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浮动月黄昏,月边疏影梦消魂!

傲霜斗雪在冰天雪地之中,搏击风霜,凛然一个在风雪中奋战的战士,梅花往往能够经受住寒冷的考验。在隆冬时节,漫天飘飞的雪花当作它的美好的舞台,就是在这万物凋零的时刻,它想要以此来表明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以及不食人间烟火的独特性格。而且梅花往往也能够凭借自己的洁白无瑕与不沾不染的特性,成为文人墨客寄寓情感与诉说理想的载体。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这首咏物词巧妙运用多种手法,从色香味等多种角度入手,使读者仿佛能看到这妖娆多姿的梅花国色天香,“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写出了梅花的天然姿态是那么婉约美好,这份美是鬼斧神工的自然界去雕饰的,没有半点矫揉造作。“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运用拟人手法,同时借助翩然翻飞的想象,把梅花从青翠欲滴的竹林边斜伸出来的姿态,写成一位面容姣好的佳人在天寒地冻的时候,斜倚在青翠的竹子旁边。

“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从梅花令人着迷的香气角度写,无论是在院落里,还是在缕缕寒风吹过纷纷白雪飘落的江面上,都可以闻见其清香。“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着重于抒情,借影影绰绰的梅花的影子,渲染出万分凄清的氛围,仿佛是风华绝代的美人跌入了令人魂牵梦绕的境界中去。梅雨时节,凄风苦雨,甚是悲凉。尽管梅花也在不断遭受着风雨的摧残,可是他依然乐观地绽放着花朵,十分清高,令人敬佩,其实孤傲独立的梅花拥有着高风亮节的自我品格,正是作者的自况。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宋 林逋《山园小梅》

这首诗也是有着“梅妻鹤子 ”之称的林逋对梅花的赞颂与歌唱,这在寒气凛然的冬天仍然在迎风怒放的梅花俨然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它那鲜妍明媚的姿态把这个小园的美丽风光都占尽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千古名句,梅花的超脱气质与傲人风姿一览无遗,跃然于字里行间。“疏影”“暗香”两个词用得十分贴切得当,把梅花傲岸独立的不同于桃李的特点表现了出来,环境静谧清幽,缕缕清香扑鼻,淡淡疏影摇曳,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对仗工整,极尽笔力,富有意境,历来为人所称颂。

尽管他借用了五代南唐江为有的一个绝妙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却独出心裁,别具匠心。将“竹”改为“疏”,将“桂”改为“暗”,可谓是画龙点睛,巧夺天工,一个“疏”字,把那种枝枝梅花摇曳的倩影描绘得精当,一个“暗”字,则烘托出那种香气袭人,却天色昏暗的意境,可谓是把这两句写活了,写妙了。

然后词人从侧面入手,“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精细地写“霜禽”,“粉蝶”的反应,实则是在运用拟人手法的同时在抒发自己爱梅成癖的情感,其中“先偷眼”细致传神,“合断魂”相当精妙。“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隐居生活闲适恬淡,在赏梅的同时吟上一首小诗,平添几分情趣。同时我们细细想来会发现,这里也是作者对自己不为名利追逐奔走的高洁志趣的自我隐喻。

梅花高洁超脱,不仅仅是曹组与林逋为之如痴如醉,而且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为之倾倒,为之赞颂不已,它也成为一段不朽的传奇。

文 | 三度&青舟

傲霜斗雪在冰天雪地之中,搏击风霜,凛然一个在风雪中奋战的战士,梅花往往能够经受住寒冷的考验。在隆冬时节,漫天飘飞的雪花当作它的美好的舞台,就是在这万物凋零的时刻,它想要以此来表明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以及不食人间烟火的独特性格。而且梅花往往也能够凭借自己的洁白无瑕与不沾不染的特性,成为文人墨客寄寓情感与诉说理想的载体。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这首咏物词巧妙运用多种手法,从色香味等多种角度入手,使读者仿佛能看到这妖娆多姿的梅花国色天香,“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写出了梅花的天然姿态是那么婉约美好,这份美是鬼斧神工的自然界去雕饰的,没有半点矫揉造作。“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运用拟人手法,同时借助翩然翻飞的想象,把梅花从青翠欲滴的竹林边斜伸出来的姿态,写成一位面容姣好的佳人在天寒地冻的时候,斜倚在青翠的竹子旁边。

“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从梅花令人着迷的香气角度写,无论是在院落里,还是在缕缕寒风吹过纷纷白雪飘落的江面上,都可以闻见其清香。“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着重于抒情,借影影绰绰的梅花的影子,渲染出万分凄清的氛围,仿佛是风华绝代的美人跌入了令人魂牵梦绕的境界中去。梅雨时节,凄风苦雨,甚是悲凉。尽管梅花也在不断遭受着风雨的摧残,可是他依然乐观地绽放着花朵,十分清高,令人敬佩,其实孤傲独立的梅花拥有着高风亮节的自我品格,正是作者的自况。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宋 林逋《山园小梅》

这首诗也是有着“梅妻鹤子 ”之称的林逋对梅花的赞颂与歌唱,这在寒气凛然的冬天仍然在迎风怒放的梅花俨然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它那鲜妍明媚的姿态把这个小园的美丽风光都占尽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千古名句,梅花的超脱气质与傲人风姿一览无遗,跃然于字里行间。“疏影”“暗香”两个词用得十分贴切得当,把梅花傲岸独立的不同于桃李的特点表现了出来,环境静谧清幽,缕缕清香扑鼻,淡淡疏影摇曳,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对仗工整,极尽笔力,富有意境,历来为人所称颂。

尽管他借用了五代南唐江为有的一个绝妙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却独出心裁,别具匠心。将“竹”改为“疏”,将“桂”改为“暗”,可谓是画龙点睛,巧夺天工,一个“疏”字,把那种枝枝梅花摇曳的倩影描绘得精当,一个“暗”字,则烘托出那种香气袭人,却天色昏暗的意境,可谓是把这两句写活了,写妙了。

然后词人从侧面入手,“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精细地写“霜禽”,“粉蝶”的反应,实则是在运用拟人手法的同时在抒发自己爱梅成癖的情感,其中“先偷眼”细致传神,“合断魂”相当精妙。“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隐居生活闲适恬淡,在赏梅的同时吟上一首小诗,平添几分情趣。同时我们细细想来会发现,这里也是作者对自己不为名利追逐奔走的高洁志趣的自我隐喻。

梅花高洁超脱,不仅仅是曹组与林逋为之如痴如醉,而且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为之倾倒,为之赞颂不已,它也成为一段不朽的传奇。

文 | 三度&青舟


相关内容

  • 林逋:山园小梅
  • <山园小梅> 作者:林逋 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释: 1.众芳:百花.摇落:被风吹落.暄妍:明媚美丽. 2.疏影横斜: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 3.暗香 ...

  • 古诗意想2
  • 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1)寒独自开.遥(2)知不是雪,为(3)有暗香(4)来. 注释: (1)凌:冒着. (2)遥:远. (3)为:因为. (4)暗香:幽香. 三.四句:因为有幽香飘来,才知道那远处看似雪的原来是梅花. 在很远的地方就已经知道它不是洁白的雪了,因为 ...

  • [元惒]元惒说梅兰竹菊之梅季 山园小梅.林逋记
  • 润垚.2012 众赏飘远独蔓枝,姸柔小园香溢静. 水清独钓横斜影,正值雪花下凡来. 白狐巧过先偷眼,严寒欲进门不开. 有幸三杰共有时,今日把酒同金樽. 合辑诗诠释--------------------------------------------------------------------- ...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一>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赏析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 首联以 ...

  • 梅花之象与诗人之意
  • 摘要:因诗人才.气.性.识的千差万别,情意的千头万绪,环境的不同,经历的各异,志向的高下,审美的差距等等,导致千百年来不同的诗人利用"梅"这一亘古不变的物象,生发出千万种多变的意趣.概括起来,就是"梅"的向度与"意"的向度的多唯综合体而产生 ...

  • 作文素材--梅妻鹤子林和靖
  • 作文素材:"梅妻鹤子"林和靖 杭州孤山多梅.每当腊风初度,便有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玉蕊怒放,情境高雅,探幽揽胜者多往观赏.年复一年,便形成了孤山赏梅的胜迹.这里曾是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种梅养鹤隐居的地方.林和靖少年好学,诗词书画无所不精.他性情淡泊,爱梅如痴.在故里时唯以读书种梅为 ...

  • 有关梅兰竹菊的古诗
  • 有关梅兰竹菊的古诗 梅兰竹菊的诗句 <梅>: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兰>: 傅 玄<秋兰篇> 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风发,中有 ...

  • 林逋(北宋)(山园小梅)赏析
  • 林逋(北宋)<山园小梅>赏析 林逋简介: 林逋(bu一声)被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 梅妻鹤子 .林逋家谱载,自五代始,世居福建长乐,传至11世,钘.钏.镮.釴兄弟4人迁居奉化.象山,林逋父釴定居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逋系林氏第12世孙,故宅在奉化大脉岙口(今 ...

  • 三十二位诗家同韵唱和[西江月·蜡梅]共贺新春
  • 蜡梅,又名寒客,每于百花凋零之隆冬季绽蕾溢香,斗寒傲霜,清芬怡人,给人以美以希望以启迪.丙申冬,魏艳鸣首唱<西江月 · 蜡梅>,石英华.张彦.姚树元.王庆农.谢孝宠.杨红珍.潘仁奇.陈慧云.倪慧.毛晓玉.薄松涛.严立青.严金海.尚爱民.马菁慧.冯俊.王亚兴.杜丽霞.王通.陈良.钱存德.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