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下 20.[古诗两首]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20.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领悟本课咏物言志

的表达方法。

3.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

2. 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

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感悟墨梅的冰清玉洁和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难点: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

的情怀和志向。

三、教学评价设计:

1. 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指名读、轮读、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

字、写字、读书及对古诗内容理解情况,以学定教。

2. 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自读批注、创设情境、交流汇报、感情朗读、整合资料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读懂诗句。

3. 通过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读懂诗的意思和意境,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感悟墨梅的冰清玉洁和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初步了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

4. 在积累拓展,读写训练环节,学生欣赏和积累几首咏物言志的古诗作为,并尝试创

作咏物言志诗词,旨在提升学生把握咏物言志的表达方法的能力。

5. 整个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作出

评价。通过反复吟诵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感受中国经典文化的魅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见附件)

教师:1. 多媒体课件。

2. 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五、教学课时:2 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我国精神文化的遗产,从开学至今,我们背诵了不少诗词,谁

来为大家诵读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者是一首词。

2. 生自由背诵。

3. 教师评价:你把古诗的韵味有声有色的表达了出来。从一首首古典诗词中,我们认识

了一位位或豪放或婉约的诗人,感受到他们在诗句中表达的情感或者志向。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20《古诗两首》)认识两位诗人。请齐读课题。

(二)出示两首古诗,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1. 自己读读两首古诗,注意读的正确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同时,结合预习思考,从

两首古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2. 指名两位学生来读,一生读《石灰吟》,一生读《墨梅》。

3. 说说从两首古诗中读懂了什么?

4. 男生读第一首,女声读第二首。

5. 师生合读两首古诗。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学习古诗,感知诗人志向,了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

过渡:现在我们分别学习两首古诗,看看两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特点,两位诗人有什

么共同之处,好吗?先学习第一首《石灰吟》。

A 学习《石灰吟》

1. (课件出示《石灰吟》)

(1)讲解: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表达形式。石灰是一种普普通通的事物,于谦是怎

么吟石灰的呢?谁再来读读这首古诗。

(2)对于诗人于谦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预习单中资料。)

(3)于谦赞美石灰的什么呢?我们一起读读古诗。(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自由交流。)

2. 了解石灰其物体。

(1)石灰石来自深山老林,经过上千次上万次的锤击,在熊熊烈火中燃烧,他都当做

平平常常的事,这就是诗句——女生读前两句。

(2)即使粉身碎骨,它也毫不惧怕,因为他要把清白留在人间,男生读——后两句。

3. 认识咏物言志。

(1)这首诗明如白话,相信大家理解了古诗的大意。《石灰吟》吟的是石灰,可是石灰

是没有任何感觉没有任何生命的一种东西,但是诗中却分明让我们感到石灰有着人的生命,有着人的情感,石灰仿佛像人一样,活了,请你再读读,说说你是从哪里感受了到了这一点。(自由交流。)

(2)在这首诗中,我们分明看到石灰不怕——(千锤万击)——不怕——(烈火焚身)——不怕——(粉骨碎身)——由此,你看出石灰具有怎样的品质?——(坚强不屈 不怕牺牲)

(3)千锤万击、烈火焚身、粉骨碎身这是石灰经受的苦难,对于于谦来讲,他的人生

可能会遇到那些苦难呢?——(诬陷、贬官、杀头„„)

(4)把这种感觉送入古诗,读出来。(学生自由、读齐读)

(5)此时,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于谦?再读出这种感觉。

4. 创设情境,读懂诗人。

当时,这首古诗是怎么写的呢?补充于谦故事。 于谦像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在书斋中

挂了一幅画像,他每天都出神地凝视着画像中的人。他的先生便问他这是何故。于谦应声答道:“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

”画像上的人是谁?这个人在南宋灭亡时,面对元世祖

给他的高官厚禄,他却宁死不屈。一首《过零丁洋》,便是他临终前以诗明志的绝笔,这个人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

于谦一次次吟诵着文天祥的诗句,读——他一次次在心中许下承诺,读——于谦立志从

小要做文天祥一样的人,一天,来到石灰窑前,慷慨吟诵《石灰吟》。

后来,他凭着自己的努力,被朝廷重用,为官后,一身正气,为百姓着想,后来,被人

诬陷,惨遭杀害。如果你是于谦,你会在什么时候吟诵这首诗呢? (生自由交流,诵读。)

5,反复诵读,升华情感

(1)今天,于谦走了,但是他的诗词却是字字句句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齐读全诗。

(2)他的志向也深深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再来齐读。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板书; 全不怕 留清白

(3)同学们,今天我们读懂了于谦,在你的成长道路上,你不怕什么—— 感谢于谦。再来诵读全诗。学习于谦做铮铮铁骨好少年!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B 总结学法,学习《墨梅》

1. 过渡:在文学史上,大量的咏物诗词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志向。《墨梅》一诗同样如此。刚才我们运用多种方式的朗读,读懂了于谦,了解了于谦。请大家用心读读《墨梅》,看看王冕的志向是什么?

(1)学生按要求自学。

(2)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王冕?( 生读诗句。)连续问:你看到了一株怎样的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师示课件 墨梅图)谈话:在自己的洗砚池边,一株梅花开了,诗人看着,欣赏着,挥墨画出了这幅墨梅图,并且赋诗一首。王冕,是诗人,是画家,自小自学成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他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他把自己所有的书稿诗词全部焚烧,来到老家的九里山上隐居,发誓永不做官了,他在这里种梅花,画梅花,咏梅花,人们这样称赞他:画梅须有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2. 拓展——

(1)“气骨”你想到了梅花的哪些品格?

(2)“气骨”你想到了哪些与梅花有关的诗句?

(3)齐读这句诗,你看到了诗句背后怎样的王冕。

3. 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墨梅图)看图片,三问王冕,为何不画如雪的白梅,似火的红梅,像金的黄梅?(生读后两句。)

(2)指导读好“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A 这香气似乎从画面上流出,流满了整个书房,生读——

B 这清香之气仿佛流出了书房,流满了整个院子,生读——

C 我分明感受到这清香之气飘满了整个九里山,流向远方,流满整个乾坤大地,一生读

——

D 这清香之气也流进了我的心,你的心,我们所有人的心,齐读——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再度整合,了解两首古诗的相同之处。

1. 学生归纳总结:

(1)都是七绝。

(2)都有志向。

(3)前两句写物,后两句写志。(再次明确概括咏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师生合读两首古诗。

(五)尝试创作咏物言志诗词。

1. 其实,在我们学习的课文、古诗中,有很多用这种咏物言志的写法的。你们还知道这

样的古诗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相机出示几首咏物言志的古诗作为欣赏和积累。

谈话:中国人特别偏爱这些事物,并不是说这些事物的外在很美,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

因。更重要的是他们欣赏它们所代表的一种品格,他们愿意通过托物言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一种理想和志向,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特殊的文化传统。含蓄的表达自己的理想。所以今后如果大家再看到这一类的作品,希望大家能想得更多,要想到它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应该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3. 学生尝试创作咏物言志诗词。

(六)作业设计

1.继续创作咏物言志诗词。

2. 搜集几首写梅花的诗词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20.古诗两首

石灰吟 于谦——不怕——留清白 咏物言志

墨梅 王冕——不要——流清气

八、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让孩子读咏物言志诗,我总觉得有些“残忍”。跟孩子说说石灰,墨梅已经很是陌生,再跟他们讲诗人所寄托石灰、墨梅后面的情怀!我觉得确实有“蜀道之难”。 但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多篇古诗,对如何学习古诗也有了一定的积累。教学时,已经不必老师逐字逐句讲解,可以抓住关键作些点拨,着重指点学习方法,然后举一反三,学生也就融会贯通。

我首先引导学生从理解题目、介绍作者入手,让学生对其为人有较多的了解。在“知诗人,明诗题”之后,抓住关键字眼,了解诗意,再想象诗的意境,感悟全诗的思想感情。最后,引导小结学习古诗的学习方法,学生初步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然后拓展介绍其他托物言志的诗词并且尝试创作,做到授之以渔,使学生终身有益。

不足之处:生平资料拓展的过程,就是学生将石灰之物与于谦之人进行物人互证的过程,也是将物与人进行有效连接的过程,更是由物向人认知推进的过程。遗憾的是,老师在资料呈现出之后,直接转入了对于人的开掘中去了,没有能够让学生琢磨于谦的生平与石灰究竟有着哪些类似之处,这一步骤的缺失直接导致的恶果是物人链接时是教师直接道出了存在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建议: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建议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

附预习单

20.古诗两首

一、自主识字学词

1. 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

(先描红课后生字,再仿写,注意行楷字体的意连写法。自我检查并订正。)

2. 查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字新词,给生字组词,和同学交流。

二、自主阅读

1. 反复朗读古诗, 做到正确、流利、有节奏。

2. 借助工具书、联系诗句,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和同学讨论。

三、自主探究

1. 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搜集有关于谦、王冕的资料,把你印象深刻的记在下面,和同学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加点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写下来。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想想诗句的意思以及诗人通过此诗,分别赞颂石灰和梅花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莉莉 滕州市大坞镇休城小学 滕州市小学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20.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领悟本课咏物言志

的表达方法。

3.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

2. 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

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感悟墨梅的冰清玉洁和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难点: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

的情怀和志向。

三、教学评价设计:

1. 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指名读、轮读、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

字、写字、读书及对古诗内容理解情况,以学定教。

2. 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自读批注、创设情境、交流汇报、感情朗读、整合资料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读懂诗句。

3. 通过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读懂诗的意思和意境,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感悟墨梅的冰清玉洁和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初步了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

4. 在积累拓展,读写训练环节,学生欣赏和积累几首咏物言志的古诗作为,并尝试创

作咏物言志诗词,旨在提升学生把握咏物言志的表达方法的能力。

5. 整个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作出

评价。通过反复吟诵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感受中国经典文化的魅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见附件)

教师:1. 多媒体课件。

2. 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五、教学课时:2 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我国精神文化的遗产,从开学至今,我们背诵了不少诗词,谁

来为大家诵读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者是一首词。

2. 生自由背诵。

3. 教师评价:你把古诗的韵味有声有色的表达了出来。从一首首古典诗词中,我们认识

了一位位或豪放或婉约的诗人,感受到他们在诗句中表达的情感或者志向。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20《古诗两首》)认识两位诗人。请齐读课题。

(二)出示两首古诗,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1. 自己读读两首古诗,注意读的正确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同时,结合预习思考,从

两首古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2. 指名两位学生来读,一生读《石灰吟》,一生读《墨梅》。

3. 说说从两首古诗中读懂了什么?

4. 男生读第一首,女声读第二首。

5. 师生合读两首古诗。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学习古诗,感知诗人志向,了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

过渡:现在我们分别学习两首古诗,看看两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特点,两位诗人有什

么共同之处,好吗?先学习第一首《石灰吟》。

A 学习《石灰吟》

1. (课件出示《石灰吟》)

(1)讲解: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表达形式。石灰是一种普普通通的事物,于谦是怎

么吟石灰的呢?谁再来读读这首古诗。

(2)对于诗人于谦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预习单中资料。)

(3)于谦赞美石灰的什么呢?我们一起读读古诗。(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自由交流。)

2. 了解石灰其物体。

(1)石灰石来自深山老林,经过上千次上万次的锤击,在熊熊烈火中燃烧,他都当做

平平常常的事,这就是诗句——女生读前两句。

(2)即使粉身碎骨,它也毫不惧怕,因为他要把清白留在人间,男生读——后两句。

3. 认识咏物言志。

(1)这首诗明如白话,相信大家理解了古诗的大意。《石灰吟》吟的是石灰,可是石灰

是没有任何感觉没有任何生命的一种东西,但是诗中却分明让我们感到石灰有着人的生命,有着人的情感,石灰仿佛像人一样,活了,请你再读读,说说你是从哪里感受了到了这一点。(自由交流。)

(2)在这首诗中,我们分明看到石灰不怕——(千锤万击)——不怕——(烈火焚身)——不怕——(粉骨碎身)——由此,你看出石灰具有怎样的品质?——(坚强不屈 不怕牺牲)

(3)千锤万击、烈火焚身、粉骨碎身这是石灰经受的苦难,对于于谦来讲,他的人生

可能会遇到那些苦难呢?——(诬陷、贬官、杀头„„)

(4)把这种感觉送入古诗,读出来。(学生自由、读齐读)

(5)此时,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于谦?再读出这种感觉。

4. 创设情境,读懂诗人。

当时,这首古诗是怎么写的呢?补充于谦故事。 于谦像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在书斋中

挂了一幅画像,他每天都出神地凝视着画像中的人。他的先生便问他这是何故。于谦应声答道:“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

”画像上的人是谁?这个人在南宋灭亡时,面对元世祖

给他的高官厚禄,他却宁死不屈。一首《过零丁洋》,便是他临终前以诗明志的绝笔,这个人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

于谦一次次吟诵着文天祥的诗句,读——他一次次在心中许下承诺,读——于谦立志从

小要做文天祥一样的人,一天,来到石灰窑前,慷慨吟诵《石灰吟》。

后来,他凭着自己的努力,被朝廷重用,为官后,一身正气,为百姓着想,后来,被人

诬陷,惨遭杀害。如果你是于谦,你会在什么时候吟诵这首诗呢? (生自由交流,诵读。)

5,反复诵读,升华情感

(1)今天,于谦走了,但是他的诗词却是字字句句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齐读全诗。

(2)他的志向也深深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再来齐读。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板书; 全不怕 留清白

(3)同学们,今天我们读懂了于谦,在你的成长道路上,你不怕什么—— 感谢于谦。再来诵读全诗。学习于谦做铮铮铁骨好少年!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B 总结学法,学习《墨梅》

1. 过渡:在文学史上,大量的咏物诗词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志向。《墨梅》一诗同样如此。刚才我们运用多种方式的朗读,读懂了于谦,了解了于谦。请大家用心读读《墨梅》,看看王冕的志向是什么?

(1)学生按要求自学。

(2)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王冕?( 生读诗句。)连续问:你看到了一株怎样的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师示课件 墨梅图)谈话:在自己的洗砚池边,一株梅花开了,诗人看着,欣赏着,挥墨画出了这幅墨梅图,并且赋诗一首。王冕,是诗人,是画家,自小自学成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他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他把自己所有的书稿诗词全部焚烧,来到老家的九里山上隐居,发誓永不做官了,他在这里种梅花,画梅花,咏梅花,人们这样称赞他:画梅须有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2. 拓展——

(1)“气骨”你想到了梅花的哪些品格?

(2)“气骨”你想到了哪些与梅花有关的诗句?

(3)齐读这句诗,你看到了诗句背后怎样的王冕。

3. 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墨梅图)看图片,三问王冕,为何不画如雪的白梅,似火的红梅,像金的黄梅?(生读后两句。)

(2)指导读好“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A 这香气似乎从画面上流出,流满了整个书房,生读——

B 这清香之气仿佛流出了书房,流满了整个院子,生读——

C 我分明感受到这清香之气飘满了整个九里山,流向远方,流满整个乾坤大地,一生读

——

D 这清香之气也流进了我的心,你的心,我们所有人的心,齐读——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再度整合,了解两首古诗的相同之处。

1. 学生归纳总结:

(1)都是七绝。

(2)都有志向。

(3)前两句写物,后两句写志。(再次明确概括咏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师生合读两首古诗。

(五)尝试创作咏物言志诗词。

1. 其实,在我们学习的课文、古诗中,有很多用这种咏物言志的写法的。你们还知道这

样的古诗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相机出示几首咏物言志的古诗作为欣赏和积累。

谈话:中国人特别偏爱这些事物,并不是说这些事物的外在很美,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

因。更重要的是他们欣赏它们所代表的一种品格,他们愿意通过托物言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一种理想和志向,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特殊的文化传统。含蓄的表达自己的理想。所以今后如果大家再看到这一类的作品,希望大家能想得更多,要想到它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应该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3. 学生尝试创作咏物言志诗词。

(六)作业设计

1.继续创作咏物言志诗词。

2. 搜集几首写梅花的诗词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20.古诗两首

石灰吟 于谦——不怕——留清白 咏物言志

墨梅 王冕——不要——流清气

八、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让孩子读咏物言志诗,我总觉得有些“残忍”。跟孩子说说石灰,墨梅已经很是陌生,再跟他们讲诗人所寄托石灰、墨梅后面的情怀!我觉得确实有“蜀道之难”。 但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多篇古诗,对如何学习古诗也有了一定的积累。教学时,已经不必老师逐字逐句讲解,可以抓住关键作些点拨,着重指点学习方法,然后举一反三,学生也就融会贯通。

我首先引导学生从理解题目、介绍作者入手,让学生对其为人有较多的了解。在“知诗人,明诗题”之后,抓住关键字眼,了解诗意,再想象诗的意境,感悟全诗的思想感情。最后,引导小结学习古诗的学习方法,学生初步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然后拓展介绍其他托物言志的诗词并且尝试创作,做到授之以渔,使学生终身有益。

不足之处:生平资料拓展的过程,就是学生将石灰之物与于谦之人进行物人互证的过程,也是将物与人进行有效连接的过程,更是由物向人认知推进的过程。遗憾的是,老师在资料呈现出之后,直接转入了对于人的开掘中去了,没有能够让学生琢磨于谦的生平与石灰究竟有着哪些类似之处,这一步骤的缺失直接导致的恶果是物人链接时是教师直接道出了存在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建议: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建议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

附预习单

20.古诗两首

一、自主识字学词

1. 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

(先描红课后生字,再仿写,注意行楷字体的意连写法。自我检查并订正。)

2. 查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字新词,给生字组词,和同学交流。

二、自主阅读

1. 反复朗读古诗, 做到正确、流利、有节奏。

2. 借助工具书、联系诗句,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和同学讨论。

三、自主探究

1. 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搜集有关于谦、王冕的资料,把你印象深刻的记在下面,和同学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加点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写下来。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想想诗句的意思以及诗人通过此诗,分别赞颂石灰和梅花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莉莉 滕州市大坞镇休城小学 滕州市小学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相关内容

  • 六下语文填写适当的古诗词句
  • 根据语境填写适当的古诗词句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 , ",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 的一句诗" , "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 ,野渡无人 ...

  • 六下古诗词
  • 六下课外古诗词 <山中杂诗> 1.诗中描绘山峰环绕,竹林茂盛的美丽幽静之景的诗句: 2.诗中突出表现山中奇趣的诗句: 1.<竹里馆>诗中抒写自己独坐竹丛,独具雅兴的诗句: 2抒写诗人悠然自得,把明月视为知音的诗句: <峨眉山月歌> 1.抒写峨眉山月色,即写月映清江 ...

  • 六下古诗词练习题
  • 一. 根据境题,填写句子. 19. 能抒发"纯洁高尚.清正廉洁"古诗句: (1)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补衣服,此情景真可谓是:20. 表现诗人历经磨烂而操守更加坚定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表现诗人 ...

  • 六年级口语交际
  • 六年级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古诗词背诵.综合复习建议 一.关于"口语交际""习作" 1.高年级口语交际注重应对技能的训练, 如六年级上册的"辩论".六下的"科技的利大还是弊大":学习运用材料说话的训练,如六下&qu ...

  • 六下语文知识点总结
  • 练习4 (1 A.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B. 当家方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C.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 D.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当自己被别人误会时,态度要冷静.诚恳,要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对方说清楚. A. 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 B. 解释什么,这是说 ...

  • 六下小资料
  • 四时田园杂兴 寓意: 作者通过描写忙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表明了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要劳动,人人都爱劳动,虽然繁忙,但是充满了无限乐趣. (二) 寓意; 作者通过写夏季农村的静景.动景,与农民农事正忙早出晚归的场景,表明了作者向往美好.幸福.宁静生活的心,. 野草> ...

  • 六下毕业赠言教案 1
  • 六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实践活动<毕业赠言> 教学目标: 1.明确毕业赠言的目的及内容,了解赠言的特点. 2.通过说.写毕业赠言,练习用简洁得体的语言表达心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 3.在说.写赠言过程中感受同学间纯真美好的情谊,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 ...

  • 2015六年级语文期末
  •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1)与孔子有关的: (2)描写夏天的: 2.根据要求写句子.(5分) (1)请你帮助刘虎把对老师的临别赠言内容补充完整.1分 老师,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 ...

  • 六下第二单元
  • 六下第 二 单元 课型:新授课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题 5.卢沟桥烽火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掌握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