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夏夜多美(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夏夜多美》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险时刻,睡莲姑姑弯下腰把它救了上来,热心的小蜻蜓牺牲休息时间,在萤火虫的带领下,把小蚂蚁送回了家。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夏夜美丽的荷塘夜色,更被小动物们相互关爱的美好品质深深打动。这篇文章文辞优美感人,字里行间都透着一
股浓浓的温情,是人文内涵极其丰富的佳作。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送、让”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二、说教法
阅读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这节课的教学预设中,我首先大胆创设优美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美丽的夏夜中进行学习。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朗读,在朗读中体验、感悟,使学生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同时,心灵受到熏陶和触动,感受夏夜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学会关心别人,培养良好的品质修养。教学方式上以“导演和演员”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表演课本剧。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提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途径。评价方式上,我采取多元化评价,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同学外,还可以是本人,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别人的情感和价值观,而且也激发
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说学法
以读为载体,感悟文章内容。初读时,要求读准音,读通课文。再读时,了
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初步感悟夏夜不仅景美,人物的心灵更美。细读时,引导学生从“喜欢谁”入手,感悟睡莲是如何关心帮助小蚂蚁的。通过朗读、理解、想像,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情感,感受夏夜“内在”的美,体现阅读的层次性。朗读采用自读、齐读、引读、边读边演等形式,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朗读感悟文章内容,在反复的朗读中理解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反复对话中巩固。
四、教学准备
动物头饰、多媒体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二)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互助学习
(四)欣赏范读,体会感情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画出你眼中美丽的夏夜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复习生字
有一天,蚂蚁妈妈带宝宝们去公园里锻炼身体,瞧,他们正在练习跑步呢!在每一条跑道上都有一些关卡,读出了卡上的字才能过关。哪一组小朋友愿意帮
帮他们啊?
过渡:天都黑了,可蚂蚁妈妈的另一个宝宝还没有回来,它到哪去了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在情境中巩固识字,既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又很自然地引出文中的故事。同时结合了本文中心,让孩子们感受到
帮助他人的乐趣。)
(二)想像朗读,激发感情
1、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思考文中讲到了哪些小动物?
(设计意图:通过听老师的读,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
的优美,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2、交流,粘贴带名字的小动物图片,学生边看图,边读出词语。
(三)自读自悟,读出感情
1、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2、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话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并告诉他,你为什么喜
欢?
3、反馈交流。相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读边悟。
(设计意图: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
基础上反馈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四)创设情境,指导表演
这么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
1、在这美丽的夏夜里,公园里静悄悄的,大家都睡着了,池塘里的睡莲也闭上了眼睛……突然,怎么了?找两个学生演蚂蚁和睡莲。(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鲜活的情景,通过表演,加深对字词的理解,让学生兴趣盎然地了解课文内
容。)
2、爸爸妈妈找不到小蚂蚁,该多着急啊!这时,谁来了?找学生扮演蜻蜓。
3、天太黑了,见不到路怎么回家?找学生扮演萤火虫。
4、旁白: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坛前,小
蚂蚁到家了。(欢呼状)
(穿针引线地使故事情节自然发展。)
5、出示: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在师生共同朗读、表演中感受到小动物之间互帮互助的真挚情感。)
6、小组合作学习:分配角色,小组成员试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演。 (之前的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小组再演,让每个孩子都亲身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这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
生的特点:好动、喜欢小动物、对分角色朗读表演感兴趣。)
7、展示表演。
(五)、深入感悟,深化体验
1、指读14-16自然段;借助动画、音效,集体朗读,根据自己的想像自
由地辅以动作。
(利用多媒体动画、音效以及学生自己做动作表演朗读,为学生创设真实的
情境。)
2、是啊,夏夜多美啊!碧绿的河水,粉红的睡莲,青青的假山,绿绿的草坪,美丽的鲜花,闪闪的星星。读完了这则小故事,你觉得还有什么比这景色
更美?学生结合各种小动物具体说说“心灵之美”。
(用优美的语言再现故事情境,让学生的情感在优美的意境中受到熏陶,得
以深化。同时,积累语言,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六)感悟,小结
1、读完了课文,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明白一些为人处世的小道理。让语文学习成为孩子们学会生活的一种能
力。)
2、师小结;老师相信你们会成为外表美,心灵更美的好孩子。
(七)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1、夏夜很美,小动物们的心灵更美,你画的夏夜美不美呢?请大家先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小组里的同学,然后选出你们认为画得好说得又好的小朋友上来
说一说。
2、师总结:小朋友们不仅读得好,画得好,说得也棒,大家能把刚才所说
的美丽的夏夜写下来吗?
(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拓宽了学生想像的思维空间。将课文内容向课外拓展延伸,以画促话,给学生的心灵插上自由飞翔的翅膀,让其个性在绘画与解
说中充分张扬。)
六、说板书设计
15 夏夜多美
睡莲姑姑
景色美 小蜻蜓 心灵美 萤火虫 大家帮助小蚂蚁回家 助人为乐
星星 多美的夏夜
15 夏夜多美(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夏夜多美》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险时刻,睡莲姑姑弯下腰把它救了上来,热心的小蜻蜓牺牲休息时间,在萤火虫的带领下,把小蚂蚁送回了家。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夏夜美丽的荷塘夜色,更被小动物们相互关爱的美好品质深深打动。这篇文章文辞优美感人,字里行间都透着一
股浓浓的温情,是人文内涵极其丰富的佳作。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送、让”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二、说教法
阅读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这节课的教学预设中,我首先大胆创设优美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美丽的夏夜中进行学习。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朗读,在朗读中体验、感悟,使学生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同时,心灵受到熏陶和触动,感受夏夜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学会关心别人,培养良好的品质修养。教学方式上以“导演和演员”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表演课本剧。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提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途径。评价方式上,我采取多元化评价,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同学外,还可以是本人,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别人的情感和价值观,而且也激发
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说学法
以读为载体,感悟文章内容。初读时,要求读准音,读通课文。再读时,了
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初步感悟夏夜不仅景美,人物的心灵更美。细读时,引导学生从“喜欢谁”入手,感悟睡莲是如何关心帮助小蚂蚁的。通过朗读、理解、想像,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情感,感受夏夜“内在”的美,体现阅读的层次性。朗读采用自读、齐读、引读、边读边演等形式,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朗读感悟文章内容,在反复的朗读中理解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反复对话中巩固。
四、教学准备
动物头饰、多媒体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二)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互助学习
(四)欣赏范读,体会感情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画出你眼中美丽的夏夜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复习生字
有一天,蚂蚁妈妈带宝宝们去公园里锻炼身体,瞧,他们正在练习跑步呢!在每一条跑道上都有一些关卡,读出了卡上的字才能过关。哪一组小朋友愿意帮
帮他们啊?
过渡:天都黑了,可蚂蚁妈妈的另一个宝宝还没有回来,它到哪去了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在情境中巩固识字,既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又很自然地引出文中的故事。同时结合了本文中心,让孩子们感受到
帮助他人的乐趣。)
(二)想像朗读,激发感情
1、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思考文中讲到了哪些小动物?
(设计意图:通过听老师的读,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
的优美,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2、交流,粘贴带名字的小动物图片,学生边看图,边读出词语。
(三)自读自悟,读出感情
1、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2、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话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并告诉他,你为什么喜
欢?
3、反馈交流。相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读边悟。
(设计意图: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
基础上反馈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四)创设情境,指导表演
这么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
1、在这美丽的夏夜里,公园里静悄悄的,大家都睡着了,池塘里的睡莲也闭上了眼睛……突然,怎么了?找两个学生演蚂蚁和睡莲。(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鲜活的情景,通过表演,加深对字词的理解,让学生兴趣盎然地了解课文内
容。)
2、爸爸妈妈找不到小蚂蚁,该多着急啊!这时,谁来了?找学生扮演蜻蜓。
3、天太黑了,见不到路怎么回家?找学生扮演萤火虫。
4、旁白: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坛前,小
蚂蚁到家了。(欢呼状)
(穿针引线地使故事情节自然发展。)
5、出示: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在师生共同朗读、表演中感受到小动物之间互帮互助的真挚情感。)
6、小组合作学习:分配角色,小组成员试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演。 (之前的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小组再演,让每个孩子都亲身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这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
生的特点:好动、喜欢小动物、对分角色朗读表演感兴趣。)
7、展示表演。
(五)、深入感悟,深化体验
1、指读14-16自然段;借助动画、音效,集体朗读,根据自己的想像自
由地辅以动作。
(利用多媒体动画、音效以及学生自己做动作表演朗读,为学生创设真实的
情境。)
2、是啊,夏夜多美啊!碧绿的河水,粉红的睡莲,青青的假山,绿绿的草坪,美丽的鲜花,闪闪的星星。读完了这则小故事,你觉得还有什么比这景色
更美?学生结合各种小动物具体说说“心灵之美”。
(用优美的语言再现故事情境,让学生的情感在优美的意境中受到熏陶,得
以深化。同时,积累语言,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六)感悟,小结
1、读完了课文,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明白一些为人处世的小道理。让语文学习成为孩子们学会生活的一种能
力。)
2、师小结;老师相信你们会成为外表美,心灵更美的好孩子。
(七)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1、夏夜很美,小动物们的心灵更美,你画的夏夜美不美呢?请大家先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小组里的同学,然后选出你们认为画得好说得又好的小朋友上来
说一说。
2、师总结:小朋友们不仅读得好,画得好,说得也棒,大家能把刚才所说
的美丽的夏夜写下来吗?
(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拓宽了学生想像的思维空间。将课文内容向课外拓展延伸,以画促话,给学生的心灵插上自由飞翔的翅膀,让其个性在绘画与解
说中充分张扬。)
六、说板书设计
15 夏夜多美
睡莲姑姑
景色美 小蜻蜓 心灵美 萤火虫 大家帮助小蚂蚁回家 助人为乐
星星 多美的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