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简稿)

湖南师范大学文件

校行发学生字【2010】16号

第三章 课程学习成绩测评

第十一条 课程学习成绩测评按学年度进行计算。

第十二条 课程学习成绩是指学生本学年度内所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不含辅修课程)的考核成绩。成绩评定均采用百分制记分。若课程成绩评定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则分别换算为95、85、75、65分和50分。

第十三条 中期水平考试的课程学习成绩,不作为测评课程纳入测评范围(分子、分母都不计入)。

第十四条 学生所修课程如出现补考,课程学习成绩应按补考前

的成绩计算,补考后的课程学习成绩不能纳入学年的测评。经审批同意缓考的课程放在缓考当学年度进行测评。

第十五条 课程学习成绩用F2表示,为纳入测评的各门必修课、限选课的学分与各科目单科成绩的乘积之和,再除以各课程学分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第四章 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测评

第十六条 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工作和课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创新素养以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考察

学生在科技学术、社会工作、文学艺术、文体竞赛以及其他实践活动等方面获得的成果。

第十七条 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各测评项目的测评内容及计分标准: (一)职业技能类(B1)

1、测评内容:包括英语水平考试(CET、PETS、托福、雅思等)及其他语种语言水平考试、计算机水平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及其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且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者。加分项目要求是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要求外,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只要求通过CET-3即可毕业的专业,被测评学生若通过CET-4 则可以按加分标准加分。

2、计分标准:证书等级由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委员会按照相关规定、结合证书获得的难易程度予以认定,参照表1加分。同一项目以最高分计,不累计加分。

表1:职业技能类加分标准

(二)学科竞赛类(B2)

1、测评内容: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所获奖项的加分。

2、计分标准:计分标准依照表2,不同项目获奖可累计加分,同一

项目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只计最高分;团体竞赛获奖,对其中起主要作用者,按相应标准计满分,起次要作用者,按相应标准减半计分。

表2:学科竞赛加分标准

(三)科技学术活动类(B3)

1、测评内容: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在公开出版的合法学术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获国家发明专利等。

2、计分标准:同一成果获得不同级别奖励,以最高分计,不累计

加分。

(1)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包括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科技竞赛、“杨树达”奖、科技创造奖,其他政府部门、专业学会组织的科技、学术类竞赛)、各类研究成果获得奖励,以及获得创新性试验计划科研立项等,按表3加分。

表3:科技活动加分标准

(2)在公开出版的合法学术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按表4加分。所有论文加分应有出版刊物作为证明材料,录用通知原则上不作为评分依据;不同论文按篇数累计加分,被转载的论文按转载最高级刊物计分;集体合作论文前两名作者按相应项计满分,其他作者按相应项减半计分。刊物级别由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委员会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认定。

表4:学术论文加分标准

(3)公开出版学术、文学、艺术等著作的,按表5加分。不同著作可累计加分,合著者按作者实际承担的工作量计分。

表5:出版著作评分标准

(四)文学艺术作品类(B4)

1、测评内容:学生在合法媒体上(报刊应该具有CN刊号和国际

标准号、或有相关部门审批的内部准印号;网站应该是学校、学院和职能部门的门户网站)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发表的文学、艺术、新闻作品。

2、计分标准: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委员会根据作品的质量、媒体级别和权威性,依据表6的评分标准确定具体媒体发表作品的分值。所有作品加分应有证明(广播、电视发表作品要有播出单位的播出证明或影音复制件),不同作品可累计加分,同一作品被不同媒体发表或转载的,只计最高分,不累计加分;集体合作作品的第一作者按相应项计满分,其他作者按相应项减半计分;集体合作作品如第一作者为教师则相应第一个学生作者认定为第一作者。学生记者、编辑等从事宣传工作的学生在校级以上发表的新闻作品方可纳入加分范畴。在各类网站上发表作品的累计分数原则上不超过15分。

表6:发表文学、艺术、新闻等作品评分标准 (五)社会工作类(B5)

1、测评内容: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学生助理、朋辈心理辅导员等。 2、计分标准:

能够积极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创造性的完成开展工作,并因个人业绩突出的原因,受到学校及其以上级别的表彰,如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优秀学生助理”、“优秀朋辈心理辅导员”等,或者所主管的部门被评为先进集体,如班长任职所在班级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团支书任职所在团支部被评为“优秀团支部”、寝室长所在的寝室被评为“文明寝室”等,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按表7计分标准最高值计分。

能够履行工作职责、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者按按表7计分标准最低值加分。

担任学生干部任职期未超过一学期(指无正当理由中途辞职或离职),或不履行工作职责、无业绩的,计0分;兼任多项职务的学生,按其最高职

务计分,不累计加分。

其他情况在分数段中酌情加分。

表7:社会工作评分标准

(六)社会实践类(B6)

1、测评内容:对积极参加“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其他社会活动;或者在校、院五四评优中受表彰者;或者在拾金不昧、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艰苦奋斗等方面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个人或集体,以及在其他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受到学院以上表彰的,获得优秀团队或先进个人

称号的,获得相关单位表彰或书面表扬、或者撰写调查报告、实践报告者的。

2、计分标准:按表8加分。受到学院以上表彰的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特别是各种协会、社团、网站所设奖项)级别需由相应学校主管单位出具加盖公章的书面认定书。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报告获奖前两名作者按相应项计满分,其他作者按相应项减半计分,同一事迹获得表彰的按最高级别表彰计分,不累计加分。

表8:社会实践加分标准

班集体、班级学生党支部(指建立了学生党支部的班级,下同)、团支部等取得突出成绩受到学院以上组织表彰并授予荣誉称号的,主要指校级/院级先进学生党支部;校级“十佳”/校级/院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等集体荣誉;校级“十佳”/校级/院级先进班集体,其班级所有成员按表9加分:

表9:先进集体评分标准

(七)文体艺术竞赛类(B7)

1、测评内容:参加各级各类文体艺术竞赛获奖者,包括国家级、省级、校级部门组织或认可的艺术展演或竞赛、各级各类体育竞技比赛、辩论赛、校级的“师大之星”评选、“未来教育家奖”评选等综合素质型的竞赛活动。

2、计分标准:按表10加分。同一项目以最高分计,不重复加分。本项累计加分不超过15分。

表10:文体竞赛、综合素质型竞赛加分标准

第十八条 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测评采用记实加分的方法,分项累加,由此累计所得总分即为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总评分(记作F3),其计算公式为:

B1、B2、B3、B4、B5、B6、B7分别表示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各测评项目

的评分值。

第十九条 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测评按学年度进行计算。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成果,一般应由学生本人提供证明材料并自评,经班级测评小组核查评分后,报学院审核。

第二十条 学院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和该专业学生发展的需要,可以在现有的7项测评子项目内容框架下,对同年级同专业的测评项目进行适当优化或调整。各学院依据本办法设定的计分标准,在不突破本大项计分项目100分

和7个子计分项目30分的封顶分数前提下,确定学院7个项目的分值分配和具体计分项目。

第六章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组织与实施

第二十五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由学校统一领导、学生工作部(处)负责部署、指导,各学院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 各学院成立以院长为主任的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委员会。

职责包括:负责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组织和规划;审查加分原则和依据;审核学生测评成绩;答复学生咨询;处理学生申诉等。

第二十七条 各班成立班级测评小组,组成人员一般为5-7人(成员总数为单数),负责组织、实施本班级的测评工作。其中,各班党支部书记(指建有党支部的班级)、班长、团支书为小组当然成员。班长为组长,行使组织、联络、协调的职能,但不得干涉测评小组其他成员的评议活动。其余成员要求是非干部学生代表,由全班同学民主推选产生。

第二十八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程序如下:

(一)各班党支部书记(指建有党支部的班级)、班长、团支部书记协助辅导员组织本班学生认真学习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相关文件,明确工作要求。

(二)测评小组成员对本班学生的“基本素质”项进行逐一评分,对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查。

(三)各班学生根据本办法进行自评,填写《湖南师范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表》,并提供加分项的原始证明材料及相关复印件1份。

(四)各班级测评小组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度综合表现,评议、审查学生测评总分,将初评结果公示3天;学生对初评结果有异议者,可于初评结果公示之日起3日内向班级测评小组提出申诉,班级测评小组应在3天内作出答复。若对本班答复仍有异议应在获得答复之日起3个工作日之内向学院奖学金评审小组反映有关情况,由其给出相关处理意见。必要时,可由学生工作处最终酌情裁定评分。

(五)《湖南师范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登记表》须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填写,经班级测评小组组长、辅导员、学生工作部(处)逐级审查认定后,由各学院存入学生档案中。

(六)班级测评小组填写包括所有被测评人名单、测评分、排名等项目的《湖南师范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汇总表》,经班级测评小组全体成员签名后,

交学院复核。

(七)《湖南师范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汇总表》经学院党委副书记签章确认后,报1份至学生工作部(处),由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各存档1份。

湖南师范大学文件

校行发学生字【2010】16号

第三章 课程学习成绩测评

第十一条 课程学习成绩测评按学年度进行计算。

第十二条 课程学习成绩是指学生本学年度内所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不含辅修课程)的考核成绩。成绩评定均采用百分制记分。若课程成绩评定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则分别换算为95、85、75、65分和50分。

第十三条 中期水平考试的课程学习成绩,不作为测评课程纳入测评范围(分子、分母都不计入)。

第十四条 学生所修课程如出现补考,课程学习成绩应按补考前

的成绩计算,补考后的课程学习成绩不能纳入学年的测评。经审批同意缓考的课程放在缓考当学年度进行测评。

第十五条 课程学习成绩用F2表示,为纳入测评的各门必修课、限选课的学分与各科目单科成绩的乘积之和,再除以各课程学分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第四章 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测评

第十六条 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工作和课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创新素养以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考察

学生在科技学术、社会工作、文学艺术、文体竞赛以及其他实践活动等方面获得的成果。

第十七条 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各测评项目的测评内容及计分标准: (一)职业技能类(B1)

1、测评内容:包括英语水平考试(CET、PETS、托福、雅思等)及其他语种语言水平考试、计算机水平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及其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且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者。加分项目要求是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要求外,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只要求通过CET-3即可毕业的专业,被测评学生若通过CET-4 则可以按加分标准加分。

2、计分标准:证书等级由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委员会按照相关规定、结合证书获得的难易程度予以认定,参照表1加分。同一项目以最高分计,不累计加分。

表1:职业技能类加分标准

(二)学科竞赛类(B2)

1、测评内容: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所获奖项的加分。

2、计分标准:计分标准依照表2,不同项目获奖可累计加分,同一

项目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只计最高分;团体竞赛获奖,对其中起主要作用者,按相应标准计满分,起次要作用者,按相应标准减半计分。

表2:学科竞赛加分标准

(三)科技学术活动类(B3)

1、测评内容: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在公开出版的合法学术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获国家发明专利等。

2、计分标准:同一成果获得不同级别奖励,以最高分计,不累计

加分。

(1)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包括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科技竞赛、“杨树达”奖、科技创造奖,其他政府部门、专业学会组织的科技、学术类竞赛)、各类研究成果获得奖励,以及获得创新性试验计划科研立项等,按表3加分。

表3:科技活动加分标准

(2)在公开出版的合法学术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按表4加分。所有论文加分应有出版刊物作为证明材料,录用通知原则上不作为评分依据;不同论文按篇数累计加分,被转载的论文按转载最高级刊物计分;集体合作论文前两名作者按相应项计满分,其他作者按相应项减半计分。刊物级别由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委员会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认定。

表4:学术论文加分标准

(3)公开出版学术、文学、艺术等著作的,按表5加分。不同著作可累计加分,合著者按作者实际承担的工作量计分。

表5:出版著作评分标准

(四)文学艺术作品类(B4)

1、测评内容:学生在合法媒体上(报刊应该具有CN刊号和国际

标准号、或有相关部门审批的内部准印号;网站应该是学校、学院和职能部门的门户网站)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发表的文学、艺术、新闻作品。

2、计分标准: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委员会根据作品的质量、媒体级别和权威性,依据表6的评分标准确定具体媒体发表作品的分值。所有作品加分应有证明(广播、电视发表作品要有播出单位的播出证明或影音复制件),不同作品可累计加分,同一作品被不同媒体发表或转载的,只计最高分,不累计加分;集体合作作品的第一作者按相应项计满分,其他作者按相应项减半计分;集体合作作品如第一作者为教师则相应第一个学生作者认定为第一作者。学生记者、编辑等从事宣传工作的学生在校级以上发表的新闻作品方可纳入加分范畴。在各类网站上发表作品的累计分数原则上不超过15分。

表6:发表文学、艺术、新闻等作品评分标准 (五)社会工作类(B5)

1、测评内容: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学生助理、朋辈心理辅导员等。 2、计分标准:

能够积极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创造性的完成开展工作,并因个人业绩突出的原因,受到学校及其以上级别的表彰,如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优秀学生助理”、“优秀朋辈心理辅导员”等,或者所主管的部门被评为先进集体,如班长任职所在班级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团支书任职所在团支部被评为“优秀团支部”、寝室长所在的寝室被评为“文明寝室”等,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按表7计分标准最高值计分。

能够履行工作职责、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者按按表7计分标准最低值加分。

担任学生干部任职期未超过一学期(指无正当理由中途辞职或离职),或不履行工作职责、无业绩的,计0分;兼任多项职务的学生,按其最高职

务计分,不累计加分。

其他情况在分数段中酌情加分。

表7:社会工作评分标准

(六)社会实践类(B6)

1、测评内容:对积极参加“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其他社会活动;或者在校、院五四评优中受表彰者;或者在拾金不昧、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艰苦奋斗等方面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个人或集体,以及在其他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受到学院以上表彰的,获得优秀团队或先进个人

称号的,获得相关单位表彰或书面表扬、或者撰写调查报告、实践报告者的。

2、计分标准:按表8加分。受到学院以上表彰的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特别是各种协会、社团、网站所设奖项)级别需由相应学校主管单位出具加盖公章的书面认定书。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报告获奖前两名作者按相应项计满分,其他作者按相应项减半计分,同一事迹获得表彰的按最高级别表彰计分,不累计加分。

表8:社会实践加分标准

班集体、班级学生党支部(指建立了学生党支部的班级,下同)、团支部等取得突出成绩受到学院以上组织表彰并授予荣誉称号的,主要指校级/院级先进学生党支部;校级“十佳”/校级/院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等集体荣誉;校级“十佳”/校级/院级先进班集体,其班级所有成员按表9加分:

表9:先进集体评分标准

(七)文体艺术竞赛类(B7)

1、测评内容:参加各级各类文体艺术竞赛获奖者,包括国家级、省级、校级部门组织或认可的艺术展演或竞赛、各级各类体育竞技比赛、辩论赛、校级的“师大之星”评选、“未来教育家奖”评选等综合素质型的竞赛活动。

2、计分标准:按表10加分。同一项目以最高分计,不重复加分。本项累计加分不超过15分。

表10:文体竞赛、综合素质型竞赛加分标准

第十八条 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测评采用记实加分的方法,分项累加,由此累计所得总分即为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总评分(记作F3),其计算公式为:

B1、B2、B3、B4、B5、B6、B7分别表示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各测评项目

的评分值。

第十九条 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测评按学年度进行计算。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成果,一般应由学生本人提供证明材料并自评,经班级测评小组核查评分后,报学院审核。

第二十条 学院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和该专业学生发展的需要,可以在现有的7项测评子项目内容框架下,对同年级同专业的测评项目进行适当优化或调整。各学院依据本办法设定的计分标准,在不突破本大项计分项目100分

和7个子计分项目30分的封顶分数前提下,确定学院7个项目的分值分配和具体计分项目。

第六章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组织与实施

第二十五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由学校统一领导、学生工作部(处)负责部署、指导,各学院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 各学院成立以院长为主任的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委员会。

职责包括:负责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组织和规划;审查加分原则和依据;审核学生测评成绩;答复学生咨询;处理学生申诉等。

第二十七条 各班成立班级测评小组,组成人员一般为5-7人(成员总数为单数),负责组织、实施本班级的测评工作。其中,各班党支部书记(指建有党支部的班级)、班长、团支书为小组当然成员。班长为组长,行使组织、联络、协调的职能,但不得干涉测评小组其他成员的评议活动。其余成员要求是非干部学生代表,由全班同学民主推选产生。

第二十八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程序如下:

(一)各班党支部书记(指建有党支部的班级)、班长、团支部书记协助辅导员组织本班学生认真学习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相关文件,明确工作要求。

(二)测评小组成员对本班学生的“基本素质”项进行逐一评分,对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查。

(三)各班学生根据本办法进行自评,填写《湖南师范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表》,并提供加分项的原始证明材料及相关复印件1份。

(四)各班级测评小组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度综合表现,评议、审查学生测评总分,将初评结果公示3天;学生对初评结果有异议者,可于初评结果公示之日起3日内向班级测评小组提出申诉,班级测评小组应在3天内作出答复。若对本班答复仍有异议应在获得答复之日起3个工作日之内向学院奖学金评审小组反映有关情况,由其给出相关处理意见。必要时,可由学生工作处最终酌情裁定评分。

(五)《湖南师范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登记表》须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填写,经班级测评小组组长、辅导员、学生工作部(处)逐级审查认定后,由各学院存入学生档案中。

(六)班级测评小组填写包括所有被测评人名单、测评分、排名等项目的《湖南师范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汇总表》,经班级测评小组全体成员签名后,

交学院复核。

(七)《湖南师范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汇总表》经学院党委副书记签章确认后,报1份至学生工作部(处),由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各存档1份。


相关内容

  • 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 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05年8月修订) 浙大发学[2005]40号 关于印发<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实施办法(2005年8月修订)>的通知 各学院,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 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将<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05年 ...

  • 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十佳大学生"评选办法
  • 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十佳大学生"评选办法为倡导奋发向上. 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 激发广大学生刻苦求知. 开拓创新的热情,宣传展示材料学院优秀大学生的风采,激励广大学 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范围 "十佳大学生"每 ...

  • 学术专长保研
  • 转发:中国农业大学关于推荐2013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通知 发布日期: 访问次数: 1568 2012-09-11 字号:[ 大 中 小 ] 根据教育部和北京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精神,并遵照<中国农业大学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 ...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本科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本科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山大威校学字„2012‟9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适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各项素质全面发展,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

  •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生综合测评及评优实施办法
  •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生综合测评及评优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教育管理,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教育部&l ...

  • 暨南大学交换学生手册
  • 暨南大学交换学生手册 前 言 自1994年以来,我校先后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古西堡).圣道大学.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欧克莱尔).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迈阿密大学(哈密尔顿).加拿大圣玛丽大学.法国里昂天主教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大学.瑞典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学.波兰 ...

  • 2016年广东高考改革方案:文理不分科,英语可考两次
  • 备受关注的广东省高考改革方案昨日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yjbys小编为大家分享最新的广东省高考改革实施方案亮点解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统一高考实行 "3+3",本科院校招生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考外语科目可有两次考试机会 --经教育部备案同意,广东省人民政 ...

  • 海南大学2015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5年11月 -1- 目 录 一.学校概况 ........................................... 4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 6 (一)培养目标 ......... ...

  • 东北林业大学推免方案2013
  • 东北林业大学关于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 研究生的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教育部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教学(2006)14号)文件要求,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以下简称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