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马最后定理的故事

●今年6月间,德国哥庭根大学的大会堂里,500名数学家齐聚,观看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魏尔斯(Andrew Wiles)领取沃夫斯柯奖。沃夫斯柯是一位德国工业家的名字,他在20世纪初遗赠10万马克设立此一奖项,给予世界上头一个能解决费马最后定理之人。当时10万马克是不小的一笔数目,约等于200万美金,而几个月前由魏尔斯领到时,不过相当5万美金左右,但是这确是近世数学界的盛事,魏尔斯不只是证明了费马最后定理,也替未来的数学带来革命性新发展。费马最后定理的发明者自然是一个叫费马的人。费马(Pierre deFermat)1601年出生在法国西南方小镇。费马并不是一个数学家,他的职业是一名法官。当时为了保持法官立场的公正,通常不鼓励他们出外社交,因此每天晚上费马便钻研在他嗜好的数学之中,悠然自得。在1637年的某一天,费马正在阅读古希腊大数学家戴奥芬多斯的数学译本,忽然灵光乍现,就在书页空白处,写下有名的费马定理。费马定理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它只是基于一个方程式(X+Y=Z)。这个方程式当n等于2时,就是人们熟知的毕氏定理,中国数学上所称的勾股弦定理,其内容即直角三角形两边平方和等于其斜边的平方。如

32.+42.=52.(9+16=25)。费马当时提出的难题是,当这个方程式(X+Y=Z)的n大于2时,就找不到任何整数来符合这个方程式。例如33.+43.(27+64)=91,但是91却不是任何整体的3次方。费马不仅写下了这个问题,他同时也写道,自己已经发现了证明这个问题的妙法,只是书页的空白处不够大,无法写下证明。结果他至死都没有提出他的证明,却弄得300多年来数学界群贤束手,也使他的难题得到一个费马最后定理的称号。19世纪时,法国的法兰西科学院,曾经分别两度提供金质奖章和300法郎之赏,给予任何可以解决此一难题之人,不过并没有多大进展。20世纪初捐出10万马克奖金的沃夫斯柯,事实上也是一个对费马最后定理着迷的“数痴”,据一些历史学家研究,沃夫斯柯原本一度已打算自杀,但由于对解决费马定理着迷,而放弃求死之心,因此他后来便在遗嘱中捐出巨款,原因是他认为正是费马定理救了他一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是解决数学难题却非人人可为。20世纪公认的德国天才数学家希伯特(D. Hilbert)就不愿去碰费马定理,他的理由是自己没那么多时间,而且到头来还可能落得失败的下场。虽然费马定理还是让许多数学家萦怀于心,但是他们看这个难题就有如化学家看炼金术一样,只是一个古老的浪漫梦。秘密钻研7年突破难题最后解决这个世纪难题的魏尔斯,早在1936年他10岁之时,便有着挑战费马定理的浪漫梦想,他在英国桥剑地方的图书馆中读到这个问题,便决心一定要找出证明方法。他学校的老师并不鼓励他浪费时间于这个不可能之事,大学老师也试图劝阻他,最后他进了英国剑桥大学数学研究所,他的指导教授指引他转入数学中比较主流的领域做椭圆曲线。魏尔斯自己也没有料到,这个由古希腊起始的数学研究训练,最后会导致他再回到费马定理之上。1927年,日本数学家谷山丰提出一个讨论椭圆曲线的数学结构,后来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日本数学家志村五郎,再将这个结构发展得更为完备。这个被称为“志村—谷山猜想”的数学结构,居然成为化繁为简,通向解决费马定理的绝妙佳径。1984年德国萨兰大学的数学家佛列发展出一种很奇特也很简单的关联,将“志村—谷山猜想”和费马定理扯在一块,佛列提出的关联经过好几位数学家的努力,最后终于证明了如果要证明费马最后定理,可以经由证明“志村—谷山猜想”来完成。魏尔斯是1993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正式宣布他已解决费马最后定理,在此之前他已秘密的工作达7年之久,原因不只是怕受到公众压力,也害怕其他数学家抄袭他的想法,在这段期间,魏尔斯连和太太去度蜜月中都未能从“附魔”脱身。最后的结果是魏尔斯并不需要证明整个的“志村—谷山猜想”,他只要证明一些特定的椭圆形曲线是具备某种特性。但是这些特定的椭圆曲线还是有无穷多个,因此证明技巧上依然十分困难。魏尔斯基本上利用了数学上常用的归纳法,他的办法有点像推倒骨牌的游戏,如果要推倒无限多张的骨牌,你必须确知的乃是一张骨牌倒下时,一定会碰到的下张骨牌。魏尔斯在1993年6月23日觉得他的证明已十分完整,于是便在剑桥大学牛顿数学研究所的研讨会上正式宣布。300年悬案终有解300多年数学悬案终于解决,不只数学界哗然震惊,数学门墙之外的社会大众亦感

到好奇,媒体大量报道,魏尔斯立时陷入聚光灯中。虽然魏尔斯的证明长达百页以上,不过其他数学家立即动手检视他的巨作,这种在科学界称之为“同侪评核”的过程,是科学成果禁得起考验的保证,结果魏尔斯的证明归纳中,有一处瑕疵,消息传出后,魏尔斯童年以来的美梦几乎变成了恶梦。魏尔斯于是又花了14个月时间,和他以前一位学生隐居理头工作,试图找出新的证明办法。1994年9月19日,他们终于找到关键的解答,魏尔斯过去曾经考虑过利用岩泽理论证明方式。但是最后不成功而放弃了,现在他突然悟到,这个已放弃的办法正好可用来解决此瑕疵。对魏尔斯来说,解决费马最后定理,得到沃夫斯柯奖是一场30多年迷梦的终结。“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有一种自由的感觉。在过去8年中,我过度的投入这个问题,无论是早晨醒来还是夜晚入睡,我总是无时不想着这个问题。这个特殊的漫长之旅已了,我心如止水。”但是对许多数学家来说,一个大问题依然存在着。所有人都同意,比起当年费马在画页空白处写下这个难题时所想的解答,魏尔斯的证明一定过于复杂和依赖现代数学的概念。如果费马的证明真的存在,要不就是其中必有些错误,不然的话,一个简单又巧妙的证明还等着人们去发现!

●今年6月间,德国哥庭根大学的大会堂里,500名数学家齐聚,观看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魏尔斯(Andrew Wiles)领取沃夫斯柯奖。沃夫斯柯是一位德国工业家的名字,他在20世纪初遗赠10万马克设立此一奖项,给予世界上头一个能解决费马最后定理之人。当时10万马克是不小的一笔数目,约等于200万美金,而几个月前由魏尔斯领到时,不过相当5万美金左右,但是这确是近世数学界的盛事,魏尔斯不只是证明了费马最后定理,也替未来的数学带来革命性新发展。费马最后定理的发明者自然是一个叫费马的人。费马(Pierre deFermat)1601年出生在法国西南方小镇。费马并不是一个数学家,他的职业是一名法官。当时为了保持法官立场的公正,通常不鼓励他们出外社交,因此每天晚上费马便钻研在他嗜好的数学之中,悠然自得。在1637年的某一天,费马正在阅读古希腊大数学家戴奥芬多斯的数学译本,忽然灵光乍现,就在书页空白处,写下有名的费马定理。费马定理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它只是基于一个方程式(X+Y=Z)。这个方程式当n等于2时,就是人们熟知的毕氏定理,中国数学上所称的勾股弦定理,其内容即直角三角形两边平方和等于其斜边的平方。如

32.+42.=52.(9+16=25)。费马当时提出的难题是,当这个方程式(X+Y=Z)的n大于2时,就找不到任何整数来符合这个方程式。例如33.+43.(27+64)=91,但是91却不是任何整体的3次方。费马不仅写下了这个问题,他同时也写道,自己已经发现了证明这个问题的妙法,只是书页的空白处不够大,无法写下证明。结果他至死都没有提出他的证明,却弄得300多年来数学界群贤束手,也使他的难题得到一个费马最后定理的称号。19世纪时,法国的法兰西科学院,曾经分别两度提供金质奖章和300法郎之赏,给予任何可以解决此一难题之人,不过并没有多大进展。20世纪初捐出10万马克奖金的沃夫斯柯,事实上也是一个对费马最后定理着迷的“数痴”,据一些历史学家研究,沃夫斯柯原本一度已打算自杀,但由于对解决费马定理着迷,而放弃求死之心,因此他后来便在遗嘱中捐出巨款,原因是他认为正是费马定理救了他一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是解决数学难题却非人人可为。20世纪公认的德国天才数学家希伯特(D. Hilbert)就不愿去碰费马定理,他的理由是自己没那么多时间,而且到头来还可能落得失败的下场。虽然费马定理还是让许多数学家萦怀于心,但是他们看这个难题就有如化学家看炼金术一样,只是一个古老的浪漫梦。秘密钻研7年突破难题最后解决这个世纪难题的魏尔斯,早在1936年他10岁之时,便有着挑战费马定理的浪漫梦想,他在英国桥剑地方的图书馆中读到这个问题,便决心一定要找出证明方法。他学校的老师并不鼓励他浪费时间于这个不可能之事,大学老师也试图劝阻他,最后他进了英国剑桥大学数学研究所,他的指导教授指引他转入数学中比较主流的领域做椭圆曲线。魏尔斯自己也没有料到,这个由古希腊起始的数学研究训练,最后会导致他再回到费马定理之上。1927年,日本数学家谷山丰提出一个讨论椭圆曲线的数学结构,后来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日本数学家志村五郎,再将这个结构发展得更为完备。这个被称为“志村—谷山猜想”的数学结构,居然成为化繁为简,通向解决费马定理的绝妙佳径。1984年德国萨兰大学的数学家佛列发展出一种很奇特也很简单的关联,将“志村—谷山猜想”和费马定理扯在一块,佛列提出的关联经过好几位数学家的努力,最后终于证明了如果要证明费马最后定理,可以经由证明“志村—谷山猜想”来完成。魏尔斯是1993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正式宣布他已解决费马最后定理,在此之前他已秘密的工作达7年之久,原因不只是怕受到公众压力,也害怕其他数学家抄袭他的想法,在这段期间,魏尔斯连和太太去度蜜月中都未能从“附魔”脱身。最后的结果是魏尔斯并不需要证明整个的“志村—谷山猜想”,他只要证明一些特定的椭圆形曲线是具备某种特性。但是这些特定的椭圆曲线还是有无穷多个,因此证明技巧上依然十分困难。魏尔斯基本上利用了数学上常用的归纳法,他的办法有点像推倒骨牌的游戏,如果要推倒无限多张的骨牌,你必须确知的乃是一张骨牌倒下时,一定会碰到的下张骨牌。魏尔斯在1993年6月23日觉得他的证明已十分完整,于是便在剑桥大学牛顿数学研究所的研讨会上正式宣布。300年悬案终有解300多年数学悬案终于解决,不只数学界哗然震惊,数学门墙之外的社会大众亦感

到好奇,媒体大量报道,魏尔斯立时陷入聚光灯中。虽然魏尔斯的证明长达百页以上,不过其他数学家立即动手检视他的巨作,这种在科学界称之为“同侪评核”的过程,是科学成果禁得起考验的保证,结果魏尔斯的证明归纳中,有一处瑕疵,消息传出后,魏尔斯童年以来的美梦几乎变成了恶梦。魏尔斯于是又花了14个月时间,和他以前一位学生隐居理头工作,试图找出新的证明办法。1994年9月19日,他们终于找到关键的解答,魏尔斯过去曾经考虑过利用岩泽理论证明方式。但是最后不成功而放弃了,现在他突然悟到,这个已放弃的办法正好可用来解决此瑕疵。对魏尔斯来说,解决费马最后定理,得到沃夫斯柯奖是一场30多年迷梦的终结。“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有一种自由的感觉。在过去8年中,我过度的投入这个问题,无论是早晨醒来还是夜晚入睡,我总是无时不想着这个问题。这个特殊的漫长之旅已了,我心如止水。”但是对许多数学家来说,一个大问题依然存在着。所有人都同意,比起当年费马在画页空白处写下这个难题时所想的解答,魏尔斯的证明一定过于复杂和依赖现代数学的概念。如果费马的证明真的存在,要不就是其中必有些错误,不然的话,一个简单又巧妙的证明还等着人们去发现!


相关内容

  • 费马最后定理观后感
  • 费马最后定理观后感 13122756 赵向洋 正如它所说,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人对于世界上最大数学难题的沉迷,安德鲁怀尔斯教授清楚的记得那段时光,我也是,我清楚的记得我看到这个<费马最后定理>时也深深为此着迷.因此回来又看了一遍,是带有中文字幕的,对此也了解的更深. 他是这么描述的&quo ...

  • 费马大定理终结者安德鲁·怀尔斯
  • 费马大定理终结者安德鲁·怀尔斯 安德鲁.怀尔斯(Andrew Wiles)是当代著名的英国数学家.因证明了历时350多年的.著名的费马定理名闻天下. 怀尔斯生平简介 怀尔斯1953年4月11日生于英国剑桥(所以他1993年6月宣布证明时,刚过四十岁生日两个多月). 1971年入牛津大学莫顿(Mert ...

  • 古今中外数学家小故事
  • 古今中外数学家小故事 1.陈景润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 ...

  • 费马最后定理的历史过程
  • 数学与统计学院 1007班 廖亚平 被公认执世界报纸牛耳地位地位的纽约时报於1993年6月24日在其一版头题刊登了一则有关数学难题得以解决的消息,那则消息的标题是"在陈年数学困局中,终於有人呼叫„我找到了‟".时报一版的开始文章中还附了一张留着长发.穿着中古世纪欧洲学袍的男人照片 ...

  • 费马大定理证明权之争和微积分发明权之争 - docin.com豆丁网
  • The Fermat last theory controversy and the calculus controversy 蒋春暄 30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巴斯德语) 费马大定理证明权之争和微积分发明权之争应该是数学史中两件大事.它不仅是学术上之争,更重要是国 ...

  • 费马大定理终结者安德鲁.怀尔斯北京纪行
  • 费马大定理终结者安德鲁.怀尔斯北京纪行 张立宪 安德鲁.怀尔斯给中国青年报读者的赠言 我认为中国的年轻人工作非常努力,希望他们勇于追求自己所挚爱的东西,因为对事业的投入和热爱将使他们在前进的途中所向披靡. 安德鲁·怀尔斯 2005年8月29日 2005年8月29日,我吃了平生最智慧的一顿晚餐. 在座 ...

  • 数学王国里的一盏烛火
  • 1807年,法国军队计划进攻德国城市布朗斯维克,得知这一消息,身在巴黎的玛丽-索菲・热尔曼(Marie-Sophie Germain)小姐心急如焚. 布朗斯维克并没有她的亲友,但数学王子高斯正在那里居住.13岁那年,热尔曼从书里读到了阿基米德的故事,知道这位专注于思考数学问题的数学大师最终死于一名侵 ...

  • 费马[1]
  • 皮耶·德·费玛 1601年(辛丑年)8月17日出生于法国,于1665年(乙巳年)1月 12日逝世,他是律师和业余数学家.他在数学上的成就不比职业数学 家差,他似乎对数论最有兴趣,亦对现代微积分的建立有所贡献.被誉 为"业余数学家之王".费马,是当今常见译法,80年代的书籍文章也多 ...

  • 费马大小定理
  • 费马小定理(Fermat Theory)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其内容为: 假如p是质数,且 (p-1)(a,p)=1,那么 a≡1(mod p).即:假如a是整数,p是质数,且a,p互质(即两者只有 一个公约数1),那么a的(p-1)次方除以p的余数恒等于1. 费马大定理,又被称为"费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