学科考试大纲,是按照教育部2009年1月颁发的< ...

  • 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
  • 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Ⅰ.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013年福建省语文科命题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

  • 5年(2010-2014)浙江高考卷语文前7题整理含答案
  • 201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详解 浙江省永嘉中学 李一川 张光平 朱建红 吴宏艳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澄澈(chéng) 轻佻(tiāo) 豁免权(huō) 舆论哗然(huá) B.甄别(zhēn) 市侩(kuài) ...

  • 高考复习语文知识大全
  • 高考语文总复习金钥匙--方法篇 01 高考语文试题答题要点 一.选择题 要求:看清题干要求,注意选对的.错的.错的少的.多的.相同的.不相同的,用铅笔划出. 1.拼音:复习形声字误读的,多音字,常见读错字.见<优化设计(上)>. 2.错别字:见整理出的或<优化设计(上)>,错 ...

  • 初中语文知识点84条选择题有答案
  • 2015-2016学年度???学校3月月考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判断下列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