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一

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专题六)复习提纲

西充县晋城中学历史组:庞小利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国家起源的条件:农耕经济的进步

2、早期国家突出标志:

1)金属器具的使用 2)文字的成熟 3)城的出现

4)礼制的初步形成 5)贫富分化的产生

3、商朝政治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2)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西周分封制

1、目的:巩固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3、内容:权利: 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4、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周王对地方的统治。

5、结果: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

三、西周宗法制

1、宗法制的含义: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制度

2、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3、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分封制是

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

础。

4、宗法制的作用:

它能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

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宗法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宗法制既然是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子孙的尊卑等级关系, 以维护宗族的

团结, 所以强调尊祖敬宗。宗庙祭祀制度就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

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六王毕,四海一”

1、秦统一的意义: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奠定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

形成。

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君主专制概念: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

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中央集权概念: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

对服从中央。

3、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

•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 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4、郡县制历史作用

(1)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

标志;

(2)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3)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

5、特点:1. 中央集权 2.分工明确 3.皇帝任免官吏

6、推行原因:有利于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巩固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皇帝制度

①建立:秦朝(秦始皇)前211年 消亡:清朝1912年

②内容:A 、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与一身。

B、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C、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任何制约 ③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位至尊

④影响:A 、君主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君主的个人意志影响着政治决策、立法、行政和司法

B、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C、皇帝制对以后历朝影响深远,且不断强化。

二、隋唐三省六部

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三、宋代增设副相----参知政事

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1)秦:御史大夫—中央

(2)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

(3)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监察机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

五、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世官制: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2、察举制:汉武帝时:诏令举贤,策试贤良

魏晋南北朝时:九品中正制发展了的察举制

1. 最初以德才为标准,区别高下分九等,后被门阀大族控制

2. 评价:当时较完善,但有其封闭性

3、科举制:内容:考试选官

六、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特点:

§ 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

对地 方的管

理。

§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不允许有独立行政

体系存在。

§ 但由此造成地方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地方难以实施有效治

理。

皇帝制度确立后,皇权至高无上。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七、元朝:行省制度

1、目的: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

2、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

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相理由:1. 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2. 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2、措施:1. 丞相制度2. 设立内阁

3、内阁:

1. 立内阁的原因:废丞相后,皇帝政务多。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

构。

2. 内阁的性质: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但它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和

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待机构。

3. 作用: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

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内阁不能制约皇帝。

4. 内阁制的弊端:宦官专权

二. 军机处

1、军机处设置的原因: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2、军机处的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

3、军机处职责:军机大臣只能传达皇帝旨意给中央部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是

皇帝行使权

力的机要部门。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基本原则

• 笼络上层分子(蒙古归附)

• 因地制宜管理(西南改土归流)

• 尊重习俗宗教(册封西藏宗教领袖)

2、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机构,最初负责蒙古事务,后也西藏新疆事务.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国门洞开

列强入侵中国的原因:

1、国外:

(1)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

和原料产地。

(2)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就是中国,这使得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理想

目标。

2、国内:

(3)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总而言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瓜分狂潮1. 原因:根本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直接原因:《马关条约》签订的刺激

2. 过程:开端:三国干涉还辽

高潮:列强纷纷划分“势力范围”

中断: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3. 后果:民族危机(中国面临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2)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1. 内容: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

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2. 实质: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弥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

际共管体系”,是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是美国侵略行为的体现,反映了美国独霸中国的野心。

3. 影响: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矛盾,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标

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美国在华势力大增。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抗英(1841年)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 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抗外侮的爱国精神。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意义:坚持斗争五个月,歼灭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

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3、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客观原因: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 ●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2、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原因:

(1)主观(直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组织:分散性;口号:局限性}

(2)客观(根本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

国的图谋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军的杀戮

(2)蹂躏妇女—强迫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

(3)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实验在二十多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4)血腥的殖民统治

措 施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第一阶段(局部抗战):1931-1937年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国共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

1. 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 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3. 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促成

4. 转折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5. 实现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6. 意义:国共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

2、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两个战场协同作战 正面战场(国民党)1.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2. 太原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3. 徐州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4. 武汉会战: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5. 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敌后战场(共产党)1.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成立陕甘宁边区(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2.1940年下半年发动百团大战

3. 反扫荡斗争:各种形式的游击战

少数民族抗日武装的壮大

3、全民族抗战表现的方面:

1. 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地域:全国战争

3. 参战:全国各阶级、阶层 4.团结:全国各党派

5. 合作:全国军队 6.基础:广大群众

4、全民族抗战的结果: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9月9日,南京举行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1945年

10月25日,台湾光复。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清政府的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3、自然灾害严重

4、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

(二)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群众

(三)兴起:1. 金田起义:1851年 2.永安建制:1851年

3. 攻克武汉三镇:1852-1853年 4.定都天京:1853年

(四)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一)《天朝田亩制度》

1. 时间:1985年冬

2. 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法:按人口和土地平均分配土地

3. 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

4. 目的:建立一个“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四有二无:有田同耕,由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5. 评价: 革命性: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将过去的口号作具体规

划,能极大的调动农民积极性。

空想性:客观: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

主观:平均主义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违背社会规律。

(二)《资政新篇》

1. 时间:1859年;颁布者洪仁玕

2. 内容: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

3. 评价:(1)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的迫切愿望。

(2)局限性: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

现),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因

此未能真正实行。

(一)天京事变

1. 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2. 后果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二)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面临的敌人是:中外反动势力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1、1864年洪秀全病逝

2、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

3、失败原因:主观: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2、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四)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1. 反封建:打击了清王朝的腐败统治

2. 反帝: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3. 教训: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无科学的理论武器,无法承担重任。

二、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义(1911)——辛亥革命首义

1、历史背景: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

日益暴露;(主要原因)

②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 (阶级基础)

2、革命的准备和酝酿

(1)组织、思想上①革命团体广泛建立:②革命政党成立:

③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三民主义形成

(2)军事上发动一系列起义, 推动革命形势发展

(3)革命时机的成熟:全国保路运动兴起——四川保路运动高涨

3、武昌首义成功 (1911.10.10)

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国建立(1912.1.1)——辛亥革命的成果

1、民国成立及其性质

(1)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1)主要内容:①主权在民;②三权分立

(2)明显特征:三权分立,责任内阁(责任内阁制)

1. 立法权—参议院(有权选举、弹劾总统) ;

2. 行政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3. 司法权—法院

(3)作用:从法律上彻底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4)缺点:①没有明确规定反帝原则;

②没有明确规定人民群众的具体权益和切身利益,尤其是广大农民的

土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三、辛亥革命历史功绩

1、促成袁世凯窃权的因素:

①袁世凯有中外反动势力的支持,实力强大;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又脱离人民群众

③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2、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1. 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2.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 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第一次巨变)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结果:初步胜利

3、性质: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意义: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 过程:5月4日-6月初;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6月初-6月底;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标志:中共一大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除阶级差别,实现

共产主义

(3)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2、中共二大:

(1)时间:1922年

(2)党的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3)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

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意义: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国民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时间:1924-1927

2、双方:革命统一战线

3、准备:国共合作 方式:党内合作

国民党“一大”意义: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以之为标志的原因:确

定国共合作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4、高潮:北伐战争

5、失败:局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1927年

全面——“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精卫)1927年

6、作用: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7、失败原因:1. 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2. 中国共产党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8、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1、时间:1927-1937

2、背景:走城市道路的失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3、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经济:土地革命;2. 政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3. 军事:反“围剿”

4、第五次失败原因:博古、李德等执行王民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 5、1934年10月:长征开始;1936年10月:长征结束

6、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有幼稚走向成熟

五、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1、时间:1946-1949

2、双方:共产党、国民党

3、经过: 军事:(1)防御:1946年爆发;

(2)反攻:1947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3)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4)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经济:土地改革

4、 战略: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战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作战目标,以运动战为作战方法

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历史;

2. 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3. (世界意义):甘边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4.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根本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准备:两个会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协会议)

2、过程:开国大典

3、意义:人民当家作主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 时间:1949年3月

2. 地点:西柏坡

3. 内容:“一个转移”“两个转变”

4. 意义: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为新中国的

成立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 时间:1949年9月

2. 地点:北平

3. 中心议题:新中国的成立问题

4. 具体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确定国名、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等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1、建立了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2、新中国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3、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4、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二、内容——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1954.9

2、地点:北京

3、成果: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内容:两个规定

2、特点:两个原则

3、地位: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意义:人民民主进入了全新阶段;依法治国的新起点;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 存在的必要性: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

2. 八字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国家统一的条件下,各民族独自治理。

2、实施的原因: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

3、意义: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实现他们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有利于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三、特色:民主集中、多党合作、民族共进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9,北京)

1、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2、“八大”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二、重大挫折:十年“文革”(1966~1976)

1、“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

1. 红卫兵运动对公民的基本人权的肆意践踏。

2. 工人造反派非法夺权造成党政领导机关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3. 各地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2、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发生:

①要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 ③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

三、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2.18—12.22)

内容:1. 思想路线的转折2. 政治路线的转折

3. 健全民主和法制4. 组织路线的转折

四、发展完善:确立依法治国方针(1999.3)

1. 中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1997.9

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2.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1999.3

正式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3、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国两制”的构想(理论)

祖国统一大业

(实践)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

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一国两制”的基础: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政府,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不能分割。

二、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 1、条件: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2、联合声明1984.12. 胜利回归1997.7.1.

(2)澳门 1、联合声明1987.4. 胜利回归1999.12.20.

(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重大意义:

A. 洗雪了百年耻辱;

B. 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C. 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D. 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建国初的外交环境

1、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资本主义阵营(削弱)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2、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运动

3、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1)对策:巩固政权、保卫和平、捍卫主权、打破封锁

二、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方针

1.“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政府的外交

2.“一边倒” :社会主义阵营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取缔帝国主义特权

3、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1.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2.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 提出: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2.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 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

4. 目的: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四、展大国雄姿

1、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1. 同: 有相同的历史遭遇,都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有共

同的愿望:维护独立,谋求发展。

2. 异: 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保留不同的意见和分歧。

3. 求同: 共同的发展目的

4. 存异: 保存不同的社会和意识形态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与苏联等国建交:保障了新生政权,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会议; 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重返联合国

1、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

1、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2、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

3、美国的对华孤立政策逐渐破产。

3、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

1、这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

2、它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3、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70年代的中国外交关键: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1、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2、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的原因

1. 美国 ①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②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③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

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2. 中国 ①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②改善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

③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

3.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意义

1. 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2. 推动了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和转机;

4. 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

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日本舆论强烈要求尽快同中国建交,以取得一个同各国竞争的有利地位;

3、许多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

4、日本政府采取了积极改善中日关系的态度;

2、中日邦交正常化产生了的影响:

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关系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

1.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2.国家力量

3.意识形态 4.国内外形势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一、调整后的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

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3、奉行不结盟政策——中国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2、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建交和发展

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二、新时期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表现

1.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参加、召开亚太经合组织(APEC )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

(2).建立上海合作组织(1996年4月“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6月区域性多

边合作组织性质的“上海合作组织”)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

一、蔚蓝色的希腊:希腊的地理环境为民主政治形成提供自然条

1、地貌特征:1. 山岭沟壑2. 海岸曲折、港湾众多3. 温和宜人

2、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

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希腊城邦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会环境

1、城邦: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团体、共同地域和政治经济的绝对独立,是古希

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2、时间:BC 8世纪

3、城邦的特点(1)小国寡民(突出特征)(2)独立自治(3)文化认同

(4)民主政治(5)商品经济发达(6)思想文化繁荣

三、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古希腊公民的素质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1、希腊公民的基本素质

(1)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权威

(2)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

(3)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2、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确立

城邦——是孕育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公民——是希腊民主的核心力量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进程: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 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 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改革 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一、三大改革

1、梭伦改革

1. 时间:公元前594年

2. 内容:1经济上, 颁布“解负令”

②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4个等级; 组成“四百人会

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第四等级不享有权利)

3设立雅典最高法 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3. 意义: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

1. 时间:公元前506年

2. 内容:①重新划定10个新的行政选区

②建立“五百人会议”;

③设立“十将军委员会”

④制定陶片放逐法

3. 意义: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3、伯里克利改革

1. 时间:公元前443年至前429

2. 内容:①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民众组成的

“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③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④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3. 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4. 雅典民主政治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 是奴隶主的民主

二、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1、历史进步性;

1)在政治制度上:开西方民主政治先河

2)对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3)对文化发展: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2、历史局限性;

1)从民主范围看:它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妇女和外邦人也没

有资格得到公民的权力

2)从民主性质看:它是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3)从参政方式看: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相同的国家

管理权,很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4)从历史事实看: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之后盛极而衰,导致了雅典的混

乱和内耗

三、罗马人的法律

一、习惯法

(1)含义:按习惯处理问题的一种法律施行方式

(2)时间: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

(3)弊端: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垄断了立

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了方便

二、《十二铜表法》

1、原因: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和强烈要求

2、颁布:公元前449年

3、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

刑罚等方面。

4、评价:(1)局限性: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掺杂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2)进步性: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

的起点

三、公民法

1、概念: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

2、特点:(1)范围: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2)操作: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3)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

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3、形式:注重形式、缺乏灵活

4、意义: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广大平民是罗马对外扩张和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

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

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四、万民法: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对外扩张的结果。

1、背景: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

2、特点:(1)范围: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2)操作: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法灵活而有实用有效;

(3)内容: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3、形式: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五、自然法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1、含义: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2、提出:西塞罗(“自然法之父”)

3、内容: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4、意义: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高于一切人

定法和人为权力

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六、罗马法

1、古罗马为人类提供了理性、正义、权利、平等、自由等自然法原则。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2、实质: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罗马法的作用与地位

1、作用

(1)共和国晚期(公民法)

提高了平民的地位,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

(2)帝国时期(万民法)

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维系罗马持久统治的重要工具

2、地位:(1)罗马法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2)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专题六)复习提纲

西充县晋城中学历史组:庞小利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国家起源的条件:农耕经济的进步

2、早期国家突出标志:

1)金属器具的使用 2)文字的成熟 3)城的出现

4)礼制的初步形成 5)贫富分化的产生

3、商朝政治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2)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西周分封制

1、目的:巩固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3、内容:权利: 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4、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周王对地方的统治。

5、结果: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

三、西周宗法制

1、宗法制的含义: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制度

2、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3、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分封制是

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

础。

4、宗法制的作用:

它能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

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宗法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宗法制既然是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子孙的尊卑等级关系, 以维护宗族的

团结, 所以强调尊祖敬宗。宗庙祭祀制度就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

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六王毕,四海一”

1、秦统一的意义: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奠定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

形成。

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君主专制概念: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

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中央集权概念: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

对服从中央。

3、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

•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 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4、郡县制历史作用

(1)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

标志;

(2)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3)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

5、特点:1. 中央集权 2.分工明确 3.皇帝任免官吏

6、推行原因:有利于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巩固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皇帝制度

①建立:秦朝(秦始皇)前211年 消亡:清朝1912年

②内容:A 、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与一身。

B、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C、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任何制约 ③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位至尊

④影响:A 、君主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君主的个人意志影响着政治决策、立法、行政和司法

B、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C、皇帝制对以后历朝影响深远,且不断强化。

二、隋唐三省六部

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三、宋代增设副相----参知政事

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1)秦:御史大夫—中央

(2)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

(3)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监察机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

五、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世官制: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2、察举制:汉武帝时:诏令举贤,策试贤良

魏晋南北朝时:九品中正制发展了的察举制

1. 最初以德才为标准,区别高下分九等,后被门阀大族控制

2. 评价:当时较完善,但有其封闭性

3、科举制:内容:考试选官

六、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特点:

§ 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

对地 方的管

理。

§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不允许有独立行政

体系存在。

§ 但由此造成地方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地方难以实施有效治

理。

皇帝制度确立后,皇权至高无上。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七、元朝:行省制度

1、目的: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

2、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

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相理由:1. 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2. 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2、措施:1. 丞相制度2. 设立内阁

3、内阁:

1. 立内阁的原因:废丞相后,皇帝政务多。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

构。

2. 内阁的性质: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但它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和

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待机构。

3. 作用: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

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内阁不能制约皇帝。

4. 内阁制的弊端:宦官专权

二. 军机处

1、军机处设置的原因: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2、军机处的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

3、军机处职责:军机大臣只能传达皇帝旨意给中央部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是

皇帝行使权

力的机要部门。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基本原则

• 笼络上层分子(蒙古归附)

• 因地制宜管理(西南改土归流)

• 尊重习俗宗教(册封西藏宗教领袖)

2、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机构,最初负责蒙古事务,后也西藏新疆事务.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国门洞开

列强入侵中国的原因:

1、国外:

(1)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

和原料产地。

(2)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就是中国,这使得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理想

目标。

2、国内:

(3)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总而言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瓜分狂潮1. 原因:根本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直接原因:《马关条约》签订的刺激

2. 过程:开端:三国干涉还辽

高潮:列强纷纷划分“势力范围”

中断: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3. 后果:民族危机(中国面临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2)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1. 内容: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

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2. 实质: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弥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

际共管体系”,是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是美国侵略行为的体现,反映了美国独霸中国的野心。

3. 影响: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矛盾,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标

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美国在华势力大增。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抗英(1841年)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 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抗外侮的爱国精神。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意义:坚持斗争五个月,歼灭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

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3、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客观原因: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 ●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2、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原因:

(1)主观(直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组织:分散性;口号:局限性}

(2)客观(根本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

国的图谋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军的杀戮

(2)蹂躏妇女—强迫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

(3)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实验在二十多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4)血腥的殖民统治

措 施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第一阶段(局部抗战):1931-1937年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国共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

1. 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 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3. 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促成

4. 转折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5. 实现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6. 意义:国共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

2、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两个战场协同作战 正面战场(国民党)1.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2. 太原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3. 徐州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4. 武汉会战: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5. 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敌后战场(共产党)1.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成立陕甘宁边区(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2.1940年下半年发动百团大战

3. 反扫荡斗争:各种形式的游击战

少数民族抗日武装的壮大

3、全民族抗战表现的方面:

1. 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地域:全国战争

3. 参战:全国各阶级、阶层 4.团结:全国各党派

5. 合作:全国军队 6.基础:广大群众

4、全民族抗战的结果: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9月9日,南京举行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1945年

10月25日,台湾光复。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清政府的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3、自然灾害严重

4、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

(二)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群众

(三)兴起:1. 金田起义:1851年 2.永安建制:1851年

3. 攻克武汉三镇:1852-1853年 4.定都天京:1853年

(四)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一)《天朝田亩制度》

1. 时间:1985年冬

2. 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法:按人口和土地平均分配土地

3. 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

4. 目的:建立一个“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四有二无:有田同耕,由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5. 评价: 革命性: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将过去的口号作具体规

划,能极大的调动农民积极性。

空想性:客观: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

主观:平均主义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违背社会规律。

(二)《资政新篇》

1. 时间:1859年;颁布者洪仁玕

2. 内容: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

3. 评价:(1)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的迫切愿望。

(2)局限性: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

现),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因

此未能真正实行。

(一)天京事变

1. 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2. 后果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二)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面临的敌人是:中外反动势力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1、1864年洪秀全病逝

2、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

3、失败原因:主观: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2、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四)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1. 反封建:打击了清王朝的腐败统治

2. 反帝: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3. 教训: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无科学的理论武器,无法承担重任。

二、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义(1911)——辛亥革命首义

1、历史背景: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

日益暴露;(主要原因)

②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 (阶级基础)

2、革命的准备和酝酿

(1)组织、思想上①革命团体广泛建立:②革命政党成立:

③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三民主义形成

(2)军事上发动一系列起义, 推动革命形势发展

(3)革命时机的成熟:全国保路运动兴起——四川保路运动高涨

3、武昌首义成功 (1911.10.10)

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国建立(1912.1.1)——辛亥革命的成果

1、民国成立及其性质

(1)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1)主要内容:①主权在民;②三权分立

(2)明显特征:三权分立,责任内阁(责任内阁制)

1. 立法权—参议院(有权选举、弹劾总统) ;

2. 行政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3. 司法权—法院

(3)作用:从法律上彻底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4)缺点:①没有明确规定反帝原则;

②没有明确规定人民群众的具体权益和切身利益,尤其是广大农民的

土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三、辛亥革命历史功绩

1、促成袁世凯窃权的因素:

①袁世凯有中外反动势力的支持,实力强大;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又脱离人民群众

③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2、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1. 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2.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 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第一次巨变)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结果:初步胜利

3、性质: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意义: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 过程:5月4日-6月初;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6月初-6月底;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标志:中共一大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除阶级差别,实现

共产主义

(3)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2、中共二大:

(1)时间:1922年

(2)党的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3)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

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意义: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国民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时间:1924-1927

2、双方:革命统一战线

3、准备:国共合作 方式:党内合作

国民党“一大”意义: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以之为标志的原因:确

定国共合作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4、高潮:北伐战争

5、失败:局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1927年

全面——“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精卫)1927年

6、作用: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7、失败原因:1. 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2. 中国共产党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8、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1、时间:1927-1937

2、背景:走城市道路的失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3、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经济:土地革命;2. 政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3. 军事:反“围剿”

4、第五次失败原因:博古、李德等执行王民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 5、1934年10月:长征开始;1936年10月:长征结束

6、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有幼稚走向成熟

五、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1、时间:1946-1949

2、双方:共产党、国民党

3、经过: 军事:(1)防御:1946年爆发;

(2)反攻:1947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3)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4)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经济:土地改革

4、 战略: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战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作战目标,以运动战为作战方法

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历史;

2. 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3. (世界意义):甘边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4.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根本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准备:两个会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协会议)

2、过程:开国大典

3、意义:人民当家作主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 时间:1949年3月

2. 地点:西柏坡

3. 内容:“一个转移”“两个转变”

4. 意义: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为新中国的

成立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 时间:1949年9月

2. 地点:北平

3. 中心议题:新中国的成立问题

4. 具体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确定国名、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等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1、建立了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2、新中国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3、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4、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二、内容——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1954.9

2、地点:北京

3、成果: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内容:两个规定

2、特点:两个原则

3、地位: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意义:人民民主进入了全新阶段;依法治国的新起点;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 存在的必要性: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

2. 八字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国家统一的条件下,各民族独自治理。

2、实施的原因: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

3、意义: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实现他们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有利于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三、特色:民主集中、多党合作、民族共进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9,北京)

1、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2、“八大”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二、重大挫折:十年“文革”(1966~1976)

1、“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

1. 红卫兵运动对公民的基本人权的肆意践踏。

2. 工人造反派非法夺权造成党政领导机关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3. 各地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2、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发生:

①要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 ③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

三、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2.18—12.22)

内容:1. 思想路线的转折2. 政治路线的转折

3. 健全民主和法制4. 组织路线的转折

四、发展完善:确立依法治国方针(1999.3)

1. 中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1997.9

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2.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1999.3

正式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3、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国两制”的构想(理论)

祖国统一大业

(实践)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

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一国两制”的基础: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政府,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不能分割。

二、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 1、条件: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2、联合声明1984.12. 胜利回归1997.7.1.

(2)澳门 1、联合声明1987.4. 胜利回归1999.12.20.

(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重大意义:

A. 洗雪了百年耻辱;

B. 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C. 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D. 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建国初的外交环境

1、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资本主义阵营(削弱)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2、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运动

3、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1)对策:巩固政权、保卫和平、捍卫主权、打破封锁

二、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方针

1.“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政府的外交

2.“一边倒” :社会主义阵营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取缔帝国主义特权

3、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1.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2.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 提出: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2.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 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

4. 目的: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四、展大国雄姿

1、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1. 同: 有相同的历史遭遇,都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有共

同的愿望:维护独立,谋求发展。

2. 异: 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保留不同的意见和分歧。

3. 求同: 共同的发展目的

4. 存异: 保存不同的社会和意识形态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与苏联等国建交:保障了新生政权,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会议; 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重返联合国

1、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

1、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2、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

3、美国的对华孤立政策逐渐破产。

3、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

1、这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

2、它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3、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70年代的中国外交关键: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1、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2、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的原因

1. 美国 ①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②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③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

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2. 中国 ①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②改善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

③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

3.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意义

1. 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2. 推动了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和转机;

4. 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

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日本舆论强烈要求尽快同中国建交,以取得一个同各国竞争的有利地位;

3、许多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

4、日本政府采取了积极改善中日关系的态度;

2、中日邦交正常化产生了的影响:

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关系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

1.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2.国家力量

3.意识形态 4.国内外形势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一、调整后的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

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3、奉行不结盟政策——中国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2、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建交和发展

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二、新时期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表现

1.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参加、召开亚太经合组织(APEC )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

(2).建立上海合作组织(1996年4月“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6月区域性多

边合作组织性质的“上海合作组织”)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

一、蔚蓝色的希腊:希腊的地理环境为民主政治形成提供自然条

1、地貌特征:1. 山岭沟壑2. 海岸曲折、港湾众多3. 温和宜人

2、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

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希腊城邦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会环境

1、城邦: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团体、共同地域和政治经济的绝对独立,是古希

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2、时间:BC 8世纪

3、城邦的特点(1)小国寡民(突出特征)(2)独立自治(3)文化认同

(4)民主政治(5)商品经济发达(6)思想文化繁荣

三、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古希腊公民的素质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1、希腊公民的基本素质

(1)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权威

(2)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

(3)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2、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确立

城邦——是孕育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公民——是希腊民主的核心力量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进程: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 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 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改革 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一、三大改革

1、梭伦改革

1. 时间:公元前594年

2. 内容:1经济上, 颁布“解负令”

②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4个等级; 组成“四百人会

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第四等级不享有权利)

3设立雅典最高法 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3. 意义: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

1. 时间:公元前506年

2. 内容:①重新划定10个新的行政选区

②建立“五百人会议”;

③设立“十将军委员会”

④制定陶片放逐法

3. 意义: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3、伯里克利改革

1. 时间:公元前443年至前429

2. 内容:①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民众组成的

“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③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④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3. 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4. 雅典民主政治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 是奴隶主的民主

二、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1、历史进步性;

1)在政治制度上:开西方民主政治先河

2)对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3)对文化发展: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2、历史局限性;

1)从民主范围看:它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妇女和外邦人也没

有资格得到公民的权力

2)从民主性质看:它是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3)从参政方式看: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相同的国家

管理权,很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4)从历史事实看: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之后盛极而衰,导致了雅典的混

乱和内耗

三、罗马人的法律

一、习惯法

(1)含义:按习惯处理问题的一种法律施行方式

(2)时间: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

(3)弊端: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垄断了立

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了方便

二、《十二铜表法》

1、原因: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和强烈要求

2、颁布:公元前449年

3、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

刑罚等方面。

4、评价:(1)局限性: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掺杂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2)进步性: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

的起点

三、公民法

1、概念: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

2、特点:(1)范围: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2)操作: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3)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

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3、形式:注重形式、缺乏灵活

4、意义: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广大平民是罗马对外扩张和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

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

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四、万民法: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对外扩张的结果。

1、背景: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

2、特点:(1)范围: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2)操作: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法灵活而有实用有效;

(3)内容: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3、形式: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五、自然法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1、含义: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2、提出:西塞罗(“自然法之父”)

3、内容: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4、意义: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高于一切人

定法和人为权力

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六、罗马法

1、古罗马为人类提供了理性、正义、权利、平等、自由等自然法原则。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2、实质: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罗马法的作用与地位

1、作用

(1)共和国晚期(公民法)

提高了平民的地位,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

(2)帝国时期(万民法)

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维系罗马持久统治的重要工具

2、地位:(1)罗马法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2)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关内容

  •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说明
  •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说明 2007年6月30日 第一个问题:学制和教学时间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1周. 每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分两学段安排课程.一般情况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一)周教学时间 1 ...

  •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刘红仙 一.学情分析: 今学期我安排教高一(9).(10).(11).(12)班,这四个班是理科班,理科班学生特点是擅长理科,文科较弱,大约看过这四个班的分班历史成绩,成绩并没有想象中的好,但比上学期刚进入高中校园有所进步.因为初中新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学 ...

  •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高一历史必修二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 427.429-432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对于学生的接触和了解,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特作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高一历史学科采用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是历史必修二,是经济专题史,主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经 ...

  • 高一下学期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范文
  • 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的工作计划为指导,提高备课组教学质量.宏观上以新课程实验为中心,以人文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关注.关怀.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备课组工作的重点.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 ...

  • 2011-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我们常说,科教兴国,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的兴衰!根据现在江苏省的高考要求,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同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 ...

  • 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我们常说,科教兴国,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的兴衰!根据现在江苏省的高考要求,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同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 ...

  • 黄胜标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 坭陂中学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黄胜标 本学年我按学校领导和教务处安排,担任高一年级(2).(3)历史教学工作,兼高一(3)班班主任,依照学校部署高一必须完成新课标高中历史三个必修内容,时间紧任务重,这一学年来,紧张.忙碌.充实,有成功,也有不足,总结如下: 一.了解学生,实事求是,针对学生情况,注重 ...

  • 2013年高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又开始了,为使今后的工作能更顺利的开展,特制定此工作计划,请领导多多批评指导.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学期学习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 ...

  • 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我总结
  • 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我总结 繁忙而又紧张的高一第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 时光飞逝,转眼成为高一(2)班的一员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来各科的学习情况,感受颇多,需要总结的更多. 语文: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的语文成绩就一直很好,一直保持到现在.在学完必修1.必修2模块后,我对自己能熟练地 ...

  • 2012年高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又开始了,为使今后的工作能更顺利的开展,特制定此工作计划,请领导多多批评指导。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学期学习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