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脍炙人口的红歌背后竟有这样的故事

脍炙人口的红歌,总是蕴藏着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一首歌曲的背后,是作者豪迈壮烈的情怀。想知道红歌背后的故事吗?一起去看看吧!

《义勇军进行曲》作者不记得歌曲来源

  作为国歌,很多人对这首歌想追根寻源,但说法不一。有人问过田汉,他却不记得了。直到1983年,这件事才找到了可靠的依据。  原来,1934年上海电通公司请田汉写一个电影剧本,田汉交了个简单的文学剧本后不久就被逮捕入狱了。为了尽快开拍,征得田汉同意后,电通公司请孙师毅改写电影剧本。但在处理主题歌歌词时,他仅仅将原词第六句:“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改成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其他均未变动。  当时,聂耳正准备去日本,得知影片《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要求把谱曲的任务交给他。后来没过多久他就从日本寄回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由此,才有了今天的《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文学艺术的才华碰撞

  1938年秋冬,张光年(诗人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在欣赏到中国雄奇的山川,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之后,他创作出朗诵诗《黄河吟》,并在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张光年仅用5天时间在春节前就创作完成了四百多行的《黄河大合唱》全部诗句,冼星海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两人共同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字翻开“新”篇章

  1943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批判蒋介石提出的“只有国民党才能救中国”的说法。时年19岁的中共党员曹火星由此创作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  曹火星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歌词中有一句话“坚持抗战六年多”,1944年大家唱这首歌时,群众自动改成了“坚持抗战七年多”,到1945年抗战胜利之时又变为“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  后来,毛泽东听到这首歌时,立即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南泥湾》“旧模样”成为“好江南”

  歌中有“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一句词,源于1941年起,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短短3年时间,南泥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曾经荒无人烟的南泥湾不仅变得能满足陕甘宁边区140万群众的温饱,还达到了“耕一余一”的效果,让抗战乃至中国革命度过了非常时期。  1943年,延安军民筹备慰问第三五九旅全体官兵。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秧歌队在准备文艺节目时,经过苦思冥想,构思出一个名为《挑花篮》的秧歌舞。由8位女演员挑着8对花篮,伴着插曲在台上表演,插曲歌词的最后一段名叫《南泥湾》,由诗人贺敬之填词,马可谱曲。这段秧歌舞在慰问演出中极受第三五九旅全体官兵的欢迎。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受触动为剧谱曲一夜爆红

  1959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故事片《英雄小八路》。影片的人物原型是当时厦门何厝小学的13位少先队员。在炮战的日子里,他们一面坚持学习,一面组成“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顶着炮火硝烟,活跃在前沿阵地:修公路、筑掩体、擦炮弹、接话线、洗军衣、送茶水、抓特务……时任厂党委办公室主任的周郁辉被孩子们的英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他主动请缨承担电影的编剧任务,很短时间就创作出《英雄小八路》的剧本。  电影开机后,周郁辉又萌生出了为影片创作主题曲的念头,就是这个想法,让周郁辉创作出了这首唱响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一歌。  1978年10月27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十送红军》百姓的口语歌才是流行歌

  1960年春,朱正本在江西采风时了解到,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都会到村头河边唱歌送别红军。其中一首非常口语化的送别红军歌,歌词中夹杂着不少方言俚语,旋律婉转优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半年之后,空政文工团需要创编一首送别红军北上长征内容的歌曲。看到词作家张士燮写的《十送红军》歌词后,朱正本立即想到那首江西的送别红军歌,便将那首送别歌的旋律重新创作,不到一个小时便将《十送红军》谱曲完成。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汇编作者:李佳珊  尚京京

脍炙人口的红歌,总是蕴藏着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一首歌曲的背后,是作者豪迈壮烈的情怀。想知道红歌背后的故事吗?一起去看看吧!

《义勇军进行曲》作者不记得歌曲来源

  作为国歌,很多人对这首歌想追根寻源,但说法不一。有人问过田汉,他却不记得了。直到1983年,这件事才找到了可靠的依据。  原来,1934年上海电通公司请田汉写一个电影剧本,田汉交了个简单的文学剧本后不久就被逮捕入狱了。为了尽快开拍,征得田汉同意后,电通公司请孙师毅改写电影剧本。但在处理主题歌歌词时,他仅仅将原词第六句:“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改成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其他均未变动。  当时,聂耳正准备去日本,得知影片《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要求把谱曲的任务交给他。后来没过多久他就从日本寄回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由此,才有了今天的《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文学艺术的才华碰撞

  1938年秋冬,张光年(诗人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在欣赏到中国雄奇的山川,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之后,他创作出朗诵诗《黄河吟》,并在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张光年仅用5天时间在春节前就创作完成了四百多行的《黄河大合唱》全部诗句,冼星海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两人共同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字翻开“新”篇章

  1943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批判蒋介石提出的“只有国民党才能救中国”的说法。时年19岁的中共党员曹火星由此创作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  曹火星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歌词中有一句话“坚持抗战六年多”,1944年大家唱这首歌时,群众自动改成了“坚持抗战七年多”,到1945年抗战胜利之时又变为“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  后来,毛泽东听到这首歌时,立即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南泥湾》“旧模样”成为“好江南”

  歌中有“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一句词,源于1941年起,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短短3年时间,南泥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曾经荒无人烟的南泥湾不仅变得能满足陕甘宁边区140万群众的温饱,还达到了“耕一余一”的效果,让抗战乃至中国革命度过了非常时期。  1943年,延安军民筹备慰问第三五九旅全体官兵。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秧歌队在准备文艺节目时,经过苦思冥想,构思出一个名为《挑花篮》的秧歌舞。由8位女演员挑着8对花篮,伴着插曲在台上表演,插曲歌词的最后一段名叫《南泥湾》,由诗人贺敬之填词,马可谱曲。这段秧歌舞在慰问演出中极受第三五九旅全体官兵的欢迎。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受触动为剧谱曲一夜爆红

  1959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故事片《英雄小八路》。影片的人物原型是当时厦门何厝小学的13位少先队员。在炮战的日子里,他们一面坚持学习,一面组成“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顶着炮火硝烟,活跃在前沿阵地:修公路、筑掩体、擦炮弹、接话线、洗军衣、送茶水、抓特务……时任厂党委办公室主任的周郁辉被孩子们的英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他主动请缨承担电影的编剧任务,很短时间就创作出《英雄小八路》的剧本。  电影开机后,周郁辉又萌生出了为影片创作主题曲的念头,就是这个想法,让周郁辉创作出了这首唱响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一歌。  1978年10月27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十送红军》百姓的口语歌才是流行歌

  1960年春,朱正本在江西采风时了解到,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都会到村头河边唱歌送别红军。其中一首非常口语化的送别红军歌,歌词中夹杂着不少方言俚语,旋律婉转优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半年之后,空政文工团需要创编一首送别红军北上长征内容的歌曲。看到词作家张士燮写的《十送红军》歌词后,朱正本立即想到那首江西的送别红军歌,便将那首送别歌的旋律重新创作,不到一个小时便将《十送红军》谱曲完成。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汇编作者:李佳珊  尚京京


相关内容

  • [图片故事]瑞典偷渡客 千里避难背后的故事
  • 2014-07-03 09:42:04|  分类:[故事中国频道] |举报 |字号 订阅 瑞典斯德哥尔摩,19岁的Davlat来自塔吉克斯坦.Davlat是4年前从家乡途径俄罗斯坐船偷渡至瑞典的.偷渡原因是他的父母无法偿还一笔债务,放债人威胁要绑架他,他的父母但系其被绑做奴隶.自他离开家乡,再也没有 ...

  • 中国第一高楼幕后功臣李晓梅,细聊上海中心背后的故事
  • [关注公众号马良行MAHOOOO(id:cn-mlhang),满足你对建筑的所有好奇] 她在正值出国热的时期,毅然放弃了出国读博的机会,选择在国内"苦练基本功",从拿地.立项.设计到施工,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她不仅是一个敏锐的行业创新者,还塑造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案例. 今 ...

  • 重读甲午之十八·破除关于甲午战争的两则神话|邓世昌| 东乡
  • 重读甲午之十八·破除关于甲午战争的两则神话 2014年07月21日 15:51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兰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人参与 0评论 引言:关于甲午战争,一直有几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段子"流行得经久不衰.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邓 ...

  • 王昌龄[出塞]的背后有什么故事?
  • 王昌龄<出塞>的背后有什么故事? 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王昌龄这一首有名的边塞七绝,其妙处在于;篇幅虽小,而容量特大.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四句诗里熔 ...

  • 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国产圆珠笔头"与"工匠精神"
  • 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国产圆珠笔头"与"工匠精神" [新闻背景:2016 年1月,李克强总理的"圆珠笔之问"引发了舆论广泛热议,也让这小小的圆珠笔成为了中国制造业抹不去的"伤痛",一时间,"中国连圆珠笔头都 ...

  • 花木兰观后感1
  • 动画片<花木兰>是根据中国古代传统故事木兰从军改编而来的.动画片的<花木兰>在传统的故事架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把一个流传千年,脍炙人口的传统故事用生动形象的动画画面呈现出来. 动画片<花木兰>是一儿童电影,其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色彩变幻的画面,幽默风趣的对白和个 ...

  • "人面桃花"经典诗词背后的那有一段凄美的故事
  • "人面桃花"经典诗词背后的那有一段凄美的故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 庄>崔护 崔护,字殷功,博陵人.贞元十二年登第.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 新.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 ...

  • "吴越争霸"有没有赢家:卧薪尝胆背后的历史
  • 2015-05-07 12:01 | 豆瓣:辄馨 天生吴越 越国是春秋时代最后登场的一个国家.<越绝书>说,"越伐疆吴,尊事周室,行霸琅邪,--率道诸侯,贵其始微,终能以霸",概括了越国的主要事迹.这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越国. 在街闾巷陌,戏曲舞台上,还有另一个越国.这个 ...

  • "武王伐纣"背后的谎言与真相
  • 商汤灭夏与武王伐纣这些得了民心便可以兵不血刃夺取政权的历史如此的震撼人心,以致于后世一直相信着这些神话并不断上演,只是他们一直在努力,却从未成功过,因为这根本不是真 相. 周文王起兵反对纣王暴政被世代传诵 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的凌晨,武王不顾深冬,领着军队祭祀上天和先祖,誓师要承受天定的&qu ...