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应运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及应运

重点:

1、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 2、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运。

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运

内容:

一、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对一元二次方程axbxc0采用添加“一次项系数一般的平方”的方法,配成

2

(xm)n(m,n为已知数)的形式,然后开平方,求出其解。

一般步骤是:

(1) (2) (3)

通过移项、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将原方程变为xpxq(p,q是已知数)。 对上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般的平方”,将方程化为(x当(

2

2

p2

)(

2

p2

)q。

2

p2

)q0时,利用开平方的方法解方程;当(

2

p2

)q0时,方程无实根。

2

二、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

1、 公式推导:

对一元二次方程axbxc0采用配方法的基本思路,求出用系数a,b,c来表示的解的通用形式。

将方程变形为:axbxcx

2

2

2

ba

x

ca

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般的平方” (x讨论:

b2a

)

2

ca

(

b2a

)

2

b4ac4a

2

2

(1) 当

b4ac4a

b2a

2

2

0即b4ac0时

2

解为:x

b2a

(2)当b4ac0时,在实数范围内,方程无解。 2、结论: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bxc0,当b4ac0时,有两个实根:

2

2

2

x

2a

这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

计算b4ac;

2

(2)

若b4ac

0,则方程有实根,根为x则方程无实根。

2

2a

;若b4ac0,

2

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b4ac的值决定一元二次方程axbxc0根的情况,也就是说b4ac的值决定方程是否有根,有什么样的根,即它对方程的根起到“判别”的作用,因而将b4ac称为一元二次方程axbxc0的判别式,用表示

2

2

22

2

b4ac

利用判别式,不必解方程,就可以判断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根,以及有什么样的根。

2

当b4ac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x

2

b2a

当b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x1x2当b4ac0时,方程无实根。 这个结论反过来也是成立的:

如果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b4ac0; 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b4ac0; 如果方程无实根,则b4ac0。

2

2

2

2

2

b2a

例题:讨论方程x(m1)xm0(m是实数)根的情况。

判别式(m1)41(m)m2m1(m1)0(m是实数),因此,此方程一定有实根。

特别的,当判别式b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分别

2

2

2

2

2

x1

2a

x2

2a

,仔细观察可发现x1,x2满足

(b(bb

x1x2

2aa

c

xgx12

4aa

b

xx12a

简写为

cxgx

12

a

这个结论叫韦达定理。

四、一元二次方程的应运

1、 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

对于形如x4x12(x6)(x2)的因式分解,可以看出x6和x2是方程

2

x4x120的两个根,受此启发,对于一般的形如axbxc的因式,能否将其也

分解为a(xx1)(xx2)的形式,其中x1,x2是方程axbxc0的两个根? 尝试:

2

如果方程axbxc0有两个实根,

分别为x1

2

22

2a

x2

那么2a

a(xx1)(xx2)a[x(x1x2)xx1gx2]利用韦达定理可得

a(xx1)(xx2)a[x(x1x2)xx1gx2]a[x

2

2

2

ba

x

ca

2

]axbxc

因此,因式axbx

2

2

可以写为a(xx1)(xx2)的形式,其中x1,x2是方程c

axbxc0的两个根。

结论:

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1) (2)

计算二次三项式axbxc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axbxc0的判别式; 若

2

22

0

,二次三项式axbxc

2

2

可以分解为

axbxca(xx1)(xx2),x1,x2是方程axbxc0的两个根;特

别的,当0时,由于x1x2,axbxca(xx1);

(3)

若0,方程axbxc0无实根,因此二次三项式axbxc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

2、实际问题

2

2

2

2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及应运

重点:

1、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 2、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运。

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运

内容:

一、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对一元二次方程axbxc0采用添加“一次项系数一般的平方”的方法,配成

2

(xm)n(m,n为已知数)的形式,然后开平方,求出其解。

一般步骤是:

(1) (2) (3)

通过移项、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将原方程变为xpxq(p,q是已知数)。 对上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般的平方”,将方程化为(x当(

2

2

p2

)(

2

p2

)q。

2

p2

)q0时,利用开平方的方法解方程;当(

2

p2

)q0时,方程无实根。

2

二、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

1、 公式推导:

对一元二次方程axbxc0采用配方法的基本思路,求出用系数a,b,c来表示的解的通用形式。

将方程变形为:axbxcx

2

2

2

ba

x

ca

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般的平方” (x讨论:

b2a

)

2

ca

(

b2a

)

2

b4ac4a

2

2

(1) 当

b4ac4a

b2a

2

2

0即b4ac0时

2

解为:x

b2a

(2)当b4ac0时,在实数范围内,方程无解。 2、结论: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bxc0,当b4ac0时,有两个实根:

2

2

2

x

2a

这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

计算b4ac;

2

(2)

若b4ac

0,则方程有实根,根为x则方程无实根。

2

2a

;若b4ac0,

2

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b4ac的值决定一元二次方程axbxc0根的情况,也就是说b4ac的值决定方程是否有根,有什么样的根,即它对方程的根起到“判别”的作用,因而将b4ac称为一元二次方程axbxc0的判别式,用表示

2

2

22

2

b4ac

利用判别式,不必解方程,就可以判断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根,以及有什么样的根。

2

当b4ac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x

2

b2a

当b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x1x2当b4ac0时,方程无实根。 这个结论反过来也是成立的:

如果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b4ac0; 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b4ac0; 如果方程无实根,则b4ac0。

2

2

2

2

2

b2a

例题:讨论方程x(m1)xm0(m是实数)根的情况。

判别式(m1)41(m)m2m1(m1)0(m是实数),因此,此方程一定有实根。

特别的,当判别式b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分别

2

2

2

2

2

x1

2a

x2

2a

,仔细观察可发现x1,x2满足

(b(bb

x1x2

2aa

c

xgx12

4aa

b

xx12a

简写为

cxgx

12

a

这个结论叫韦达定理。

四、一元二次方程的应运

1、 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

对于形如x4x12(x6)(x2)的因式分解,可以看出x6和x2是方程

2

x4x120的两个根,受此启发,对于一般的形如axbxc的因式,能否将其也

分解为a(xx1)(xx2)的形式,其中x1,x2是方程axbxc0的两个根? 尝试:

2

如果方程axbxc0有两个实根,

分别为x1

2

22

2a

x2

那么2a

a(xx1)(xx2)a[x(x1x2)xx1gx2]利用韦达定理可得

a(xx1)(xx2)a[x(x1x2)xx1gx2]a[x

2

2

2

ba

x

ca

2

]axbxc

因此,因式axbx

2

2

可以写为a(xx1)(xx2)的形式,其中x1,x2是方程c

axbxc0的两个根。

结论:

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1) (2)

计算二次三项式axbxc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axbxc0的判别式; 若

2

22

0

,二次三项式axbxc

2

2

可以分解为

axbxca(xx1)(xx2),x1,x2是方程axbxc0的两个根;特

别的,当0时,由于x1x2,axbxca(xx1);

(3)

若0,方程axbxc0无实根,因此二次三项式axbxc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

2、实际问题

2

2

2

2


相关内容

  • 四年级第二学期讲义
  • [数学故事] 追寻数学大国的历史脉络 一.古代数学领跑世界 中国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14世纪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数学最为发达的国家,出现过许多杰出数学家,取得了很多辉煌成就. 中国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在古代著作<世本>中就已提到黄帝使"隶首作算数",但这只是传说.在殷商 ...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基础)知识讲解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变形名称 去分母 具体做法 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 数 注意事项 (1)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2)分子是一个整体的,去分母后应加 上括号 (1)不要漏乘括号里的项 (2)不要弄错符号 去括号 移项 合并 ...

  • 宋元四大数学名家杨辉
  • 宋元四大数学名家杨辉 李德葆 整理 杨辉,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字谦光,钱塘(今杭州) 人,中国古代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生平履历不详.由现存文献可推知,杨辉担任过南宋地方行政官员,为政清廉,足迹遍及苏杭一带,他署名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 ...

  • 电磁场数值分析的新进展
  • 电磁场数值分析的新进展闫照文李朗如袁 斌) 等 -------------------------------------------------------------------!!!!!!!!!!!!!!!!!!!!!!!!!!!!!!!!!!!!!!! 综 述" #$%&$ ...

  • 校本教材 数学思维的培养
  •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目标: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 ...

  • 3.2.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应用(一)
  • 3.2.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应用(一) 主备教师:段联青 一.内容及其解析 (一)内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应用 (二)解析:本节课由师生共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出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程序框图.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 ...

  • 1-5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 有理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目的]通过本小节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 掌握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数轴标根 法: (2) 能把简单的有理分式不等式转化为一元 高次不等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数轴标根法: 难点是确定各区间中各因式的符号﹒ [教学过程 ...

  • 谁先推出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 谁先推出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解代数方程是古典代数学中基本的组成部分.我们知道:形如 n n-1ax+ax +-+a=0(a ≠0)的一元 n 次方程,必定有 n 个根,这就是著名 0 1 n 0 的代数基本定理.这是德国大数 学家高斯在 1799 年第一次给出证明的.然而,高斯的证明以及其他的一些证 ...

  •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说课稿
  • 高中数学说课稿:<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教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第一课时)说课稿 四川省巴中中学 郭雄英 各位评委.各位专家,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二数学必修5第三章 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