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蓄水是粘重旱地小麦丰收的关键措施

  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地处低山丘陵区,辖15个自然村,4890户,18900口人;3万多亩耕地属黄土质褐土性土,多数土质粘重,全是旱地,历年以种植小麦为主。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0度上下,有效积温3200-3500度。过去这里也是穷地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镇党委一班人带领全镇人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大胆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农业和工副业生产都得到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小麦生产上,大搞深耕施肥,走有机旱作之路,亩产总产都有了很大提高。   根据资料,70年代初小麦平均亩产只有60-80公斤,风调雨顺的年头亩产也超不过100公斤。后来学习推广闻喜县东官庄旱地小麦高产经验,推广“四早三多整地”和“三三制培肥地力”旱作技术。大搞深耕改土,耙耱保墒,增施有机肥,小麦产量逐年提高。80年代以培肥地力和配方施肥为重点,狠抓旱作农业技术综合配套。逐步形成了麦棉增产-畜牧业发展-麦棉再增产的良性循环。90年代加强服务功能,“大搞规模经济开发”形成了一个治旱兴农、以农促牧、农果牧全面发展的农业生产新格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在北方地区实行保护性耕作,使得农田扬沙减少60%。水土流失减少80%的生态环境效益,使播种前土壤蓄水量增加10%-15%。降水利用效率提高15%-20%的抗旱保墒效益,粮食产量提高5%-15%,成本降低15%-30%,农民增产增收。总结小麦不断增产的经验,最基本的就是加深活土层,结合增施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的综合肥力因素,满足了小麦生长发育对水、肥、气、热的要求。   加深耕作层的作用一是改善了土壤结构。通过深耕首先打破了紧密坚实的梨底层,使活土层增加到20厘米以上;土壤容重由1.5左右降低到1.1左右;土壤的孔隙度增加5-10个百分点;结合增施有机肥,水稳性团粒结构增加10%左右。二是提高了土壤的透水性。夏季多雨季节,中雨地表不积水,大雨地面径流也减轻,土壤就可接纳较多的雨水。同时由于活土层土壤疏松,非毛管孔隙增加,就能减少蒸发量,提高含水量5%左右。三是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提高了地温,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活土层增加后,非毛管孔隙量增多,土壤空气相对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又增大了土壤的比热,从而减缓了土壤温度受空气温度的急速变化而变化,使小麦根系在严冬季节能够正常生长,安全越冬。微生物活动也随着土壤中水、气、热的改变而活跃起来。一方面在数量上是有明显的增加,而且上下土层分布趋于一致,另一方面活动量也得以提高。据试验,不同耕层厚度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分布差异很大。四是提高了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由于耕作层加厚,水、肥、气、热得以协调,土壤微生物繁殖活动旺盛,加速了土壤中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养分的分解和转化,提高了有效性。土壤有机质提高0.3%以上,全氮提高0.05%以上;速效磷含量增加5ppm以上。   根据试验和生产实践,耕作层并不是不分土壤类型、土体构造越深越好,必须是因地、因土制宜。一般粘土宜深,砂土或漏砂土宜浅。粘土地小麦耕层加深到20厘米(8寸左右)增产效果普遍显著,继续加深到50厘米还能增产,若再加深增产就不显著甚至有下降趋势。并且由于机具所限,过分加深投资过大,经济效益不合算。深耕以伏耕或秋耕最为适宜。但要赶早不赶晚,特别是伏耕必须赶在雨季来临前,以利张口蓄住天上水,而且使土壤有充分的熟化时间。深耕张口蓄住天上降水,还必须结合耙耱,才能使蓄纳的水分少蒸发散发。深耕加大了储肥空间,也引起土壤养分浓度相对降低,所以必须增施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料还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促进微生物活动,起到以肥调水的作用。据多年的生产试验,肥沃旱地每生产1公斤小麦约消耗750公斤水,而瘠薄旱地则需消耗3400多公斤水。

  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地处低山丘陵区,辖15个自然村,4890户,18900口人;3万多亩耕地属黄土质褐土性土,多数土质粘重,全是旱地,历年以种植小麦为主。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0度上下,有效积温3200-3500度。过去这里也是穷地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镇党委一班人带领全镇人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大胆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农业和工副业生产都得到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小麦生产上,大搞深耕施肥,走有机旱作之路,亩产总产都有了很大提高。   根据资料,70年代初小麦平均亩产只有60-80公斤,风调雨顺的年头亩产也超不过100公斤。后来学习推广闻喜县东官庄旱地小麦高产经验,推广“四早三多整地”和“三三制培肥地力”旱作技术。大搞深耕改土,耙耱保墒,增施有机肥,小麦产量逐年提高。80年代以培肥地力和配方施肥为重点,狠抓旱作农业技术综合配套。逐步形成了麦棉增产-畜牧业发展-麦棉再增产的良性循环。90年代加强服务功能,“大搞规模经济开发”形成了一个治旱兴农、以农促牧、农果牧全面发展的农业生产新格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在北方地区实行保护性耕作,使得农田扬沙减少60%。水土流失减少80%的生态环境效益,使播种前土壤蓄水量增加10%-15%。降水利用效率提高15%-20%的抗旱保墒效益,粮食产量提高5%-15%,成本降低15%-30%,农民增产增收。总结小麦不断增产的经验,最基本的就是加深活土层,结合增施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的综合肥力因素,满足了小麦生长发育对水、肥、气、热的要求。   加深耕作层的作用一是改善了土壤结构。通过深耕首先打破了紧密坚实的梨底层,使活土层增加到20厘米以上;土壤容重由1.5左右降低到1.1左右;土壤的孔隙度增加5-10个百分点;结合增施有机肥,水稳性团粒结构增加10%左右。二是提高了土壤的透水性。夏季多雨季节,中雨地表不积水,大雨地面径流也减轻,土壤就可接纳较多的雨水。同时由于活土层土壤疏松,非毛管孔隙增加,就能减少蒸发量,提高含水量5%左右。三是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提高了地温,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活土层增加后,非毛管孔隙量增多,土壤空气相对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又增大了土壤的比热,从而减缓了土壤温度受空气温度的急速变化而变化,使小麦根系在严冬季节能够正常生长,安全越冬。微生物活动也随着土壤中水、气、热的改变而活跃起来。一方面在数量上是有明显的增加,而且上下土层分布趋于一致,另一方面活动量也得以提高。据试验,不同耕层厚度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分布差异很大。四是提高了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由于耕作层加厚,水、肥、气、热得以协调,土壤微生物繁殖活动旺盛,加速了土壤中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养分的分解和转化,提高了有效性。土壤有机质提高0.3%以上,全氮提高0.05%以上;速效磷含量增加5ppm以上。   根据试验和生产实践,耕作层并不是不分土壤类型、土体构造越深越好,必须是因地、因土制宜。一般粘土宜深,砂土或漏砂土宜浅。粘土地小麦耕层加深到20厘米(8寸左右)增产效果普遍显著,继续加深到50厘米还能增产,若再加深增产就不显著甚至有下降趋势。并且由于机具所限,过分加深投资过大,经济效益不合算。深耕以伏耕或秋耕最为适宜。但要赶早不赶晚,特别是伏耕必须赶在雨季来临前,以利张口蓄住天上水,而且使土壤有充分的熟化时间。深耕张口蓄住天上降水,还必须结合耙耱,才能使蓄纳的水分少蒸发散发。深耕加大了储肥空间,也引起土壤养分浓度相对降低,所以必须增施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料还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促进微生物活动,起到以肥调水的作用。据多年的生产试验,肥沃旱地每生产1公斤小麦约消耗750公斤水,而瘠薄旱地则需消耗3400多公斤水。


相关内容

  • 乡人民政府小春生产计划意见
  • 各村委会、乡级有关单位: 小春生产在我乡农业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直接影响全年农业的丰收和农民增收增效,因此必须切实抓好2011年小春生产,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分析形势,增强责任感 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和近年土地摞荒现象较突出,农资价格上涨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小春生产积极性。为此,抓好2 ...

  • 宋朝农业技术
  • 宋辽金夏科技史之农业技术 发布时间:2009-6-6 阅读次数:150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农业技术 (一)宋辽金夏时期农业发展概况 中国的华北地区,经过唐末及五代封建割据势力的兵战,农业生产及农田设施受到很大的破坏.北宋建国后,与居东北.西北的契丹.女真等族边界战事不断,全国的经济重 ...

  • 小麦精量播种技术
  • 小麦精量播种技术 小麦精量播种是一项高产.稳产.低耗.经济效益高和生态效应好的栽培技术,是当前小麦生产上重点推广的一项增产技术.它是在高肥水条件下,实行较低密度的精量.高质播种技术,依靠分蘖成穗为主,并运用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使穗足.穗大,粒多.粒重.高产,是以"低群体,壮个体"夺 ...

  • 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浅析
  • [摘 要]本文就冬小麦生长属性特征,探讨了有效的栽培管理技术,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践工作策略.对提升冬小麦栽培管理种植水平,扩充产量,创设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策略 0.前言 冬小麦的科学栽培管理为确保其丰产速生的核心关键.由于各个区域生产以及生 ...

  • 唐秦地区冬小麦,安全越冬话管理
  • 作者:于瑞芹孙凤昌 河北农民报 2014年01期 目前,唐山.秦皇岛两市冬小麦播后已全部出苗,总体来看,群体长势良好.个体健壮.单株分蘖较多,麦田越冬基础较好.针对唐秦地区气候特点和冬小麦麦田周围自生麦苗多.播种较早.叶锈病发生较多.麦蚜不同程度发生的生产实际,笔者认为,越冬期田间管理主要措施为抗旱 ...

  • 世界粮食安全
  • 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万物之基,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直接的.主要的食物,动物性食品也主要是由粮食转化来的,是人类生存的必须物质需求,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正是粮食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温度上升带来的粮食减产.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及病虫害加剧等问题 ...

  • 0.关于中低产田改造的研究
  • 目录 目 录 关于中低产田改造的研究进展 ............................................. 1 1中低产田的概念与类型划分标准 ...................................... 2 2中低产田形成的原因 ............. ...

  •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不同类型优质专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面粉制品是人们的主要食物,优质专用是食品加工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体要求,根据行业对小麦面粉品质的要求,通常把小麦分为以下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强筋小麦(硬麦),其蛋白质.面筋含量高.面筋弹性强,主要用于制作面包.拉面.方便面.优质挂面.饺子粉等.目前河南省种植 ...

  • 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
  • 研究生考试卷考试科目授课教师研究生学号考试时间 <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课程论文 冬春混播区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比较 计划书 研究生:苏志峰 专业:植物学 班次:研113 指导老师:杨珍平 2012年7月10日 科研计划书--冬春混播区小麦品种的抗 旱性比较 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目的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