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第 2 4卷第 5期 V0. 4 N . 12 . o 5攀枝花学院学报 Ju a fP n hh aU iest o r lo a ziu nv ri n y20 07年 1 0月 0c. O 7 t2 0 ・经济与 管理 ・ 关于 我 国环 境 会 计基 本 假 设 的探 讨 王 丹 ( 攀枝花学 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四川攀枝 花 6 70 10 0)摘要近些年来 , 随着资源环境 问题 的 日益突 出, 我国环境会计理 论的研究 也空前 繁荣 。和会计 领域其他 问题的研 究一样 , 环境会计研 究也首先必须明确其假设等基本理论 问题 。环境基本会计假设是建立 环境会计 理论与方法的基础 , 也是 开展会计核算所必备的前提条件 。对 于环境会计 的基本假设 , 会计 理论界 有多种看 法 。本文认为 , 环境会计作为 会计 学的一个分支 , 其基本假设应 以传统会计为基础 , 同时又有所创新 。 关键词 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假设 ; 多元计量假设 ; 环境价值假设 ; 受托 责任 假设 作者简介 王丹( 9 1 18 —— ) 女 , , 辽宁瓦房店 人 , 攀枝花学 院经济 与管理学 院助教 、 究生 在读 。研究 方 向: 研 财 务 会计 。 会计基本假设 , 又称为会计核算 的基本前提 , 是对会计核算 中无法确定的事项所做 的合理推断 , 是建 立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基础 , 也是开展会计核算所必备的前提条件。我 国《 企业会计准则》 中规定 了 四个会计基本假设 , : 即 会计主体假设 、 持续经营假设 、 会计分期假设 、 币计量假设 , 货 分别 限定了传统会 计核算的空间和时间范围, 规定了传统会计的计量标 准。相对于传统会计 , 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 内容的 不确定性更高 , 为了使环境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具有稳定性和科 学性 , 有必要对环境会计 的核算基础进 行合理推断, 建立环境会计 的基本假设。本 文将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归纳为 6 个方面: 会计主体假设 , 持 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假设 , 会计分期假设 , 多元计量假设 , 环境价值假设 、 受托责任假设。 一、会计 主体 假设 企 业应 当对其本 身 发生 的交 易 或者 事项进行 会计 确认 、 计量 和报 告 。会计 主体 假设 是 会计 核算 的基 本 前提 之一 。一些会 计 学者认 为“ 体假设 决定 了会 计人 员 的兴 趣 范 围 , 限制 了应 列 入财 务报 表 的物 主 并 品和事项 以及 它们 的特 征 ” 。主体 假设 便于 会计人 员 区分 业 主活 动 和企 业 的交 易 , 便 于确认 企 业 管理 还当局对投资人所负的受托责任 。会计主体假设强调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它从空 间上界定 了 会计 活动 的范 围 。环 境会 计理 论体 系要 得 以建立 , 实务要 得 以开展 , 主体 假设 也须 具有 该层含 义 。“ 其 环 境是指我们周围的 自 然物质存在 , 包括空气、 、 水 陆地、 动植物和非再生资源等” 。可见 , 环境是一个系统 的有机整体 , 这一特征在局部 区域 ( 如社 区) 体现得尤为 明显。因此 , 完整地反映和控制某一环境系 要统 , 往系统 涉及 多个会 计 主体 。 往 经 济的外 部性使 得企 业通 常 是 以牺牲 环境利 用效 率为 代价来 换取 经 济效 率 , 于是政 府 通过 征税 或征 收排污 费等手段 来促 进 资源 的有 效利用 , 治理污染 、 促进 经 济 的可 持续 发展 。因此 , 环境 会计 不仅 要 考核 和报 告会计 主体 自身 的 经济效 益 , 还要 考 核和报告 该 主体 的生 产经 营 活动对 会 计环境 的影 响 。如 果考 虑 环境 给经 济带来 的影 响 , 当企业 发生 与环 境相 关 的经 济行 为时 , 种 经 济行 为对 环境 的影 响 肯定 不仅 仅 这限于企业内部本身, 必然要涉及到企业外部的单位和个人 。企业环境问题造成的外在不经济性必须构成 会计核算的对象 , 这时 , 显然企业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会计 主体 。 环境 会计 主体 可包含 如 下方 面 : l企 业及 其他具 有 法人 资格 的其 他 经济组 织 。这 类经 济组 织拥 有完 全 的法律 主体 地 位 , 以独立 承 、 可担民事法律责任。它们是污染的制造者 , 也就应 当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 因此构成环境会计 的主体。事业 法人也会 因为环境影 响或影响环境而成为环境会计的主体 。 ・3 ・ 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第 2 卷 4攀枝花学院学报 第5 期 2政府 。各 级地 方政 府 和 中央人 民政府是 环境保 护 的规划 、 导 、 调 的主要 承 担者 , 、 指 协 也是 环境 保护 的主要责任机构。作为政府会计主体, 也同时构成宏观环境会计主体。 3 其他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的非政府组织。它可能包括企业 内部相对独立 的分部、 、 非独立的事业单 位等 对环境 产生影 响抑 或受 环境 影 响的组 织 。 对于专业 的环境保护工作组织而增加的会计主体 , 如环境保护机关 、 环境保护团体、 环保产品生产企 业、 环保事业单位等, 由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而逐步产生的新会计主体 , 是 但它们可以根据 自身的特点 和业务性质 , 分别归属到上述三类环境会计主体当中, 只是其业务的性质和会计 主体核算的具体内容与 上述会计主体存在差异而已。 二、 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认为 , 一个经营主体将持续它的经营活动直到实现了它 的计划和受托 的责任为止。持 续经营假设使会计原则得以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上 , 但该假设是建立在环境资源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 环境 资源的耗用和破坏不用恢复 、 不需补偿 的前提之上的。环境会计对这一假设赋 予了新的内容 , 自然资 将 源、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入进来, 在考虑企业主体对其影响的基础之上 , 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提 的持续经营假设 。这一假设 , 既包含会计主体 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又包括“ 既满足 当代人 的需求 , 又不对 后代人满足其 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的含义。 近年来 , 随着全球环境和 自然资源的问题 目 趋恶化 , 世界各国纷纷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战略, 要求 经济活动以自然资源和环境 的承载力为基础 , 降低资源消耗速率 , 提高资源再生速率和替代品的开发速 率, 减少环境污染 , 以实现全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会计主体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 的基本单位 , 以会 所 计除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外 , 还应反映和报告会计主体 自然资源、 人力资源、 生态环境 资源等的成本价值、 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很显然 , 环境会计 的各个部分 已经充分体现出可持续发 展 的理念 。 但是 , 与此同时 , 系统论告诉我们 , 任何系统都是有一定边界 的, 系统与环境之间是通过具有渗透性 的边界来划定 的, 并通过 系统边界不断地进行着物质 , 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会计是一个系统 , 明确会计系 统边界 , 可以确保会计系统的相对稳定和相对独立。会计环境在总体上具有不确定性 , 基于这种不确定 性, 会计系统首先必须做 出一定的“ 环境性假设” 即确定会计系统 的边界 ( , 会计假设 ) 否则会计工作就 , 无法进行。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 的宏观背景, 即环境会计实施 的环境 , 不是联 系环境会计与其所处环 境的“ 纽带” 。可持续发展是 国家等社会 管理机关乃至全人类进行社会 管理 和开展 各项活动的基本原 则, 而非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 因此 , 单独设立可持续发展假设有所不妥。结合可持续发展 战略观念的持续经营假设才是环境会 计的一个重要基本假设 。 三、 会计 分期假 设 由于持续经营假设已把会计主体当作一个长期存在 的经营单位看待 , 而信息使用者为了短期决策却 经常需要有关一个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种种信息 。考虑到信息使用者 的这种客观需要 , 必须提出 会计分期假设 , 即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间距的会计期间 , 以便分期结算、 编制报表等。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在这一假设上基本一致 , 为了及时准确地提供环境信息, 也必须进行 会计分期 , 对会计主体 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所引起的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资源等成本价值加以进行定期 确认和披露 , 满足环境会计信息各方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应当说 明的是 , 为了便于及时反映环境问题 , 必要时环境会计也可以打破传统会计 的会计期间, 适当 缩短会计期间间隔, 以便及时快速地传递和报告环境信息。 四、 多元计量 假设 传统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 对会计主体 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成果予以综合反映和报告 , 采 用标准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成了提供会计信息的最主要前提 , 因此有人将会计定义为“ 门关于计量和 一 传递货币性活动的学科” 。根据这个前提 , 会计的内容只局 限于那些能够用货 币来计量的经济活动。随 ・40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第 2 卷 4王丹 : 于我 国环境会计基本假设 的探讨 关第5 期 着社 会 的不断发 展 , 纯 的货 币计 量假设 已不能适 应 当今社会 所 面临 的各种 新 问题 的核算 需要 。 单 多元计量假设是对会计要素的内在数量加以衡量 、 计算并予 以确认 , 包括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两个 构成要素。环境资源纳入会计系统 以后 , 由于环境资源存在商品性 和非商品性两种形式 , 因此在计量上 存在模糊性 ; 而且有些反映环境状况 的指标 , 如森林覆盖率、 林地规模、 等级、 草场质量、 空气质量的改善 度、 水资源的含沙量、 沙尘暴强度与频率等, 不仅很难用货币计量, 而且货币计量也不能说明问题。因此 , 多元计量假设包含两层含义 : 一是强调环境会计应当同时采用货 币和非货 币两种计量形式 , 对于能够用 货 币计 量 的环 境交 易 和事项 , 以采 用 货 币计 量单 位 反 映其 成 本 和 效 益 , 成 财 务 指标 , 购置 环保 设 可 形 如备, 支付排污费等。对于 自 然资源 的价值 , 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法、 影子价格法 、 模糊数学法等将其转化为 货币量指标进行计量。对于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环境事项 , 如烟尘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对周边环境的影 响等 , 以采用 实物 指标 、 术指标 、 境质 量指标 等予 以计 量 , 辅之 以文 字说 明的形式 披 露 ; 是 以货 可 技 环 并 二 币计量形式下可以采用多种计量属性 , 如历史成本、 现行重置成本 、 可变现价值、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作 为计量 会计事 项 的标 准 , 但计 量单 位一 般采 用名义 货 币单位 。 多元 计量假 设在 计量 属性 上 不再 拘泥 于通过 市 场体 系形 成 的历史 成 本 , 可采 用 机会 成 本 、 替代 成本 等来计量那些无法在市场 中进行正常交易的物品和服务 的价值 。环境会计采用货 币与非货币计量相结 合的形式是十分必要的, 符合环境会计要为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这一基本 目标 的要求 , 也是环境会计作 为一 门边缘 学科 的表现 形式 。 五、 环境 价值 假设 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 了各种有价值的服务。从资源环境 的效用性、 稀缺性 、 替代性、 非交换性等特点来看 , 效用性构成 了环境资源的价值源泉 , 效用又使它具有 了 价值; 稀缺性决定了环境资源的价格 ; 替代性决定 了必须引进“ 边际” 的概念 , 即机会成本 ; 非交易性决定 了环境 资源的 价格必 须借 鉴数 学 的方法 , 能直接 在市场 上得 到入 账价 格 。因此 , 不 建立 环 境会 计 , 行环 进 境会计核算, 首先必须承认环境具有价值 , 可以对其进行计量和报告 。同时 , 这也为解决环境资源核算过 程中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 了理论依据。环境价值假设应该成为环境会计核算 的基本前提之一。 环境价值假设包含两层含义 : 一是假设环境是有价值的, 并且环境 的价值是可 以计量的, 只是环境价 值的计量具有模糊性 , 不适宜于用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计量 , 但可以依据边际价值理论 , 采用多重计量方法 进行计量 ; 二是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 , 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的过渡开发和利用 , 不可替代和 无法再生资源正在逐渐减少 , 因此环境资源的价值呈上升趋势。 六、 受托 责任假 设 环境会计的受托责任与传统会计的受托责任相 比, 具有更为广泛的 内容 , 环境会计 中的受托责任已 不仅仅是受 出资人之托 , 而是受整个社会之托 。在环境会计核算 中, 除了财产 的保管和使用外 , 环境资源 的耗用和补偿、 生态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也成为会计 中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主要 内容 。受托人有义 务和责任向负有直接和间接委托关系的委托人 , 说明和报告其职责的完成情况 。环境会计中的受托责任 具有 双重性质 , 它包 括 以体 现企 业经 济效 益为 主 的经济 责 任 和 以体 现环 境 效 益 、 会 效益 为 主 的社会 责 社 任两个方面。受托人有义务和责任向直接和间接委托关 系的委托人 , 包括社会 的各个方面, 充分披露其 责 任 的履 行情 况 。 综上所述 , 随着环境问题的 1益突 出, 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广泛引人 , 使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同时,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 1 3 趋复杂化、 多元化。因此当前财务会计只有及时完善、 创新某些方法理 论体系包括传统会计基本假设 , 这样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 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决策参考作用。 参 考 文献 [] 1 王戈. 环境会计基 本理 论研究浅探 [ ] 会计之友 ,0 6 ( ) J. 20 , 9 . [] 2 邢启亮. 国环境会计 理论 的分析研究 [ ] 经济师 ,06 ( ) 我 J. 2 0 ,4 . [] 3 宋东亮. 关于我 国环境 会计 基本假设的研究 []现代会计 , 0 ,3 . J. 2 5() 0 [] 4 王志华 , 黎毅. 探环境会计 中几个基本理论 问题 [ ] 华东交通大学 学报 , 0 4 ( 2 . 试 J. 20 , 1 ) ・4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第2 4卷 攀枝花学院学报 第5 期 [] 5 李文英 . 中国实行绿色会计的探讨[]财 会研究 ,02 ( ) 在 J. 20 ,9 . [] 6 李心合等 . 中国会计 学会环境 会计 专题 研讨 会综述 []会计研究 , 02 ( ) J. 20 ,1. [] 7 刘永祥. 环境会计假设 和核算原则 []上海会计 , 01 () 论 J. 20 ,9 . [] 8 李武立. 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结构概述 []财会月刊 , 00(2 . J. 20 ,1 ) [] 9 安庆钊. 环境会计理论结构浅探 []财会月刊 , 99 ( ) J. 1 ,8 . 9 [O 徐泓. 1] 环境会计理论 与实务 的研究 [ . M]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 8 19 . [ 1 孟凡利. 1] 环境 会计 研究 [ . M] 大连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杜 ,99 19 .[2 许家林 , 1] 孟凡利等 . 环境会计 [ . M]上海 : 上海财经大学 出版社 , 0 . 2 4 0 Th td fElme t r s mp t n vr me t l c u t g e su y o e na y As u ai si En i o n o na Ac o ni n、 Wa n ng Da( cnmyadMaae n col faziu nvri , aziu 6 7 0 S h a E oo n gmet ho oPnhhaU ie t Pnhha n S sy 10 0, i un) cAb t a t n r c n e r ,a e o r e n n i n n a s u s h v e 姗 e i ce sn l r mi e t h r n u p e e sr c :I e e t a s s r8 u c 8a d e vr me tlis e a e b c y o r a igy p o n n ,T e e i a n re - n s d n e r s e i h e s a h o n r me t c o ni g te r s i i a e t d p o p rt i t e r a e c fe v o n a a c u t o e n Chn .As t e s me o t e rb e e f l .o c yn i l n h i h s foh rp o lms i t e d f - n h i a c u t g n i n na td e s k u e i c o n n s u t n rt .E v r n n a i t e p a c u t g fr o n i 。e vr me t l u i s mu t n o s ma e s r sa c u t g a s mpi sf sl t i o i y n io me ti a b ss o s t c o n n s u i otee vrn na c o nigte r n h n o me t ac u t i l n h oya dme o h t d。鹪 w dl鹪 a se t l rrq ii fac u t g h r r o f tn p it - n e sni pee us eo c o ni .T eeaealt s d o sa a t n o a n b u c o n n su t nfrtee vrn e ti h d& o co n n e r.I pno o t c u t g as mpi o n om n n ter a i o h i i fac u t gto y n myo iin,e vrn na c 咖 血l i h n o me tl丑 c i g锄 a ba ho c o t g t b scas mp o ss o l eb sdo rdt n lac u t  ̄ tas a ein v t n rn fac u i ,i ai su t n h udb ae nta io a co i ,I loh st o a o . c n n s i i n n h n iKe o d :s  ̄i o p r t n a d s san d d v ] p n s u t n e o t 8 p r u t n yW r s u s n o a o d e i n u t ie e e o me t as mp o ;a u i i m mp o ;mut l uu e i o n n e o d i l p e me rs i ss mp o ;e v rn n a au sa s mp o ;e tu td rs o s i t s a s mp o .  ̄ u t n n o me tlv e s u t n nr se e p n i l i s u t n i i l i b ie i( 上接 第4页) Th o g t n a t e o t d b a e—t n n W inn e Th u hs a d Pr ci sAd pe y M o Ts -u g i n ig ct e s p o to u r l o c s Du ig t e An i- a a e e W a h u p r fNe ta r e r h t —J p n s r F nLn o g J oX u- u iggn , i i jn a(Sc c neD pr n at h aN r l nvri , 00 2S aOmsP nh u nv ̄t, 100Seun) oi Si c eat t f s C i o i s 20 6 hn i;azi aU ie y 6 70 i a l a e me o E n ma U e t y h hAb ta t u ig tea t—J p e ew r sr c :D rn i a a s a 。Mo s h n n o T e—tn u g se t tg fw n ig tes p o t fte n urlfre. u g sg etd a s ae yo inn u p r e t c s r h o h a o I inc ne ti ttes p oto ten u a ocsi eiiefco tu g a is i t ma o tn st u p r f e t fre ad cs atrt srgh  ̄ n tde—h r ti ot t ako s a h h h r l s v o ad.i sai ra s f mp n tn i a a eeu i n ,a t s t t /o inn o na g a t n urlfr ft r a t u l a t—Jp n s ntdfo t n d i i a s a%- fwn igte Ku mitn d i e ta o ̄so eamy c u o s e r r h n s h i y;me n a-w i 。tesn e w udb ar do tu d rtre cn io s ad ten ur re h ud b rp rydatwi o n oi hl h ta ̄ e o l cri u e e o dt n e t f c ss o l e po l e l t su d pl e e n h i n h l a o e h 嘲n a sre nt U oic la c n mi o src o .T t tg n o cp n n t l u noue i An a db b ob d i eO rp lia d eo o cc ntu t n h es ae ya d cn e t a o nyp tit s t—Jp - e h t n i r o o n i s a 瞄 eWa u loi oigap st eif e c n a t—Jp n s r rb ta s mp sn oiv n u n eo i aa eewa. i l n Ke r s y wo d :Ms s o T e—t n u g;n u r o c ;c n e t r c c e ta f r e l s o c p ;p a t e i・4 ・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第 2 4卷第 5期 V0. 4 N . 12 . o 5攀枝花学院学报 Ju a fP n hh aU iest o r lo a ziu nv ri n y20 07年 1 0月 0c. O 7 t2 0 ・经济与 管理 ・ 关于 我 国环 境 会 计基 本 假 设 的探 讨 王 丹 ( 攀枝花学 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四川攀枝 花 6 70 10 0)摘要近些年来 , 随着资源环境 问题 的 日益突 出, 我国环境会计理 论的研究 也空前 繁荣 。和会计 领域其他 问题的研 究一样 , 环境会计研 究也首先必须明确其假设等基本理论 问题 。环境基本会计假设是建立 环境会计 理论与方法的基础 , 也是 开展会计核算所必备的前提条件 。对 于环境会计 的基本假设 , 会计 理论界 有多种看 法 。本文认为 , 环境会计作为 会计 学的一个分支 , 其基本假设应 以传统会计为基础 , 同时又有所创新 。 关键词 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假设 ; 多元计量假设 ; 环境价值假设 ; 受托 责任 假设 作者简介 王丹( 9 1 18 —— ) 女 , , 辽宁瓦房店 人 , 攀枝花学 院经济 与管理学 院助教 、 究生 在读 。研究 方 向: 研 财 务 会计 。 会计基本假设 , 又称为会计核算 的基本前提 , 是对会计核算 中无法确定的事项所做 的合理推断 , 是建 立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基础 , 也是开展会计核算所必备的前提条件。我 国《 企业会计准则》 中规定 了 四个会计基本假设 , : 即 会计主体假设 、 持续经营假设 、 会计分期假设 、 币计量假设 , 货 分别 限定了传统会 计核算的空间和时间范围, 规定了传统会计的计量标 准。相对于传统会计 , 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 内容的 不确定性更高 , 为了使环境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具有稳定性和科 学性 , 有必要对环境会计 的核算基础进 行合理推断, 建立环境会计 的基本假设。本 文将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归纳为 6 个方面: 会计主体假设 , 持 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假设 , 会计分期假设 , 多元计量假设 , 环境价值假设 、 受托责任假设。 一、会计 主体 假设 企 业应 当对其本 身 发生 的交 易 或者 事项进行 会计 确认 、 计量 和报 告 。会计 主体 假设 是 会计 核算 的基 本 前提 之一 。一些会 计 学者认 为“ 体假设 决定 了会 计人 员 的兴 趣 范 围 , 限制 了应 列 入财 务报 表 的物 主 并 品和事项 以及 它们 的特 征 ” 。主体 假设 便于 会计人 员 区分 业 主活 动 和企 业 的交 易 , 便 于确认 企 业 管理 还当局对投资人所负的受托责任 。会计主体假设强调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它从空 间上界定 了 会计 活动 的范 围 。环 境会 计理 论体 系要 得 以建立 , 实务要 得 以开展 , 主体 假设 也须 具有 该层含 义 。“ 其 环 境是指我们周围的 自 然物质存在 , 包括空气、 、 水 陆地、 动植物和非再生资源等” 。可见 , 环境是一个系统 的有机整体 , 这一特征在局部 区域 ( 如社 区) 体现得尤为 明显。因此 , 完整地反映和控制某一环境系 要统 , 往系统 涉及 多个会 计 主体 。 往 经 济的外 部性使 得企 业通 常 是 以牺牲 环境利 用效 率为 代价来 换取 经 济效 率 , 于是政 府 通过 征税 或征 收排污 费等手段 来促 进 资源 的有 效利用 , 治理污染 、 促进 经 济 的可 持续 发展 。因此 , 环境 会计 不仅 要 考核 和报 告会计 主体 自身 的 经济效 益 , 还要 考 核和报告 该 主体 的生 产经 营 活动对 会 计环境 的影 响 。如 果考 虑 环境 给经 济带来 的影 响 , 当企业 发生 与环 境相 关 的经 济行 为时 , 种 经 济行 为对 环境 的影 响 肯定 不仅 仅 这限于企业内部本身, 必然要涉及到企业外部的单位和个人 。企业环境问题造成的外在不经济性必须构成 会计核算的对象 , 这时 , 显然企业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会计 主体 。 环境 会计 主体 可包含 如 下方 面 : l企 业及 其他具 有 法人 资格 的其 他 经济组 织 。这 类经 济组 织拥 有完 全 的法律 主体 地 位 , 以独立 承 、 可担民事法律责任。它们是污染的制造者 , 也就应 当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 因此构成环境会计 的主体。事业 法人也会 因为环境影 响或影响环境而成为环境会计的主体 。 ・3 ・ 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第 2 卷 4攀枝花学院学报 第5 期 2政府 。各 级地 方政 府 和 中央人 民政府是 环境保 护 的规划 、 导 、 调 的主要 承 担者 , 、 指 协 也是 环境 保护 的主要责任机构。作为政府会计主体, 也同时构成宏观环境会计主体。 3 其他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的非政府组织。它可能包括企业 内部相对独立 的分部、 、 非独立的事业单 位等 对环境 产生影 响抑 或受 环境 影 响的组 织 。 对于专业 的环境保护工作组织而增加的会计主体 , 如环境保护机关 、 环境保护团体、 环保产品生产企 业、 环保事业单位等, 由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而逐步产生的新会计主体 , 是 但它们可以根据 自身的特点 和业务性质 , 分别归属到上述三类环境会计主体当中, 只是其业务的性质和会计 主体核算的具体内容与 上述会计主体存在差异而已。 二、 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认为 , 一个经营主体将持续它的经营活动直到实现了它 的计划和受托 的责任为止。持 续经营假设使会计原则得以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上 , 但该假设是建立在环境资源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 环境 资源的耗用和破坏不用恢复 、 不需补偿 的前提之上的。环境会计对这一假设赋 予了新的内容 , 自然资 将 源、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入进来, 在考虑企业主体对其影响的基础之上 , 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提 的持续经营假设 。这一假设 , 既包含会计主体 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又包括“ 既满足 当代人 的需求 , 又不对 后代人满足其 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的含义。 近年来 , 随着全球环境和 自然资源的问题 目 趋恶化 , 世界各国纷纷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战略, 要求 经济活动以自然资源和环境 的承载力为基础 , 降低资源消耗速率 , 提高资源再生速率和替代品的开发速 率, 减少环境污染 , 以实现全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会计主体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 的基本单位 , 以会 所 计除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外 , 还应反映和报告会计主体 自然资源、 人力资源、 生态环境 资源等的成本价值、 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很显然 , 环境会计 的各个部分 已经充分体现出可持续发 展 的理念 。 但是 , 与此同时 , 系统论告诉我们 , 任何系统都是有一定边界 的, 系统与环境之间是通过具有渗透性 的边界来划定 的, 并通过 系统边界不断地进行着物质 , 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会计是一个系统 , 明确会计系 统边界 , 可以确保会计系统的相对稳定和相对独立。会计环境在总体上具有不确定性 , 基于这种不确定 性, 会计系统首先必须做 出一定的“ 环境性假设” 即确定会计系统 的边界 ( , 会计假设 ) 否则会计工作就 , 无法进行。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 的宏观背景, 即环境会计实施 的环境 , 不是联 系环境会计与其所处环 境的“ 纽带” 。可持续发展是 国家等社会 管理机关乃至全人类进行社会 管理 和开展 各项活动的基本原 则, 而非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 因此 , 单独设立可持续发展假设有所不妥。结合可持续发展 战略观念的持续经营假设才是环境会 计的一个重要基本假设 。 三、 会计 分期假 设 由于持续经营假设已把会计主体当作一个长期存在 的经营单位看待 , 而信息使用者为了短期决策却 经常需要有关一个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种种信息 。考虑到信息使用者 的这种客观需要 , 必须提出 会计分期假设 , 即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间距的会计期间 , 以便分期结算、 编制报表等。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在这一假设上基本一致 , 为了及时准确地提供环境信息, 也必须进行 会计分期 , 对会计主体 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所引起的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资源等成本价值加以进行定期 确认和披露 , 满足环境会计信息各方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应当说 明的是 , 为了便于及时反映环境问题 , 必要时环境会计也可以打破传统会计 的会计期间, 适当 缩短会计期间间隔, 以便及时快速地传递和报告环境信息。 四、 多元计量 假设 传统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 对会计主体 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成果予以综合反映和报告 , 采 用标准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成了提供会计信息的最主要前提 , 因此有人将会计定义为“ 门关于计量和 一 传递货币性活动的学科” 。根据这个前提 , 会计的内容只局 限于那些能够用货 币来计量的经济活动。随 ・40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第 2 卷 4王丹 : 于我 国环境会计基本假设 的探讨 关第5 期 着社 会 的不断发 展 , 纯 的货 币计 量假设 已不能适 应 当今社会 所 面临 的各种 新 问题 的核算 需要 。 单 多元计量假设是对会计要素的内在数量加以衡量 、 计算并予 以确认 , 包括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两个 构成要素。环境资源纳入会计系统 以后 , 由于环境资源存在商品性 和非商品性两种形式 , 因此在计量上 存在模糊性 ; 而且有些反映环境状况 的指标 , 如森林覆盖率、 林地规模、 等级、 草场质量、 空气质量的改善 度、 水资源的含沙量、 沙尘暴强度与频率等, 不仅很难用货币计量, 而且货币计量也不能说明问题。因此 , 多元计量假设包含两层含义 : 一是强调环境会计应当同时采用货 币和非货 币两种计量形式 , 对于能够用 货 币计 量 的环 境交 易 和事项 , 以采 用 货 币计 量单 位 反 映其 成 本 和 效 益 , 成 财 务 指标 , 购置 环保 设 可 形 如备, 支付排污费等。对于 自 然资源 的价值 , 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法、 影子价格法 、 模糊数学法等将其转化为 货币量指标进行计量。对于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环境事项 , 如烟尘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对周边环境的影 响等 , 以采用 实物 指标 、 术指标 、 境质 量指标 等予 以计 量 , 辅之 以文 字说 明的形式 披 露 ; 是 以货 可 技 环 并 二 币计量形式下可以采用多种计量属性 , 如历史成本、 现行重置成本 、 可变现价值、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作 为计量 会计事 项 的标 准 , 但计 量单 位一 般采 用名义 货 币单位 。 多元 计量假 设在 计量 属性 上 不再 拘泥 于通过 市 场体 系形 成 的历史 成 本 , 可采 用 机会 成 本 、 替代 成本 等来计量那些无法在市场 中进行正常交易的物品和服务 的价值 。环境会计采用货 币与非货币计量相结 合的形式是十分必要的, 符合环境会计要为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这一基本 目标 的要求 , 也是环境会计作 为一 门边缘 学科 的表现 形式 。 五、 环境 价值 假设 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 了各种有价值的服务。从资源环境 的效用性、 稀缺性 、 替代性、 非交换性等特点来看 , 效用性构成 了环境资源的价值源泉 , 效用又使它具有 了 价值; 稀缺性决定了环境资源的价格 ; 替代性决定 了必须引进“ 边际” 的概念 , 即机会成本 ; 非交易性决定 了环境 资源的 价格必 须借 鉴数 学 的方法 , 能直接 在市场 上得 到入 账价 格 。因此 , 不 建立 环 境会 计 , 行环 进 境会计核算, 首先必须承认环境具有价值 , 可以对其进行计量和报告 。同时 , 这也为解决环境资源核算过 程中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 了理论依据。环境价值假设应该成为环境会计核算 的基本前提之一。 环境价值假设包含两层含义 : 一是假设环境是有价值的, 并且环境 的价值是可 以计量的, 只是环境价 值的计量具有模糊性 , 不适宜于用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计量 , 但可以依据边际价值理论 , 采用多重计量方法 进行计量 ; 二是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 , 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的过渡开发和利用 , 不可替代和 无法再生资源正在逐渐减少 , 因此环境资源的价值呈上升趋势。 六、 受托 责任假 设 环境会计的受托责任与传统会计的受托责任相 比, 具有更为广泛的 内容 , 环境会计 中的受托责任已 不仅仅是受 出资人之托 , 而是受整个社会之托 。在环境会计核算 中, 除了财产 的保管和使用外 , 环境资源 的耗用和补偿、 生态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也成为会计 中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主要 内容 。受托人有义 务和责任向负有直接和间接委托关系的委托人 , 说明和报告其职责的完成情况 。环境会计中的受托责任 具有 双重性质 , 它包 括 以体 现企 业经 济效 益为 主 的经济 责 任 和 以体 现环 境 效 益 、 会 效益 为 主 的社会 责 社 任两个方面。受托人有义务和责任向直接和间接委托关 系的委托人 , 包括社会 的各个方面, 充分披露其 责 任 的履 行情 况 。 综上所述 , 随着环境问题的 1益突 出, 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广泛引人 , 使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同时,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 1 3 趋复杂化、 多元化。因此当前财务会计只有及时完善、 创新某些方法理 论体系包括传统会计基本假设 , 这样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 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决策参考作用。 参 考 文献 [] 1 王戈. 环境会计基 本理 论研究浅探 [ ] 会计之友 ,0 6 ( ) J. 20 , 9 . [] 2 邢启亮. 国环境会计 理论 的分析研究 [ ] 经济师 ,06 ( ) 我 J. 2 0 ,4 . [] 3 宋东亮. 关于我 国环境 会计 基本假设的研究 []现代会计 , 0 ,3 . J. 2 5() 0 [] 4 王志华 , 黎毅. 探环境会计 中几个基本理论 问题 [ ] 华东交通大学 学报 , 0 4 ( 2 . 试 J. 20 , 1 ) ・4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第2 4卷 攀枝花学院学报 第5 期 [] 5 李文英 . 中国实行绿色会计的探讨[]财 会研究 ,02 ( ) 在 J. 20 ,9 . [] 6 李心合等 . 中国会计 学会环境 会计 专题 研讨 会综述 []会计研究 , 02 ( ) J. 20 ,1. [] 7 刘永祥. 环境会计假设 和核算原则 []上海会计 , 01 () 论 J. 20 ,9 . [] 8 李武立. 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结构概述 []财会月刊 , 00(2 . J. 20 ,1 ) [] 9 安庆钊. 环境会计理论结构浅探 []财会月刊 , 99 ( ) J. 1 ,8 . 9 [O 徐泓. 1] 环境会计理论 与实务 的研究 [ . M]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 8 19 . [ 1 孟凡利. 1] 环境 会计 研究 [ . M] 大连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杜 ,99 19 .[2 许家林 , 1] 孟凡利等 . 环境会计 [ . M]上海 : 上海财经大学 出版社 , 0 . 2 4 0 Th td fElme t r s mp t n vr me t l c u t g e su y o e na y As u ai si En i o n o na Ac o ni n、 Wa n ng Da( cnmyadMaae n col faziu nvri , aziu 6 7 0 S h a E oo n gmet ho oPnhhaU ie t Pnhha n S sy 10 0, i un) cAb t a t n r c n e r ,a e o r e n n i n n a s u s h v e 姗 e i ce sn l r mi e t h r n u p e e sr c :I e e t a s s r8 u c 8a d e vr me tlis e a e b c y o r a igy p o n n ,T e e i a n re - n s d n e r s e i h e s a h o n r me t c o ni g te r s i i a e t d p o p rt i t e r a e c fe v o n a a c u t o e n Chn .As t e s me o t e rb e e f l .o c yn i l n h i h s foh rp o lms i t e d f - n h i a c u t g n i n na td e s k u e i c o n n s u t n rt .E v r n n a i t e p a c u t g fr o n i 。e vr me t l u i s mu t n o s ma e s r sa c u t g a s mpi sf sl t i o i y n io me ti a b ss o s t c o n n s u i otee vrn na c o nigte r n h n o me t ac u t i l n h oya dme o h t d。鹪 w dl鹪 a se t l rrq ii fac u t g h r r o f tn p it - n e sni pee us eo c o ni .T eeaealt s d o sa a t n o a n b u c o n n su t nfrtee vrn e ti h d& o co n n e r.I pno o t c u t g as mpi o n om n n ter a i o h i i fac u t gto y n myo iin,e vrn na c 咖 血l i h n o me tl丑 c i g锄 a ba ho c o t g t b scas mp o ss o l eb sdo rdt n lac u t  ̄ tas a ein v t n rn fac u i ,i ai su t n h udb ae nta io a co i ,I loh st o a o . c n n s i i n n h n iKe o d :s  ̄i o p r t n a d s san d d v ] p n s u t n e o t 8 p r u t n yW r s u s n o a o d e i n u t ie e e o me t as mp o ;a u i i m mp o ;mut l uu e i o n n e o d i l p e me rs i ss mp o ;e v rn n a au sa s mp o ;e tu td rs o s i t s a s mp o .  ̄ u t n n o me tlv e s u t n nr se e p n i l i s u t n i i l i b ie i( 上接 第4页) Th o g t n a t e o t d b a e—t n n W inn e Th u hs a d Pr ci sAd pe y M o Ts -u g i n ig ct e s p o to u r l o c s Du ig t e An i- a a e e W a h u p r fNe ta r e r h t —J p n s r F nLn o g J oX u- u iggn , i i jn a(Sc c neD pr n at h aN r l nvri , 00 2S aOmsP nh u nv ̄t, 100Seun) oi Si c eat t f s C i o i s 20 6 hn i;azi aU ie y 6 70 i a l a e me o E n ma U e t y h hAb ta t u ig tea t—J p e ew r sr c :D rn i a a s a 。Mo s h n n o T e—tn u g se t tg fw n ig tes p o t fte n urlfre. u g sg etd a s ae yo inn u p r e t c s r h o h a o I inc ne ti ttes p oto ten u a ocsi eiiefco tu g a is i t ma o tn st u p r f e t fre ad cs atrt srgh  ̄ n tde—h r ti ot t ako s a h h h r l s v o ad.i sai ra s f mp n tn i a a eeu i n ,a t s t t /o inn o na g a t n urlfr ft r a t u l a t—Jp n s ntdfo t n d i i a s a%- fwn igte Ku mitn d i e ta o ̄so eamy c u o s e r r h n s h i y;me n a-w i 。tesn e w udb ar do tu d rtre cn io s ad ten ur re h ud b rp rydatwi o n oi hl h ta ̄ e o l cri u e e o dt n e t f c ss o l e po l e l t su d pl e e n h i n h l a o e h 嘲n a sre nt U oic la c n mi o src o .T t tg n o cp n n t l u noue i An a db b ob d i eO rp lia d eo o cc ntu t n h es ae ya d cn e t a o nyp tit s t—Jp - e h t n i r o o n i s a 瞄 eWa u loi oigap st eif e c n a t—Jp n s r rb ta s mp sn oiv n u n eo i aa eewa. i l n Ke r s y wo d :Ms s o T e—t n u g;n u r o c ;c n e t r c c e ta f r e l s o c p ;p a t e i・4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