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年第22卷第5期
4 柳泽八惠子. 一 . 看护技术, 2002; 48(9) :355 小松由佳.
(9) :53
6 卯野木健. 加温加湿器と人工鼻. 看护技术, 2002; 48
(9) :60
⁄
8 参考文献
1 藤原太郎. よくわかる人工呼吸器の仕组みとはたら
气管子 一∂. 看护技术, 2002; 48
き. 看护技术, 2002; 48(9) :24
2 长坂信次郎.
(9) :41
3 小林博之. 电源,
48
人工呼吸器回路. 看护技术, 2002:48
. 看护技术, 2002; 48(9) :
〔编校 滕 悦〕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进展
周美华 黄晓青 综述
()
, 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各地都很高. 尽管目前对治疗的研究已取得飞速发展, 但大多数患者尚未获得有效的充分治疗和护理, 使得与过去相比, 心力衰竭的病死率有增无减, 因此, 如何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消除患者的各种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是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1, 2, 3〕
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正在受到瞩目, 其中研究最多、效果最好的Β受体阻滞剂是Carvedilo l , 能够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捕获活泼的氧自由基, 有助于阻止心力衰竭中的心肌细胞凋亡, 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从而抑制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 对左心室形态结构改善方面有良好效果。
2 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
迄今, 已经研制了很多药物有助于治疗心力衰竭, 如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 CE ) 抑制剂、血管紧张素 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特别是A CE 抑制剂和血管舒张药物, 或者是两者联用, 在心力衰竭的治疗研究中已经非常深入, 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有很大作用。大部分患者治疗都采用洋地黄、A CE 抑制剂和利尿剂三者合用的方法。这些传统方法是历史积累的经验, 临床证明对于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疗效。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现公认为A CE 抑制剂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线药物, A CE 抑制剂除改善临床症状外, 还能阻止和逆转心肌肥厚,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实验表明:迄今为止地高辛是唯一被证明不增加病死率的正性肌力药物。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
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整个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一套良好的护理计划能帮助心力衰竭患者配合治疗过程, 克服治疗带来的任何短期不良反应, 从而发挥应有的疗效, 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2
11 休息与活动〔1, 2, 4, 5〕
先前认为运动训练是心力衰竭患者的绝对禁忌症, 所有类型及各阶段的心力衰竭患者均被限制体力活动, 主张卧床休息, 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减轻心脏负担, 使症状减轻, 加速下肢水肿的消退, 这种观点仅适用于心力衰竭的急性期, 然而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来说, 先前由卧床休息能获得的益处, 如能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和利尿, 减少肾上腺素能的活动等, 现在可以用药物来达到这一目的, 而限制活动会带来许多潜在的危险, 包括远期运动耐量的降低、褥疮、下肢深静脉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年第22卷第5期—209—
血栓、肺栓塞、下肢废用性肌萎缩、骨质疏松、胃肠蠕动减弱、食欲下降等。有规律的运动可以降低血压, 减轻体重, 改善运动耐量, 降低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部分逆转骨骼肌的异常, 改善生活质量。因此, 护士应根据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制定运动训练计划。
21111 重度心衰 应卧床休息, 以半卧位为
盐饮食, 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可限制在2~3g , 长期维持, 以防止心力衰竭复发, 在低盐饮食中可食用五谷类、各种蔬菜(卷心菜、芹菜、菠菜除外) 、豆类、各种水果、植物油或猪油、食糖、无盐调味品、茶或咖啡、淡水鲜鱼、牛奶(每日不超过250m 1) ; 限用或少用的饮食有食盐、苏打粉、各种咸货或海味、各种含钠饮料和调味品、松花蛋、巧克力、果仁及其他含钠高的食品。
23, , 一般水分可, 以每日1. 52L (夏季2~3L ) 为宜。但对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 体内可能存在原发性水潴留, 血清白蛋白降低, 或伴有稀释性低钠血症, 在限制钠摄入的同时, 应限制水的摄入量。21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 6〕
心力衰竭患者随时可能发生意外, 应经常巡视, 及时了解病情, 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心力衰竭症状的纠正情况, 为病情判断和正确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214 药物治疗与护理〔2, 3, 6〕
21411 应用利尿剂的护理 应用利尿剂之
宜, 严重者两腿下垂以减轻静脉回流, 减轻心脏负担及肺淤血, 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21112 病情好转或轻度心衰 应根据体力, 次活动, ~, ~5d 。212 饮食
21211 进食方法及种类 人体在消化过程中, 胃肠道的运动和腺体分泌使耗氧量增多, 因此需血量也增加, 必然加重心脏负荷。心力衰竭患者在开始阶段应进食低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食品, 以流食或半流食为宜, 少食多餐, 每日可进食4~6次。有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冠心病的肥胖患者, 可限制摄入量以利减轻体重, 不可多食富含胆固醇的食品。
21212 限制钠盐的摄入 钠和水的潴留及其在体内的异常分布, 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改变, 也是许多临床表现的基本原因, 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 水潴留继发于钠潴留, 除某些极严重的心力衰竭有原发性水潴留外, 如体内无钠潴留, 就不可能有水分的潴留, 由此而知, 限制钠的摄入量是防止体内水潴留的关键, 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 某些患者的心衰可因此获得缓解, 无需限制液体的摄入量, 甚至不必应用利尿剂, 从而也避免了利尿剂的副作用。因此, 护士要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 使患者了解低钠饮食的重要性, 以取得合作。对严重心衰患者, 一般饮食亦不适宜, 应给予豆浆、米粥、米饭、面条、淡水鲜鱼、鲜肉等含食盐量低的饮食, 即所谓无盐饮食。心力衰竭控制后, 可给予低
前应测量体重, 应用利尿剂以早上或上午为宜, 以使利尿作用发生在白天, 避免影响患者夜间睡眠. 应用利尿剂之后, 应准确记录出入量, 每日测量体重, 以判断利尿效果。若每日尿量不超过500m l , 说明利尿无效, 应密切观察, 协助医生寻找无效的原因。若患
者持续少尿、无尿, 提示病情危重, 多由于心力衰竭严重, 心排出量显著降低, 肾血流量减少所致。若尿量每日超过2000m l , 同时体重减轻, 说明利尿效果良好。用强效或排钾利尿剂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应定时监测电解质,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1412 应用洋地黄药物的护理 根据医嘱, 严格时间, 准确剂量给药。每次给药前先询问有无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等) 、视觉改变(黄视、绿视等) , 同时测心率与心律, 发现异常时(频繁早搏呈二联律、三联律, 心
—210—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年第22卷第5期
动过速或心率显著减慢, 原为房颤突然变得心律规整等) , 应及时向主管医生汇报, 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
21413 应用血管扩张剂的护理 用药前详细掌握病情, 熟悉药物性能, 根据医嘱准确给药, 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心律、脉搏, 若病情有异常改变, 应及时向主管医师报告。215 心理护理〔1, 4, 6, 7〕
性危险因素、紧急情况的处置方法(如心肺复苏) 和饮食方面的知识。3 展望
心力衰竭正在威胁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医疗设备和技术手段的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人文素质的普遍提高, 心力衰竭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心力衰竭症状复杂, , 因此寻, 将41 祝善俊, 徐成斌主编1心力衰竭基础与临床. 北京:人
大量资料显示:心理因素包括压抑、焦虑和孤独, 心理因素在心力衰竭恶化的临床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是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预后因子。降, , 松弛方法, 、B en son 松弛反应、生物学反馈、Jacob son 渐进性松弛等, 并让其将此种方法作为一种习惯的生活方式。216 健康教育
〔8-12〕
民军医出版社, 2001:412
2 张子彬主编. 充血性心力衰竭.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
版社, 1997:108
3 左红梅, 寿采华. 心力衰竭与卡维地洛治疗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2; 21(5) :206-210
4 李振有, 王惠中, 方桢主译. 临床心脏康复指导. 天津:
心力衰竭的疗效与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
的认识、合作程度、主动参与意识有很大关系。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心力衰竭临床早期体征的警觉性和患者对于所进行治疗计划的顺从性, 可避免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危象的发生。护士在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提供治疗, 而且是教育者、促进者和患者自我护理的支持者。在制定患者护理计划之前, 应尽可能地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能力进行充分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包括监测自身症状、了解有关疾病知识、发病原因, 通过这些症状来评价治疗是否有效, 并且对这些症状做出及时而全面的反应。
患者教育应从住院早期开始, 因为该时期患者可能最易接受。在患者出院后的最初几周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适时的随访护理与密切监测, 直至病情稳定为止。加强对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减少再次入院次数。调查表明, 心力衰竭患者最重要的学习需求依次为:药物、解剖与生理学、心血管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0:181
5 V o lterrani M. D eterm inants of exercise capacity in
ch ronic heart failure . Eur H eart J , 1994, 15:801-809
6 贾慧霞, 贾会荣. 谈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中华医学写
作杂志, 2000; 7(17) :1994
7
Strom berg
A et al . Facto rs influencing patient
comp liance w ith therapeutic regi m ens in ch ronic heart failure :A criticai incident technique analysis . H eart and L ung , 1999; 28(5) :334-3418 Jean M , Rockw ell . P redicto rs of self -care in persons
w ith heart failure . H eart and L ung , 2001, 30(1) :189 A lbert NM et al . N urses’sknow ledge of heart failure
educati on p rinci p les . H eart and L ung , 2002; 31(2) :102-112. 10
A rtinian
N T et al . Self -care behavi o rs among
patients W ith heart failure . H eart and L ung , 2002; 31(2) :161-172.
11 Bennett SJ
et al .
Self -care strategies fo r symp tom
m anagem ent in patients w ith ch ronic heart failure . N urs R es , 2000; 49(3) :139-145.
12 Barbara R iegel . D evelopm ent and testing of a clinical
too l m easuring Self -m anagem ent of heart failure . H eart and L ung , 2000; 29(1) :4-12.
〔编校 赵中升〕
—208—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年第22卷第5期
4 柳泽八惠子. 一 . 看护技术, 2002; 48(9) :355 小松由佳.
(9) :53
6 卯野木健. 加温加湿器と人工鼻. 看护技术, 2002; 48
(9) :60
⁄
8 参考文献
1 藤原太郎. よくわかる人工呼吸器の仕组みとはたら
气管子 一∂. 看护技术, 2002; 48
き. 看护技术, 2002; 48(9) :24
2 长坂信次郎.
(9) :41
3 小林博之. 电源,
48
人工呼吸器回路. 看护技术, 2002:48
. 看护技术, 2002; 48(9) :
〔编校 滕 悦〕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进展
周美华 黄晓青 综述
()
, 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各地都很高. 尽管目前对治疗的研究已取得飞速发展, 但大多数患者尚未获得有效的充分治疗和护理, 使得与过去相比, 心力衰竭的病死率有增无减, 因此, 如何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消除患者的各种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是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1, 2, 3〕
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正在受到瞩目, 其中研究最多、效果最好的Β受体阻滞剂是Carvedilo l , 能够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捕获活泼的氧自由基, 有助于阻止心力衰竭中的心肌细胞凋亡, 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从而抑制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 对左心室形态结构改善方面有良好效果。
2 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
迄今, 已经研制了很多药物有助于治疗心力衰竭, 如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 CE ) 抑制剂、血管紧张素 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特别是A CE 抑制剂和血管舒张药物, 或者是两者联用, 在心力衰竭的治疗研究中已经非常深入, 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有很大作用。大部分患者治疗都采用洋地黄、A CE 抑制剂和利尿剂三者合用的方法。这些传统方法是历史积累的经验, 临床证明对于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疗效。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现公认为A CE 抑制剂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线药物, A CE 抑制剂除改善临床症状外, 还能阻止和逆转心肌肥厚,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实验表明:迄今为止地高辛是唯一被证明不增加病死率的正性肌力药物。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
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整个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一套良好的护理计划能帮助心力衰竭患者配合治疗过程, 克服治疗带来的任何短期不良反应, 从而发挥应有的疗效, 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2
11 休息与活动〔1, 2, 4, 5〕
先前认为运动训练是心力衰竭患者的绝对禁忌症, 所有类型及各阶段的心力衰竭患者均被限制体力活动, 主张卧床休息, 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减轻心脏负担, 使症状减轻, 加速下肢水肿的消退, 这种观点仅适用于心力衰竭的急性期, 然而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来说, 先前由卧床休息能获得的益处, 如能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和利尿, 减少肾上腺素能的活动等, 现在可以用药物来达到这一目的, 而限制活动会带来许多潜在的危险, 包括远期运动耐量的降低、褥疮、下肢深静脉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年第22卷第5期—209—
血栓、肺栓塞、下肢废用性肌萎缩、骨质疏松、胃肠蠕动减弱、食欲下降等。有规律的运动可以降低血压, 减轻体重, 改善运动耐量, 降低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部分逆转骨骼肌的异常, 改善生活质量。因此, 护士应根据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制定运动训练计划。
21111 重度心衰 应卧床休息, 以半卧位为
盐饮食, 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可限制在2~3g , 长期维持, 以防止心力衰竭复发, 在低盐饮食中可食用五谷类、各种蔬菜(卷心菜、芹菜、菠菜除外) 、豆类、各种水果、植物油或猪油、食糖、无盐调味品、茶或咖啡、淡水鲜鱼、牛奶(每日不超过250m 1) ; 限用或少用的饮食有食盐、苏打粉、各种咸货或海味、各种含钠饮料和调味品、松花蛋、巧克力、果仁及其他含钠高的食品。
23, , 一般水分可, 以每日1. 52L (夏季2~3L ) 为宜。但对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 体内可能存在原发性水潴留, 血清白蛋白降低, 或伴有稀释性低钠血症, 在限制钠摄入的同时, 应限制水的摄入量。21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 6〕
心力衰竭患者随时可能发生意外, 应经常巡视, 及时了解病情, 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心力衰竭症状的纠正情况, 为病情判断和正确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214 药物治疗与护理〔2, 3, 6〕
21411 应用利尿剂的护理 应用利尿剂之
宜, 严重者两腿下垂以减轻静脉回流, 减轻心脏负担及肺淤血, 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21112 病情好转或轻度心衰 应根据体力, 次活动, ~, ~5d 。212 饮食
21211 进食方法及种类 人体在消化过程中, 胃肠道的运动和腺体分泌使耗氧量增多, 因此需血量也增加, 必然加重心脏负荷。心力衰竭患者在开始阶段应进食低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食品, 以流食或半流食为宜, 少食多餐, 每日可进食4~6次。有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冠心病的肥胖患者, 可限制摄入量以利减轻体重, 不可多食富含胆固醇的食品。
21212 限制钠盐的摄入 钠和水的潴留及其在体内的异常分布, 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改变, 也是许多临床表现的基本原因, 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 水潴留继发于钠潴留, 除某些极严重的心力衰竭有原发性水潴留外, 如体内无钠潴留, 就不可能有水分的潴留, 由此而知, 限制钠的摄入量是防止体内水潴留的关键, 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 某些患者的心衰可因此获得缓解, 无需限制液体的摄入量, 甚至不必应用利尿剂, 从而也避免了利尿剂的副作用。因此, 护士要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 使患者了解低钠饮食的重要性, 以取得合作。对严重心衰患者, 一般饮食亦不适宜, 应给予豆浆、米粥、米饭、面条、淡水鲜鱼、鲜肉等含食盐量低的饮食, 即所谓无盐饮食。心力衰竭控制后, 可给予低
前应测量体重, 应用利尿剂以早上或上午为宜, 以使利尿作用发生在白天, 避免影响患者夜间睡眠. 应用利尿剂之后, 应准确记录出入量, 每日测量体重, 以判断利尿效果。若每日尿量不超过500m l , 说明利尿无效, 应密切观察, 协助医生寻找无效的原因。若患
者持续少尿、无尿, 提示病情危重, 多由于心力衰竭严重, 心排出量显著降低, 肾血流量减少所致。若尿量每日超过2000m l , 同时体重减轻, 说明利尿效果良好。用强效或排钾利尿剂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应定时监测电解质,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1412 应用洋地黄药物的护理 根据医嘱, 严格时间, 准确剂量给药。每次给药前先询问有无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等) 、视觉改变(黄视、绿视等) , 同时测心率与心律, 发现异常时(频繁早搏呈二联律、三联律, 心
—210—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年第22卷第5期
动过速或心率显著减慢, 原为房颤突然变得心律规整等) , 应及时向主管医生汇报, 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
21413 应用血管扩张剂的护理 用药前详细掌握病情, 熟悉药物性能, 根据医嘱准确给药, 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心律、脉搏, 若病情有异常改变, 应及时向主管医师报告。215 心理护理〔1, 4, 6, 7〕
性危险因素、紧急情况的处置方法(如心肺复苏) 和饮食方面的知识。3 展望
心力衰竭正在威胁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医疗设备和技术手段的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人文素质的普遍提高, 心力衰竭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心力衰竭症状复杂, , 因此寻, 将41 祝善俊, 徐成斌主编1心力衰竭基础与临床. 北京:人
大量资料显示:心理因素包括压抑、焦虑和孤独, 心理因素在心力衰竭恶化的临床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是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预后因子。降, , 松弛方法, 、B en son 松弛反应、生物学反馈、Jacob son 渐进性松弛等, 并让其将此种方法作为一种习惯的生活方式。216 健康教育
〔8-12〕
民军医出版社, 2001:412
2 张子彬主编. 充血性心力衰竭.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
版社, 1997:108
3 左红梅, 寿采华. 心力衰竭与卡维地洛治疗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2; 21(5) :206-210
4 李振有, 王惠中, 方桢主译. 临床心脏康复指导. 天津:
心力衰竭的疗效与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
的认识、合作程度、主动参与意识有很大关系。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心力衰竭临床早期体征的警觉性和患者对于所进行治疗计划的顺从性, 可避免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危象的发生。护士在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提供治疗, 而且是教育者、促进者和患者自我护理的支持者。在制定患者护理计划之前, 应尽可能地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能力进行充分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包括监测自身症状、了解有关疾病知识、发病原因, 通过这些症状来评价治疗是否有效, 并且对这些症状做出及时而全面的反应。
患者教育应从住院早期开始, 因为该时期患者可能最易接受。在患者出院后的最初几周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适时的随访护理与密切监测, 直至病情稳定为止。加强对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减少再次入院次数。调查表明, 心力衰竭患者最重要的学习需求依次为:药物、解剖与生理学、心血管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0:181
5 V o lterrani M. D eterm inants of exercise capacity in
ch ronic heart failure . Eur H eart J , 1994, 15:801-809
6 贾慧霞, 贾会荣. 谈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中华医学写
作杂志, 2000; 7(17) :1994
7
Strom berg
A et al . Facto rs influencing patient
comp liance w ith therapeutic regi m ens in ch ronic heart failure :A criticai incident technique analysis . H eart and L ung , 1999; 28(5) :334-3418 Jean M , Rockw ell . P redicto rs of self -care in persons
w ith heart failure . H eart and L ung , 2001, 30(1) :189 A lbert NM et al . N urses’sknow ledge of heart failure
educati on p rinci p les . H eart and L ung , 2002; 31(2) :102-112. 10
A rtinian
N T et al . Self -care behavi o rs among
patients W ith heart failure . H eart and L ung , 2002; 31(2) :161-172.
11 Bennett SJ
et al .
Self -care strategies fo r symp tom
m anagem ent in patients w ith ch ronic heart failure . N urs R es , 2000; 49(3) :139-145.
12 Barbara R iegel . D evelopm ent and testing of a clinical
too l m easuring Self -m anagem ent of heart failure . H eart and L ung , 2000; 29(1) :4-12.
〔编校 赵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