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建设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全国建设技术创新大会”今天在北京召开了,这是建设系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上午部领导作了重要讲话,总结建设领域技术创新几年来的工作成果,对今后五年建设技术创新工作作出了部署,我们深受鼓舞并坚决照办。下面我结合我司主管的业务工作,对标准定额如何适应技术创新工作的需求谈几点看法。

  一、科技进步是标准化工作发展的动力,标准化工作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对于科技进步与创新,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xx总书记在今年2月赴广东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面向21世纪,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大力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更是把科技进步与改革开放同等的高度并作为搞好我们今后工作的动力,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再次强调要“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从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确,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创新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发展的基础。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历史,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就建设领域而言,我们在住宅产业化、水工业、城市防灾减灾、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科技公关成果,预应力、减震隔震,大跨度空间结构等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力的推进了建设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工程建设标准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家知道,标准化工作作为工程建设领域一项重要的综合性的基础工作,标准化工作与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标准化工作发展的动力。大量工程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标准规范的制定需要吸取有关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科研成果,人们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最佳的秩序和最佳的效益,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因此,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标准化工作就不可能前进和发展。与此同时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实践中,通过其反馈作用,也会给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提出新的课题,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再有,标准化工作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大家知道,任何一项科学技术,最初总是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试验、试用,随后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一项成熟可靠的技术通过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提炼和加工一旦被纳入标准规范就有了相关法律规定的地位和权威性,随即可以比较迅速的在整个工程建设领域内大面积的推广,从而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二、加强标准化工作适应技术创新的需求

  目前科技创新工作得到了上上下下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事情,同时也是我们广大标准化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党中央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政策的出台,既为我国科技工作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给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分析标准化工作目前的现状,我们认为,要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标准化工作尚需在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1、加大实施强制性条文工作的力度,确保纳入标准中的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 众所周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今年1月由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建立新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所作出的重大决定,条例不仅对业主的行为、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还特别对执行强制性标准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我们知道,过去国家发布了很多标准,有强制性的也有推荐性的,但实际执行的状况如何呢?从我们去年开展执法大检查掌握的情况看,不容乐观,有很多建设环节没有执行

  2、加快局部修订的步伐,确保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尽快得到推广 经过广大标准化工作者几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基本上成龙配套,缺项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在尽快短的时间内,将成熟可靠、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应用与工程实践,是我们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标准的修订与制定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这些程序对于确保标准规范的质量无疑是起重要作用的。如果盲目地追求将新技术纳入标准,也就有可能存在限制新技术的发展或者造成工程损失。但反过来说如果一味按研制、试点、提炼、制定标准的程序走,可能有的技术就会失去应用的最佳机会。这个问题目前我们正在研究,我们认为,首先还是要提倡技术创新,要鼓励采用新技术。由于工程建设活动中新技术的应用与工程的安全密切相关,一些技术人员为了避免承担风险;在国家标准没有明确规定时,一般不会自愿采用新技术。没有技术创新,标准的发展就没有生命力。另外,就是要加快标准局部修订的步伐。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有良好的技术跟踪和信息反馈;以便及时了解现行标准中采用的技术的先进程度,发现问题提出修订计划。另一方面是要采取措施缩短局部修订所需时间。

  同志们,这次“全国建设系统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必将有力的促进建设系统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主管司,我们将围绕着部里的中心工作,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以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同时也欢迎有关专家、代表对我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全国建设技术创新大会”今天在北京召开了,这是建设系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上午部领导作了重要讲话,总结建设领域技术创新几年来的工作成果,对今后五年建设技术创新工作作出了部署,我们深受鼓舞并坚决照办。下面我结合我司主管的业务工作,对标准定额如何适应技术创新工作的需求谈几点看法。

  一、科技进步是标准化工作发展的动力,标准化工作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对于科技进步与创新,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xx总书记在今年2月赴广东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面向21世纪,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大力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更是把科技进步与改革开放同等的高度并作为搞好我们今后工作的动力,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再次强调要“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从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确,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创新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发展的基础。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历史,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就建设领域而言,我们在住宅产业化、水工业、城市防灾减灾、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科技公关成果,预应力、减震隔震,大跨度空间结构等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力的推进了建设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工程建设标准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家知道,标准化工作作为工程建设领域一项重要的综合性的基础工作,标准化工作与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标准化工作发展的动力。大量工程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标准规范的制定需要吸取有关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科研成果,人们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最佳的秩序和最佳的效益,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因此,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标准化工作就不可能前进和发展。与此同时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实践中,通过其反馈作用,也会给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提出新的课题,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再有,标准化工作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大家知道,任何一项科学技术,最初总是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试验、试用,随后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一项成熟可靠的技术通过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提炼和加工一旦被纳入标准规范就有了相关法律规定的地位和权威性,随即可以比较迅速的在整个工程建设领域内大面积的推广,从而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二、加强标准化工作适应技术创新的需求

  目前科技创新工作得到了上上下下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事情,同时也是我们广大标准化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党中央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政策的出台,既为我国科技工作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给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分析标准化工作目前的现状,我们认为,要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标准化工作尚需在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1、加大实施强制性条文工作的力度,确保纳入标准中的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 众所周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今年1月由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建立新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所作出的重大决定,条例不仅对业主的行为、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还特别对执行强制性标准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我们知道,过去国家发布了很多标准,有强制性的也有推荐性的,但实际执行的状况如何呢?从我们去年开展执法大检查掌握的情况看,不容乐观,有很多建设环节没有执行

  2、加快局部修订的步伐,确保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尽快得到推广 经过广大标准化工作者几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基本上成龙配套,缺项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在尽快短的时间内,将成熟可靠、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应用与工程实践,是我们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标准的修订与制定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这些程序对于确保标准规范的质量无疑是起重要作用的。如果盲目地追求将新技术纳入标准,也就有可能存在限制新技术的发展或者造成工程损失。但反过来说如果一味按研制、试点、提炼、制定标准的程序走,可能有的技术就会失去应用的最佳机会。这个问题目前我们正在研究,我们认为,首先还是要提倡技术创新,要鼓励采用新技术。由于工程建设活动中新技术的应用与工程的安全密切相关,一些技术人员为了避免承担风险;在国家标准没有明确规定时,一般不会自愿采用新技术。没有技术创新,标准的发展就没有生命力。另外,就是要加快标准局部修订的步伐。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有良好的技术跟踪和信息反馈;以便及时了解现行标准中采用的技术的先进程度,发现问题提出修订计划。另一方面是要采取措施缩短局部修订所需时间。

  同志们,这次“全国建设系统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必将有力的促进建设系统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主管司,我们将围绕着部里的中心工作,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以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同时也欢迎有关专家、代表对我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


相关内容

  • 党的十六大以来大事记
  •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大事记     2007年10月09日 10:11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发表评论] 大河网讯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新华社编者按: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应新华通讯社的约请 ...

  • 共青团十六大以来大事记
  • 二〇〇八年 6月10日-14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李长春代表党中央向大会致题为<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青春业绩>的祝词.陆昊代表团十五届中 ...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大会认为,十 ...

  • 庆祝五一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隆重举行
  •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 隆重举行 2015年04月29日06: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伟大的事业呼唤着我们,庄严的使命激励着我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弘扬劳模精神,弘扬 ...

  • 胡锦涛在全国文代会和作代会上讲话全文
  • 胡锦涛在全国文代会和作代会上讲话全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3日02:33 人民网-人民日报 各位代表,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 ...

  • 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稿
  • 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稿同志们: 在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光辉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集会,隆重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这对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豪情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激励和鼓 ...

  • 全国卫生和健康大会开完后,听听50位各界人士怎么说
  • 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 ...

  •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
  • 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作出决定,将向党的十五届七中全会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1月8日在北京召开.这一喜讯,如春风吹拂祖国大地,极大地鼓舞着全党和全国人民.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 ...

  •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结表彰暨再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 同志们: 2009年1月20日,是一个永载马鞍山发展史册的光辉日子,马鞍山人民以自己的耕耘和汗水收获了一块沉甸甸的奖牌: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马鞍山被正式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20天后的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结表彰暨再动员大会,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