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梅兰竹菊的古诗

有关梅兰竹菊的古诗

梅兰竹菊的诗句

《梅》: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兰》:

傅 玄《秋兰篇》

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

双鱼自踊跃,两鸟时回翔。君其历九秋,与妾同衣裳。

徐丰之

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尚想嘉宾,希风永叹。

《竹》: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作于元丰二年(1020)湖州

於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欠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苏轼诗选注》

《菊》:

菊城吟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叹庭前甘菊花 杜甫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尽醉醒,残花烂漫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丑奴儿(咏梅)

作者:陈亮

黄昏山驿消魂处,枝亚疏篱。

枝亚疏篱。酝藉香风蜜打围。

隔篱鸡犬谁家舍,门掩斜晖。

门掩斜晖。花落花开总不知。

好事近(咏梅)

作者:陈亮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

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

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作者:崔道融

溪上寒梅初满枝,夜来霜月透芳菲。 清光寂寞思无尽,应待琴尊与解围。

山园小梅

作者: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作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描写兰的诗五首:

戏题木兰花

作者:白居易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题令狐家木兰花

作者:白居易

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秋蕙

作者:元·揭斯

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

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唐·无可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幽兰操

作者: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描写竹的诗五首:

咏竹

作者: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作者: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作者: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作者:(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水调歌头·咏竹”

作者: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描写菊的诗五首:

菊韵

作者: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 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赋得残菊

作者:唐太宗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云安九日

作者: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有关梅兰竹菊的古诗

梅兰竹菊的诗句

《梅》: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兰》:

傅 玄《秋兰篇》

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

双鱼自踊跃,两鸟时回翔。君其历九秋,与妾同衣裳。

徐丰之

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尚想嘉宾,希风永叹。

《竹》: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作于元丰二年(1020)湖州

於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欠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苏轼诗选注》

《菊》:

菊城吟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叹庭前甘菊花 杜甫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尽醉醒,残花烂漫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丑奴儿(咏梅)

作者:陈亮

黄昏山驿消魂处,枝亚疏篱。

枝亚疏篱。酝藉香风蜜打围。

隔篱鸡犬谁家舍,门掩斜晖。

门掩斜晖。花落花开总不知。

好事近(咏梅)

作者:陈亮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

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

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作者:崔道融

溪上寒梅初满枝,夜来霜月透芳菲。 清光寂寞思无尽,应待琴尊与解围。

山园小梅

作者: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作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描写兰的诗五首:

戏题木兰花

作者:白居易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题令狐家木兰花

作者:白居易

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秋蕙

作者:元·揭斯

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

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唐·无可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幽兰操

作者: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描写竹的诗五首:

咏竹

作者: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作者: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作者: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作者:(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水调歌头·咏竹”

作者: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描写菊的诗五首:

菊韵

作者: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 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赋得残菊

作者:唐太宗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云安九日

作者: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相关内容

  • 二 上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精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单元目标 识字1 more>> ·识字1-精彩教案好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实验教材分析 ·<识字1>课文内容 识字2 more>> ·识字2-经典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2-课文内容精彩推荐 识字3 ...

  • 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教案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四会字,6个二会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紧"."灵"."芳". 3.初步理清脉络,能用一小段话说出文章的内容. [二]教学 ...

  •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竹石]优秀教案
  • <竹石>课堂实录1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2个生字. 2 学习看注解,读懂诗句意思. 3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 体会竹子扎根岩缝之中坚忍不拔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 学生:观察竹子生长的情况,搜集描写.赞美竹子的诗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释 ...

  • 小学语文[梅兰芳练功]教案
  • 梅兰芳练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曾.拜.跷.砖.踩.肿.设.跤.凭.蜚".积累9个词语.借助注释知道"跷功.蜚声"的意思,查词典知道"料子"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方设法",辨析"硬"在& ...

  • 二年级上课文填空
  • 1.蓝蓝的天空( ),几朵白云( )像一群( ),( )像几只( ). 2.同学们( )在草地上打滚儿,( )忙着逮蚂蚱,( )向着蓝天( )了嗓子.大家奔跑( )笑着( )多( )! 3.( )年7月13日( ),我国申奥( )的喜讯( )传到,( )就沸腾了. 4.天安门( )早已( ),( ) ...

  • 五年级语文上册预习条
  • 第一单元 设计:卢峰镇三完小 贺平华 导语:一篇童话,就像一湾清澈的泉水,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 让我们欣喜,让我们惊奇.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而奇妙的童话王国, 欣赏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1.本单元围绕 这一主题,选编了五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其中, . . 是精读课文, . 是略读课文.学习本 ...

  • 当代书法名家于国光个人简介及书法作品欣赏
  • 于国光近照 于国光:字润波,号东门客,是隶书名家刘炳森亲传弟子,1963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书画院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际名人书画院理事,神州博古书画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英杰国际交流中心艺术顾问,易从网特约书画家. 他曾多次参加北京市及全国书画大展并获奖,并获"中国优秀艺 ...

  • [竹石]教学设计
  • 之一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二小 李 莉 设计理念:语文课堂要体现开放襟怀,把课外的学习引进课内,使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而且诗人的生平与他诗作蕴涵的精神一脉相承,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设计特色: ...

  • 2016年"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节目串词
  • 2016年"中国梦 爱国情 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节目串词 2016年"中国梦 爱国情 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节目串词 A: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B: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A: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B:纵横几万里,千古遗韵响彻神州;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