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太极文化

太极文化和文化太极,是一个层面上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教授太极拳,不是单单教拳套路,而称为传播太极文化。如果只干巴巴教授一套拳架子,没有文化内涵还是博大精深的太极拳吗?练体操领操员的领操口令一、二、三、四……练操者随着口令手和脚机械的伸展和收缩,虽然手脚在动,但手和脚并不是一个整体运动,而太极拳也如此动作,无异于练太极操。体操是体操,太极拳是太极拳,同是肢体在动,但其质量和效益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太极拳诞生至今从唐代李道子的太极拳理论《授秘歌》计算,也有千余年的发展史。太极文化也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从山野农村走向京都,进而越过长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吴图南先生说得好,他说:“(太极文化)科学化,群起研究,互相探讨。成为真善美的体育活动,推而广之。渐及于全世界,全人群,岂不伟欤!”这就显示了太极文化的魅力。

文化太极决不是干巴巴练一套拳架子。太极拳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太极内涵诸如阴阳变化,举动轻灵,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虚实变换,用意不用力,妙手空空等等。太极文化的内涵靠学练者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理解去悟,悟得是自己的功夫。怎么去悟呢?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修炼者的“着熟”很重要。先贤也提倡悟,从哪方面去悟呢?我在多年的太极拳修炼中,体验出从研究拳理、心态调整、太极拳思维等三个方面去悟,是进入太极拳内功的准确通途。

第一条途径:研究拳理

陈鑫、宋书铭两位先贤,是清末民初跨朝代的太极大师、太极拳理论家。他们的拳论字字珠玑,烩炙人口,像“掤、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果能粘连黏随字,得其怀中不支离。”“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无形无象,全体透空。”,“万象包罗易理中”(宋书铭)。“浑然无迹,妙手空空”,“一引一进,奇正相生”,“柔中富刚,人所难防。”每日细玩太极图,一开一合在吾身。“返真归朴后,就是活神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秀岩处女,不可带张狂气,一片幽间之神,尽显大雅风规。”(陈鑫)

研究拳理是每位深研家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陈鑫大师在学拳须知中,提到学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就容易了。足见学拳明理多么重要。

第二条途径:心态调整

学练太极拳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想经络想血道,想这想那什么拳也练不好。请重温金庸先生关于习练太极拳的心法。金庸先生在(吴公澡《太极拳讲义》)的跋中写道:练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如果说以智胜力,恐怕还是说得浅了,最高境界的太极拳,甚至不求发展头脑中的“智”,而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刚,而是根本不求“克”。脑中时时存着一个克敌对手的念头,恐怕练不到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甚至于,存着一个练到“上乘境界的念头”去练拳,也就不能达到这个境界吧。

没有平和、安静的心态练好太极拳是困难的,这是太极文化的特性。

第三条途径:建立太极拳的思维方式

练太极拳要改变思维、改变观念。以常人的思维,以常人的观念很难领悟到太极拳的特性,通俗说,要逆向思维,才能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人类有人类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因为人类的主观、主动随时表露出来,这种主观和主动是人类习惯性的生活规律。人类活动跟太极拳活动是不相容的。要习练太极拳,人类要放弃人类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服从于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不能主观主动。练拳应用减法练拳,应被动练拳。减法被动练拳并不复杂,操作并不麻烦。练拳中,手的动作越少、越小,方可体验到太极拳的真谛。因为太极拳有“太极不用手,手到不要走”;“太极无手”之说。

主动、主观永远练不好太极拳。减法被动习练太极拳是太极文化之特性。

太极文化和文化太极,是一个层面上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教授太极拳,不是单单教拳套路,而称为传播太极文化。如果只干巴巴教授一套拳架子,没有文化内涵还是博大精深的太极拳吗?练体操领操员的领操口令一、二、三、四……练操者随着口令手和脚机械的伸展和收缩,虽然手脚在动,但手和脚并不是一个整体运动,而太极拳也如此动作,无异于练太极操。体操是体操,太极拳是太极拳,同是肢体在动,但其质量和效益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太极拳诞生至今从唐代李道子的太极拳理论《授秘歌》计算,也有千余年的发展史。太极文化也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从山野农村走向京都,进而越过长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吴图南先生说得好,他说:“(太极文化)科学化,群起研究,互相探讨。成为真善美的体育活动,推而广之。渐及于全世界,全人群,岂不伟欤!”这就显示了太极文化的魅力。

文化太极决不是干巴巴练一套拳架子。太极拳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太极内涵诸如阴阳变化,举动轻灵,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虚实变换,用意不用力,妙手空空等等。太极文化的内涵靠学练者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理解去悟,悟得是自己的功夫。怎么去悟呢?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修炼者的“着熟”很重要。先贤也提倡悟,从哪方面去悟呢?我在多年的太极拳修炼中,体验出从研究拳理、心态调整、太极拳思维等三个方面去悟,是进入太极拳内功的准确通途。

第一条途径:研究拳理

陈鑫、宋书铭两位先贤,是清末民初跨朝代的太极大师、太极拳理论家。他们的拳论字字珠玑,烩炙人口,像“掤、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果能粘连黏随字,得其怀中不支离。”“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无形无象,全体透空。”,“万象包罗易理中”(宋书铭)。“浑然无迹,妙手空空”,“一引一进,奇正相生”,“柔中富刚,人所难防。”每日细玩太极图,一开一合在吾身。“返真归朴后,就是活神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秀岩处女,不可带张狂气,一片幽间之神,尽显大雅风规。”(陈鑫)

研究拳理是每位深研家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陈鑫大师在学拳须知中,提到学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就容易了。足见学拳明理多么重要。

第二条途径:心态调整

学练太极拳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想经络想血道,想这想那什么拳也练不好。请重温金庸先生关于习练太极拳的心法。金庸先生在(吴公澡《太极拳讲义》)的跋中写道:练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如果说以智胜力,恐怕还是说得浅了,最高境界的太极拳,甚至不求发展头脑中的“智”,而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刚,而是根本不求“克”。脑中时时存着一个克敌对手的念头,恐怕练不到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甚至于,存着一个练到“上乘境界的念头”去练拳,也就不能达到这个境界吧。

没有平和、安静的心态练好太极拳是困难的,这是太极文化的特性。

第三条途径:建立太极拳的思维方式

练太极拳要改变思维、改变观念。以常人的思维,以常人的观念很难领悟到太极拳的特性,通俗说,要逆向思维,才能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人类有人类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因为人类的主观、主动随时表露出来,这种主观和主动是人类习惯性的生活规律。人类活动跟太极拳活动是不相容的。要习练太极拳,人类要放弃人类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服从于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不能主观主动。练拳应用减法练拳,应被动练拳。减法被动练拳并不复杂,操作并不麻烦。练拳中,手的动作越少、越小,方可体验到太极拳的真谛。因为太极拳有“太极不用手,手到不要走”;“太极无手”之说。

主动、主观永远练不好太极拳。减法被动习练太极拳是太极文化之特性。


相关内容

  • 太极拳理论知识文章合编收藏(10)
  • 太极拳名家发表的理论知识文章合编收藏与大家共享 面壁蹲墙功--杨氏太极拳门秘传的松腰法? 武氏太极拳迈步如猫行的太极步 杨氏太极拳名家傅声远论杨式太极拳练习法  杨氏太极长拳-又称快拳.杨氏太极藏拳/李顺坡 杨氏太极秘传内劲基本功修炼法 杨氏太极拳的行拳要领----腰脊主导说 练习杨氏太极拳的基本要 ...

  • 浅析我国高校太极文化的铸造与弘扬
  • 搏击・武术科学 2007年10月第4卷第10期 [武术文化研究] 浅析我国高校太极文化的铸造与弘扬 黄大志1 王永胜2 (1.广西工学院,广西柳州545006:2.河南理工大学体育系,河南焦作454001)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我国普通高校内太极拳运动以及太极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 ...

  • 太极拳体育特色学校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太极拳体育特色学校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赖少枫 道滘镇小河小学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它是一项可以终身锻炼的体育运动.它具有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价值.它的特点在于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沉静缓慢.柔和圆活.匀速连贯,其演练过程细致而松静,舒展而严紧.如果得以在青少年中普及和推广,将更有 ...

  • 太极拳太极拳杨式杨氏杨式太极拳起源形成要领传承发展(1)
  • 杨式太极拳 回百度百科首页 编辑词条杨式太极拳 目录 (一)杨式太极拳起源 (二)杨式太极拳的形成 <杨禄禅太极拳谱> 杨式太极拳的拳谱为: (三)杨式太极拳的要领 (四)杨式太极拳的练法 (五)杨式太极拳的主要传承 (六)杨式太极拳的发展 编辑本段(一)杨式太极拳起源 太极拳流派之一, ...

  • 我国太极拳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第24卷 第1期 Vol.24 No.1广东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GuangdongEducationInstitute2004年2月 Feb.2004 我国太极拳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冯小军 (广东教育学院体育系,广东广州510303) 摘要:太极拳运动在我国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而当今 ...

  • 哲学的皈依_太极拳理论的终极走向
  • 2011年8月总第209期第8期学术交流AcademicExchangeAug.,2011SerialNo.209No.8 哲学的皈依:太极拳理论的终极走向 12 吕旭涛,崔黎明 (1.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1:2.焦作大学太极武术学院,河南焦作454001)[摘 要]太极拳蕴含着深刻 ...

  • 太极拳论文
  • 太极拳论文 东洋哲学的重要概念即把太极思想引入的拳法,从而形成现今太极拳的雏形.例如:形意拳,八卦手掌并列为内家拳的代表性的武术而闻名中外.太极拳在中国国内爱好者居多,在保持健康.长寿的同时,用以格斗和护身术,替代作为健康锻炼的人也很多,大多数中国市民喜好聚集在清晨的公园里练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 ...

  • 太极拳分类及运动特点
  • 太极拳分类及运动特点 专业:[电子商务] 学生姓名:[范晨菲] 指导教师:[杨亚丹] 学 号:10254006 太极拳的流派 武当太极拳 武当太极拳是祖师张三丰经过整理内家拳法时所创的,经过武当弟子传到陈氏.杨氏等人中经改良便成了陈氏.杨氏的新型太极拳.武当太极拳讲究"拳打卧牛之地&quo ...

  • [漷县道德大讲堂2017第七场]纪念历代太极拳宗师的意义(上篇)
  • <论语>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9 March丁酉仲春2017 丁酉仲春,我们即将迎来 清明祭祀历代太极拳宗师典礼,对于太极拳习练者来说这将是一次意义深远的重大活动. 为深入了解其中内涵,细致筹划此次追根溯源的心灵历程.3月29日下午,百余位拳友汇聚在漷县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