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丰富的脸》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9册第十一课——《表情丰富的脸(一)》。
(二)、本课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人物的表情极为丰富,是人物内心情感的重要体现。了解人物的基本表情在不同程度下的变化规律。掌握喜、怒、哀、惊四种基本表情的绘画要点。(眼、眉、嘴的变化规律) 操作目标:掌握蜡笔刮画的操作方法,完成一幅表现人物表情的蜡笔刮画作品。
2、情感目标:学会运用丰富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培养竞争、合作、分享的交往意识和能力。
(三)、本课重点:学生自主探索人物脸部丰富的表情变化,并能运用刮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欣赏人物脸部表情的不同变化,激起学生记忆,利用多种探索途径和有趣的绘画方法来表现人物生动的表情。
本课难点:眼、眉、嘴在表情变化中的基本变化规律。
(四)、课型: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课时:设计为一课时。
二、 教学方法:
(一)、说教法:根据我设计的教学思路,在这节课里我要选用的教法有:“教师表情示范法”、“提法”“引证法”、“组织比赛对比提高法”、“展示评价法”等。所需教具有:收有不同表情图片的本课优质教学光盘、蜡笔刮画范作、一张圆脸卡片。
(二)、说学法:
根据教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通过自主的“观察展示”、“竞争游戏”、“实践探索”、“欣赏评论”等学习活动自然掌握本课所学,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所需学具有:蜡笔(油画棒)、圆珠笔、直尺、四个圆形卡片等。
三、 教学程序:
1、示范导入:
既然要让学生感受、体验丰富的表情,那么教师首先就要像演员一样能哭、能笑,通过自己的表情感染学生。所以我会在课堂刚开始就用“愤怒”的表情面对学生,让学生觉得老师今天的变化。这样,即达到惊奇、紧张、加深印象的目的又整顿了课堂纪律、收拢了学生注意力,为以后的授课做好铺垫。 继而提问:“猜猜我的心情怎样?”(学生自然会猜到生气、发怒)(接下来要变愤怒为开心)讲解:“同学们答对了,(板书“心”字)是的,一个人的心情时常会发生变化,有时快乐,有时伤心,有时愤怒,有时平静。而最能体现心情变化的就是人的脸部表情。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第六课《表情丰富的脸》”(板书课题)到此导入结束,力求激发兴趣,凝聚视听,简单明确,直奔主题的效果。
2、科学举证:
教师通过引证法讲解“最新科学研究表明:人脸部的肌肉有42条,连接着无数的神经可产生7000多种表情。”例如:笑、哭、愁、怒、惊、呆…….
3、欣赏展示:
播放教学光盘,展示不同表情图片,激发学生主动展示。提问:“你也能学着展示几种表情,来表示不同的心情吗?”(请同学到讲台前展示表情,让其他同学猜他的心情。)以上两个环节从科学举证和学生实践体验两个角度都证明了人的表情十分丰富,他是人们心情的外在体现。接下来为了能让更多的同学得到展示的机会,我会用小组展示的方法使每位同学都获得展示的机会。课程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知道表情的丰富性,也就完成了本课认知目标的第一步。然后我会用竞争游戏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物各种表情的基本变化程度。
4、竞争游戏:
(板书:喜、怒、哀、惊。)教师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每组选一种表情,学生思考这种表情的不同表现程度然后进行展示。(例如:微笑、冷笑、嘲笑、大笑)在每组同学展示时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大胆展示。同时,请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做裁判,评出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表扬。
5、归纳整理:
教师出示面无表情的圆脸卡片,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画眉、眼、嘴的基本造型来改变成喜、怒、哀、惊
四种基本的人物表情。然后根据学生所画选取优秀作品张贴到黑板上,并总结出基本的变化规律。 这两个环节重点在让学生从众多的表情中提炼出四种基本表情,并加以深入了解其不同程度的展现过程,掌握其“眼”、“眉”、“嘴”的变化规律,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6、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以蜡笔刮画德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夸张的人物表情的绘画作品。边画边讲,告诉学生自己的构思和注意点。
操作方法是:(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先在一张纸上涂一层彩色底蜡,然后用深色覆盖。学生作画时用圆珠笔笔尖进行划线,也可以用尺子尖角进行刮画,出现错误可用深色填补。
7、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完成一幅表现夸张的人物表情的绘画作品
提醒:
1、注意色彩的选用。如,难为情时,会脸红。过分紧张害怕时,会面色苍白。
2、注意构图时选择横式或竖式要适合。
3、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8、展示评价
我用的是自主展示、欣赏互评的方法。学生完成作品后先在讲台前模仿一下他所画的人物表情并自主张贴到黑板相应的位置,贴好后可以自由、欢快地欣赏、评论其他同学的作品。
课程在欢乐的氛围中自然延伸到课外。自此,我的美术课在愤怒、紧张的气氛中开始,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结束。
四:板书设计
《表情丰富的脸》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9册第十一课——《表情丰富的脸(一)》。
(二)、本课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人物的表情极为丰富,是人物内心情感的重要体现。了解人物的基本表情在不同程度下的变化规律。掌握喜、怒、哀、惊四种基本表情的绘画要点。(眼、眉、嘴的变化规律) 操作目标:掌握蜡笔刮画的操作方法,完成一幅表现人物表情的蜡笔刮画作品。
2、情感目标:学会运用丰富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培养竞争、合作、分享的交往意识和能力。
(三)、本课重点:学生自主探索人物脸部丰富的表情变化,并能运用刮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欣赏人物脸部表情的不同变化,激起学生记忆,利用多种探索途径和有趣的绘画方法来表现人物生动的表情。
本课难点:眼、眉、嘴在表情变化中的基本变化规律。
(四)、课型: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课时:设计为一课时。
二、 教学方法:
(一)、说教法:根据我设计的教学思路,在这节课里我要选用的教法有:“教师表情示范法”、“提法”“引证法”、“组织比赛对比提高法”、“展示评价法”等。所需教具有:收有不同表情图片的本课优质教学光盘、蜡笔刮画范作、一张圆脸卡片。
(二)、说学法:
根据教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通过自主的“观察展示”、“竞争游戏”、“实践探索”、“欣赏评论”等学习活动自然掌握本课所学,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所需学具有:蜡笔(油画棒)、圆珠笔、直尺、四个圆形卡片等。
三、 教学程序:
1、示范导入:
既然要让学生感受、体验丰富的表情,那么教师首先就要像演员一样能哭、能笑,通过自己的表情感染学生。所以我会在课堂刚开始就用“愤怒”的表情面对学生,让学生觉得老师今天的变化。这样,即达到惊奇、紧张、加深印象的目的又整顿了课堂纪律、收拢了学生注意力,为以后的授课做好铺垫。 继而提问:“猜猜我的心情怎样?”(学生自然会猜到生气、发怒)(接下来要变愤怒为开心)讲解:“同学们答对了,(板书“心”字)是的,一个人的心情时常会发生变化,有时快乐,有时伤心,有时愤怒,有时平静。而最能体现心情变化的就是人的脸部表情。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第六课《表情丰富的脸》”(板书课题)到此导入结束,力求激发兴趣,凝聚视听,简单明确,直奔主题的效果。
2、科学举证:
教师通过引证法讲解“最新科学研究表明:人脸部的肌肉有42条,连接着无数的神经可产生7000多种表情。”例如:笑、哭、愁、怒、惊、呆…….
3、欣赏展示:
播放教学光盘,展示不同表情图片,激发学生主动展示。提问:“你也能学着展示几种表情,来表示不同的心情吗?”(请同学到讲台前展示表情,让其他同学猜他的心情。)以上两个环节从科学举证和学生实践体验两个角度都证明了人的表情十分丰富,他是人们心情的外在体现。接下来为了能让更多的同学得到展示的机会,我会用小组展示的方法使每位同学都获得展示的机会。课程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知道表情的丰富性,也就完成了本课认知目标的第一步。然后我会用竞争游戏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物各种表情的基本变化程度。
4、竞争游戏:
(板书:喜、怒、哀、惊。)教师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每组选一种表情,学生思考这种表情的不同表现程度然后进行展示。(例如:微笑、冷笑、嘲笑、大笑)在每组同学展示时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大胆展示。同时,请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做裁判,评出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表扬。
5、归纳整理:
教师出示面无表情的圆脸卡片,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画眉、眼、嘴的基本造型来改变成喜、怒、哀、惊
四种基本的人物表情。然后根据学生所画选取优秀作品张贴到黑板上,并总结出基本的变化规律。 这两个环节重点在让学生从众多的表情中提炼出四种基本表情,并加以深入了解其不同程度的展现过程,掌握其“眼”、“眉”、“嘴”的变化规律,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6、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以蜡笔刮画德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夸张的人物表情的绘画作品。边画边讲,告诉学生自己的构思和注意点。
操作方法是:(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先在一张纸上涂一层彩色底蜡,然后用深色覆盖。学生作画时用圆珠笔笔尖进行划线,也可以用尺子尖角进行刮画,出现错误可用深色填补。
7、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完成一幅表现夸张的人物表情的绘画作品
提醒:
1、注意色彩的选用。如,难为情时,会脸红。过分紧张害怕时,会面色苍白。
2、注意构图时选择横式或竖式要适合。
3、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8、展示评价
我用的是自主展示、欣赏互评的方法。学生完成作品后先在讲台前模仿一下他所画的人物表情并自主张贴到黑板相应的位置,贴好后可以自由、欢快地欣赏、评论其他同学的作品。
课程在欢乐的氛围中自然延伸到课外。自此,我的美术课在愤怒、紧张的气氛中开始,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结束。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