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案例一 结合案例认识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历史。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在传统上经济学领域被分为两个次领域。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以及它们在某个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一个微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租金控制对纽约市住房的影响,外国竞争对美国汽车行业的影响,或者接受义务教育对工人收入的影响。一个宏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联邦政府借债的影响,经济中失业率随时间推移的变动,或者提高已过生活水平增长的不同政策。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密切相关的。由于整体经济的变动产生于千百万个人的决策,所以,不考虑相关的微观经济决策而要去理解宏观紧急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例如,宏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联邦个人所得税减少对整个物品与劳务生产的影响。为了分析这个问题,他必须考虑所得税减少如何影响家庭把多少钱用于物品与劳务的决策。
尽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固有的关系,但这两个领域仍然是不同的。在经济学中,也和在生物学中一样,从最小的单位开始并向上发展看来是自然而然的。但这样做既无必要,也并不总是最好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进化生物学建立在分子生物学之上,因为物种是由分子构成的。但进化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是不同的领域,各有自己的问题和方法。同样,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探讨不同的问题,所以,它们有时采用相当不同的方法,并通常在不同的课程中讲授。
案例二 结合案例理解西方经济学两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宏观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分离
从亚当·斯密时期到30年代,许多经济学家都在致力于我们称之为微观经济学领域的理论研究。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范围涉及到贸易和交换、理性且信息灵通的消费者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垄断和新科技等问题。他们集中研究不同的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但是从30年代开始,情况就有所改变,因为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各国的经济陷于瘫痪。1929一1933年期间,美·国的经济萎缩了30%, 1933年失业率高达25%。1939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失业率仍居高不下,高达 17%。从此以后,经济学家们转而研究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像失业率和GDP 这样的总合变量。
现在,即使并非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都知道" 微观经济学" 和" 宏观经济学" 的大致区分。然而,直到30年代,经济学家们才开始考虑如何进行这样的划分。1933年,著名的挪威经济学家鲁格纳·弗里斯首次清楚地提出了这两个名词在现代意义上的概念。他这样写道:" 微观分析方法是指对于大的经济体系中的某个经济单位在一般条件下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而宏观分析方法是指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分析"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也曾于1936年提出了类似的概念:" 我认为,经济学理论应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研究单个产业或公司在给定条件下的产出和利润的理论,另一部分是研究整个经济的产出和就业的理论" 。
但是这两位杰出的经济学家都未使用" 微观经济学" 和" 宏观经济学" 这样的字眼。首次使用这两个名词的是一位在荷兰的统计研究所工作的不知名的经济学家,名叫彼得·沃尔夫 ,1941年,沃尔夫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微观经济学描述的是关于个人或家庭的经济关系,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大的群体(例如国家或整个社会阶层)相互间的关系" 。
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许多经济学家已认识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微观经济学的方法相去甚远。然而,十分有趣的是,最近20年以来的一些最重要的经济学文献,则开始寻求一些方法来打破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鸿沟。他们在研究理性且信息灵通的消费者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如何一起对失业、通胀和经济增长的波动产生影响。 资料来源:Hal R. Varian," Microeconomics," in Earwell, Milgate, and
Newman,eds.,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1987 )3:461~ 63.
导论
案例一 结合案例认识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历史。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在传统上经济学领域被分为两个次领域。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以及它们在某个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一个微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租金控制对纽约市住房的影响,外国竞争对美国汽车行业的影响,或者接受义务教育对工人收入的影响。一个宏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联邦政府借债的影响,经济中失业率随时间推移的变动,或者提高已过生活水平增长的不同政策。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密切相关的。由于整体经济的变动产生于千百万个人的决策,所以,不考虑相关的微观经济决策而要去理解宏观紧急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例如,宏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联邦个人所得税减少对整个物品与劳务生产的影响。为了分析这个问题,他必须考虑所得税减少如何影响家庭把多少钱用于物品与劳务的决策。
尽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固有的关系,但这两个领域仍然是不同的。在经济学中,也和在生物学中一样,从最小的单位开始并向上发展看来是自然而然的。但这样做既无必要,也并不总是最好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进化生物学建立在分子生物学之上,因为物种是由分子构成的。但进化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是不同的领域,各有自己的问题和方法。同样,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探讨不同的问题,所以,它们有时采用相当不同的方法,并通常在不同的课程中讲授。
案例二 结合案例理解西方经济学两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宏观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分离
从亚当·斯密时期到30年代,许多经济学家都在致力于我们称之为微观经济学领域的理论研究。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范围涉及到贸易和交换、理性且信息灵通的消费者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垄断和新科技等问题。他们集中研究不同的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但是从30年代开始,情况就有所改变,因为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各国的经济陷于瘫痪。1929一1933年期间,美·国的经济萎缩了30%, 1933年失业率高达25%。1939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失业率仍居高不下,高达 17%。从此以后,经济学家们转而研究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像失业率和GDP 这样的总合变量。
现在,即使并非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都知道" 微观经济学" 和" 宏观经济学" 的大致区分。然而,直到30年代,经济学家们才开始考虑如何进行这样的划分。1933年,著名的挪威经济学家鲁格纳·弗里斯首次清楚地提出了这两个名词在现代意义上的概念。他这样写道:" 微观分析方法是指对于大的经济体系中的某个经济单位在一般条件下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而宏观分析方法是指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分析"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也曾于1936年提出了类似的概念:" 我认为,经济学理论应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研究单个产业或公司在给定条件下的产出和利润的理论,另一部分是研究整个经济的产出和就业的理论" 。
但是这两位杰出的经济学家都未使用" 微观经济学" 和" 宏观经济学" 这样的字眼。首次使用这两个名词的是一位在荷兰的统计研究所工作的不知名的经济学家,名叫彼得·沃尔夫 ,1941年,沃尔夫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微观经济学描述的是关于个人或家庭的经济关系,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大的群体(例如国家或整个社会阶层)相互间的关系" 。
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许多经济学家已认识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微观经济学的方法相去甚远。然而,十分有趣的是,最近20年以来的一些最重要的经济学文献,则开始寻求一些方法来打破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鸿沟。他们在研究理性且信息灵通的消费者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如何一起对失业、通胀和经济增长的波动产生影响。 资料来源:Hal R. Varian," Microeconomics," in Earwell, Milgate, and
Newman,eds.,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1987 )3:461~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