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教学设计
云龙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知道“多学”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要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说明事理的文章有哪些?(《说勤奋》《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讲授新知
1、同学们,通常我们说一个人有知识是怎么说的?(有学问)那么,知识又是如何得来的呢?(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2、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提问:同学们同意这句话吗?(引出第2自然段)
3、讲解第2、3自然段
①自读课文,找出小哥白尼是怎么样问,怎样学的?(或小哥白尼的知识是如何得来的?)(出示: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
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②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出示: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③在问问题时,可以不论对方的年长年幼、地位高低,这就是古人说的“能者为师”。
4、学习第4自然段
在文中还举了另外一个事例,是关于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读第4自然段,思考:他又是如何学习的?(出示: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自读第5自然段,找出我们怎样做才能求得真知?
②文章通过两个具体事例讲了“勤学好问”这个道理,目的是让我们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出示:我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③合作探究
完成课后练习2。
三、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位名人的具体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我们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四、布置作业
了解一个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并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板书设计:
23 学与问
勤学好问
观察思考
养成习惯
《学与问》教学设计
云龙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知道“多学”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要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说明事理的文章有哪些?(《说勤奋》《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讲授新知
1、同学们,通常我们说一个人有知识是怎么说的?(有学问)那么,知识又是如何得来的呢?(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2、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提问:同学们同意这句话吗?(引出第2自然段)
3、讲解第2、3自然段
①自读课文,找出小哥白尼是怎么样问,怎样学的?(或小哥白尼的知识是如何得来的?)(出示: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
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②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出示: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③在问问题时,可以不论对方的年长年幼、地位高低,这就是古人说的“能者为师”。
4、学习第4自然段
在文中还举了另外一个事例,是关于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读第4自然段,思考:他又是如何学习的?(出示: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自读第5自然段,找出我们怎样做才能求得真知?
②文章通过两个具体事例讲了“勤学好问”这个道理,目的是让我们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出示:我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③合作探究
完成课后练习2。
三、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位名人的具体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我们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四、布置作业
了解一个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并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板书设计:
23 学与问
勤学好问
观察思考
养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