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作业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作业

案例分析1: 日本人惊呼: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2000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将中国称为“世界工厂”。因为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中,中国制造的已占世界市场的第一名。1999年世界彩电市场销售了11787万台,其中4成是中国生产的。世界上顶尖的彩电大企业中的松下电器、东芝、三洋电机、三菱电机四个公司,都已将彩电生产的主要基地移师中国。世界市场的复印机中国生产的大约占6成。除彩电以外,录像机主要由东芝在中国的工厂生产;CD单放机等主要由三洋电机和夏普公司在中国的工厂生产;DVD主要由三洋电机在中国的工厂生产,且据说在日本市场上很难看到DVD,若有也会很贵,故很多日本人在中国买了带回日本去,就像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出国回来带“大件”。还有微波炉主要由松下电器、三洋电机在中国的工厂生产;空调主要由夏普公司在中国的工厂生产;复印机由夏普、美能达在中国的工厂生产;手机主要由松下通信工业公司在中国的工厂生产。

除家用电器外,日本公司的各种纺织面料,包括加工成服装、领带、袜子等也在中国大量生产。如日本的一大面料公司与中国60多个服装加工工厂都有合约。这不仅由于中国的人工费用仅为日本的1/20,而更重要的是使用中国的原料。

由于利用的是外国的专利技术及经营管理,甚至关键部件还要用洋品牌,所以中国制造出口的商品,绝大多数是冠以洋品牌的。像“海尔”那样,用中国人自己的名字,能在美国市场占领一块阵地,甚至将日本名牌挤出市场者,微乎其微。如此看来,要使世界工厂生产出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牌,仍然任重而道远。

问题:1、试分析比较利益学说在中日贸易中的运用。

2、分析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和劣势

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投资纷纷涌向中国。从纺织业、汽车制造,到高科技的电子产品,跨国公司纷纷把自己的生产基地从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乃至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移往中国大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一话题则成为国内外媒体、学术界、政界、企业界讨论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首次提出“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工厂’。更有人将这一发展比作100多年前“世界工厂”从英国”

转移到美国所引起的世界经济的重组,认为这是中国在未来赶上美国的转折点。但笔者认为,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更应了解“世界工厂”究竟由何而来,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工厂”新的内涵,我们更应重点分析中国在当前国际分工体系中究竟处

于何种地位,中国究竟应成为怎样意义上的“世界工厂”,以及中国应如何主动融入全球生产体系。一方面通过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使国际分工的数量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国际分工的模式出现了重要变化。从不同产业的全球分工,到产业内全球分工,又发展到企业内的全球分工。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资金、人才、技术的全球流动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国际分工进入一个新阶段,“世界工厂”也有了更广泛的内涵,其再不能直接简单地等同于国家的经济地位和国际竞争力。而后者是依一个国家在全球国际分工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而定。

2. 一,是资源优势。可以肯定,我国的人力资源相对丰富,而且价格低廉,不仅大大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也低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印度,因此这方面的潜力极大。这方面的问题在于,适应知识经济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投入进行培育。我国资本和技术资源的不足由于国外的流入得到了弥补。 二,是开放的市场。中国经济完全融入世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我国加入WTO后,加快了参与国际分工的步伐。随着我国加入WTO,开放程度也必将随之深化,我国必将越来越融入国际市场。

三,是金融实力。从理论上说,金融深化之所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是因为:(1)无所不在的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产生了市场上的摩擦力,经济交易活动因此变得举步难行,金融体系将起到润滑油的作用。随着金融工具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制度的发展,信息成本将大大下降,使得市场经济活动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2)金融深化提高了国内的储蓄水平,并帮助储蓄寻找到最有利的投资场所。然而,清华大学韩廷春博士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表明,金融深化并没有像经济学家预期的那样强劲地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如果是考察资本市场发育程度指标,则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几乎为零。他的结论是,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每提高

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仅提高0.008%。更令经济学家迷惑的是,传统的金融发展指标(比如M2/GDP)甚至与经济增长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金融深化程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反而下降0.09%。大量的研究表明,投资水平越高,人均拥有的人力资本越多,非国有经济的比重越大,经济增长率提高的越快。而轰轰烈烈的金融深化,和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毫无关系!

四,是技术创新的能力。目前,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过程中,仍处于有利地位,出于市场扩张的要求,它们在控制核心技术保持领先优势的同时,也以多种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成熟技术和过剩生产能力。中国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也存在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但是,如前所述,企业的创新能力需要提高。这需要在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非国有企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同时做出努力。

五,是政府的政策。这是我国目前实际上比较薄弱的地方。政府在摸索如何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和创新方面尚需付出许多努力。

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肯定有希望,但是仍需艰难的努力。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靠的是廉价的劳力以及中国潜在的市场,只有当引进的外资与技术的不断更新和革新相结合,才能使得中国的制造业相对于其它国家真正具有比较优势,“世界工厂”的脚跟才能真正站稳。

案例分析2:

航空工业在美国和欧洲经济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本身创造利润,而且它是一种直接影响通讯设备、半导体、电子元件、计算机与数据处理设备等产业的重要产业。为了争夺航空工业市场,美国和欧洲都对各自的客机生产厂商进行补贴。空中客车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市场份额不到5%,美国厂商占据着95%的市场。欧洲政府通过提供开办援助和证券投入、非特定计划的营业贷款、R&D融资和生产补贴等各种补贴,到1991年底欧洲政府对空中客车的补贴额超过135亿美元,波音公司也同样得到美国政府研究机构和军事采购等间接补贴。据空中客车公司研究文献估计,美国厂商得到的补贴总额达到230亿美元。美国和欧洲政府都争相补贴本国厂商,以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利润。

问:1 如何认识美、欧的航空补贴?

2 此案例对你有何启示?

1. 不能简单地将反补贴等同于或对等于反倾销,是否反补贴不仅取决于政府间经济实力的对比,而且取决于政府间对国际利益分配的满意水平。WTO规则中不存在禁止一切补贴的条文,补贴与反补贴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受到国家经济实力、贸易地位、国际利益分配格局,乃至国际政治外交关系的影响。欧洲政府历来对航空航天工业领域极其重视,这不仅因为航空航天工业是欧洲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它还是欧洲经济命脉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航空工业在美国和欧洲经济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本身创造利润,而且它是一种直接影响通讯设备、半导体、电子元件、计算机与数据处理设备等产业的重要产业。为了争夺航空工业市场,美国和欧洲都对各自的客机生产厂商进行补贴。航空行业的三大支柱分别是军用航空、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特别是现在通用航空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在公务航空、工业航空、紧急救援、私人航空和农林航空中有着巨大的潜力。新生力量在发展初期由于力量薄弱总是会遇到些许困难,故此,呼吁国家出台专项扶植基金的呼声不断升高。近年来,航空业的信贷支持引发争议。未能获得担保的欧美航空公司(如法国航空公司)指责信贷保险机构通过向它们的竞争对手提供低廉融资,扰乱市场竞争,并要求取

消这些补贴机制。但受益的海湾地区航空公司如卡塔尔航空公司和阿联酋航空公司则不愿强调这一机制的重要性,宣称这一机制只涉及它们20%的订单。飞机制造商希望保持这一融资渠道。目前,我国现有的民航市场主要以干线运营为主,支线飞机数量不到飞机总量的10%,运力和运量不到总量的5%。与此相对的,欧美发达国家支线航空公司拥有的飞机约占总量的30%,运送的旅客占到15%-20%。对此,中航工业集团两会代表建议,由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将国产支线飞机列入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同时由国家发改委主持,联合财政部、民航局制订政策,对国产支线飞机的采购给予补贴,并制订支线机场建设扶持政策。所以,为了争夺航空工业市场,美国和欧洲都对各自的客机生产厂商进行补贴。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作业

案例分析1: 日本人惊呼: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2000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将中国称为“世界工厂”。因为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中,中国制造的已占世界市场的第一名。1999年世界彩电市场销售了11787万台,其中4成是中国生产的。世界上顶尖的彩电大企业中的松下电器、东芝、三洋电机、三菱电机四个公司,都已将彩电生产的主要基地移师中国。世界市场的复印机中国生产的大约占6成。除彩电以外,录像机主要由东芝在中国的工厂生产;CD单放机等主要由三洋电机和夏普公司在中国的工厂生产;DVD主要由三洋电机在中国的工厂生产,且据说在日本市场上很难看到DVD,若有也会很贵,故很多日本人在中国买了带回日本去,就像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出国回来带“大件”。还有微波炉主要由松下电器、三洋电机在中国的工厂生产;空调主要由夏普公司在中国的工厂生产;复印机由夏普、美能达在中国的工厂生产;手机主要由松下通信工业公司在中国的工厂生产。

除家用电器外,日本公司的各种纺织面料,包括加工成服装、领带、袜子等也在中国大量生产。如日本的一大面料公司与中国60多个服装加工工厂都有合约。这不仅由于中国的人工费用仅为日本的1/20,而更重要的是使用中国的原料。

由于利用的是外国的专利技术及经营管理,甚至关键部件还要用洋品牌,所以中国制造出口的商品,绝大多数是冠以洋品牌的。像“海尔”那样,用中国人自己的名字,能在美国市场占领一块阵地,甚至将日本名牌挤出市场者,微乎其微。如此看来,要使世界工厂生产出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牌,仍然任重而道远。

问题:1、试分析比较利益学说在中日贸易中的运用。

2、分析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和劣势

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投资纷纷涌向中国。从纺织业、汽车制造,到高科技的电子产品,跨国公司纷纷把自己的生产基地从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乃至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移往中国大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一话题则成为国内外媒体、学术界、政界、企业界讨论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首次提出“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工厂’。更有人将这一发展比作100多年前“世界工厂”从英国”

转移到美国所引起的世界经济的重组,认为这是中国在未来赶上美国的转折点。但笔者认为,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更应了解“世界工厂”究竟由何而来,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工厂”新的内涵,我们更应重点分析中国在当前国际分工体系中究竟处

于何种地位,中国究竟应成为怎样意义上的“世界工厂”,以及中国应如何主动融入全球生产体系。一方面通过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使国际分工的数量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国际分工的模式出现了重要变化。从不同产业的全球分工,到产业内全球分工,又发展到企业内的全球分工。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资金、人才、技术的全球流动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国际分工进入一个新阶段,“世界工厂”也有了更广泛的内涵,其再不能直接简单地等同于国家的经济地位和国际竞争力。而后者是依一个国家在全球国际分工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而定。

2. 一,是资源优势。可以肯定,我国的人力资源相对丰富,而且价格低廉,不仅大大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也低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印度,因此这方面的潜力极大。这方面的问题在于,适应知识经济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投入进行培育。我国资本和技术资源的不足由于国外的流入得到了弥补。 二,是开放的市场。中国经济完全融入世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我国加入WTO后,加快了参与国际分工的步伐。随着我国加入WTO,开放程度也必将随之深化,我国必将越来越融入国际市场。

三,是金融实力。从理论上说,金融深化之所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是因为:(1)无所不在的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产生了市场上的摩擦力,经济交易活动因此变得举步难行,金融体系将起到润滑油的作用。随着金融工具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制度的发展,信息成本将大大下降,使得市场经济活动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2)金融深化提高了国内的储蓄水平,并帮助储蓄寻找到最有利的投资场所。然而,清华大学韩廷春博士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表明,金融深化并没有像经济学家预期的那样强劲地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如果是考察资本市场发育程度指标,则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几乎为零。他的结论是,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每提高

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仅提高0.008%。更令经济学家迷惑的是,传统的金融发展指标(比如M2/GDP)甚至与经济增长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金融深化程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反而下降0.09%。大量的研究表明,投资水平越高,人均拥有的人力资本越多,非国有经济的比重越大,经济增长率提高的越快。而轰轰烈烈的金融深化,和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毫无关系!

四,是技术创新的能力。目前,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过程中,仍处于有利地位,出于市场扩张的要求,它们在控制核心技术保持领先优势的同时,也以多种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成熟技术和过剩生产能力。中国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也存在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但是,如前所述,企业的创新能力需要提高。这需要在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非国有企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同时做出努力。

五,是政府的政策。这是我国目前实际上比较薄弱的地方。政府在摸索如何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和创新方面尚需付出许多努力。

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肯定有希望,但是仍需艰难的努力。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靠的是廉价的劳力以及中国潜在的市场,只有当引进的外资与技术的不断更新和革新相结合,才能使得中国的制造业相对于其它国家真正具有比较优势,“世界工厂”的脚跟才能真正站稳。

案例分析2:

航空工业在美国和欧洲经济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本身创造利润,而且它是一种直接影响通讯设备、半导体、电子元件、计算机与数据处理设备等产业的重要产业。为了争夺航空工业市场,美国和欧洲都对各自的客机生产厂商进行补贴。空中客车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市场份额不到5%,美国厂商占据着95%的市场。欧洲政府通过提供开办援助和证券投入、非特定计划的营业贷款、R&D融资和生产补贴等各种补贴,到1991年底欧洲政府对空中客车的补贴额超过135亿美元,波音公司也同样得到美国政府研究机构和军事采购等间接补贴。据空中客车公司研究文献估计,美国厂商得到的补贴总额达到230亿美元。美国和欧洲政府都争相补贴本国厂商,以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利润。

问:1 如何认识美、欧的航空补贴?

2 此案例对你有何启示?

1. 不能简单地将反补贴等同于或对等于反倾销,是否反补贴不仅取决于政府间经济实力的对比,而且取决于政府间对国际利益分配的满意水平。WTO规则中不存在禁止一切补贴的条文,补贴与反补贴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受到国家经济实力、贸易地位、国际利益分配格局,乃至国际政治外交关系的影响。欧洲政府历来对航空航天工业领域极其重视,这不仅因为航空航天工业是欧洲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它还是欧洲经济命脉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航空工业在美国和欧洲经济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本身创造利润,而且它是一种直接影响通讯设备、半导体、电子元件、计算机与数据处理设备等产业的重要产业。为了争夺航空工业市场,美国和欧洲都对各自的客机生产厂商进行补贴。航空行业的三大支柱分别是军用航空、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特别是现在通用航空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在公务航空、工业航空、紧急救援、私人航空和农林航空中有着巨大的潜力。新生力量在发展初期由于力量薄弱总是会遇到些许困难,故此,呼吁国家出台专项扶植基金的呼声不断升高。近年来,航空业的信贷支持引发争议。未能获得担保的欧美航空公司(如法国航空公司)指责信贷保险机构通过向它们的竞争对手提供低廉融资,扰乱市场竞争,并要求取

消这些补贴机制。但受益的海湾地区航空公司如卡塔尔航空公司和阿联酋航空公司则不愿强调这一机制的重要性,宣称这一机制只涉及它们20%的订单。飞机制造商希望保持这一融资渠道。目前,我国现有的民航市场主要以干线运营为主,支线飞机数量不到飞机总量的10%,运力和运量不到总量的5%。与此相对的,欧美发达国家支线航空公司拥有的飞机约占总量的30%,运送的旅客占到15%-20%。对此,中航工业集团两会代表建议,由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将国产支线飞机列入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同时由国家发改委主持,联合财政部、民航局制订政策,对国产支线飞机的采购给予补贴,并制订支线机场建设扶持政策。所以,为了争夺航空工业市场,美国和欧洲都对各自的客机生产厂商进行补贴。


相关内容

  • 国际贸易作业
  • 课堂笔记整理 [1**********]0 韦俊 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可用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率. 若一国拥有的资本数量为TK, 劳动数量为TZ , ...

  •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三次作业
  •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三次作业 1.一国实施外汇倾销的前提条件是( A ) 选择一项: a. 本币贬值 b. 本币升值 2.如果一个进口国对本国纺织品服装加工业实施保护,则在该国海关税则表中,下列哪项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是最高的?(C ) 选择一项: a. 棉花 b. 棉纱 c. 棉衣 d. 棉布 3. ...

  • 国际金融学离线作业(选)
  •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国际金融学>课程作业(选做) 姓名: 年级: 万爽 14秋 学 号: 学习中心: [1**********]8 紫荆港 ----------------------------- 一.名词解释 1.国际储备 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其货币汇 ...

  •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答案
  •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股东掠夺:简单地说,股东掠夺就是股东利用破产牟利的行为. 2.非红利掠夺:非红利掠夺方式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贷款方式进行的掠夺. 假定E0为股东的投资额,C1是股东从本银行贷出款项的余额(包括股东自己的企业和关联 ...

  • 物流管理商务英语专业
  • 物流管理/商务英语专业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全日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能从事各种运输.仓储.英语翻译.配送业务与技术及物流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交流和沟通 ...

  • 电大金融学第五次作业
  • 1.[社会调查]我国货币政策近期发展情况 考核目的:现代货币金融学说重点研究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它主要通过对利率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阐述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问题,从而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10个学派货币金融理论的讲授,使学生对 ...

  • 2015国际贸易作业题
  • 国际贸易习题 一.单选题 1.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 ) A .贸易顺差 B .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 .对外贸易量 2.专门贸易是指以( )作为统计界限. A .关境 B .国境 C .货物进出口 D .服务进出口 3.第一位系统地表述比 ...

  • 奥鹏南开16春学期[国际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
  • 16春学期<国际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国际经济学中的"吸收"与()无关. . 总需求 . 总消费 . 总支出 . 总收入 正确答案: 2. "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关税同盟的贸易对 ...

  • 货币银行学作业1
  • 货币银行学第一次作业 一.解释下列词汇 1.货币制度 :国家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包括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 2.无限法偿 :指法律规定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无论是在那种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