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杯·盆莲
清·叶申芗
宛尔红情绿意,并蒂,尺许小盆池,
双心千瓣斗鲜奇。出水不沾泥。
试问花中何比?君子。风度胜张郎。
碧纱窗下晚风凉,花叶两俱香。
【注释】
①宛尔:明显貌,真切貌。元耶律楚材《又索六经》:“简策灿然新制度,文章宛尔旧仪刑。” 红情绿意:原指艳丽的春日景色。宋文同《约春》:“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这里指红色的莲花,绿色的荷叶。
②并蒂:即一枝双花,古人常常以为是吉祥的象征。
③君子:荷花历来有花中君子的美称。
④张郎:相传唐代张宗昌,排行六,貌美异常,成了武则天的宠臣。杨再思奉承他说:“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后遂以“六郎”、“张郎”用为咏莲的典故。
【赏析】
这首词以吟咏莲荷的花红叶绿开始:红的花,绿的叶,红绿而分明;而且,它又是一茎双蒂,更让人们惊奇更让人们惜爱。在并不很大、仅有尺许大小的花盆中,它发芽,伸枝,展叶,含苞,最后两朵莲花将自己最艳丽的芳姿最美妙的叶貌展示出来,争奇斗艳,互不相让。莲荷的外貌之美,词人在这里已经揭示得无以复加。
但词人并不就此为止,上片结句以“出水不带泥”作结,初步揭示了莲荷内在“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性。下片领起之问句顺着上片而来:“试问花中何比?”问得虽然有点突兀,有点出人意料,但回答却显得非常自然,也合于情理:“君子。”虽然只是两个字,但却有千钧之力。接下更进一层,以“张郎”作比,认为张宗昌虽然貌美如莲花,但他的品行实在无法与莲花相比,风度更不可同日而语:莲花不仅叶姿姣美,花貌娟秀,而且具有君子的品行。不仅如此,莲荷在碧纱窗下,在阵阵晚风的吹拂下,花香馥郁,叶香飘溢,更是“张郎”之流所不及的了。
叶申芗的词,向以“清疏真率,自然情挚,善于白描”见称于词学界。除此而外,他的这首词,以花叶开题,又以花叶作结,前后呼应,结构严谨也极有章法。中间又巧用“张郎”的典故,让人联想让人思索,无形中加重了词作的分量。尤其赋予荷花以“君子”的评价,更提高了这首词的知名度。
荷叶杯·盆莲
清·叶申芗
宛尔红情绿意,并蒂,尺许小盆池,
双心千瓣斗鲜奇。出水不沾泥。
试问花中何比?君子。风度胜张郎。
碧纱窗下晚风凉,花叶两俱香。
【注释】
①宛尔:明显貌,真切貌。元耶律楚材《又索六经》:“简策灿然新制度,文章宛尔旧仪刑。” 红情绿意:原指艳丽的春日景色。宋文同《约春》:“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这里指红色的莲花,绿色的荷叶。
②并蒂:即一枝双花,古人常常以为是吉祥的象征。
③君子:荷花历来有花中君子的美称。
④张郎:相传唐代张宗昌,排行六,貌美异常,成了武则天的宠臣。杨再思奉承他说:“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后遂以“六郎”、“张郎”用为咏莲的典故。
【赏析】
这首词以吟咏莲荷的花红叶绿开始:红的花,绿的叶,红绿而分明;而且,它又是一茎双蒂,更让人们惊奇更让人们惜爱。在并不很大、仅有尺许大小的花盆中,它发芽,伸枝,展叶,含苞,最后两朵莲花将自己最艳丽的芳姿最美妙的叶貌展示出来,争奇斗艳,互不相让。莲荷的外貌之美,词人在这里已经揭示得无以复加。
但词人并不就此为止,上片结句以“出水不带泥”作结,初步揭示了莲荷内在“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性。下片领起之问句顺着上片而来:“试问花中何比?”问得虽然有点突兀,有点出人意料,但回答却显得非常自然,也合于情理:“君子。”虽然只是两个字,但却有千钧之力。接下更进一层,以“张郎”作比,认为张宗昌虽然貌美如莲花,但他的品行实在无法与莲花相比,风度更不可同日而语:莲花不仅叶姿姣美,花貌娟秀,而且具有君子的品行。不仅如此,莲荷在碧纱窗下,在阵阵晚风的吹拂下,花香馥郁,叶香飘溢,更是“张郎”之流所不及的了。
叶申芗的词,向以“清疏真率,自然情挚,善于白描”见称于词学界。除此而外,他的这首词,以花叶开题,又以花叶作结,前后呼应,结构严谨也极有章法。中间又巧用“张郎”的典故,让人联想让人思索,无形中加重了词作的分量。尤其赋予荷花以“君子”的评价,更提高了这首词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