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的栽培方法

芍药的栽培方法

芍药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有肉质的粗大主根,茎丛生,茎和叶梗有紫红

和绿色两种。叶互生,二回三出复叶,小叶三裂。花蕾单生于分枝顶端,立夏前后开花。芍

药原产于我国,在大别山、秦岭及京西百花山等地均有野生种,栽培历史悠久。芍药花色鲜

艳,形似牡丹,花大略香,花色有纯白、微红、深红、紫红、淡红、金黄等色,有单瓣和重

瓣之分,通常栽培供观赏的为重瓣品种。芍药根可入药,味微苦,有镇痛等功效。现就栽培

芍药的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一、习性:芍药性耐寒,喜肥怕涝,喜土壤湿润,但也耐旱,喜阳光,夏季喜凉爽气候。盆

栽芍药盛夏烈日下易焦叶,应注意遮阴。芍药为肉质根,根系较长,故应栽植在肥沃疏松、

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栽于黏土和低洼积水的地方易烂根。

二、繁殖:芍药繁殖有分株法和播种法两种。

1.分株繁殖法:分株时间最好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这时芍药地上部分已停止生长,根

茎养分最充足,分株栽植后,根系尚有一段恢复生长的时间,对来年全株生长有利。先将母

株的根掘出,振落附土,晾一天,再顺着芍药的自然分离处将根分开,用利刀切分,每丛根

带有4个至5个芽。根部切口最好涂以硫磺粉,以防病菌侵入,再晾1 天至2天即可分别栽

植。露地栽植的芍药,株距50厘米,行距70厘米,盆栽芍药,花盆口径与深度均为40厘

米较适宜。以观花为主的芍药,应5年至6年分株一次,以采药为主的芍药,应3年至5

年分株一次。

2.播种繁殖法:8月份芍药种子成熟时,果实开裂,应随采随播种。播前要整地做畦,浇

透水,然后播种。播后覆细沙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1倍至2倍,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必要

时上面可盖上一层玉米秸或稻草,以达遮阴、通风、保湿的目的。秋季播种的当年即可生根,

但幼芽在翌年春暖后始能出土。播种的幼苗生长缓慢,发育良好的需3 年至4年始能开花。

一般播种芍药,多为了培育新品种。

三、栽培管理:芍药定植后不能经常移栽,否则会损伤根部,影响生长和开花,为使芍药良

好生长,每年需进行合理施肥。第一次在3 月份出芽时施用;第二次在4月份现花蕾时施用;

第三次在5月下旬花谢后施用;第四次在8月下旬处暑以后,植株孕育翌年花芽时施用;第

五次在11月份,在植株周围开沟施冬肥。每次施肥后,都要浇足水,并应立即松土,以减

少水分蒸发。雨季应经常中耕除草。

盆栽芍药,霜降后剪去枯萎枝叶,以防孳生病虫。越冬期间无需移入室内,放置在阳台上或

房檐下阳光充足处,盆土不要过干即可。

芍药开花前,侧蕾出现后,可及时摘除,以便养分集中,促使顶蕾花大花美。花谢后,如不

打算播种繁殖,应随时剪去花梗,以免结籽,消耗养分。

四、防治病虫害:为害芍药的害虫有蛴螬、红蜘蛛和蚜虫。为防蛴螬咬食芍药根,每年初春

可用1000倍50%辛硫磷稀释液灌根防治。对红蜘蛛和蚜虫可用乐果喷杀。芍药的病害主要

有褐斑病,其症状是,夏季芍药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到秋后,叶片逐渐枯萎,甚至全株死

亡。防治方法是,从4月份起至秋后止,每月喷波尔多液1次至2次。(闫俊富 李桂英)

一、芍药的繁殖

芍药繁殖可用播种、分株、嫁接、组培等方法。当果实采收后,放于室内或阴凉处,每2—3

天翻1次,10—15天后,果皮自裂放出种子即可播种。播种前用水选法将水中下沉的饱满

颗粒取出,用50~C的温水浸种,24—48小时后种皮脱胶变软,种皮厚的,可用硫酸浸种2—3

分钟或用95%酒精浸种3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点播按行距6—9厘米,株距3—4厘米

进行播种。播后覆土1—2厘米并盖地膜,地膜上覆土6—8厘米以保墒。1个月左右发出幼

根,第二年3月中旬小苗基本出齐,2年生小苗可移栽。分株可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进

行。嫁接多以野芍药根为砧木,选芍药1年生短枝作接穗,劈接或切接,多用于珍贵品种的

繁殖。

芍药的栽培技术

芍药别名白芍、杭芍、亳芍、川芍等,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

丽,其根入药有平抑肝阳,敛阴养血,收汗缓中之功效。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整地施基肥。选择土层浓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

土田块种植。每亩均匀撒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60

斤作基肥,深翻60厘米,耙细整平。

二、选种繁殖。芍药的繁殖有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等方法,生产上多采用

根繁殖法。秋季结合收刨芍药,选取根粗长均匀、顶芽粗壮、无病虫害的芍

植株,把直径0.5厘米以上的大根切下入药,留下具有芽头(也称芍头)的

丛作种用。将作种用的芽头按大小及自然生长形状分块(也称芍芽),每块

带粗壮芽2--3个、厚度2厘米左右为宜。每亩芍药根的芍芽可定植3-5亩大

。芍芽应随切随栽,如一时栽不完,可将芍芽贮藏到20厘米深的湿沙坑内。

三、栽植。一般于8月下旬至9月栽植,宜早不宜晚,最迟不超过10月下旬,否则芍芽已发新根,会影响芍药的产质量。为出苗整齐,便于管理,应将芍芽按大小分级进行穴栽。栽植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穴深12厘米、直径2;穴内先浇足水,水渗下后在穴底铺4厘米厚的腐熟厩肥,其上覆土4厘米厚,压实后将芍芽芽尖朝上放入穴中间,放芍芽1-2个。栽后每穴培土10-15厘米高。越冬前要浇足防冻水。

四、中耕除草。翌年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去除培土,并松土保墒,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后的2年内,每年应中耕-4次;以后每年在植株萌芽至封垄前应除草4--6次。夏季干旱时应中耕保墒;冬季结合中耕进行全面清园,以减轻害。

五、肥水运筹。芍药是喜肥作物。除施足基肥外,从栽后第2年起,每年需追肥3次;第1次在3月中耕除草后,施人畜粪肥水1500---2000公斤;第2次、第3次分别在5月和7月,每次每亩施人畜粪肥水1500公斤、饼肥25-3,或三元复合肥40--60公斤。芍药喜干怕涝,一般不需浇水,仅需在严重干旱时一次灌透水。多雨季节必须清沟排水则淹水6小时后会导致烂根而全株枯死。

六、剪花去蕾。药用芍药在栽后第3年开花。开花后除留种植株外,于4月底至5月初的早晨,将初绽的花蕾从花部轻轻剪下,作插花或切花,以利于集中养分供应根部生长需要。

七、病虫害防治。危害芍药的病虫害有灰霉病、锈病、软腐病、蛴螬、小地老虎等。灰霉病可用甲霜灵、波尔多液治;锈病可用粉锈宁、敌唑酮、敌力脱等防治;软腐病用农用链霉素、代森锰锌、加瑞农等防治;蛴螬、小地老虎等基异柳磷、辛硫磷、呋喃丹等药剂灌根或顺垄撒施防治。

八、采收。一般于栽后第4年的8-9月,选晴天采收芍药的老根。采收时,先割去植株茎叶,然后挖出全根,除去,将主根和侧根剪下待加工。

芍药的栽培方法

芍药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有肉质的粗大主根,茎丛生,茎和叶梗有紫红

和绿色两种。叶互生,二回三出复叶,小叶三裂。花蕾单生于分枝顶端,立夏前后开花。芍

药原产于我国,在大别山、秦岭及京西百花山等地均有野生种,栽培历史悠久。芍药花色鲜

艳,形似牡丹,花大略香,花色有纯白、微红、深红、紫红、淡红、金黄等色,有单瓣和重

瓣之分,通常栽培供观赏的为重瓣品种。芍药根可入药,味微苦,有镇痛等功效。现就栽培

芍药的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一、习性:芍药性耐寒,喜肥怕涝,喜土壤湿润,但也耐旱,喜阳光,夏季喜凉爽气候。盆

栽芍药盛夏烈日下易焦叶,应注意遮阴。芍药为肉质根,根系较长,故应栽植在肥沃疏松、

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栽于黏土和低洼积水的地方易烂根。

二、繁殖:芍药繁殖有分株法和播种法两种。

1.分株繁殖法:分株时间最好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这时芍药地上部分已停止生长,根

茎养分最充足,分株栽植后,根系尚有一段恢复生长的时间,对来年全株生长有利。先将母

株的根掘出,振落附土,晾一天,再顺着芍药的自然分离处将根分开,用利刀切分,每丛根

带有4个至5个芽。根部切口最好涂以硫磺粉,以防病菌侵入,再晾1 天至2天即可分别栽

植。露地栽植的芍药,株距50厘米,行距70厘米,盆栽芍药,花盆口径与深度均为40厘

米较适宜。以观花为主的芍药,应5年至6年分株一次,以采药为主的芍药,应3年至5

年分株一次。

2.播种繁殖法:8月份芍药种子成熟时,果实开裂,应随采随播种。播前要整地做畦,浇

透水,然后播种。播后覆细沙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1倍至2倍,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必要

时上面可盖上一层玉米秸或稻草,以达遮阴、通风、保湿的目的。秋季播种的当年即可生根,

但幼芽在翌年春暖后始能出土。播种的幼苗生长缓慢,发育良好的需3 年至4年始能开花。

一般播种芍药,多为了培育新品种。

三、栽培管理:芍药定植后不能经常移栽,否则会损伤根部,影响生长和开花,为使芍药良

好生长,每年需进行合理施肥。第一次在3 月份出芽时施用;第二次在4月份现花蕾时施用;

第三次在5月下旬花谢后施用;第四次在8月下旬处暑以后,植株孕育翌年花芽时施用;第

五次在11月份,在植株周围开沟施冬肥。每次施肥后,都要浇足水,并应立即松土,以减

少水分蒸发。雨季应经常中耕除草。

盆栽芍药,霜降后剪去枯萎枝叶,以防孳生病虫。越冬期间无需移入室内,放置在阳台上或

房檐下阳光充足处,盆土不要过干即可。

芍药开花前,侧蕾出现后,可及时摘除,以便养分集中,促使顶蕾花大花美。花谢后,如不

打算播种繁殖,应随时剪去花梗,以免结籽,消耗养分。

四、防治病虫害:为害芍药的害虫有蛴螬、红蜘蛛和蚜虫。为防蛴螬咬食芍药根,每年初春

可用1000倍50%辛硫磷稀释液灌根防治。对红蜘蛛和蚜虫可用乐果喷杀。芍药的病害主要

有褐斑病,其症状是,夏季芍药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到秋后,叶片逐渐枯萎,甚至全株死

亡。防治方法是,从4月份起至秋后止,每月喷波尔多液1次至2次。(闫俊富 李桂英)

一、芍药的繁殖

芍药繁殖可用播种、分株、嫁接、组培等方法。当果实采收后,放于室内或阴凉处,每2—3

天翻1次,10—15天后,果皮自裂放出种子即可播种。播种前用水选法将水中下沉的饱满

颗粒取出,用50~C的温水浸种,24—48小时后种皮脱胶变软,种皮厚的,可用硫酸浸种2—3

分钟或用95%酒精浸种3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点播按行距6—9厘米,株距3—4厘米

进行播种。播后覆土1—2厘米并盖地膜,地膜上覆土6—8厘米以保墒。1个月左右发出幼

根,第二年3月中旬小苗基本出齐,2年生小苗可移栽。分株可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进

行。嫁接多以野芍药根为砧木,选芍药1年生短枝作接穗,劈接或切接,多用于珍贵品种的

繁殖。

芍药的栽培技术

芍药别名白芍、杭芍、亳芍、川芍等,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

丽,其根入药有平抑肝阳,敛阴养血,收汗缓中之功效。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整地施基肥。选择土层浓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

土田块种植。每亩均匀撒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60

斤作基肥,深翻60厘米,耙细整平。

二、选种繁殖。芍药的繁殖有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等方法,生产上多采用

根繁殖法。秋季结合收刨芍药,选取根粗长均匀、顶芽粗壮、无病虫害的芍

植株,把直径0.5厘米以上的大根切下入药,留下具有芽头(也称芍头)的

丛作种用。将作种用的芽头按大小及自然生长形状分块(也称芍芽),每块

带粗壮芽2--3个、厚度2厘米左右为宜。每亩芍药根的芍芽可定植3-5亩大

。芍芽应随切随栽,如一时栽不完,可将芍芽贮藏到20厘米深的湿沙坑内。

三、栽植。一般于8月下旬至9月栽植,宜早不宜晚,最迟不超过10月下旬,否则芍芽已发新根,会影响芍药的产质量。为出苗整齐,便于管理,应将芍芽按大小分级进行穴栽。栽植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穴深12厘米、直径2;穴内先浇足水,水渗下后在穴底铺4厘米厚的腐熟厩肥,其上覆土4厘米厚,压实后将芍芽芽尖朝上放入穴中间,放芍芽1-2个。栽后每穴培土10-15厘米高。越冬前要浇足防冻水。

四、中耕除草。翌年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去除培土,并松土保墒,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后的2年内,每年应中耕-4次;以后每年在植株萌芽至封垄前应除草4--6次。夏季干旱时应中耕保墒;冬季结合中耕进行全面清园,以减轻害。

五、肥水运筹。芍药是喜肥作物。除施足基肥外,从栽后第2年起,每年需追肥3次;第1次在3月中耕除草后,施人畜粪肥水1500---2000公斤;第2次、第3次分别在5月和7月,每次每亩施人畜粪肥水1500公斤、饼肥25-3,或三元复合肥40--60公斤。芍药喜干怕涝,一般不需浇水,仅需在严重干旱时一次灌透水。多雨季节必须清沟排水则淹水6小时后会导致烂根而全株枯死。

六、剪花去蕾。药用芍药在栽后第3年开花。开花后除留种植株外,于4月底至5月初的早晨,将初绽的花蕾从花部轻轻剪下,作插花或切花,以利于集中养分供应根部生长需要。

七、病虫害防治。危害芍药的病虫害有灰霉病、锈病、软腐病、蛴螬、小地老虎等。灰霉病可用甲霜灵、波尔多液治;锈病可用粉锈宁、敌唑酮、敌力脱等防治;软腐病用农用链霉素、代森锰锌、加瑞农等防治;蛴螬、小地老虎等基异柳磷、辛硫磷、呋喃丹等药剂灌根或顺垄撒施防治。

八、采收。一般于栽后第4年的8-9月,选晴天采收芍药的老根。采收时,先割去植株茎叶,然后挖出全根,除去,将主根和侧根剪下待加工。


相关内容

  • 芍药家庭栽培和管理
  • 简介 芍药名称的由来,据<本草>记载:"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芍药的别名甚多.在中国花卉绚丽的百花园中,古人将芍药推为"花相"(花中宰相),又因芍药为草本,故又称为草芍药(崔豹<古今注>).它花大色艳,妩媚多姿 ...

  • 北京地区设施中芍药灰霉病的研究
  • 中圃蓉季暹掘 2010,27(6):78-83 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 北京地区设施中芍药灰霉病的研究 陈士宁u,刘燕u,雷增普3 (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2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3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 芍药花的种植及养殖方法
  • 芍药花的种植及养殖方法 <芍药花的养殖方法,芍药花的种植方法>由云南花木网小编文文整理编辑,在种植芍药花前,要选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处,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城土.在盐碱较重的地段种植,需要换土:在地势较低处种植,要筑高台,应有充足的清洁的灌概水源.芍药忌连作.大田栽培一般每3-4 ...

  • 牡丹与芍药的育种方法
  • 牡丹与芍药的育种方法 摘要 阐述牡丹和芍药的育种目标,并介绍其育种方法,主要包括引种驯化.选择育种.倍性育种.杂交育种等方法,以供花卉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牡丹:芍药:育种目标:育种方法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唐代以来被誉为"国色天香"号称花中之王.芍药是牡丹的姐妹花.前者为木本 ...

  • 怎样栽培芍药
  • 芍药为芍药科芍药属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北部. 一.生物学特性 芍药具有粗大的肉质根,秋末自根上发出白色细嫩的吸收根,并在根基部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初出时为红色或黄绿色.茎簇生,高可达1米,花期4至5月. 芍药耐寒力强,在北方可露地越冬,夏季喜凉爽气候.喜阴光,稍耐阴.以排水良好湿润的壤 ...

  • 最新2015年电大专科花卉栽培技术复习资料
  • ____:最早从藕鞭节上长出的浮于水面的叶称为____:继 2014-6-12 而长出的挺水叶称为____.(根状茎 不定根 钱叶 浮叶 考试题型有填空题.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等 立叶) 一. 填空题: 27.荷花的栽培方法有____.____和____.(池塘栽植盆(缸) 1.一串红的 ...

  • 白芍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
  • 白芍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 作者:邹智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5期 摘要:本文对白芍的主要功能.生物特性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对白芍的规范化种植技术.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留种进行了详述,并对白芍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提出了有效措施. 关键词:白芍种植研究 白芍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有悠久的应用 ...

  • 花卉试题(1)
  • 试卷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 花卉 :温室花卉 :露地花卉: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 卉:多浆植物:岩生花卉:春化作用:花芽分化:长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花坛:花境: 花台:光周期现象:温度的三基点:花卉栽培设施:花卉保护地栽培:无土栽培:促成栽培: 抑制栽培 二. ...

  • 牡丹文化与媒介传播
  • 摘 要: 牡丹文化源远流长,约有3000年的历史,在全国有广泛影响.它以中原为传播的主要范围,辐射全国,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在牡丹文化的起源.发展.繁荣中,古代文人的佳作和药物学著作.近代以来的文学作品.报纸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关键词: 牡丹 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