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延安,我把你追寻三步四环节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诗吗?想一想,这个学期咱们学过哪些古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现代诗,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师板书课题(幻1),学生齐读。

师介绍背景:同学们,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记载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因此,被称为革命圣地。在延安的杨家岭、枣园、南泥湾,革命的足迹历历在目。那么,诗人到底在延安追寻什么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二、过程:

(一)先看第一个学习目标(幻2):自读诗句,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请同学们打开书160页,自己读读这首诗吧。

看看诗句中的词语,你会读吗?(幻3):翩翩归来 茁壮成长 撅头 雨后春笋 满目琳琅 探索

奥秘 毫不犹豫 顶天立地 脊梁 灿烂辉煌 展翅飞翔 明媚 高楼大厦

开火车读。同学们读得不错。好的,同桌互相再读一读这首诗,检查一下读得怎么样?

下面,老师想请6个同学分小节来把诗朗读一下。注意,把诗中的字音读准确,读通顺。谁想来试试?好,现在开始。

(二 )同学们读得很流利。第一个目标圆满完成。下面,我们就来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幻4):大体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结合查到的资料,在小组里讨论,

1、诗的第二小节讲到了哪几个地方?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些精神?

2、你还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追寻延安”?开始吧。 (三)信息反馈:

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汇报?

生1:诗的第二小节讲到了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四个地方。我给大家说说杨家岭。我查到了有关杨家岭的资料,从1938年到1947年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过抗日战争,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我想,追寻杨家岭,就是追寻党的正确领导。 理解得这不错,谁来接着说?

生2: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公里,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

生3:我来给他补充。我读懂了第二小节的这句话,“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我找到了枣园的资料,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到1947年的驻地,这里有毛泽东旧址,周恩来旧址,刘少奇旧址,任弼时旧址,彭德怀旧址,作战部旧址等。追寻枣园梨花的清香,也是追寻党的正确领导。

师:是的,也是追寻党的正确领导。

生4:我通过学习,我还理解了第二小节这句话的意思。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撅头。我查到了南泥湾的资料,由王震旅长带领的359旅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芜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我想,追寻南泥湾开荒的撅头就是追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 师:说得好,看来同学们通过查找到的资料理解了这一小节的意思,谁能把这一小节的诗读给我们听?一生读。

师:作者来到延安,看到这里一处处的革命遗址,写下了这一行行美丽的诗句。他边看这些遗址边想到些什么呢?

生1:我想,他想到了战士们拿着撅头开荒的情景。 生2、他还想到了,毛主席在窑洞中读书写作的情景。

师:是的,诗人在这一处处革命遗址中追寻着,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诗。谁能把这首诗的前两个小节连起来读一读?一生读。

师:读得很有感情。我想,诗人也一定是这样的,一边看一边想,是那样深情地吟诵着一行行诗句。让我们来深情地把这两小节诗句读一读。生齐读。 师:我们接着来汇报,你还读懂了哪些诗句?

生1:我还读懂了第三小节,我先来读一读。这里是说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不能忘记延安的精神。 好,你接着来说。

生2:我读懂了第四小节中的一句话,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句话是指,科技落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的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延安的精神我们不能丢掉。 师:是的,我们国家的面貌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诗人在欣喜的同时,也在深深的思考。谁能把3、4两小节连起来读一读?生读。 师范读最后一句。读着这一行行诗句,我们也许能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出的革命精神,是我们革命的传家宝,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你怎么理解追寻延安呢?生:追寻延安就是追寻延安的精神。那延安的精神到底指的是什么?同学们,你们能结合刚才读过的诗句谈一谈你们的理解吗?

生1:我来说,我觉得延安的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生2:我认为是党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思想。 生3:我来补充,坚定的信念,伟大的理想也是延安精神。

生4:温热的土炕指的是军民一家的关系,这也是延安的精神的体现。

1

生5:我觉得顶天立地、奋力拼搏的精神也是延安的精神。

师:同学们,你们理解得很好。刚刚你们说的这些都是延安精神的具体表现。同学们,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革命战士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即使我们的生活富裕了,科技发展了,我们也要提倡艰苦奋斗,也要发扬延安的精神。

这样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一步一步地走向胜利。所以,作者在诗句中说,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请同学们齐读诗的最后两个小节。

师:是啊,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可是延安精神却永远不能忘记。先在,就让我们来完整地读读这首诗(幻5):大屏幕出示有节奏的全诗。 诗的内容我们了解了,接下来,我们就来完成第三个学习目标(幻6):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韵律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这首诗的朗诵,一会儿展示给大家。

(四)拓展提升: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生说。 希望我们都继承延安的革命精神,努力奋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三、布置作业(幻7):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这么有感情,感兴趣的可以把这首诗背下来。

2

延安,我把你追寻三步四环节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诗吗?想一想,这个学期咱们学过哪些古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现代诗,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师板书课题(幻1),学生齐读。

师介绍背景:同学们,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记载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因此,被称为革命圣地。在延安的杨家岭、枣园、南泥湾,革命的足迹历历在目。那么,诗人到底在延安追寻什么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二、过程:

(一)先看第一个学习目标(幻2):自读诗句,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请同学们打开书160页,自己读读这首诗吧。

看看诗句中的词语,你会读吗?(幻3):翩翩归来 茁壮成长 撅头 雨后春笋 满目琳琅 探索

奥秘 毫不犹豫 顶天立地 脊梁 灿烂辉煌 展翅飞翔 明媚 高楼大厦

开火车读。同学们读得不错。好的,同桌互相再读一读这首诗,检查一下读得怎么样?

下面,老师想请6个同学分小节来把诗朗读一下。注意,把诗中的字音读准确,读通顺。谁想来试试?好,现在开始。

(二 )同学们读得很流利。第一个目标圆满完成。下面,我们就来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幻4):大体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结合查到的资料,在小组里讨论,

1、诗的第二小节讲到了哪几个地方?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些精神?

2、你还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追寻延安”?开始吧。 (三)信息反馈:

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汇报?

生1:诗的第二小节讲到了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四个地方。我给大家说说杨家岭。我查到了有关杨家岭的资料,从1938年到1947年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过抗日战争,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我想,追寻杨家岭,就是追寻党的正确领导。 理解得这不错,谁来接着说?

生2: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公里,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

生3:我来给他补充。我读懂了第二小节的这句话,“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我找到了枣园的资料,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到1947年的驻地,这里有毛泽东旧址,周恩来旧址,刘少奇旧址,任弼时旧址,彭德怀旧址,作战部旧址等。追寻枣园梨花的清香,也是追寻党的正确领导。

师:是的,也是追寻党的正确领导。

生4:我通过学习,我还理解了第二小节这句话的意思。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撅头。我查到了南泥湾的资料,由王震旅长带领的359旅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芜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我想,追寻南泥湾开荒的撅头就是追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 师:说得好,看来同学们通过查找到的资料理解了这一小节的意思,谁能把这一小节的诗读给我们听?一生读。

师:作者来到延安,看到这里一处处的革命遗址,写下了这一行行美丽的诗句。他边看这些遗址边想到些什么呢?

生1:我想,他想到了战士们拿着撅头开荒的情景。 生2、他还想到了,毛主席在窑洞中读书写作的情景。

师:是的,诗人在这一处处革命遗址中追寻着,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诗。谁能把这首诗的前两个小节连起来读一读?一生读。

师:读得很有感情。我想,诗人也一定是这样的,一边看一边想,是那样深情地吟诵着一行行诗句。让我们来深情地把这两小节诗句读一读。生齐读。 师:我们接着来汇报,你还读懂了哪些诗句?

生1:我还读懂了第三小节,我先来读一读。这里是说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不能忘记延安的精神。 好,你接着来说。

生2:我读懂了第四小节中的一句话,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句话是指,科技落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的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延安的精神我们不能丢掉。 师:是的,我们国家的面貌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诗人在欣喜的同时,也在深深的思考。谁能把3、4两小节连起来读一读?生读。 师范读最后一句。读着这一行行诗句,我们也许能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出的革命精神,是我们革命的传家宝,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你怎么理解追寻延安呢?生:追寻延安就是追寻延安的精神。那延安的精神到底指的是什么?同学们,你们能结合刚才读过的诗句谈一谈你们的理解吗?

生1:我来说,我觉得延安的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生2:我认为是党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思想。 生3:我来补充,坚定的信念,伟大的理想也是延安精神。

生4:温热的土炕指的是军民一家的关系,这也是延安的精神的体现。

1

生5:我觉得顶天立地、奋力拼搏的精神也是延安的精神。

师:同学们,你们理解得很好。刚刚你们说的这些都是延安精神的具体表现。同学们,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革命战士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即使我们的生活富裕了,科技发展了,我们也要提倡艰苦奋斗,也要发扬延安的精神。

这样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一步一步地走向胜利。所以,作者在诗句中说,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请同学们齐读诗的最后两个小节。

师:是啊,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可是延安精神却永远不能忘记。先在,就让我们来完整地读读这首诗(幻5):大屏幕出示有节奏的全诗。 诗的内容我们了解了,接下来,我们就来完成第三个学习目标(幻6):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韵律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这首诗的朗诵,一会儿展示给大家。

(四)拓展提升: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生说。 希望我们都继承延安的革命精神,努力奋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三、布置作业(幻7):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这么有感情,感兴趣的可以把这首诗背下来。

2


相关内容

  • 5.延安,我把你追寻
  • 一. 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 选编 ...

  • 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报告1
  • 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调研革命老区新时期的发展 姓名:李召 学院:技术物理 班级:051212 学号:05121124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 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因此,2013年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将唱响"追思 ...

  • 朗诵比赛主持稿
  •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每天的清晨,我们熟悉的课室总有琅琅的读书声打破校园的寂静,陪伴我们开始新一天的学习生活;每一节的语文课上,总有老师和同学们饱含深情的朗读,带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让我们结识很多朋友,增长许多见识,教会我们做一个诚实善良、活泼向上、全面发展的人。今天,就让我们 ...

  • 延安社会实践总结
  • 追寻红色足迹之旅活动总结 夏日炎炎,当三伏天在不停的炙烤着大地的时候,我们没有惧怕, 因为我们要远离纷杂浮躁的城市,前往那革命先烈们曾经留下过辉煌足迹的红色圣地-延安.这就是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带着"追寻红色足迹 感悟延安精神 传承红色梦想"期望,我们一路去往那红色的心灵殿堂 ...

  •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总复习
  • 阅读练习(一) 一.<花脸>阅读理解 (一) 每逢年至 小闺女们闹着戴绒花 男孩子们的兴趣都盯在鞭炮上.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 1.给里打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面的课文内容回答:"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是什么缘故呢? 3.这篇 ...

  • 丁玲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的两面性
  • 论丁玲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的两面性 摘 要:丁玲在1937年至1945年期间创作的8篇短篇小说,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抗战和农民革命为题材的大众视点的作品,这一类作品继续了"左联"时期创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大众在革命和抗战中的光辉形象,即塑造"大众之神&quo ...

  • 延安学习体会文章
  • 延安参观学习体会 9月20日至25日,为期六天的延安现地参观学习结束了,期间收获颇多,内心深处的震撼与精神上的洗礼,还有就是现代革命军人对于祖国的繁荣昌盛的衷心祝福.在这里我们参观革命旧址,瞻仰领袖旧居,追寻先辈足迹,目睹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当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一改变历史的精神 ...

  •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庆祝建党九十六周年特别节目
  •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先辈们将革命的火种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缔造出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也是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日前,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延安市委主办,延 ...

  • (伟大历程)同仇敌忾御强虏--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国画<热血"一二·九"> 作者:张江舟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办公室供图) 初夏的陕北,山川披绿,杨柳青青.距离延安市区70公里的子长县二道街秀延河畔一处静谧的农家小院,访客不绝. 瓦窑堡,一个深藏在黄土高原山坳河湾的小镇,因为76年前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